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11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71792283 第一章 总论 PAGEREF _Toc71792283 h 7 HYPERLINK l _Toc71792284 1.1 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71792284 h 7 HYPERLINK l _Toc71792285 1.2 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71792285 h 22 HYPERLINK l _Toc71792286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PAGEREF _Toc71792286 h 25 HYPERLINK l _Toc71792287 1.
2、4 问题及建议 PAGEREF _Toc71792287 h 26 HYPERLINK l _Toc71792288 第二章 市场预测 PAGEREF _Toc71792288 h 27 HYPERLINK l _Toc71792289 2.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PAGEREF _Toc71792289 h 27 HYPERLINK l _Toc71792290 2.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PAGEREF _Toc71792290 h 29 HYPERLINK l _Toc71792291 2.3 价格现状与预测 PAGEREF _Toc71792291 h 33 HYPERLINK l _To
3、c71792292 2.4 主要竞争对手概况 PAGEREF _Toc71792292 h 34 HYPERLINK l _Toc71792293 2.5 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及主要营销策略 PAGEREF _Toc71792293 h 37 HYPERLINK l _Toc71792294 2.6 产品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PAGEREF _Toc71792294 h 38 HYPERLINK l _Toc71792295 2.7 市场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71792295 h 38 HYPERLINK l _Toc71792296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PAGEREF _T
4、oc71792296 h 40 HYPERLINK l _Toc71792297 3.1 建设规模 PAGEREF _Toc71792297 h 40 HYPERLINK l _Toc71792298 3.2 产品方案 PAGEREF _Toc71792298 h 41 HYPERLINK l _Toc71792299 3.3 产品包装 PAGEREF _Toc71792299 h 42 HYPERLINK l _Toc71792300 第四章 厂址选择 PAGEREF _Toc71792300 h 43 HYPERLINK l _Toc71792301 4.1 选择原则 PAGEREF _T
5、oc71792301 h 43 HYPERLINK l _Toc71792302 4.2 方案比选 PAGEREF _Toc71792302 h 43 HYPERLINK l _Toc71792303 4.3 厂址现状概述 PAGEREF _Toc71792303 h 44 HYPERLINK l _Toc71792304 4.4 场址建设条件 PAGEREF _Toc71792304 h 46 HYPERLINK l _Toc71792305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PAGEREF _Toc71792305 h 51 HYPERLINK l _Toc71792306 5.1 茶
6、叶深加工技术方法现状 PAGEREF _Toc71792306 h 51 HYPERLINK l _Toc71792307 5.2 技术方案选择 PAGEREF _Toc71792307 h 52 HYPERLINK l _Toc71792308 5.3 技术方案概述 PAGEREF _Toc71792308 h 53 HYPERLINK l _Toc71792309 5.4 主要设备方案 PAGEREF _Toc71792309 h 58 HYPERLINK l _Toc71792310 5.5 主要工程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71792310 h 59 HYPERLINK l _
7、Toc71792311 第六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 PAGEREF _Toc71792311 h 63 HYPERLINK l _Toc71792312 6.1 主要原料供应 PAGEREF _Toc71792312 h 63 HYPERLINK l _Toc71792313 6.2 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PAGEREF _Toc71792313 h 63 HYPERLINK l _Toc71792314 6.3 动力燃料 PAGEREF _Toc71792314 h 64 HYPERLINK l _Toc71792315 第七章 项目总体布置 PAGEREF _Toc71792315 h 65 HY
8、PERLINK l _Toc71792316 7.1 总图布置 PAGEREF _Toc71792316 h 65 HYPERLINK l _Toc71792317 7.2 场内外运输 PAGEREF _Toc71792317 h 68 HYPERLINK l _Toc71792318 7.3 竖向布置 PAGEREF _Toc71792318 h 69 HYPERLINK l _Toc71792319 7.4 公用工程 PAGEREF _Toc71792319 h 69 HYPERLINK l _Toc71792320 7.5 辅助工程 PAGEREF _Toc71792320 h 72 H
9、YPERLINK l _Toc71792321 7.6 绿化及景观设计 PAGEREF _Toc71792321 h 74 HYPERLINK l _Toc71792322 第八章 节能措施 PAGEREF _Toc71792322 h 76 HYPERLINK l _Toc71792323 8.1 节能依据及标准 PAGEREF _Toc71792323 h 76 HYPERLINK l _Toc71792324 8.2 节水 PAGEREF _Toc71792324 h 76 HYPERLINK l _Toc71792325 8.3 节电 PAGEREF _Toc71792325 h 77
10、 HYPERLINK l _Toc71792326 第九章 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71792326 h 78 HYPERLINK l _Toc71792327 9.1 环境现状调查 PAGEREF _Toc71792327 h 78 HYPERLINK l _Toc71792328 9.2 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71792328 h 78 HYPERLINK l _Toc71792329 9.3 环境保护设施 PAGEREF _Toc71792329 h 78 HYPERLINK l _Toc71792330 9.4 环境影响评价 PAGEREF _Toc71
11、792330 h 80 HYPERLINK l _Toc71792331 第十章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PAGEREF _Toc71792331 h 81 HYPERLINK l _Toc71792332 10.1 项目管理 PAGEREF _Toc71792332 h 81 HYPERLINK l _Toc71792333 10.2 组织结构 PAGEREF _Toc71792333 h 84 HYPERLINK l _Toc71792334 10.3 劳动定员 PAGEREF _Toc71792334 h 84 HYPERLINK l _Toc71792335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
12、度 PAGEREF _Toc71792335 h 88 HYPERLINK l _Toc71792336 11.1 建设工期 PAGEREF _Toc71792336 h 88 HYPERLINK l _Toc71792337 11.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PAGEREF _Toc71792337 h 88 HYPERLINK l _Toc71792338 11.3 工程招投标 PAGEREF _Toc71792338 h 90 HYPERLINK l _Toc71792339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71792339 h 93 HYPERLINK l _Toc71
13、792340 12.1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71792340 h 93 HYPERLINK l _Toc71792341 12.2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71792341 h 93 HYPERLINK l _Toc71792342 12.3 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71792342 h 94 HYPERLINK l _Toc71792343 12.4 流动资金估算 PAGEREF _Toc71792343 h 94 HYPERLINK l _Toc71792344 12.5 资金筹措 PAGEREF _Toc71792344 h 94 HYPERLINK l
14、 _Toc71792345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PAGEREF _Toc71792345 h 98 HYPERLINK l _Toc71792346 13.1 评价依据 PAGEREF _Toc71792346 h 98 HYPERLINK l _Toc71792347 13.2 成本费用估算 PAGEREF _Toc71792347 h 98 HYPERLINK l _Toc71792348 13.3 财务评价 PAGEREF _Toc71792348 h 101 HYPERLINK l _Toc71792349 13.4 财务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71792349 h 103
15、HYPERLINK l _Toc71792350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 PAGEREF _Toc71792350 h 104 HYPERLINK l _Toc71792351 14.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71792351 h 104 HYPERLINK l _Toc71792352 14.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PAGEREF _Toc71792352 h 104 HYPERLINK l _Toc71792353 14.3 社会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71792353 h 105 HYPERLINK l _Toc71792354 14.4 社会评价结论
16、PAGEREF _Toc71792354 h 105 HYPERLINK l _Toc71792355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71792355 h 106 HYPERLINK l _Toc71792356 15.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PAGEREF _Toc71792356 h 106 HYPERLINK l _Toc71792357 15.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PAGEREF _Toc71792357 h 106 HYPERLINK l _Toc71792358 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71792358 h 108 HYPERLINK
17、l _Toc71792359 16.1 可行性研究结论 PAGEREF _Toc71792359 h 108 HYPERLINK l _Toc71792360 16.2 建议 PAGEREF _Toc71792360 h 108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XX县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1.1.2 法人及法人代表概况1、法人概况项目法人:XX有限公司单位地址:XX省XX县XX镇XX路注册资金:200万元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公司是XX县茶叶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销售名优绿茶和繁育国家级茶树良种“舒茶早”。公司拥有一座年产量10吨的高档绿茶生产厂,产品主要面向省内市场;
18、另外还有一个占地30亩的苗圃,年出圃优质茶树苗500万株。XX有限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涉农科技型企业,企业产权明晰。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包括行政综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做到管理有准则、生产有计划、销售有目标、科研有保障,令行禁止,奖罚分明,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企业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岗,采取定期考核的办法,工资收入与实际贡献挂钩、与考核成绩挂钩。XX有限公司现有职工总数18人,大专文化以上10人,其中本科文化以上8人;主要管理人员4人,全部为大专文化以上,其中本科文化3人,年龄均在35-40岁;工程技术人员8人,占44%
19、:生产人员6人,占33%;销售人员4人,占22%。2、法人代表概况法人代表XX,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毕业。具有较严谨的企业管理能力与开拓创新意识。主要负责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建立并完善工厂建设、技术协作、知识产权等管理制度,协调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利益机制。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纲要;2、国务院发布的2001年农业科目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3、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个五年计划纲要;4、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关政策文件;5、XX县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建议
20、书及六安市计委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6、茶多酚市场调研报告;7、XX县工业园区与项目法人签订的入园协议书;8、XX有限公司与XX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签订的咨询合同书;9、XX有限公司提供的工艺及公用工程背景资料;10、国家发改委频布的有关可研报告编制内容与深度的要求。1.1.4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理由1.1.4.1 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属现代农业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范畴,利用最新分离纯化工艺(膜工程、分子筛工程和系统萃取工程)为核心的茶功能性成分系统分离制备技术及装备,实现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和茶叶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利用。1、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种植面积列世界第一位
21、,产量列世界第二位。1998年我国茶园面积为76万公顷,产量达70万吨,其中国内销售量为39.50万吨,人均消费茶叶0.30公斤,在70万吨总产量中,低档茶约占总产量的近30。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大宗茶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销售已出现一定的困难,特别是2003年我国茶叶不仅价格持续下跌,而且还频频遭遇欧盟和东南亚国家的各种壁垒。2003年19月,我国对欧盟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0175吨和182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9.16和34.35。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茶叶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国际知名品牌较少。另外,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吨左右的低档茶积压
22、,同时还有1015万吨茶叶和15万吨左右的茶籽因市场需求的阻力和茶叶深加工产品组合没有进一步开发而留在茶树上未被采收。在茶叶产成品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0。以茶叶总产量为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这预示着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挖掘茶业产品组合方案的深度,则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2、茶叶深加工研究的发展背景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浪费,尤其是对于那些低档茶叶来说,大部分被弃用,造成资源严重的流失。随着食品生产技术及其它科技技术的进步,人们
23、对茶叶中有效成分认识逐渐深化,如今从茶叶中可以提取到多种具有功能性的食品添加剂,如茶多酚、茶色素、茶氨酸等,特别是从低档茶中提取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意义重大,已引起国内外食品、化工、医药等部门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茶叶深加工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叶的深加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应用茶叶深加工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产业正在崛起,这也成为今后茶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茶叶深加工研究快速进展,主要归功于以下方面:(1)固定不变的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饮料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趋向“营养、方便、快速、天然、多样”。近年来,饮料业发展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竞争激烈。茶叶
24、作为一种传统的饮料,受到其他饮料的挑战,茶叶行业必须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丰富饮茶方式,满足多层次消费者需要,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2)市场供过于求,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茶叶市场需求量相对饱和,世界茶叶出口停滞不前,整个市场供略过于求,导致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开始走入低谷,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卖茶难”。另外。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20%左右的低档茶和副产品。因此,提取和利用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开辟茶叶新用途,已成为茶叶行业发展的新方向。(3)茶多酚等天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倍受关注由于BHA、BHT等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有致癌的嫌疑,因此,各国均致力于寻找天然抗氧化剂。由茶叶中提
25、取的茶多酚天然抗氧化物质具有优异抗氧化活性,倍受人们的重视,从而推动茶叶中茶多酚等功能性有效成份的开发利用。(4)茶叶保健药效研究成果斐然茶叶最早是被当作药物利用的,茶的药用早已载入史册,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茶叶的药用功能。长期研究表明,茶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防辐射、防龋齿、抗过敏、消炎灭菌、抗癌抗突变等功效,并揭示出茶叶中对人体具有保健效果的有效成分如儿茶素、咖啡碱、多糖、黄烷酮类、粗纤维、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维生素U等。目前,茶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关注的热点。3、茶叶深加工技术背景(1)近20年来,我国茶叶有效
26、成分的利用研究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多酚上,其次是茶皂、茶多糖、咖啡碱和色素。在茶叶活性物质药效研究的带动下,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首先在浙江、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的产茶区受到重视。茶多酚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率取分离,咖啡碱的提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升华法。茶多酚、茶皂素、咖啡碱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在食品工业行业中应用。上述提取技术均处于单项成分提取制备阶段。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采用膜分离技术对茶叶提取物进行浓缩、分离;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咖啡碱均在实验室内获得成功,但尚未投入工业化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从茶叶中提取出以茶多酚为
27、主体的天然抗氧化剂,并成功地应用于月饼、火腿等食品,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后,茶多酚的提取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提出用茶叶原料同时制备出茶多酚、咖啡碱、多糖和茶色素的系统分离中试工艺路线,产品中茶多酚含量达到95%以上,其中儿茶素含量超过60%,得率约3.90%;咖啡碱含量达到80%以上,得率为1.50%,另外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成功地分离出5种儿茶素单体,其中4种单体的纯度达到97%以上,茶叶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值得提到的是采用酶技术将酯型儿茶素转化为非酯型儿茶素也获成功。(2)茶叶深加工提取成分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
28、量的20-30%,是由黄烷醇类为主和少量黄酮及苷组成的复合体。茶多酚(TP)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四类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LEGC、LELG和LEC,分别占50%60%、15%20%、10%15%、5%10%。茶多酚含有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四类,即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白素及花青素、酚酸类和缩酚酸类。在这四类物质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儿茶素又分为许多种,各种儿茶素及其在茶多酚中所占的比例如表1-1。儿茶素在茶多酚中的比例表表1-1分类儿茶
29、素名称简称在茶多酚中所占的%非酯型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D,L-CLECD,LGCLEGC0.401.30212酯型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于酸脂(-)表没食于儿茶素没食于酸脂LECGLEGCG18.1058.10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烃基(-OH),可终止人体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超氧离子,类似SOD之功效,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与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消除率达98%以上,呈显著的量效关系,其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C。茶多酚对细胞膜与细胞器有保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十分明显。茶多酚还有抑菌、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动脉粥样
30、硬化,是艾滋病毒(HIV)逆转酶的强抑制物,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肿瘤,抗辐射,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机理,毒理学研究证实,茶多酚安全、无毒,是食品、饮料、药品及化妆品的天然添加成分。由于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因而具有降血脂和血糖、降血压和胆固醇、抗突变和抗癌变等功效。其抗氧化及消除自由基的基础如下:A、抗氧化原理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 特别是其中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儿茶素(catechin),其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索E、C和BHT及BHA强好多倍。儿茶素抗氧化机制如下:当儿茶素被氧化成酮型结构时,它就能提供3H+,使那些氧还电位值比儿茶素高的已氧化
31、的物质还原,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在我国茶多酚现在已作为天然抗氧剂(GBl 249390)应用于食品等领域。B、消除自由基机理自由基能在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细胞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产生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和细胞自身的抗氧化酶系GSHPX(谷耽甘肽氢化酶)不断消除作用的失衡,使自由基浓度过剩,从而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茶多酚可广泛地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其消除自由基的机理如下:据报道,当LEGCG浓度为0.06mg儿时,对02的消除率达98%。C、茶多酚的应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茶多酚的应用、制备以及其中各种儿茶素的高纯度分离日益受到重视,其发展前景广阔。茶多酚主
32、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各领域的应用比例见图1-1。图1-1茶氨酸:茶氨酸是茶叶中的特征性氨基酸,是茶叶的呈味物质,较多地存在于绿茶中。茶氨酸一方面可作为营养强化剂用于食品,另一方面,茶氨酸的医疗功效已经得到证明,具有抗癌、抗肿瘤、降低血压、安神、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生长等医疗保健功效,因此可以用作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现在已经证明利用茶氨酸制成的功能性食品能促进大脑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并对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传导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起预防作用。另外,茶氨酸还可以用来净化饮用水和除臭。咖啡碱 :咖啡碱就是咖啡、可可、茶叶等植物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其中在茶叶中的含量相对较高。低档茶
33、叶及茶末中咖啡碱含量达到3左右。天然咖啡碱可以从低档茶叶或茶叶废料中提取,它具有强心、利尿、提神醒脑、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作为食品添加剂,咖啡碱主要用于可乐性饮料和含咖啡因的饮料。目前食品添加剂方面所用的咖啡因仍主要是人工合成品,近年来,人们追求回归自然,饮用绿色饮料从而引起有关科研和生产部门对从茶叶及其副产品中提取纯天然咖啡碱的研究和重视,并且已经出现了许多提取工艺及其相关产品。(3)我国对茶多酚及其系列产品的研究在世界上属先进水平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杨贤强等开发的技术,已能从茶叶中提取纯度达99的茶多酚。浙江大学茶学、医学、药学等多学科联合的科研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茶业及
34、其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长年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茶多酚具有广泛药用效果的理论依据,经数次实验室试验和小试及中试,目前已在浙江、福建、湖南等地进行工业化生产。我国专家已经利用茶多酚开发出几个颇有前途的产品,如浙江大学郑树教授等人发明的一种新型“肿瘤多药抗药性逆转剂”,已取得国家专利。杨贤强等专家开发的“心脑健胶囊”,对心血管伴高纤维蛋白原症及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防治作用,已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最近,浙江省的一些专家又完成了茶多酚用于治疗肾脏病的研究。4、茶叶深加工的地区产业背景与我国其它农产品加工业相比,茶叶加工业无论是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产业化程度均比较落后,茶叶深加工
35、比例只占茶叶产量3.50%左右,茶叶深加工产品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茶叶产品加工附加值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甚大。我国目前年产茶叶70万吨,产值约90亿元人民币左右,深加工茶叶约2.50万吨,深加工量仅为茶叶总量的3.50%,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2.25%。加大精加工、深加工比例,提高以茶叶深加工为主的高效、综合利用,是茶产业今后新的增长方式,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茶产业发展的方向。茶叶产业在增值产品中,近二十多年来,从世界茶叶贸易格局可看到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茶叶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已占到30%的份额。但在这30%的份额中,我国的产品少,而XX县更是空白,在该地
36、区的茶叶贸易格局中,仍旧还是传统的初级产品。据XX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每年滞销的夏、秋季中低档茶和弃采的茶叶约有1500吨以上,若以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完全可以将这1500吨中低档茶和弃采茶加以消化利用,可增加附加值约4500万元。同时也解决了该地区低档茶的销路,解决了茶农的生产后顾之忧,提高了茶农的和茶农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茶农生产茶叶的积极性,促进XX县乃至周边的大别山区茶产业的全面发展。1.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茶叶深加工是科技进步的结晶,也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茶叶深加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传统的初级茶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高附加值更新产品,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
37、和保健茶等,二是从茶叶及其副产品中提取具有活性功能成分的天然产物,如茶多酚、茶皂素、咖啡因、茶多糖、茶色素等,并进行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开发。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村产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于2004年初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当前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把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XX县政府为实施“XX县茶业振兴工程的意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增加茶农收入,2004年XX县以茶业开发作为工作要点。并积极推动“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利用大量的低档茶及修
38、剪的枝梢等原料提取茶多酚,带动本县及周边县市的茶业产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2、是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和需求,增强茶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2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茶叶消费向着优质、新型、营养和保健等多样化方向发展,以茶叶提取物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等大批茶叶深加工产品正在成为茶叶消费新的增长点。茶叶精深加工打破传统的茶产业结构,拓宽茶类资源的用途,茶叶深加工产品正在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提升茶叶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茶叶生产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只有保持供需基本平稳,保持利润和茶价上
39、升才会使茶业步出低谷,而主要途径是增加茶叶消费和产品多样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深加工研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茶叶深加工产业正在崛起,成为促进世界茶业经济发展的新的趋势。如日本已利用茶叶中有用成分开发出生活日用品达90多种,遍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预计到2010年全球茶叶深加工产值将达到茶叶总产值的30%以上。3、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茶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的必然需求我国是茶叶源产地,发现和利用茶叶已近5000年的历史,但长久以来直是“茶农种茶采茶烘炒成干茶供消费者冲泡饮用”千年不变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致使传统产品的附加值很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意外地发现喝
40、了几千年的茶叶,今天还有许多新“喝”法,国外工业化国家如日本,已有总产量23%的茶叶深加工成90多种产品。日本年产茶叶量不足9万吨,是我国的1/8,但日本的茶叶及其工业制成品的产值达60多亿美元,是我国的6倍,茶叶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逐步向保健食品、医药品、日用品领域渗透,以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为代表的新一代茶制品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已开始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因此,我国今后茶叶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是茶叶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茶叶功能成份提取是实现茶叶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有巨大的发展空间。4、将促进医药、食品、精细化工业的发展茶多酚“将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上述论断是
41、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Weisburger1990年于纽约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步认识到茶叶具有“三抗”作用(抗衰老、抗辐射、抗肿瘤),近15年国内外科学家更是加快了对茶叶的深入研究工作,仅茶多酚的研究报告就有9000余篇。联合国FAO组织从1995年投入资金从抗癌、心血管病、口腔疾病、机理四个方面进行茶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茶多酚作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将“茶叶有效成分的抗癌机理”作为重点课题招标研究,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这是茶多酚具有广泛药用效果的理论依据,特别是茶多酚制剂在抗辐射损伤、提升白细胞减缓肿瘤病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治疗肾脏病、
42、心脑血管和口腔、皮肤等疾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现了茶多酚的药用效果。我国目前已经开发有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和癌症化疗中用于白血球的药物等产品,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发展势头强劲。因此,茶叶深加工的发展可为医药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天然药物原料。茶多酚等茶叶深加工产品是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茶多酚对油脂氧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在含油脂食品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也可用于果汁饮料中抑制维生素A、B和-胡萝卜素的降解破坏,保证产品的有效成份含量和质量。茶多酚中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对紫外线特别敏感,有紫外线过滤器之称,可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还可清除自由基,有类同于SOD的作用,目前
43、已经在日化工行业得到应用。茶多酚对口腔的保护作用,除了作为口腔清新剂外,还大量用在牙膏及漱口水等产品上。在国外,茶多酚已被开发出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应用于在内衣和工作服的抑菌织品上、空调器的抑菌过滤网以及冰箱除臭剂等多种领域。5、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国务院于1999年9月批准茶叶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以满足中国入世后茶叶出口的需要和国家扩大茶叶内需快速增长的需要。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行业标准,即无公害食品茶叶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茶叶加工技术规程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于2002年8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农产品加工工业会议”,农业部推出了9大优质
44、农产品加工发展行动计划,其中第9项就是茶叶主产区优质茶叶产业带加工项目。由此可见,茶叶已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而茶业及其深加工,不仅可以使企业及其深加工企业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竞争力。6、是发展壮大农村龙头企业,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我国茶叶生产历史上以单体农户为主体,规模小,很难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因此需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带茶农进入并逐步扩大市场范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好的模式。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企业实力的竞争,因此,要提升我国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做强龙头
45、企业,必须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通过提高质量创立品牌,通过品牌宣传开拓市场。本项目以茶叶科技开发和综合利用为核心,依托已有的成熟工艺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标准的茶叶深加工工厂,组建产业龙头,加快茶业行业产业化,延伸茶叶产业链,解决中低档茶叶及茶副料出路,是发展科技型、创汇型、高效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7、是解决中低档茶叶滞销,提高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茶农经济效益的需要从保健、防病、治病的功能来说,中低档茶的功能成份般不比高档茶差,从中低档茶中提取功能成份并加以利用,是解决中低档茶出路的重要办法。本项目所用原料中低档茶叶为主,可使茶叶初加工品增值数
46、倍以上,直接促进茶产业的经济效益。项目对茶叶原料需求的增加,为目前滞销的中低档茶及茶片、茶末等副产品找到了一条出路,由此将促进本地区茶叶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使茶农收入大幅度增加。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项目建在XX县工业园区内,总占地约30亩。1.2.2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项目总占地约30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设投资估算3218.48万元,流动资金估算841.09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消化中低档茶叶和茶叶副产品2000吨,提取分离茶多酚120吨,年销售收入5310万元,利税近1400万元,茶叶附加值提高约3倍。主要建设内容有:主要生产车间及其附属设备;辅助生产工程,
47、包括原材料贮运、生产监控、产品检验及环保等建筑设施;公用工程,含水、电、气配套工程,通讯工程等;服务性工程,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卫生、绿化工程等。1.2.3 主要建设条件1、XX县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有丰富的原料资源,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7万亩,年产成品干茶2000吨。XX县周边霍山县、金寨县、岳西县、潜山县等均为产茶大县,茶园总面积约40万亩,年产成中吕干茶12000吨,按20%的比例计算,茶叶副产品和未被采摘的低档茶约有3000吨,茶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XX县曾被列入国家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部茶园几乎均具有无公害生产条件。XX县劳动力资源丰
48、富,在原料采购和费用上可降低生产成本,客观上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2、交通便捷,产品及原材料输入输出方便XX县距省会合肥仅50公里,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沪蓉高速公路、206国道、312国道穿境而过,原材料来源地不过方园100公里。3、政策条件为实施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XX县茶业振兴工程的意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增加茶农收入,2004年,XX县以茶业开发作为工作要点,XX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多项有关政策,积极推动“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利用大量的低档茶及修剪的枝梢等原料提取茶多酚等系列茶制品,带动本县及周边县市的茶业产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4、与著名高校及茶业专家合作,
49、技术成熟可靠XX县茶叶深加工产业化项目技术合作单位是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茶业科技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大学,学科齐全,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与科研师资力量。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学重点学科,长期以来从事茶多酚及其系列产品的研究,主攻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机理、主要的生物学活性和分离提纯技术,并在浙江杭州及磐安等地设计过2-3个年产15-20吨规模的茶多酚生产厂,并为浙江龙游、宁海及四川锦阳等有关单位的茶多酚生产车间进行过技术改造,因此在茶多酚生产流程设计及设备使用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在茶多酚生产工艺流程中拥有相关专利:茶多酚连续萃取器(ZL93247339.
50、3)、茶多酚旋转式真空干燥器(ZL96.203227.1)、提取装置 (ZL97222197.2)及茶多酚生产工艺专利(zL88108154、X和ZL94107144.1),在茶多酚生理活性研究与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先进水平,是我国研究茶叶深加工的核心单位。基于对茶多酚理化特性的深入了解,其提出的提纯分离技术、产品质量及其控制、生产成本、综合利用、“三废”处理和设备选型安装的管道化和自动化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作为该项目技术合作方的浙江大学茶业科技开发中心将利用其在国内独占优势的茶叶有效活性成分提取技术及相关专利成果,与XX有限公司展开深入合作,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选型研究以及设备安
51、装、调试、试产、正常生产运作的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协作。1.2.4 研究范围及结论1、项目研究范围(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市场预测(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7)消防、环保和安全防护(8)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9)项目实施计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效益分析(12)结论与建议2、研究结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政策、产品结构调整和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项目产品能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生产设备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亩302总建筑面积M2-60003劳动定员人904劳动生产率万元/人595年耗电量万kwh3846年耗水量万T87总投资万元4059.577.1建设投资万元3218.487.2流动资金万元841.098年总收入万元5310正常年9年总成本万元3793.81正常年9.1年固定成本万元850.55正常年9.2年可变成本万元2943.26正常年9.3年经营成本万元3547正常年10投资利润率%25.2411投资利税率%34.5512投资回收期年5.78含建设期13借款偿还期年4.64含建设期14财务内部收益率
53、%25.7315财务净现值万元4134ic=10%16盈亏平衡点%41.071.4 问题及建议1、生产规模偏小。随着茶业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强联合,滚动发展,适时生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加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2、要严控茶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确保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因此要加强员工培训和生产管理。3、加强与浙江大学的技术联系,逐步完善企业自身的科研体系,早日具备研发能力,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4、包装技术与包装材料要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注重回收利用及环境保护。5、必须大力培养适合现代市场需求的营销队伍。6、应抓紧进行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复
54、。本可研报告的“三废”处理方案仅作为可研报告审查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技术转让方提供的相关资料,认真选择治理方案,设计施工做到“三同时”。第二章 市场预测2.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我国现有茶园约100万公顷,年产茶叶约70万吨,全国每年出口茶叶约20万吨,内销40万吨,尚有10万吨左右的低档茶滞销或积压。在国内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业产量持续增长,而出口形势又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从低档茶和茶叶副产品中提取的茶多酚带给茶叶加工企业的效益无疑将十分诱人,目前,含量95%茶多酚每公斤700800元,80%每公斤为400元,60%每公斤300元。茶多酚用量最大的美国已将口服药中曾经使用的麻黄素一律改用茶多酚,并
55、颁布相关法律保障执行,这直接导致茶多酚国际市场需求看涨。根据有关资料,近十年来全球茶多酚产量平均以10%的年递增速度迅猛增长,至今仍供不应求。在产茶国中,只有中国和日本在茶多酚制备技术方面具有工业化生产能力,而中国的原料与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日本,因此茶多酚出口潜力巨大。实际上,中国的茶多酚生产现状已进入了“世界制造基地”的阶段,中国茶多酚出口量已超过世界茶多酚消费总量的70%。近几年国际市场茶多酚产量变化见图2-1。图2-1我国目前茶多酚产量约为2500吨/年,约占国际市场产量的2%,而需求量在4000吨/年以上,约占国际市场需求量的10%,这说明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国际市场茶多酚的产量和消
56、费量比例见图2-2。图2-2高纯度儿茶素及单体的市场需求主要是疗效型保健品、天然药品、高级化装品,目前年需求量在300吨左右。高含量EGCG的茶多酚(儿茶素90%,ECCG60%)已成为这一市场的宠儿,但怎样在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稳定连续的批量生产产品,仍是众多生产厂家迫切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从茶叶中提取的茶氨酸是一种多功能的添加剂,含量为20%的茶氨酸售价在每公斤千元以上并且有市无价。目前全球咖啡碱的总销量约1.201.30万吨/年,其中仅美国消费量约占70%(2025%用于工业,其余用于医药和食品)。国际市场上,茶叶深加工产品基本上由欧美日等国跨国集团垄断。我国茶叶深加工企业呈散、小、弱的格局
57、,有品牌、上规模的公司没有几家,无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无法与瑞士雀巢、美国利普敦、英国联合利华、日本三井农林等国外公司相抗衡,这些大公司无不是以科技为核心、以深加工为主体,控制上游茶业生产企业,力求占领行业主导地位。2.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2.2.1 茶多酚及纯品儿茶素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大学农学院(原浙农大)、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开发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研究以来,发展很快。目前国内生产茶多酚的厂家约有30多家,规模较大的单位有无锡绿宝、无锡世纪、湖南金农、海南群力和江西南昌等,2004年全国年产量约为225吨。由于茶多酚可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和医药保健食品的用料,国内外市场
58、约需4000吨/年,目前的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市场上的产品因质量问题(活性成分低、产品溶剂残余、咖啡碱含量高等),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位茶多酚及纯品儿茶素等产品的需求。茶多酚:主要应用于保健品和食品行业。目前食品工业广泛使用二丁基羟甲基(BHT)、丁羟基茴香醚(BHA)和TBHQ作为食品抗氧化剂,每年全球使用量在5000吨左右,但这些合成抗氧化剂在结构上含有苯环,食用后对人体有潜在的毒性,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在食品工业中正逐步淘汰合成品,而普通接受天然产品,作为目前唯一获得批准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正好实现了人们期待以高效低毒的天然产品取代合成产品的愿望。在先进国家,要求几乎所有的含油食品中都必须
59、添加抗氧化剂,所以,抗氧化剂的年增长率达6.20%,并且,日趋使用天然抗氧化剂。例如,在日本不仅在食用油、植物油中应用茶多酚,而且在肉制品、水产品和高脂食品都添加茶多酚。现在日本有名的太阳株式会社开发的“太阳食品”添加剂,是将茶多酚与维生素E、没食子酸混合而成,日本三井农林公司生产的抗氧化剂“多酚”系列产品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目前食品工业对茶多酚需求量在1600吨以上。茶多酚的另一个主要需求对象是保健品生产企业。由于人们健康观念发生的变化,由原先的治疗为主,逐步向预防为主转变,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抗病能力已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保健品行业近十年来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全球保健品市场已达1200
60、欠亿美元,且年增长速度为20%左右。我国2000年保健品销售额达450亿元,保健品本身也从传统滋补型向疗效型转变(即第三代保健食品,以天然功能成分为基础,例如减肥保健品、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的保健品)。最初,人们将一些营养素加入到食品中去,根据强化的营养素所起的功能作用来判断或推断此类食品的保健功能,它没有经过任何的实验来验证是否具有此项功能,因此,准确地说,它属于一般的食品或属于强化食品。此后,人们根据前人甚至是古人的经验和资料,将一些被公认为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配制成保健品,它缺乏应有的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我们称它为第一代保健食品。第二代保健食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确知其具有调节人体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