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及区分;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我们知道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见到的水变成水蒸气
2、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等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做几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1-1-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液态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变化后的物质液态水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2取少量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如图1-1-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
3、化:变化前的物质蓝色块状的胆矾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粉末状的胆矾结论变化后无新物质生成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物质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1-3将少量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前的物质蓝色的胆矾溶液变化时发生的现象产生蓝
4、色沉淀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结论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实验1-4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注意观察并记录石灰石(或大理石)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变化前的物质石灰石等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变化后的物质二氧化碳结论变化后有新物质生成教师总结:这几个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例如:木柴燃烧、铁生锈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5、1)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能量变化。 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把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下面我们学习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等。提问:(1)同学们回忆一
6、下,点燃蜡烛时有哪些现象? (点燃时,首先看到蜡烛变软,然后变成液态,再燃烧。)(2)蜡烛在熔化时生成新物质吗?我们把液态的蜡烛冷却后会怎样呢? (液态蜡烛遇冷又会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1.熔点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种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3.密度我们把
7、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中我们如何区别呢?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词:“能”、“易”、“难”、“会”、“可以”等。例如:(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汽油挥发物理变化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实验1-5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氧气二氧化碳颜色无色无色状态气体气体气味无味无味木条燃烧情况木条燃烧得更旺木条火焰熄灭提问: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归纳出氧气和
8、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化学性质:能使木条燃烧得更旺。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能使火焰熄灭。)(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用途例如: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可作燃料石墨(软、灰黑色)可制铅笔芯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本节课从学生易于感知的现象加以研究,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发现不易感知的微小
9、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本节课实验非常重要,是学生理解本节知识的关键。21教 类型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图1-1-7解析:苹果腐烂和面包发霉时均会生成有毒的新物质;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铁锈,故以上变化均不属于物理变化。榨取果汁时只是水果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类型二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A.木炭能燃烧 B.水在常温下为液体C.铜能导电 D.干冰易升华解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10、来的性质。稳定性、酸碱性、还原性、燃烧性等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都属于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状态、导电性、挥发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理性质。类型三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C )A.用金属汞做温度计中的液体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C.用二氧化碳做温室气体肥料D.用大理石做装饰材料解析:用金属汞做温度计中的液体是利用了汞的物理性质热胀冷缩;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是利用了液氮的物理性质蒸发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用二氧化碳做温室气体肥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能和水等物质反应生成有机物;用大理石做装饰材料是利用了大
11、理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 一、当堂反馈1.下列项目:颜色、密度、导电性、可燃性、稳定性、溶解性、状态、硬度、光泽。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一组是( D )A. B.C. D.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D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发光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3.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第一句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诗句中“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D )A.两者都是物理变化B.两者都是化学变化C.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D.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解析:“伐薪”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
12、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 C )A.我是银白色金属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5.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图1-1-86.将下列对应的各项用短线连接起来。铁熔化成铁水胆矾是蓝色固体铜器表面易产生绿色物质粉碎矿石食物腐烂食盐易溶于水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二、课后练习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
13、,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A.胆矾易被研细B.铁丝能生锈C.酒精易挥发D.氯化钠的熔点是800 3.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C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D )A.铜做导线B.铁制炊具C.黄金压成金箔D.木块用作燃料5.化学上把“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其他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D )A.是自然界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B.是与变化前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是与变化前在元素组成上一定不同的物质D.是与变化前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
14、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后者属于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的是( C )A.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C.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在加压、降温时变成液体D.氢气是无色气体;氢气能燃烧生成水7.下列内容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水蒸气可以变化成天空里的白云 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铁矿石能冶炼成钢铁 钢铁能变成铁锈 煤着火燃烧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
15、要途径是实验。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认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情景导入】投影:四大发明图片。讨论交流:其中哪些发明与化学有关,了解化学史。引入新课: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
16、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并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讨论交流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讨论,提出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全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氧气比空气中的少;没有氧气了。小组讨
17、论探究方案,全体交流: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相互讨论方案的优缺点,统一方法。分组实验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内容。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分析实验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就越好
18、;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21教 类型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1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水蒸气。(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A(填字母序号),但这样做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
19、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类型二 对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例2图1-2-2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1)利用图1-2-2乙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
20、如图1-2-2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故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解析:(2)将100 mL空气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是因为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故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极少,所以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类型三 科学探究的环节例3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B )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
21、D.反思交流解析:“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这属于设计实验环节。 一、当堂反馈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要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环节的第一步一般是( B )A.动手实验 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 D.总结归纳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能发光、放热 蜡烛燃烧能生成水A. B.C. D.3.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我们呼出的气
22、体极易溶于水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相对于空气来说,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氧气的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4.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B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5.小李同学和王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实验,实验中利用仪器测定气体的成分见下表。(1)小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23、(写一点即可)。(2)由上表可知,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填气体名称)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等。二、课后练习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2.小萌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2-3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D )A.氧气 B.二氧化碳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解析:白烟是蜡烛刚熄灭时形成的,具有可燃性
24、,故应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3.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C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C.C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5、。【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吹灭蜡烛时,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烧。5.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含有多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
26、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2)如何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先收集好一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实验方法:把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集气瓶中,振荡,现象是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比吸入气体的集气瓶中更浑浊,则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1 化学药品的取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2.了解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
27、解实验室规则和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量筒读数的误差分析。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1.实验室规则讲解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请大家不要轻视这些规则,因为它们是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使实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室规则。交流讨论遵守实验室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形成宏观印象,加强纪律、
28、安全措施的教育。2.常见化学仪器介绍讲解化学实验室配备有化学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药品)。观察引导学生观看课本P17相关图片。大家看实验台上放着的就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另外还有几种化学试剂。(分别是碳酸钠固体、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提问你能叫出这些仪器的名称吗?试一试!阅读看课本中的附录I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讲解老师结合实验台上常见仪器讲解其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过渡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在使用时都有一定的规则,而实验室的药品在取用时也有一定的讲究。3.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讲解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为了提醒同学们注意,常用特别图标
29、进行明示(看课本中的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为了保证安全,实验前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讲解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2)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药品的取用介绍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气体一般是现用现制。观察实验台上放固体碳酸钠和固体锌的试剂瓶与放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
30、液体试剂瓶的瓶口有何区别?生放固体试剂的瓶口大,放液体试剂的瓶口小。讲解瓶口较大的试剂瓶叫广口瓶,瓶口较小的试剂瓶叫细口瓶。问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生瓶口大可方便取出固体,瓶口小可方便倾倒液体。(1)固体药品的取用讲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展示大理石、碳酸钠。阅读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交流结合教材内容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演示教材P19实验1-3。小结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31、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粉末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步骤:先把试管斜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壁上。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练习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课本P19实验1-3。(2)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课本P19中有液体药品取用的操作示意图。演示液体的倾倒讨论观察课本P19液体的倾倒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
32、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注:教师在学生讨论此问题时,可展示一墨水瓶盒子(最好是碳素墨水)上的“用毕请将瓶盖拧紧”的字样给学生观看,并指出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墨水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小结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流下腐蚀标签)。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过渡当我们需要取一定量的液体药
33、品时,常需用量筒量出体积(展示量筒),那么,我们应怎样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呢?(3)量筒的使用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学生练习观看课本中量取液体的图,按刚才所讲倾倒液体的方法,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并用正确的方法读出其体积并记录下来。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探究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读量筒中刚才量过的水的体积,并与刚才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设问过渡假如让我们用10 mL的量筒量取
34、5 mL某种液体,你能倾倒得正好合适吗?学生不能。师展示胶头滴管,它可以帮我们量取成功。(4)胶头滴管的使用讲解胶头滴管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挤出胶头内的空气,然后再吸取液体。阅读引导学生看书及看图片(滴管的使用)学生进行教材P20实验1-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用10 mL量筒取2 mL稀盐酸,加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学生描述现象透明溶液变红色。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师大家回答得很好!至于它们具体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将在后续课中学到。本课主要学习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
35、从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是培养自己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化学药品的取用1.实验室规则2.常见化学仪器介绍3.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4.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滴管的使用)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学生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室规则,注意实验安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讲与练结合、演示与实际操作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21教 类型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例1
36、图1-3-1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四种仪器,按要求填空。(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烧杯(填仪器名称)。(2)量筒的用途是用来量度液体体积。(3)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有挥发性。(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免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类型二 药品的取用方法例2下列关于药品的取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解析: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到试管内。 一、当堂反馈1.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C )解析: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2.下面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向试管中加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
37、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23 mL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2/3 要量取8 mL液体需选用10 mL的量筒量取A. B.C. D.3.小明同学做完化学实验,发现药品有部分剩余,他对剩余药品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B )A.倒回原瓶 B.倒入指定的容器里C.随意丢弃 D.倒入水池中4.下列图示中滴管使用或放置正确的是 ( C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 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 ( B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C.小于5.0 mL D.不能确定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仰视读数,读数偏小,故所量取水的体积偏大。6.请简要说明
38、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药液流下,腐蚀标签。(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残留的试剂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二、课后练习1.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B )A.试管 B.量筒C.燃烧匙 D.蒸发皿解析:试管、燃烧匙和蒸发皿都可以直接加热;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不能加热。2.下列关于在实验室里使用药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不能用鼻子去闻气体的气味C.特别注意不得随意品尝药品的味道D.用剩的药品应交还实验室,放回原药瓶3.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D )4.关于仪器的用
39、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C.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5.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A.大于10mL B.小于10mL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6.化学实验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污染原瓶试剂;(2)用量筒量取20 mL水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偏大(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用剩的药品再放回原瓶,药品因接触空气
40、、仪器等而变质或掺入杂质,继而污染原瓶内试剂;(2)仰视读数会造成读数结果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2 物质的加热 连接仪器装置 洗涤玻璃仪器一、知识与技能1.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2.能正确地给液体物质进行加热。3.学会正确连接仪器装置。4.学会常见仪器的洗涤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1.药品的加热。2.连接仪器装置。3.洗涤仪器的操作要点。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在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对物质进行加热、连接仪器装置、对器皿进行洗涤等。请
41、举出几种熟知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和能源。 讲解实验室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设问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阅读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引导学生从添加酒精、点燃、熄灭等方面去理解。小结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壶里有无酒精。向灯壶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
42、抹布扑盖。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练习酒精灯从“点灯到熄灯”的全过程。学生进行课本P21实验1-5,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尝试判断各层温度高低的方法。结论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思考由瓦特观察炊壶内蒸汽将壶盖冲起掀开提出假设:若炊壶内的水只有壶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会有什么现象?若达到五分之四又会怎么样?若将炊壶的壶嘴堵上一个软木塞,并盖紧壶盖,可能有什么现象出现? 活动与探究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
43、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小结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给固体加热可以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给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其中给烧杯、烧瓶加热要垫上石棉网,而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要在加热前擦拭干净,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
44、玻璃容器,不宜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方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盛放固体的部位加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角)。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2.连接仪器装置(1)仪器的连接顺序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玻璃管插入橡皮孔内的方法是先将玻璃管的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2)装置
45、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形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气密性的好坏。例如: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或用热毛巾)紧捂容器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导管中又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3.洗涤仪器师本课题我们需要洗涤的仪器主要是试管和量筒,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洗涤它们并判断它们洗干净了呢?学生自学课本P22洗涤玻璃仪器的有关内容。思考(1)试管洗涤的一般程序。(2)使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注意的问题?(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4)洗净的玻璃仪器如何存放?回答(1)试管的洗涤方法是先倒
46、掉废液,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重复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2)用试管刷刷洗时需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若试管内壁附有油脂,可以用热的纯碱或洗衣粉洗去,再用清水冲洗。试管内壁附有难溶的物质,一般用稀盐酸浸泡除去。(3)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4)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练习学生进行课本P23实验1-8,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和量筒都刷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洗涤仪器的方法,通过学习使我们意识到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场所,要遵守实验室
47、规则,特别要注意实验安全,这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本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本课采用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接触实验器材和药品,自己动手练习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本课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授课方式最终会让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一些,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节省时间,充分练习,效果较好。21教 类型一 物质的加热例1如图1-3-6是某同学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图中错误之处有:(1)试管夹夹持的位置不对
48、;(2)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3)没有用外焰加热;(4)酒精灯内酒精太多。解析: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内液体太多,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应用外焰加热;灯壶内的酒精不应多于灯壶容积的2/3,不能少于1/3。类型二 仪器的洗涤例2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D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解析:洗刷玻璃仪器后,如果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 一、当堂反馈1.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
49、是 ( B )A.烧杯 B.试管C.蒸发皿 D.量筒2.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直接将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C.用手拿着试管D.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2/3解析:加热时先要预热,用试管夹夹持,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B )解析:往容器口塞橡胶塞时,不应把容器放在桌面上塞进塞子,容易把容器压碎,故B不正确。4.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A. B.C. D.5.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
50、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炭化。(1)实验结论:外焰的温度最高。(2)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二、课后练习1.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B )A.量筒 B.试管 C.烧瓶 D.烧杯2.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 C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C )A.1/2 B.1/4 C.1/3 D.2/3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51、这是因为( C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B.易使酒精灯熄灭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熔化5.图1-3-9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给容积为30 mL、内盛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能超过2 mLC.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上加热D.试管内不管是固体还是液体,加热时与桌面都必须成45角7.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阿杜同学取来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2)把B试管底部放在
52、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外焰温度最高,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分析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实验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周围存
53、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
54、最终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设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请学生阅读课本P26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26图2-2实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1-
55、1演示教材P27实验2-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集气瓶内加少量的水,并作上记号,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把导管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实验结论: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
56、的体积小于1/5?结论(1)我们的实验中引起测定氧气的体积偏小的可能原因有: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可能熄灭了,因此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残余的氧气,这也是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偏小的原因之一。讲解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红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小结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1)红磷要过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2)装置内气密性要好,防止实验过程中空气受热膨胀逸出,或外面的空气进入容器而影响测量结
57、果;(3)测定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要等白烟消失,容器冷却后再进行;(4)实验完毕后,导管中会留有水珠,因此实验前导管内应先注满水,这样测定的结果会更准确。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表明:讲解并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投影资料空气成分的发现史。讲解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红
58、磷:P、五氧化二磷:P2O5。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提问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评价讲解并板书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练习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本节课主要学习空气
59、的组成成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难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要注意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等。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作演示实验及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是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分析实验现象、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实验原理,但不足的是学生不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步骤的记忆也就不够深刻。21教 类型一 空气的成分例1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B.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是氮气、氧气
60、、稀有气体C.空气以氮气和氧气为主D.除氮气和氧气外,空气中还含有约占1%的其他气体,且主要是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是按体积来计算的。类型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例2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2-1-2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下半年广东海珠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四川绵阳经开区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海交通大学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江苏省淮安事业单位招聘53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山东高速建材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四川绵阳涪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5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四川省广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工作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工业园区路面铺设合同范本
- 地热能开发劳务招标文件
- 2024年私人借款清偿协议版A版
- 工程力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年产2亿袋板蓝根颗粒剂车间工艺设计
- WEB开发基础-2021秋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复习资料-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基数词-与序数词PPT优秀课件
- 双壁波纹管出厂合格证(共4页)
- 学校校医室常用药物配备目录及急救小常识
- 电子血压计现况及发展前景的研究
- 钢结构专用超薄型防火漆检验报告型式认可证书
-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 砚北井田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