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_第1页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_第2页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_第3页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_第4页
新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项训练压强实验探究1.(2020海南,15)如图所示,小益用一块长方体金属块和一块海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现象说明,在_一定时,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2020苏州,10)小明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3.(2020温州,4)科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相应的量是()A. 压强B. 压力C. 功率D. 时间4.(2020毕节,6)下面所做探究实验与得出结论相匹配的是()A. 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结论:液体内

2、部存在压强而且很大B. 实验:奥斯特实验结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C. 实验: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结论: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D. 实验:探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5.(2020百色,6)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情景,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变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A.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放置B. 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C. 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实验D. 将装置到山顶上做实验6.(2020南充,27)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

3、、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 的关系。(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7.(2020黔南州,1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情况时,查阅到如下资料:(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2)海拔3 km处的大气压值与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3)在海拔1 km处,10 m2水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N。8.(2020宜昌,6)下列实例中,没有用到“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这个原理的是( )A.用吸管吸起杯中饮料B

4、.列车站台边缘设置“安全线”C.两艘轮船不得并排疾驶D.窗外沿墙面吹风,窗帘飘向窗外9.(2020天门,3)以下选项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A. 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B. 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C. 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D. 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10.(2020鄂州,18)如图,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A、B、C连接在一起,然后与抽气机相通。当抽气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三个管子的气体总量是相同的,所以细管内气体的流速一定比粗管内气体的流速_。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分别放入管内,将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从计算机上就可以读出_(选填“A”、“B”或

5、“C”)管气体的压强值最大。11.(2020滨州,21)如图所示,某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法。(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通过比较图_和图_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步的交流讨论,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 力。12.(2020南京,27)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

6、、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甲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_cm;(2)比较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3)比较两图,小明认为:液体内部某处到容器底的距离越大,其压强越小。为研究此问题,小华在乙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内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满足条件:_,对比甲图,可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13.(2020株洲,22)(1)小明为了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带上一个外壳比较薄而软的空矿泉水瓶,在高山上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然后坐车从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脚,发现瓶子变瘪了,如图所示。可知:海拔越低,大气压越_(填“高”或“

7、低)。(2)较冷的冬天,仍取一个这样的瓶子,在里面装上小半瓶温度较高的热水,立即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待瓶里热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变瘪了。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越低,瓶内气压越_(填“高”或“低)。14.(2020青海,2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_。当水的温度升高到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是_,该地区的大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次数1234

8、5678水的温度8889909192929292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_现象形成的。15(2020眉山,22)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温度计的示数是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 形成的。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把水在沸腾的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开锅盖,水又会重新沸腾,

9、原因是 。16.(2020镇江,14)如图1所示,吸管A插入杯中,吸管B管口贴在A管上端,往B管中吹气,A管中水面将上升,这是因为A管口处气体压强变_。图2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装置,将金属盒向下移动,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h变大,表明金属盒所在处水的压强变_,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与_有关17.(2020咸宁,18)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选填字母);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

10、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多选);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

11、深度h3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用题中字母和表示)18.(2020绥化,24)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填“漏气”或“不漏气”)(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_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

12、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19.(2020徐州,23)用如图a所示器材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学们在完成实验后进行了反思。(1)实验要对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进行比较,但实际实验时存在一些不好控制的因素。例如沙子和水散热快慢不同,请另外举出一条:_。(2)海边有些沙子是湿的,如果在同样条件下加热湿沙子,则湿沙子升高的温度应该_A比沙子高 B在沙子和水之间 C比水低(3)如图b所示,如果把物质吸热升温和容器盛水水面升高做类比,比热容和容器的下列哪个属性类似_A高度 B容积 C底面积 D表面积

13、(4)水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因为从微观结构看,水和冰分子虽然相同,但分子之间的_不同。20.(2020锦州,23)图甲是小白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水的温度是_;(2)实验通过_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3)小云同学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这个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时的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_;他们还发现两次实验时水的初温不同,但水却同时沸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1.(2020株洲,22)(1)小明为了观察大气

14、压随高度的变化,带上一个外壳比较薄而软的空矿泉水瓶,在高山上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然后坐车从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脚,发现瓶子变瘪了,如图所示。可知:海拔越低,大气压越_(填“高”或“低”)。(2)较冷的冬天,仍取一个这样的瓶子,在里面装上小半瓶温度较高的热水,立即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待瓶里热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变瘪了。可知: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越低,瓶内气压越_(填“高”或“低”)。22.(2020雅安,6)如图所示,对于课本上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同一滑轮组将不同数目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B. 将长度相同、粗细相同的镍铬、锰铜丝分

15、别接人相同电路中,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C. 将底面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D. 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升高温度的情况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23.(2020巴中,2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1)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_ 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_法;(2)通过比较_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的关系;(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

16、强_。24.(2020南宁,27)盛有液体的容器里,放入物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会増大,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増加量F液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此问题进行实验探究(1)他们猜想F液与放入物体的重力G物有关他们将三个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物体先后放入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并測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増加量F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下表三次实验中,容器中的水面升高的高度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分析比较实验12与3,可得:F水与G物_(选填“有关”或“无关”)。(2)他们提出新的猜想F液与放入物体的体积V物有关于是他们选用不同物体,先后放入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物体静止,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