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_第1页
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_第2页
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_第3页
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_第4页
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谈“探究型”学习方式基于小班环境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例谈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杨丽萍【摘要】小班化教育是以缩小班级规模为手段,使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发生全新变化的一个过程,其关键是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有一个全新的变化。本文以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在小班化优势下,遵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探究型”学习方式,提高阅读实效性的操作过程。【关键词】小班化 学习方式 自主 合作 探究一、关于“探究型”学习方式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在解决重难点过程中、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应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合理安排探究内容,给予充足的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探究型学习方式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学习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种学习方法。所谓的探究型学习方式又称发现法。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习活动中选择和确定探究的内容

3、,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探究型学习方式,并不是说课堂上教师不能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做示范,但不能以传授为主,而应以学生的课堂自主活动为主,以学生的自我探究为主。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生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此方法适用于语文、数学、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教学中,我运用了探究型学习方式进行了尝试,操作程序如下图:自我阅读感知课题情境导入预习准备自主探究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研读感悟焦点汇聚,感悟全文多向交流,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交流结果集体辩论,汇报结果延伸探究拓展思维课外交流课末拓展

4、二、小班环境下阅读教学运用“探究型”学习方式的潜在优势(一)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大等有利条件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地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大班教学中,往往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小班教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意识。(二)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表现出更为主

5、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由地学习,成长。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更需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小班化教学为此提供了可能。(三)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了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人格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资源的程度。阅读教学要有实效性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在小班化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让教师充分关注到学生。下面,我以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三、利用小班优势,运用“

6、探究型”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具体操作(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预习准备。语文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缺少与之有关的生动事例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从这有限的内容中学习,定然有诸多不如意。因此,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历史背景等等,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其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上草船借箭之前,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书籍,上网查询有关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相关历史背景,丰富对人物个性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2.情境导入。现代语文教学极其重视

7、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与发现的方法。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教师充分利用部分课文选自同一著作在内容上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利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运用原形启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求知的内动力,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

8、世界最隐秘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教师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草船借箭,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赤壁之战一课,使学生大脑中重现周瑜智勇善战的大将形象,此时,教师引出激趣性问题:“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却在他的部下面前长叹自己不如另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让周瑜自叹弗如呢?”听老师这么一问,学生感到好奇,并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此时,出示课题,而学生带着这一疑问,也就自然而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了。3.感知课题。感知是个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认识事物的

9、第一步,它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在揭示课题后,可先不让学生看书,而从课题入手,适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急于要了解的课文内容,感知课题就是抓住课题,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混沌的整体的表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中教师的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满堂灌”的状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揭示课题后,教师应善于引疑,善于将对课题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认识的需要,然后再不断设疑,激疑,让学

10、生充分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在草船借箭课题一出现,师就问:读了课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中,有的想知道谁为谁借箭,有的想知道谁向谁借箭,有的想知道为什么要借箭,有的想知道怎样借箭,为什么能借到箭这些问题的提出,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些问题就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授课一开始学生就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4.自我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的“满堂问”、“满堂灌”,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太小,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太少。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看书自学,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似懂非懂的、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探讨的疑难问题。课题出示后,问题提出,此时学生怀着

11、想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急于想知道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即可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从课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草船借箭一课,教师便可说“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想知道的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把不明白的、有疑问的,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画上记号,待会儿提出来讨论。”(二)合作探究,研读感悟 1.多向交流,自主探索。上面的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看书自学,此时他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表象的、肤浅的。因此教师在这一步要起主导作用,要当好组织者,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群体作用,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两种形式的相互学习

12、。(1)伙伴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 “伙伴组”即“学习小组”,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班级的学生按学习成绩、才能、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诱发组内各类学生积极主动地根据各自的能力探讨、学习新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又便于各小组间开展竞赛,发掘小组群体的智慧,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在小组内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发表自己对同学们所提问题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同组学生相互评议、补充,形成共识。(2)集体讨论辨析,汇报学习结果。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选代表发言,引导全体学

13、生积极参与讨论过程,加深理解。在草船借箭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集体辩论,形成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可自行解决“谁为谁借箭”,“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等问题。这样,既省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焦点汇聚,感悟全文。针对一课的教学重点,学生未能很好解决的疑难问题,更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集中全力解决最难也是最想知道的问题。如教学草船借箭时,通过自学、小组探究、全班辩论,概括出“诸葛亮为什么能借到箭?”是因为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而此时的认识还是概括的、抽象的。如何把对诸葛亮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分三

14、个研究小组,即“知天时”研究小组、“懂地利”研究小组、“识人心”研究小组,研究课文哪些语句表现“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的。小组合作探究后“知天时”研究组:“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为什么这一天偏偏就有雾呢?是巧合吗?不是,应该是诸葛亮他有丰富的气象知识,他已观察到这一天必定会有大雾。而雾这么大,曹操就不敢出兵,他们的船只可以放心靠近曹军水寨。“懂地利”研究组:假如诸葛亮他们在受完箭以后是逆江而归,那么曹操在受了欺骗后,必定恼羞成怒,下令追赶,那诸葛亮和鲁肃的军士就会受损。可诸葛亮有丰富的地理知识,知道长江水向东流,他们驶回南岸是顺风顺水,舟行如飞,曹操即使想追也追不上。

15、“识人心”研究小组:我们研究了以后,觉得诸葛亮简直能把人看穿。他知道周瑜妒忌心强,心胸狭窄,设计陷害,为了顾全大局,他将计就计。他了解曹操多疑的弱点,在大雾弥漫,鼓声震天,不知敌情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出兵,只会放箭。他也很了解鲁肃的真诚厚道,言而有信,就信任他。师:对于这些因素,诸葛亮早就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这一切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只得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通过开展这样的合作探究性阅读,开拓思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伙伴组的

16、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要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研究,要始终做好评价机制。(三)延伸探究,拓展思维 1.课末拓展。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天真烂漫、对什么都好奇的儿童来说,他们的表现就尤为突出。教师应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习、思考、存疑,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课末教师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老师,诸葛亮的箭明明是骗来的,他骗周瑜、骗曹操,为什么课题用“借箭”而不用“骗箭”呢?”“你的问题提得真不错,能对课文产生疑问,说明你很会学习。那么为什么用“借箭”而不用

17、“骗箭”呢?”“课文赞扬诸葛亮得神机妙算,怎么能用“骗”呢?“骗”可是贬义词。”“骗的东西不用归还,借的东西却要归还。诸葛亮从作战的敌人那里把箭“借”来,又在交战时把箭“还给”了敌人。从诸葛亮的角度来拟定的话,应该用“借”更贴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课末激疑拓展,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课外交流。语文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跳出课本的世界是很必要的。因为许多教材中的课文都与学生当代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对一些文本思想的理解存在着时空的难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其实只是一个片断或一些例子。因此,要适当扩展阅读材料,增加容量,以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跳出课本,积极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源。把这些材料作为课文的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搜集的信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能力,一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自觉的纪律性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同时,也促进了同伴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