福州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_第1页
福州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_第2页
福州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_第3页
福州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_第4页
福州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标明确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增强公德意识,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了解课余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教学难点:1、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授课时数: 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和生活,它是相对于职业活动和婚姻家庭生活而言,一种特定的生活领域。公共生活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化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群体,每一个人都将

2、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参与公共生活,而不可能完全脱离。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开展。公交车、图书馆、公园到证交所、人才市场至网络。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体育健身、网上冲浪等等。非家庭、非职业活动的场所,都可能成为公共生活的场所,并不局限于车站、机场、剧院等特定场所。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是

4、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总之,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气。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公共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生活应当文明,公共生活应当有序,公共生活应当诚信,公共生活应当健康等等,这就凸显了

5、公共生活中道德的重要性。所谓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即社会公德,与每一个社会主体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社会公德的建设。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一)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人类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方面面临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如肆意破坏公共设施,认为公共设施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必用心爱护,甚至将公共设施作为发泄情绪的对象。有的人丧失了起码的公共卫生和清洁的习惯与准则,对公共生活环境不予保护,随意损害。相反,对个人生活的空间却十分重视,为了整洁和舒适,不

6、惜投入巨额资金,追求私生活的优越环境。这种巨大的反差,足以证明社会公德观念的淡薄程度。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尽管各级政府、基层群众性组织、社会团体为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健康发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文明公约、乡规民约等,但其约束程度仍然有限,执行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有些人视规章、制度、公约为儿戏,我行我素,不以为然,使得对公众有益的规章、公约成了摆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制约作用。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在这样的道德观念支配下,出现了诸多无视社会公共生活道德的现象,如对处于

7、危难之中的、急需帮助的陌生人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哪怕是举手之劳也不愿相助;与陌生人接触时尽可能保持相当的距离;甚至不惜对陌生人采取欺骗、欺诈等不正当的手段。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不顾及对方的权利,就可以违反契约、承诺、规则,交往中的结果往往是诚实的人成了被利用的对象,正当利益受到侵害,不诚实的人往往从中渔利,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诚实的道德价值自然得不到普遍的认可。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尊重他人的基本礼仪规范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人甚至以礼仪是一种道德虚伪为由,否定礼仪的道德价值,以粗鲁无礼为荣,表现出道德修养的缺失、对他人的

8、不尊重。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表现为对道德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持冷漠的态度;把公德与自身的生活相割裂,从而产生了在对待公德态度上的矛盾;对处于发育之中的现代公共生活道德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从现实社会的影响层面上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人们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作为精神生活动力和归宿的理想与信仰价值受到冷落;部分成人群体公德素质低下对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二)社会公德建设时不我待,现实社会环境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一,经济状况的改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公德的建设创造了基本的社会物质条件。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人民群众深切地感

9、受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状况的显著好转,亲身体验到了自身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着信心和期待,这种对生活的积极评价和健康向上的心态,不仅蕴涵着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具有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意义和价值。能被公众认可的经济生活的变动,本身就意味着对生活之善和对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要求,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建设。第二,公民的权利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是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礼仪规范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人甚至以礼仪是一种道德虚伪为由,否定礼仪的道德价值,以粗鲁无礼为荣,表现出道德修养的缺失、对他人的不尊重。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表现为对道德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0、甚至持冷漠的态度;把公德与自身的生活相割裂,从而产生了在对待公德态度上的矛盾;对处于发育之中的现代公共生活道德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从现实社会的影响层面上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人们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作为精神生活动力和归宿的理想与信仰价值受到冷落;部分成人群体公德素质低下对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三)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

11、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些准则凝结着人类的道德智慧,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诺言,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貌、相互谦让等,无论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都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备社会公德素养。

12、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如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等公德规范,更是简洁明了。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应当遵循。其涵义包括两方面:(1)以规则的形式要求全体公民或国民遵守的行为规范。(2)为社会生活所

13、必需,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公认的公共生活准则。其特点:第一,道德发生场所的公共性。在公共领域内产生的涉及人们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属于公德范围。所谓公共领域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传统的理解范围。现代都市开辟的公共领域极其广泛:交通方面的马路、江河、车站、码头;文化娱乐方面的公园、影剧院、图书馆;生活服务方面的商店、银行、证券交易所;住宅建筑方面的城市公共建筑、公共楼房、住宅小区等,这些公共场所满足了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提出了维护公共场所的道德要求。第二,道德对象的公共性。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在公共场所发生道德关系的主体不局限于私人范围或熟人之间,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一个人,因此

14、道德对象广泛并且具有不可选择性。第三,道德要求的公共性。公德要求普及所有的社会公众,应一视同仁,不允许特权身份的存在,体现了公德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意识;公德要求来自民意,是公民共同的道德要求。第四,公德评价的公共性。公德评价的方式是公众舆论和公共良心,而公德评价准则依据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二)社会公德的原则提起社会公德,人人都会想到一些具体细微的公德要求,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但是,在培养人们公德意识之前,必须使人们掌握社会公德原则。只有明确原则,才会更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原则主要体现在“分、和、爱”三个层面上。1、“分”的观念,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此有

15、两层意思。一方面指区别公开的社会行为和隐私的个体行为,例如在非私人住宅抽烟就不是完全的个体行为,因此公共场所最好“请勿吸烟”;同样道理,恋人间的亲昵举动纯属个人私事,那最好在不公开的场合进行。另一方面指区别个人所身兼的不同角色。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同时具有多重角色的,这些角色又被赋予不同的行为要求,因此,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处理好不同角色所应有的行为规范。在家中或同学聚会,你固然可以放松自己,无所顾忌,但是在公共场所,你就只是一名普通成员,行为应有所约束,言语应有所顾忌。那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满不在乎的做法都有悖社会公德。从社会公德意义上说,树立“分”的观念就是鼓励“

16、安分守己”,即在公共场所依照公共生活要求而行事,把自己只当作普通一员,不藐视他人,不突出自己,彼此相安无事,守住与他人的界限,从而使每个人得以顺利进行公共生活及活动。过去,我们曾经对“安分守己”这一提法进行批判,认为它是封建落后的东西,这是误会。我们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自利,也反对不求上进、甘居中游的老好人作风,但是安分守己的本意不是这样。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它的“分”。在学校中甲是老师的学生,在家中是其父亲的儿子,在人际关系中是某人的朋友。只要社会有分工就会有每个人的“分”,如果大家都当父亲,家就不成其为家;大家都当领导,工作就无法开展。因此职业和地位都决定了人们所具有的“分”。有

17、时有的人所得到的“分”可能与其才能不相符合,有的人怀才不遇或心怀不满,然而,人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行为,因为安分守己还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2、“和”的举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和”的立足点在于充分肯定任何人在公共场所的一致性和非差别对待性。公共场所本是人们交往、沟通、存续的载体,每个人都借公共活动完成它的各种社会性需要。尽管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财富的拥有量有多寡,社会地位有高低,但公共生活只认准一点:共同规则。个别人在公共场所容不得人,稍有磕碰就大打出手,认为这不丢面子;有些人更愿意在公共场所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炫耀自己。这些都是粗鲁、无知的做法,是一种拒绝他人的不合作态度和过分

18、自我保护的受害者心理的表现。“和”并不是一团和气、无原则地退让,和的目的是求安宁、祥和。因此实现“和”,既要采取谦虚、诚恳的态度,有时也要有分寸的据理相争,如对不良倾向的规劝,关键是要心存“和气”,才会有和顺的态度、和美的气氛,最后达到和气的局面。孔子主张“出门如见大宾” 出了门,要把在外面所遇到的人都视为宾客,即以尊重的心情对所遇之人施以礼貌。我们也应时刻保持这样的意识:无论是坐在车上、走在路上,心里总要想着这是在公共场所,不是在自己家里,同行人都是客人,彼此应以礼相待。3、“爱”的态度,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它倡导人与人之间有情谊的交往,极力促成互助、互谅的社会氛围。公共生活为我

19、们每个生活于此中的人提供了相见、相识甚至相知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尽管不可能视一切人为朋友,但你却可以更友好地对待他人。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一般地说,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怎样对你。你若给别人颜色看,别人从心中痛恨你;你若不尊重路人,路人也会视你为草芥;相反,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何况生活并非永远风平浪静,谁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和不顺心的时候,但若平时不帮人,关键时刻谁又能助你呢?公共生活顺利友好地进行,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公共生活的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公共活动中的人和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人说“爱人”我做不到,那就不妨从关心少年儿童入手

20、,对家人、邻居多一份关心,对居住的小区、村庄的公共事务多一份热心,在这样的习染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顾及他人的意识,再扩展到公共生活中对陌生人,特别是有难之人的关心。总之,只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心存善意,逐渐地就会形成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关爱他人的主体是每一个具体社会成员,即“我”,“我”要有积极的主体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听命他人或沉湎于个人的小天地,求得自保。此外,不仅要以“我”为中心,确立我的行为和态度的取向,而且还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设想,要体谅、理解他人,厚道、诚恳地待人。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公德观才能建立。“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在

21、社会生活中,尤其要强调彼此尊重,突出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关心。那种只求个人得利,不愿做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出点力的人在思想上仍然停留在小农意识层次,没有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员。这种麻木、无所谓的心态将严重损害社会公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它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文明礼貌、诚实信用诚信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诚信同样是公德的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明礼诚信”为公民道德规范,实际是公共交往中公民做人的准则。中国古人讲“人言为信”,即言必信、行必果,公共生活就应建立在诚实公道的基础上。大家既然都在同一个社会生活

22、,相互之间就存在无形的契约,并受其约束,人们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样,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纳入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之中。这种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也构成了人们相互熟悉的凭借,社会学所称道德“背景知识”就存在于这样的信任关系之中。各种人为的内耗、不必要的摩擦就会锐减,这样的社会也是经济效率最大、最合理的社会。平等待人、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是以多数人的活动为表现形态的,因此,它强调的是行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他最少考虑个人的因素,而最多考虑整体的因素。对于个人而言,需要的就是克己、自制,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这种自律精神恰恰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内容往往是超出我们的具体经验之外的

23、,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初次涉足,很多地方我们是第一次去,很多场面我们是第一次见,很多人我们是第一次结识,我们以往的道德知识和社会伦理要求不可能揽尽无余,对这些新鲜经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行为准则吗?有,那就是平等待人、彼此尊重。首先是入乡随俗、入土问禁。了解当地人或那个集团、群体既有的共同习俗、尊重他们,不以个人好恶妄加评论,不随意践踏或破坏这些习俗、戒律。其次是看别人怎么做,观察周围有没有明确的提示语。如在博物馆大厅会挂有“请勿触摸展品”的标牌;在图书馆会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语。即便没有这样的明确、清楚的招牌,也应养成“察言观色”、视当地环境、气氛而决定行为的意识和习惯,努力模仿当地人的言行。无

24、论如何,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初学者的位置,不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让自己表现得尽可能与其他人一样。 爱国守法、庄重谨慎在公共生活中要严谨,要有一种“众目睽睽”之下的警觉,如履薄冰,要经常意识到如此做他人会怎么看,要考虑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可能影响。实际上,社会公德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伦理面貌,就个人而言,他的公德水平也反映了他的道德素养程度,是他一贯的道德行为的表现。但是公德和私德仍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一个在私德方面十分检点的人在公德方面却可能因缺乏训练而显得不够成熟,如一个人随地吐痰、乱扔废纸等,他这样做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是不道德的,也没有想到这样做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但这些都说明一个人

25、的公德水平与他的公德意识是相关的。在强调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事业追求、人生价值的同时有必要突出对人们的公德观教育。这种教育还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扩大,人员流动的增加和原有体制的瓦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监督丧失了,人们又尚未形成市场社会中的自律、负责精神,在公共生活中就容易形成无约束、无所顾忌、无法无天的不良局面,因此,有必要大力倡导公共生活中的检点、自省。公共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人应为自身的言行负责。人人都谨慎,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望顺利实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前者是环境道德对人提出的情感要求,后者是环境道德对人提出的行为责任要求。人与

26、自然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是全体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之所以提出保护环境,是因为存在着环境被破坏的现实。人类造成的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更大。对于来自于自然本身的破坏,除了某些人类尚无抗灾能力的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预警防范和人工弥补。至于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首先应当停止侵害,其次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对现存良好的环境予以保护,使其免遭破坏的危险。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增强公德意识)(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

27、设,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植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对以往社会公德进行扬弃的结果。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为 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公共生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一些新的社会公德规范和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人们在相互交往及公共场所活动是更加注意礼仪规范,更加注意言谈举止得体大方;一些行为礼仪越来越为人们了解,接受并逐渐成为习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8、的公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等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80年代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当前,我国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

29、象。如前所述职。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学雷锋”、“三下乡”以及其他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式。但也存在一些陋习,有损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话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

30、,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三)增强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公德意识对于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社会主义道德、良好社会公德的传承和继续,具有重要意义。1、公德意识的影响因素(1)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生产方式对公德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传统习惯与风俗、已有的道德意识对现代公德意识具有重要影响(3)规范要求与有效的机制对公德意识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2

31、、培养公德意识的主要途径(1)应加大教育的力度(2)应注重实践的规范(3)应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一网络概述1、网络的含义与特征所谓网络,是指因纵横交错的联系而形成的组织或系统。它可以因不同的环境或场合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如教育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等。网络具有系统性、互动性、关联性、多维性的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被赋予了全新的、特定的含义,即利用计算机进入互联网,传递、获取各类信息而形成的网络。至于对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诸多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

32、和信息传递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或电子信息网络,除了具有网络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交流方式的特殊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对象(主体)之间的隐蔽性的特征。2、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1)对人类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影响。能孕育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又有利于形成全球化意识。(2)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能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3)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作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已逐步形成了网络经济、网络政治、网络文化、网络军事等,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二网络生活中的道德案例 黑客 2002年,全年共发现了57977次明显的数字攻击,这是有数字记录

33、以来攻击次数最多的一年。 并且,黑客攻击事件仍在以每年64%的速度增加! 徐某,河北省唐山某钢铁公司设备机动处机加工分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然而这个刚刚28岁的普通青年因为开发了BKDR-VB.CQ木马程序(文件名:ipxsrv.exe)构造“僵尸网络(B)”,并利用其实施攻击,很可能成为中国网络发展史上第一个因为黑客及网络入侵而判刑的人。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网络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1)积极影响。首先,网络拓宽了道德交

34、往的领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育完善的道德心理、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意识,因而有助于形成新的道德关系。其次,网络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如自主精神、共享观念和奉献精神、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自由和民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精神等。再次,网络技术拓宽了道德研究的领域,网络伦理成为伦理学新的增长点。(2)消极影响。首先,从道德范畴的基本构成要素来考察,在道德意识方面,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在道德规范方面,道德监督和评价困难,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在道德行为方面,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直至违法犯

35、罪。其次,从网络技术的运行和使用的角度来考察,产生了道德冷漠现象,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冲突现象,发生了扭曲的道德人格。2、网络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1)现代与传统的统一。尽管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有一定的区别,甚至发生某些冲突,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道德的完全否定,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网络道德仍具有基础的和指导的作用,合理的扬弃、继承与创新应当结合起来,现代与传统应当和谐统一。(2)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网络道德是一种全球性的网上行为准则,同时也具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强调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实质上是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减少冲击和冲突。(3)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网络既是一种技

36、术,又是一种文化,不能只依赖技术,还要给网络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重视心灵塑造、道德培植和情操修养,努力实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原则是网络道德规范的核心,从内容上划分,可分为:(1)自由原则,指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里,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表达意见和观点,不受压制和干涉。(2)平等原则,指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活动中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公正原则,网络对每一位网络主体或用户都应一视同仁,网络主体也不应要求特权。(4)兼容原则,对网络主体的行为方式要互相认同和接受,实现兼容。(5)互惠原则。(6)自主原则。(7)承认原则。(8)无害原则。网络道德规范

37、,有人将其细化为网络行为的道德准则,各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各类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等,作出了具体的规范,应为网络主体所遵循。4、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网络主体应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坚持防微杜渐,处处从小事做起;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更应注重自律;坚持同网络不道德行为做坚决斗争;坚持技术、业务水平与道德修养层次的同时提升。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和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它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规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

38、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只有政府、社会和公民都具有明确的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并自觉的遵守公共生活准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现代生活方式。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社会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一)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的参与社会生活。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39、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二)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对特定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预测,从而自觉、自主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减少和化解一些矛盾和纠纷,减少违

40、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法律的预测作用有助于全社会确立正常的法律意识,自觉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同时,法律的预测作用对于法的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客体是人们的行为。这里所说得人们,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不合法。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由于强调其“依法行政”、“依法司法”等,所以其公职行为必须要有法律上的根据。对其行为的评价标准就是合法不合法。他们的公职行为只有合法,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否则就是违法,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社会民众来说,法律对其要求是不能违反法律,

41、只要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他们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也不能用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代替法律评价。(四)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的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法律强制的主体是国家,作为被强制对象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则是被动主体。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强制的目的在于

42、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即实现法律、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正义,从强制作用的角度看,法律对于义务者来说是一种强制约束,对于权利者来说是一种强制保障。(五)教育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其实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法律作出规定,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法律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模仿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为楷模。法律的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都有一定的教育

43、意义。法律的教育作用普遍存在于法律作用中,可以通过多个方面和多种形式得以实现和体现。法律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认同,进而自觉遵守。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引导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该法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

44、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其基本原则主要有: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想结合的原则。)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应如何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45、席令第38号公布,于2006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此规定明确了治安处罚的适用范围,依此规定,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应具有的特征是:(1)违法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此外的行为以及其中有特别规定的行为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2)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还不够刑事处罚。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予处罚,社会危害的程度以达到应追

46、究刑事责任的,也不适用此法处罚。(3)处罚的机关必须是公安机关。应注意的是,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不都是治安管理处罚,其他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必定不是治安管理处罚。2、治安管理处罚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如下四个原则:(1)处罚适当原则。又称比例性原则,是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具体体现。适当性原则要求治安管理处罚必须根据事实进行裁判,没有违法的事实存在,就不存在处罚的基础。同时在处罚的程度上,要与违法的程度相适应,当重者重,当轻者轻,避免畸轻或畸重,处罚不当。(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这是保证当事人权利的必然要求。(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这是宪法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的体现,是以人

47、为本理念在立法和执法上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确立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治安管理处罚的性质决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虽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仍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尚未触犯刑律。对违反者给予相应的处罚是必要的,但同时应注意有效的教育。这种教育,既包括对违反者的教育,使其引以为戒,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杜绝违法行为,又包括对社会公众的教育,特别是对那些可能违法或犯罪的人,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适用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

48、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1)警告。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种最轻的处罚,适用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违法后态度较好的人。警告更多体现出的是教育的功能,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批评教育,仍属行政处罚,不论受处罚者是否同意,具有强制性,并遵循处罚程序。(2)罚款。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处罚形式,是要求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行政处罚。(3)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在一定时间内拘禁留置于法定处所,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方法,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严重的人,是治安

49、管理处罚中最重的一种处罚。(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在处罚性质上属于资格罚的范畴,被处罚的主体因此失去了继续进行某种活动的资格。(5)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适用对象仅限于外国人,且属于附加处罚,一般不得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程度强于限期出境,不履行限期出境的,可再行驱逐出境。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1)主体的适用。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50、。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酗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一个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处罚程度的适用。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出于他人胁迫或诱骗的;主动投案,如实陈述违法行

51、为的;有立功表现的。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有较严重后果的;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3)不予执行拘留的特别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给予行政拘留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4)追诉时效的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其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1、扰乱

52、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结伙斗殴的;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等,分别给予警方、罚款、拘留等处罚。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的,以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

5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的处罚。四处罚的程序1、调查。指公安机关对获取的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线索,进行的专门性调查工作。2、决定。指公安机关调查终结后对确认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适用的具体处罚。3、执行。指公安机关为使处罚决定得以实现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二)集会游行示威法一集会游行示威法概述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该项权利必须依法行使。如果不经允许就随意进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甚至在活动中使用暴力,势必会造成社会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为保障

54、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全国各族人民能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公民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则,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是: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概念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举行集

55、会游行示威和对集会游行示威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上述露天公共场所是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或者凭票可以进入的室外公共场所,不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管理的内部露天场所。上述公共道路是指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内部的专用道路以外的道路和水路。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依

56、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1)权利保障原则。公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游行、示威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集会游行示威法对此仍予以确认,对于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2)遵守宪法和法律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和平进行原则)。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一致的,只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同样为法律所不许。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承担法律所确定的义务。应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3)依法管理原则。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举行

57、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二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1、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负责人:(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3)正在被劳动教养的;(4)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2、必须提出书面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负责人应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实填写申请登记表。申请书应当载

58、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3、公安机关的审查、许可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书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确因突发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审查决定许可或不许可。公安机关对申请后的具体问题和情形,可以会同各方协商,可以作出相应决定。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许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统一、

59、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煽动民族分裂的;(4)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维持或撤销的决定。人民政府的复议决定,主管公安机关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必须执行。4、限制性要求(1)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3)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

60、织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三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1、公安机关的责任和权力应派出人民警察维持秩序,保证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可以临时变通执行交通规则的有关规定;遇有不可预料的情况,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可以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馆等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未经许可不得逾越。2、集会游行示威者的责任和义务未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在特定的区域、场所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定于早六时至晚十时;集会游行示威应按许可的要求进行;负责人必须负责维持秩序,严防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