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家姓武姓氏的由来和名人历史来源源流一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大臣武罗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世本、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载,夏朝大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 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氏。源流二源于子姓,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 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 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2)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 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 武氏。是为河南武姓。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后,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 王被杀,
2、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也遭到彻底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姬宜臼受申、许、 鲁、齐、秦、郑等诸侯国拥戴,在申地即位,后迁到雒邑(今河南洛阳),历史 上称东周,姬宜臼就是著名的周平王。因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在出生之时即被周幽王赐号为武 氏。周平王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赐号为姓氏者,称武氏,世代相传至 今,史称武氏正宗,是为河南武氏。源流四源于姬姓,出自周顷王之孙王孙满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简化为氏。因王孙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在其后裔子孙中, 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疆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者,世代相传 至今。源流五源于官位,属于以官称或爵称为氏。出自汉朝
3、时期官位武功爵。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为奖励众军士奋勇杀敌、建立军功,特别创设了“武 功爵”,至匈奴溃灭后,此爵制即被逐渐废黜在受授武功爵的将士之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武功 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出自汉朝时期官署武库令。汉朝时期,汉武帝在“执金吾”属下设立有专门的武库署,专职掌管兵器军械、 战备物资等,武库令为长,武库丞为佐官,就如同今日的总后勤部。此官职一直 沿用至五代时期,直到宋朝时期方被废黜,改为兵部五曹。在武库令、武库丞、武库土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 称武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世代相传至今。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武卫将军。汉朝时期,皇家设置
4、有武卫营,军政长官称“武卫将军,职掌禁中警卫。在武卫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卫氏、武威氏, 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北周时期,朝廷上分别统领“六率”的军政长官,称为左武伯、右武伯。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伯氏, 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源流六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 封地“武强简为武氏。源于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叫王梁,是云台二 十八将之一。拜大司空,封武强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裔子孙中, 有以
5、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强氏。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记载:有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 秦录有武都氏。”在武强氏、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后裔子孙中,后皆有省文 简化为单姓武氏、强氏、广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传至今。源流七源于改姓或赐姓为氏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傅、左、李诸姓被武那么天赐姓为武氏,其后代中有人世代相传 至今。源于改姓,属于冒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贺兰敏,武士之嗣,冒姓武。据其记载,唐朝时期有个贺兰敏,传说是武那么天的父亲荆州都督武士置的后代,冒姓武氏。在贺兰敏之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为姓氏者,称武氏;亦有 仍称贺兰氏的,后
6、省文简化为单姓贺氏。家族名人武丁: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 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稽之艰难。他即王位后, 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 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 大治。史记卷三称:“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口,殷道复兴。由于武丁将商 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西面的口方、南面的 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口方 作战发动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 卜辞记
7、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 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 人。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 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武丁在位五十 九年,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武臣:秦末陈县(今河南省淮阳)人,随陈胜起义,后自立赵王,因违抗陈 胜命令,被部将李良所杀。武漳:文水(今山西省文水)人,五代后蜀著名将领,职山南节度使,重视 农业,对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有所贡献。武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土。创办范泉书院,亲自讲学。治经史,精于 考订金石文字。著有经读考异、群
8、经义证、偃师金石记、授堂诗抄等。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祺:元代太谷(今属山西省)人,历任中书参议、户部尚书、甘肃行省参 政等职。曾参与更改钞法,铸宝钱,然时不助祺,物价腾踊,钞法遂坏。著有宝 钞通考等。武亿:河南偃师人,清代著名学者,官任博山知县。曾创办范泉书院,精于 金石文字考订。著有经读考异、偃师金石记等。武训: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为穷人创办了堂邑、 馆陶、临清三县义学。武土覆: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东)人,武那么天之父。以经营木材致 富,随李渊征战有功,被封官爵。高宗时,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国公,被赐太 原王。武那么天:(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
9、一一位女皇帝,籍贯并州文水(今山 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 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那么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公元690 年建周代唐,在位21年。创造了“歌(读音zhao)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 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执政期间,颇多政绩,如善用人才,开创殿试, 重视农业,加强边防等。但其任用酷吏,时有冤案。公元705年去世让位与子唐 中宗,中宗遂复唐。她身后留下的用早期的契丹文字刻的乾陵无字碑,不仅吸 引千百年来人们的纷纷猜想,而且为失传的女真文字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字 史料,也是武那么天的无字碑的一大贡献。武承嗣:武那么天之侄
10、,因荫而权重。后武承嗣争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武三思:武那么天之侄,阴谋作乱,事败被杀。武元衡:河南维氏(今河南省偃师南)人,唐代建中进士,官至宰相,帝评 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刚直不阿,触犯权贵,被刺客暗杀。武宗元:河南省白波(今孟津)人,北宋著名画家,学吴道子,行笔流畅, 擅佛道鬼神,行笔流畅,曾为寺观作壁画,人皆称之。武允蹈:宋代高诗人,两贡于乡,诗文刻意,多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武汉臣:元代戏曲家,所作杂剧甚多,今知有10种。武元直:金代北京人,明昌间名士。善画山水,能诗文。作品有莲峰小隐 图、渔樵闲话图、东坡游赤壁图等。武之望:明代陕西省关中人,对医术有独到之处,曾参王肯堂之证治准绳, 编有济阴纲目,另著有济阳纲目。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其融贯众派,自成一体,称“武 式小架。迁徙分布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薄膜的耐蒸煮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考核试卷
- 海洋气象学发展与研究技术探讨进展考核试卷
- 物流配送模式与创新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营销策略创新考核试卷
-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原理及应用考核试卷
- 特色户外健身路径规划与设备实施考核试卷
- 冀中职业学院《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实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跨文化交流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风电场道路及风机基础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 油烟机清洗安全合同协议书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
- 国开2024春《人文英语3》第1-4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2024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一模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在线网课知慧《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河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电石乙炔法制备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设计9600字(论文)】
-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评估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