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八上期末物理试卷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1.5m 左右B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 5min 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 40C 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4m/s 左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图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直尺是为了探究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丙图实验说明声能传递能量D丁图中高架旁的隔音板可以阻隔噪声物理课上,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让甲同学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

2、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C白雾是由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白雾是干冰升华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下列图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树荫下的光斑D.汽车后视镜以下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其液化的B滚烫的肉汤却不冒“白气”,那是因为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C烧开的水上方冒“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烧热的油锅里掉入几滴水,水迅速汽化,甚至“溅出”,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如图所示是晚上汽车在干

3、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镜面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在 B 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D用厚玻璃板做这个实验会看到蜡烛 A 的两个像舞台上一位演员身穿白色上衣、红色裤子。如果灯光师用绿

4、色追光灯照射他,那么你在台下看到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A上衣和裤子都是绿色B上衣是白色,裤子是绿色C上衣是绿色,裤子是黑色D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首先选定一个静止的物体做为参照物D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判断的结果可能不同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随商场扶梯一起运动的顾客B进站的火车C从楼上掉落的物体D驶离站台的公交车运动会期间,小明和小刚进行赛跑,要比较两人的速度,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相同时间比较他们通过的路程通过相

5、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测出他们所通过的路程,并除以他们所用的时间测出他们所用的时间,并除以他们所通过的路程ABCD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摄影,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5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的距离为 A 10cm B略大于 5cm C 5cm D略小于 5cm 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 50cm 处,蜡烛位于透镜左侧的某一位置。小丁首先在 60cm 处观察到像,如图甲;之后在 60cm 处固定一平面镜,眼睛在蜡烛上方向平面镜看去,如图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B在甲图

6、中,小丁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 5cm D他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原蜡烛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 -9C 的室外玩肥皂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非常神奇。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贴近水杯放置一个小瓷娃娃,透过水杯可以观察到瓷娃娃的像,当瓷娃娃逐渐远离水杯的过程中,不能看到的像是 ABCD广场舞是大妈们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伴奏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

7、的,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北京时间 2022 年 12 月 16 日下午,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超声波/次声波)测定四川宜宾地区发生里氏 5.7 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波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这种声波的振动频率与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 (接近/相差较大),从而引起共振。如图甲、乙所示的工具都是用来测量体温的,甲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工作的,乙图所示的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 (紫外线 / 红外线)来测温的。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

8、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温度 (升高/降低),水蒸气 变成了小水滴或 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25 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如果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假如此时再把平面镜逆时针转过 20,则此时反射角为 。百米赛跑时,某同学前 40m 做加速运动,后 60m 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为 6m/s,测验成绩是 15s。他经过中点(50m 处)时的速度是 m/s,前 40m 的平均速度是 m/s。生产

9、、生活中经常需要利用仪器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温度计的所示温度为 C,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盛水的玻璃水槽中,倒入了较多的白砂糖;第二天,将一束激光射入水中,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1) 图中光的传播路径是 (直线/曲线);请你对这种现象作出原因分析: 。(2) 有人说“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对该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认为,这个结论能否成立? (能/不能)。如果由你作出关于光是否是直线传播的结论,写出你的表述: 。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标有刻度的可绕接缝 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1) 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 O 点,要使入射光和其反

10、射光的光路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 小明在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时,若以法线 ON 为轴,将纸板 B 向后旋转一个角度就看不到反射光了,此时反射光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将纸板 B 转到原来的位置又看到反射光了,这一现象说明 。如图,小明用一个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清水、白纸(画有箭头)等器材来自制“水滴显微镜”。(1) 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这里的水滴相当于 透镜,若不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

11、应该把水珠变 (厚/薄),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2) 把一个凸透镜放在水滴的上方,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放置的,并调整到水滴的距离,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虚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大得多,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白纸上的箭头是 的(正立/倒立)。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经小孔后光路图,在光屏上画出像 AB(AB 是发光物)。施工队想利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乙所示),应将平面镜怎样放置,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小红同学在做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 如图 a 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明显的错误之处:(2) 小红纠正错误后,在水温到达 89C 时开始每隔 2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描绘出如图 c 所示的图象。i 图 b 中的 (A/B)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ii 根据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C,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 (大于/小于/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3) 小红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1) 细心的小明发现,当光以较小的入射角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既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又能观察到折射光线。但是此时反射

13、光线比入射光线 (亮/暗)。(2)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小明发现,折射光线消失了,而反射光线变得跟入射光线一样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小明,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做“全反射”,并让小明将每次实验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查阅相关资料,制成了以下表格。 入射角i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 i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ii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 i 时,反射能量达到 100%,此时发生全反射;iii 根

14、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大于/小于/等于),因此折射光线 消失(会/不会),此时发生 全反射(能/不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一盒。(1) 在挑选透镜时,小明把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光斑,他应该选择 (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2) 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像,这是因为在实验前小明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骤应是 。(3) 如图丁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4) 当烛焰距凸

15、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靠近/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5) 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亮度将 (变亮/变暗/不变)。(6) 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小明同学所带的是 眼镜。(近视/远视)在“比

16、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1) 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 A 、 B 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应选择图 中所示的位置(乙/丙),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2) 在实际实验时,发现该实验有两处操作比较困难i 某些纸锥下落时摇摇晃晃,运动的轨迹类似于“S 型”,运动的路程与测量结果不符,请你帮忙改进,你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ii 在实际测量时,发现纸锥 (下落的距离/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对此,我们可以做如下改进: a 采用锥角较 的纸锥进行实验(选填“大”或“小”); b 增加纸锥下落的 。(3) 经过以上改进以后,某小组利用频闪照片拍摄处其中一个纸

17、锥下落的过程,如图丁所示,照相机每隔 0.2s 曝光一次,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时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4) 若测得纸锥在 AB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8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5) 图戊中能反应纸锥下落时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某市正在建设的“BRT”快速公交系统,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 已知从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约为 40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 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 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 25km/h

18、,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多少分钟?答案1. 【答案】D【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0cm,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大约是 80cm,故A不符合实际;B、从三楼走楼梯到一楼的时间大约是 0.5min,故B不符合实际;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大约是 25C,40C 温度偏高,故C不符合实际;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4m/s 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2. 【答案】B【解析】A、在水中敲击石块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直尺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不正确;C、蜡烛放在录音机的喇叭旁,

19、蜡烛会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马路边的隔音板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3. 【答案】B【解析】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C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D错误。4. 【答案】B【解析】A、湖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

20、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D、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5. 【答案】A【解析】A、液化气通过压缩体积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故A错误;B、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油浮在上面,厚厚的油层阻碍了水的汽化,故不会有白气现象,故B正确;C、水加热时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C正确;D、水的密度比油大,水会下沉,而油的沸点较高,沸腾的油锅中温度甚至会超过200摄氏度,此时水迅速汽化,体积剧烈膨胀,导致发生物理性爆炸,并将油滴溅出,故D正确。故选:A。6.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

21、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故A错误;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容易发生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7. 【答案】C【解析】A、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则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B、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故B正确;C、实像可

22、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因为平面镜成虚像,所以在 B 处换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故C错误;D、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可以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故D正确。8. 【答案】C【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所有色光显白色,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显黑色;当舞台灯光为绿色时,白色的上衣就只能反射绿色,观众看演员上衣就为绿色;红色裤子只能反射红色,照射来的绿光被它吸收,没有光从裤子上反射出来,即没有光进入观众的眼睛,观众则感觉裤子为黑色。故选:C。9. 【答案】D【解析】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人相对

23、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A错误;飞机在空中加油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误;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故C错误;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研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故D正确。10. 【答案】A【解析】A、自动扶梯是匀速运动,则顾客沿直线做匀速运动,故A符合题意;B、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从楼上掉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驶离站台的公交

24、车速度逐渐增加,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答案】D【解析】要比较两人的速度,相同时间比较他们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快;方法可行。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方法可行。测出他们所通过的路程,并除以他们所用的时间,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越大,速度越大;方法可行。测出他们所用的时间,并除以他们所通过的路程,时间与路程比值越小,速度越快;方法可行。由以上分析可知,方法可行的是。12. 【答案】B【解析】从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物距很大,因此这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但要略大于焦距。故选:B。13. 【答案】C【解析】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故

25、A正确;B、由图可知,在甲图中小丁同学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C、甲由图中小丁同学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 5cm,故C错误;D、由乙图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虚像经过平面镜又可以成像,所以他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所成的原蜡烛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故选:C。14. 【答案】A【解析】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故A正确,BCD错误。15. 【答案】B;C【解析】A、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图中的像可以看到,不合题意;BC、由于水杯凸透镜是

26、柱状,上下方向是直的,所以成像不能颠倒,因此只能成正立的像,BC图中的像不可以看到,故BC符合题意;D、图中的像是正立、缩小的,由于水杯为柱状,像不会出现颠倒的情况,所以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看到图中的像,不合题意。16. 【答案】振动;空气;声源【解析】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 【答案】次声波;不能;接近【解析】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海啸、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且人耳听不见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Hz,其中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

27、 20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由于振动是可以叠加的,当受迫振动与固有振动频率相近,那两者的峰值叠加起来,此时振幅最大,就叫共振。18. 【答案】热胀冷缩;红外线。【解析】(1)甲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2)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辐射红外能量的多少与物体表面的温度有密切关系。所以红外线温度计是通过接收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答案为:热胀冷缩;红外线。19. 【答案】降低;液化;凝华;熔化【解析】当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28、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有时水蒸气也变成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20. 【答案】65;0;20【解析】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25 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90-25=65,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65;太阳光垂直射向镜面,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则入射角为 0,反射角为 0,入射光线不动,当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过 20 时,法线随平面镜逆时针转过 20,则入射角 2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 20。故答案为:65;0;20。21. 【答案】6;8【解析】由题知他后 60m 做匀速运动,而终

29、点的速度为 6m/s,所以他后 60m 的速度为 5m/s,他跑到中点时的速度也是 6m/s;由 v=st 得:已知 t总=15s, t前=t总-t后=15s-10s=5s, v前=s前t前=40m5s=8m/s。22. 【答案】-4;1.95【解析】(1)温度计上 10C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C,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C;液面在 0C 下面,此时的温度为 -4C;(2)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3.00cm 对齐,右侧与 4.95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30、L=4.95cm-3.00cm=1.95cm。23. 【答案】(1) 曲线;糖水不均匀(2) 不能;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析】(1) 光必须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糖水的密度如果不均匀,光在糖水中传播路径就不是直线;因此图中光的传播路径是曲线;(2)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知,这个结论不成立。24. 【答案】(1) 一定垂直(2) 不发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解析】(1) 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

31、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25. 【答案】(1) 凸;厚(2) 倒立【解析】(1) 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小水滴此时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明箭头在小水滴的焦点之内,即小水滴的焦距过大,因此应该把水珠变得再厚些,使其焦距变小,直至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 由乙图可知,凸透镜在上面,应该是目镜;凸透镜放置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原来白纸上的箭头是倒立的。26. 【答案】【解析】 A 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 A;B 射出的光线经小孔

32、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 B;连接像点 AB 即为所求。27. 【答案】【解析】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此时入射角为 1202=6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 30 夹角放置。28. 【答案】【解析】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完成光路图。29. 【答案】(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 i A ii 99;小于(3) 提高水的初温【解析】(1) 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知:读数时视线没有和液柱

33、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2) i 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 B 图符合沸腾前的现象;ii 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9C 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 99。(3) 水的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过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烧杯未加盖造成的。所以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水的初温或适当减少水量或给烧杯加盖来缩短加热时间。30. 【答案】(1) 暗(2) i 增大ii 增大,41.8 iii 小于;不会;不能【解析】(1)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即一部分入射光线会被反射,一部分光线会折射,所以此时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暗;(2) i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ii 由表格中数据知,当入射角达到 41.8 时,反射能量达到 100%,折射角为 9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所以当入射角 t41.8 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iii 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