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法专题大纲_第1页
自然资源法专题大纲_第2页
自然资源法专题大纲_第3页
自然资源法专题大纲_第4页
自然资源法专题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目录(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编制目录并注明页码。具体情况学院可根据 课程布局情况进行装订成册。课程不多就装订成一本,多的话可装订 成上下册。)自然资源法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1103010806课程名称:自然资源法专题英文名称: Natural Resources Law Topics总学时:40学时讲课学时:28学时实践和讨论学时:12学时考试方式:论文写作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全日制环境法专业研究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环境法专业学生 B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要使环境法专业研究生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立法现状。 掌握我国自然资源法的体

2、系、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 制度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等主要内容。二、教学基本要求一是介绍基本理论;二是介绍掌握本课程领域的热点理论问题。三是结合实际进行调查,使学生能发现实践中存在的立法、之法和司法问题,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讲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理论阐释一、自然资源的语义考察二、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三、自然资源的类型划分四、自然资源与人口、环境的关系二 第二节 自然资源问题与资源安全一、全球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二、资源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三节 自然资源问题的解决路径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二、经济体制的选择和经济手段的运用在实现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有其重要的地位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人们道德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第二讲自然资源法的概念及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第一节概念和调整对象一、自然资源法的概念二、自然资源法的调整对象(孟庆瑜)第二节自然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一、我国法学界对自然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的多元认识二、外国法关于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关系的认识第三讲自然资源立法及其法律体系构建第一节人类自然资源法的发展史一、19世纪以前的农业业文明时期二、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前工业文明时期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后工业文明时期四、1987年以后生

4、态化时期第二节 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现状与评价一、立法状况二、不同学者的评价三、我的观点(一)从体系构架来看(二)从法的内容上看第三节我国自然资源法体系架构的应然模式与立法完善一、自然资源立法的目标定位(一)确保国有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产化管理;(二)尊重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特征,确保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三)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确保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对经济支撑的可持续性;(四)协调各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理顺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管理之间的衔接关系二、自然资源法体系架构的模式选择(一)法群式(二)法典式(三)基本法-单行法模式.环境保护基本法-自然资源基本法-单行法模式.自然资源基本法-单行法模式.环

5、境保护基本法-单行法模式(四)自然资源法通则-单行法模式第四讲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第一节 世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一、几种模式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部分集中分散管理模式二、发展趋势(一)资源管理由分散走向综合(二)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三)资源管理与资源产业管理理性结合第二节 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立法演变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一)土地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二)水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三)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四)森林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五)海洋资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历程(六)其他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二、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立法

6、演进的特征(一)20世纪80年代前:大分散小集中的资源管理体制(二)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分散与集中交织的过渡性资源管理体制(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相对集中格局的资源管理体制三、机构设置在立法上存在问题:(一)管理机构的名称在立法上缺乏明确性(我不太赞同)(二)机构配置的法律依据缺失;(三)综合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但部分资源仍未纳入统一管理的范畴(四)机构本身职能定位不清,相互之间权责分工不明确(五)不同资源管理机构之间职能重复交叉。第五讲 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第一节基本原则一、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涵义二、研究自然资源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一)在自然资源法的制定方面(二)

7、在自然资源法的实施方面(三)在司法方面(四)在守法方面三、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体系四、确立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基本依据五、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体系重构(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二)保护第一原则(三)合理开发利用原则(四)开源与节约原则(五)自然资源产权化与有偿使用原则第二节自然资源法基本制度一、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二、我国自然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评析三、确定自然资源法基本制度构成的主导因素四、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构成五、具体制度设计(一)自然资源调查制度(二)自然资源档案制度(三)自然资源登记制度(四)自然资源规划制度(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六)自然资源流转制度(七)自然资源监管调控

8、制度第六讲自然资源税费制度第一节资源收费一、由林业部门征收的二、由农业部门征收的三、由水利部门征收的四、由国土资源部门征收的第二节资源税.资源税的纳税人.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税率.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和计征办法.资源税的减免规定.纳税环节.征税主体第三节对土地资源所征收的税(一)城镇土地使用税(二)耕地占用税(三)土地增值税三 第四节 我国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缺陷一、资源收费的缺陷(一)资源收费种类多,过于复杂(二)收取资源补偿费的范围狭小(三)收费标准低(四)征收不均的现象严重(五)生态性收费和资源补偿性收费或管理费的界线不清,费与税界线不清 二、我国现行资源税制的缺陷(一)税制结构过于复杂,且不合

9、理,与简化税制的税制改革要求相背离(二)资源税开征的目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未体现生态税的特点(三)资源税征收的范围过窄(四)计税依据不科学(五)税负普遍较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六)资源税法缺乏对替代性资源使用的激励措施,税收优惠不完善(七)在资源税的分配上也存在着不合理机制三、我国资源税的完善(一)提高资源税的立法层次(二)正确定位资源税的性质,完善资源税的设立目的(三)完善税制要素四、资源收费法律制度设计(一)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并入税收(二)保留合理的收费项目并予以完善(三)取消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第七讲循环经济促进法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过程及经济社会背景(一)环境污染加重趋势尚未得

10、到根本遏制(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三)资源能源形势更加严峻(四)国际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目的(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保护和改善环境(三)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本思路和立法框架四、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方针五、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的主要制度和措施(一)主要制度1、规定建立循环经济规划制度2、规定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3、规定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4、规定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5、规定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6、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标准体系和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二)关于减量化的具体要求.建立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的名录制

11、度(18);.对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的生态设计;.对工业节水和海水利用;.对企业节油;.对矿产资源节约和共生、伴生矿的利用与保护;.对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对农业领域资源节约;.对国家机关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其他组织的资源节约和建筑物维修管理;.对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业提出了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等。(三)关于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区域循环经济;.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工业余热余压等综合利用;.建筑废物综合利用;.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林业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废物交换的要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对废电器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利用、报废机动车船回收拆解、机电产品再制造.以及生活垃圾、污泥的资源化。(四)建立激励机制.财政措施2、税收优惠3、金融措施4、价格措施5、政府采购政策四、实践(黑体,小四号)第8-10次为实践性教学,其中第 8次为长沙市水资源立法调研,第 9-10次为讨论, 其主题为:1.我国资源税费体系的构建。2.谈谈土地权属流转制度。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1.地方水资源立法应注意哪些问题?.谈谈两型社会建设中资源节约的具体内容。.我国资源税费体系的构建。.谈谈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谈谈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立法现状。六、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