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抗震论文_第1页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_第2页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_第3页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_第4页
高层建筑抗震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工艺摘要: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 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 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 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 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 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关键词:抗震;加固;砖混结构近几年来的大地震导致了民用多层砖混结构破坏十分严重。事实再一次证明: 做好现有的未经抗震设计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是十分必要

2、的,保证现有的砖混 结构民用住宅、重要建筑在地震中不倒是工程界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 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 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 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 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 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 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

3、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 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 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 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 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 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 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 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 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

4、要时,如原有抗震墙体间距过大,需加设抗震墙体, 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夹板墙加固 法为在加固原有抗震墙体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 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 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国内外的试验表明,M10混 合砂浆砌筑的240厚砖墙,墙体抗剪能力比原砖墙提高二倍以上。2砖混结构整体性抗震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属于外加固法,其加固机理主要是对多层砖混房屋的墙体大变形产生 约束,使其在遭受地震袭击时,墙体虽严重开裂但不至于马上丧失承载能力而导致房 屋的倒塌,使砖混

5、房屋提高耗能能力并改善延性性能,从而保证房屋在大震作用下不 倒。本文提出了利用构造柱-圈梁-拉杆的抗震加固方法来实现这样的目标。2.1抗震加固原则按照有利于抗震的要求,外加构造柱应当将其设在内外墙交接处(应在同一轴线 横墙两端的内外墙交接处同时设置。对加固的房屋,外加柱应设置对称、间距均 匀、大小均匀。同时,要注意建筑立面的美观和周围建筑相协调。外加构造柱应沿 房屋高度贯通,严禁错位。遇到局部突出建筑物的房屋外加柱不能贯通时,必须采取 妥善的锚固措施,以保证外加柱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屋盖和每层楼盖处,设置外圈梁 和钢拉杆,以使外加柱和外圈梁及钢拉杆一起约束横墙,提高其抗剪能力和变形能力, 同时也

6、缩短了外加柱沿房屋纵向的自由长度,提高了其侧向稳定性。如原有房屋已 有圈梁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时,可不再设钢钢拉杆和圈梁,但外加柱必须与原 有圈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可靠拉接。2.2主要构件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2.2.1外加构造柱外加柱基本要求:外加柱应与圈梁或钢拉杆连成闭合系统;外加柱必须与现浇混凝土楼盖、屋盖 或原有圈梁可靠连接,形成整体;内圈梁可用墙(梁两侧的钢拉杆代替。外加柱的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外加柱的截面和配筋按下表采用。外加柱与墙体的连接要求:外加柱应与墙体一般通过拉结钢筋,销键,压浆锚杆,锚筋与墙体连接,并符合下列 要求:在楼层1/3和2/3层高处同时设置拉

7、接钢筋和销键与墙体连接;沿墙体高度每隔 500mm设置胀管螺栓、压浆锚杆、螺栓或锚筋与墙体连接;外加柱在室外地坪标高 和外墙基础的大放脚处应设销键、压浆锚杆或锚筋与墙体连接。所有钢筋应有保护 层,以避免潮湿引起的锈蚀。2.2.2外加圈梁、钢拉杆(1外加圈梁的基本要求外加的圈梁宜在楼、层盖标高的同一平面内闭合;外加的圈梁在阳台、雨篷、 楼梯间窗户附近标高变换处需拐转通过,并应有局部加强措施;变形缝两侧增设的圈 梁应分别闭合,在该变形缝区段范围内交圈闭合,并可用拉杆或型钢代替混凝土圈 梁。对于要加固的砖混结构房屋,一般其楼(屋盖均为预制板,如果横墙间距超过一个 开间,则楼(屋盖支承于纵墙上,而纵墙

8、又不足以承担楼层的外力,则要靠楼层盖作为 横隔板将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传给两侧的抗横墙。由于未设防的预制板间的连接比 较差,因此楼盖很容易外甩散落。此时,外加圈梁作为楼(屋盖的边缘受拉部分,同时 起到“边箍”的作用,因而提高了楼盖的水平整体性。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宽度不应小于120mm;现浇圈梁的纵向钢筋,7、8、9度时可采用仙8、仙10、 4012:箍筋可采用O6200;外加柱和钢拉杆锚固点两侧各500 mm范围内的箍筋应 加密;外加现浇圈梁在转角处应设2012斜筋;型钢圈梁当采用槽钢时,7度不应小于 8,8度不应小于10,当采用角钢时,7度不应小于L75x6;8度不应小于L90

9、 x6。外加 圈梁配筋的计算要考虑作为梁承受墙体外甩弯距和作为楼盖的边箍承受抗震横墙间 楼层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偏拉。同时应计入外加构造柱设置对圈梁设计的影响。(2 外加钢拉杆的基本要求根据要加固砖混结构房屋的具体特点,要设置不同形式的钢拉杆,主要有横向钢 拉杆,纵向刚拉杆,代替内墙圈梁的钢拉杆。用钢拉杆加强砖混房屋整体性可防止墙 体外甩,对设有外加柱的房屋也可采用拉杆拉结外加柱,使其与墙体共同承受地震作 用;外加柱加固多层砖房而提高砖墙的增强系数,设置钢拉杆用以拉结外加柱和墙体, 钢拉杆截面按外加柱抗剪强度承载力相等的条件计算。(3圈梁和钢拉杆的施工圈梁的施工外加圈梁处的墙面有酥碱或饰面层时应凿掉,墙面的油污和苔薛应刷洗干净,墙 体的裂缝应补强;圈梁与墙体连接的孔洞应用水冲洗干净;连接的锚筋和膨胀螺栓应 注意检查是否可靠锚固;圈梁的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圈梁顶面应做泛水,其底面应做滴 水槽。钢拉杆的施工钢拉杆一般采用直径不小于14的钢筋,锚固于圈梁内不小于30d,且端头设弯钩; 钢拉杆通过端头加焊的锚板埋入圈梁内(锚板与墙面的间距不应小于50mm或通过 钢管穿过圈梁,然后用螺帽拧紧的方法与圈梁连接;钢拉杆在原墙体锚固时,应采用钢 板垫板,拉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