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文库_第1页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文库_第2页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文库_第3页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文库_第4页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文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华开展历史及其传统精神文化简介一.历史 文化 精神及其内涵二.清华大学历史开展的主要阶段校史三.校园变迁史校园史四.校园内主要景点及建筑讲课附照片五.历年校领导 教职工 毕业生情况六.教学及科研概况七.今日清华数据八.清华文化标志:校徽 校训 校歌 校花 校风 学风九.清华传统精神文化概述十.领导同志谈清华十一.清华人物及其它热点问题一.历史、文化、精神及其内涵 一历史 1.历史的定义 1 过去事实的记载和解释。 2 经历、沿革及来历。 3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开展进程。 4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徐慎:“史,记事者也。 5 梁启超:“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

2、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2.历史的功能 司马迁:述往事 思来者 ?易传?:彰往而察来。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温故而知新,彰往而知来。 李世民(唐太宗):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问变化气质。“治史修身,治史明志。 “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历史永远指向当代和未来。 江泽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

3、进取前进。 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历史根本知识,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胡锦涛: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稳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 浩瀚而珍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根底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 李鹏:历史是一面镜子,察古知今 (二)文化 1.文化定义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

4、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梁启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之有价值共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文化是灵魂、是精髓、是血脉。 文化是抽象的概念,但又有具体的形象表征。 2.大学文化特点 含: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思维、道德、情怀等)。 经历届师生传承、创造。 长期的积累、淀积。 不断的挖掘、提升。 各具特色:北大-兼容并包。清华-行胜于言。天大-西学体用。南开-允公允能。复旦-博学笃志。东大-止於至善。天大-实事求是。浙大-求是创新。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思想根底和人文底蕴。 资本是船、产品是帆、人才是

5、本、文化是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 * 文化-企业-思想-人。 * 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提升企业外部社会形象。 * 企业的价值观、开展观、生产观、营销观 同方文化:清华科技,会聚同方。 紫光文化:大事业的追术,大舞台的胸怀,大舰队的体制,大家庭的感受。 蒙牛文化:讲奉献,但不追求清贫;讲学习,但不注重形式;讲党性,但不排除个性;讲原那么,但不脱离实际;讲公司利益,但不忘国家和员工利益。4.文化起源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经?:“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2“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易贲卦象

6、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化的篆书是倒、正两个“人,互为转化。 (3)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4) 文化的特点是: a.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行为准那么、个人行为。 b.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5.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1)历史是人类文化的珍贵财富 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研究 没有历史,民族就没有根基 史料土层贫瘠,不能构建巍峨的史学大厦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形成5000年悠久历史 (2)文化是人类留下的伟大历史遗产 历史长期积淀,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 既是物质财富

7、,又是精神财富 (3)钱穆:历史乃其外表,文化那么是其内容 文化是升华的东西 文化是历史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4)文化形成过程 酝酿探索,发现挖掘 归纳整理,传承弘扬 深化开展,提炼创新(三)精神 1.精神是人脑记忆下来的产物。包括观念、意识、思维、感觉、心理等。 2. 哲学定义:主体的瘾魂,用气质自由合成的唯一个性,看成精神。 3. 狭义的“文化定义就是指“精神。 4. 精神并非内生的。外界的事物通过人的感觉、知觉和意识等进入人的体内,便成了人的精神。 5.精神具有极大的能动性,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6.有人把“心智和“精神互为代名词。当它控制肉体时,称作“灵魂,它是人不断深化

8、的感觉、思维、认识的载体。它是人的道德、意志、情感、欲望、意识、潜意识等纠缠在一起的生命最深处的存在。是人的道德、良心、爱心、勇气、信心、智慧、理解力、灵性等。二.清华主要开展时期校史 1.游美学务处(侯位胡同、史家胡同) 1.史前期 2.游美肄业馆(三批直接留美生) 清华学校 2.清华学堂 开学 (1911-1925) 中等科(1920停招) 3.清华学校 高等科(1924停招) 1.大学部 1.改办大学 2.国学研究院 解放前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 (25-28) 3.留美预备部(旧制生) (1925-1937) 2.国立清华大学(文、法、理、工(32) (28-37) 1.长沙临时大学(37

9、-3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1946) 2.昆明西南联大(38-46) 复员后的清华大学 (文、法、理、工、农) (1946-1948.12) 院 系 调 整 (文、法、理、工、航空) (1949-1952) 1.学苏阶段(52-56) 多科性工业大学 2.教育革命(58-61) (1952-1966) 3.高教60条(调整)(61-66) 1.红卫兵运动 解放后 1.文革 (66-68.7) 1.清队、整党 (66-76) 2.农场再教育 文化大革命 2.工宣队“斗、批、改3.开门办学 (66-78) (68.7-76.10) 4.招收工农兵学员 5.“还击还击右倾翻案风 2.拨

10、乱反正 “批林批孔 (76-78) 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 (1978-)提纲清华“庚款留学生数1909-1911 直接留美生1801911-1929 培养直接留美生967 年幼生(一班)12 直接留美女生53 专科生67 津贴留美自费生476 官费生70 袁氏后裔生31929-1937 四届留美公费生93 资送研究生111938-1946 二届留美公费生39总计1971人“庚款分配白银(两)加39年后的本利总和白银(两)“庚款”总数4.5亿3.37亿9.8亿7.27亿美国分得3200万2400万6968万5353万清华退款1500万1100万3900万2892万提纲14 二.

11、 清 华 校 园 变 迁 图提纲(1707年建成(后扩建(后扩建1860火烧圆明园,道光皇五子的次子承继。1874同治:1861-1875拆毁(1707年建成(春泽园(涵德园圆明园、熙春园两园均于1707年建成康熙:1662-17231. 始建及建成同圆明园,初为康熙帝三子允祉赐园。1730年允祉获罪,收归内务部。2. 传1737-1767,“云锦园,赐允禄。3. 1767-1822乾隆:1736-1796,嘉庆1793-1820均为清御园先“三爷园,1846后称“小五爷园道光“三弟,1846道光“皇五子奕誴承继1852,咸丰1850-1861题匾“清华园,道光皇五子的长子后代载濂,载漪兄弟承

12、继四.校园内主要景点及建筑西区东区(一)西区 1.清华园(工字厅、水木清华)1.古建筑 2.古月堂 3.近春园遗址 1.二校门 2.清华学堂 3.同方部 2.早期建筑 1.大礼堂 2.科学馆 大图书馆 4.四大建筑 3.图书馆 老馆 新馆 4.体育馆 1.系馆:生物馆 化学馆 机械馆 电机馆 水力馆 气象馆3.三十年代建筑 2.斋:明斋 静斋 新斋 善斋 平斋 美式学校建筑4.清华早期建筑特点 红砖青瓦 罗马和雅典的建筑原素在里面 铜门钢窗,上圆下方,梁柱拱穹 1.大草坪 1920级日晷 校训石 2.闻亭 自清亭 晗亭5.景点(纪念塔 碑 亭 像) 3. 水木清华 荷塘月色 临漪榭 4.闻一多

13、、朱自清、吴晗雕像 5.西南联大、近春园遗址 纪念碑 生命科学楼6.新建筑 理学院楼群 学生活动中心楼 医学院楼(二)东区1.中央主楼 1.新经管楼(伟伦楼) 2.建筑楼(梁球琚楼) 2.主楼前建筑群 3.明理楼(荣智健) 4.技术科学楼(逸夫楼) 5.紫光 同方 华业 学研 创新 6教学楼 紫荆公寓3.教学体育设施 2.东区体育中心(篮球馆) 3.跳水馆 新清华学堂楼群提纲全球最靓校园清华上榜福布斯14强 亚洲唯一入选香港?文汇报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选出14个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当中10个来自美国,3个来自欧洲,唯一的亚洲校园是位于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 标准:. 1“明确的组织结构图。

14、 2“重要的连贯性。清华大学校园: 1自然环境佳坐落于清代皇家园林的旧址。 2中西建筑并存(建筑都是传统中国式,但也有许多西式建筑物)。 五.历年校领导、教职工、毕业生、人才培养情况(一)清华大学培养本科生情况:(注:每年均招收本科生约3300人1909-19111912-19291930-19371938-1946180(直接留美)110013123677(723*)1947-19481949-19661970-19791981-2000514213921635339156(二)清华大学培养研究生情况注:每年约招研究生5000人。至今共授博士学位11767,硕士学位55109人1925-19

15、291930-19361939-19451946-195270(国学,毕)95(招)126(招)32(毕)140(招)1953-19651978-19931993-20001981-2008980(招)486*9385(招)7232(招)53194(毕)(三)清华大学教职工数年代教师职工工人总数1912303114320419258090264434193621013035069019423581082747401946380160180720194933467510091958132414032727196518813222510320112829230019337243六.教学及科研情况

16、(一)教学工作1911-1928 留美预备学校,英美式“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并称“通才教育General Education。培养合格留美生,教学严格,且重外语、体育。1928-19371、通才教育2、延聘名师、经费充足、图书丰富、设备先进3、特点:1)重根底训练;2)重灵活教学;3)重全面开展与个性培养;4) 学分制;5)先进成果注入教学37-45、45-49 同上1949-19661、改造旧教育,院系调整(49-52)2、学苏、学年制(52-56)3、探索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教育革命)(58-60)4、高教60条(61-64)5、教育改革“学制要缩短,“少而精,“考试

17、方法要改(64-66)1966-1978 文化革命、开门办学、工农兵学员、结合专业教学1978 恢复高考1、学分制(选修课、双学位)2、本硕贯穿(本硕统筹)3、重根底(特别是外语、计算机)4、综合素质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语言根底)5、本科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高层次人才培养)6、面向社会,发扬清华资源优势,开展继续教育,培养急需人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等)(二)科学研究清华研究院国学门(1925-1928) 固有文化,中西结合点。1928-1937 物理、数学、生物学术领先1934-1949 特种研究所(航空、无线电、农业、金属、国情普查)1949-1

18、966 真刀真枪毕业设计(密云水库、原子能反响堆)1966-1978 逆境中坚持科研,纯应用型课题(程控铣床、727牌汽车)1978-1、研究型大学开展(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一半多教师搞科研。2、1020根底性研究,8090应用研究、开发研究3、研究机构(基地) 2国家实验室,16国家重点实验室,19部重点实验室,6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经费、成果、获奖、奉献、5、科研开发生产结合,科技产业,科技园科研经费(亿元)科研成果(项)(至2021年底)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213.914.919.320.4244536.2鉴定成果获奖总数国家级奖申请专利授权专利超2500(78起)超500041913493(85起)7280重大工程 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大型集装箱检测、CIMS集成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微米)、微小卫星、生物芯片、汽车平安节能、有机发光显示材料.清华企业(同方、紫光、阳光、科技园、诚志、古汉.)(单位亿元)销售收入利润上交税金上交学校2006214.620200930869.1220102912002114105.31.1+1八.清华文化标志:校徽 校训 校歌 校旗 校花 校风 学风1.校徽、校标2.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3.校风:行胜于言4.学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5.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6.校旗(校色):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