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_第1页
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_第2页
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_第3页
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_第4页
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挖段隧道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7监测点埋设及监测方法131前言31.1工程概况31.2场地地质条件42监f则目的73监测方案编制依据8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94.1系统性原则94.2可靠性原则94.3与设计、施工相结合原则95监测内容95.1周边环境变形监测105.2围护体系变形监测106监测点的布设106.1周边环境监测116.2基坑围护体监测116.3地下水位监测137.1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137.2管线监测点147.3围护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144桩身侧向变形监测点157.5地下水位监测点168监测主要仪器171水平位移178.2垂直位移178.3桩身侧向变形178.4水位监测178.5

2、地面质点振动速度189监测频率1810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1311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1312技术保障措施1813项目管理及人员配备182015基坑监测报价6.1周边环境监测1前言1工程概况1.1.1线路方案及周边环境本区间线路出*站后,主要沿海堤路地下敷设,向西北方向行进,至里程右DK15+027.682地下隧道出地面,转为路基段。YDK14+628.776YDK15+027.682段为明挖法隧道结构,明挖区间起点处设置盾构井,盾构井*站采用盾构施工,终点连接路基段。本明挖区段位于福厦高铁东侧,临近铁路北站货场,明挖区间场地范围分布有*人行天桥、3座5层校结构房屋、一座3层砖混结构及部分棚户。区

3、间东侧为佳贝美集团,货运枢纽中心、开成莲花餐饮有限公司、伊莱光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小学等,周边地下管线密集。1.1.2区间平剖面设计本区间右线长度约961m,线路出*站后,左右线.先后均以1000m、800m、700m半径向西北方向偏转,线间距由15m变为4.2m。其中明挖段隧道段右线长度为398.906m,左线长度为400.404m。区间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9m12m,区间出*站后先以2.00%。和54%0的下坡进入区间最低点,然后以28%。上坡,直至地面路基段,线路竖曲线半径为3000m和5000m,区间隧道覆土厚度010.2m。1.2场地地质条件1.2.1地层条件:区间范围内地层特征描述如

4、下:杂填土(Qs)灰黑色,松散,湿,主要由淤泥混碎石、砖块、砕块等建筑垃圾组成,成分不均,场地范围内仅M1Z2-TGJ-03.07,M1Z2-SJMX-02.04、05#孔揭示该层,层厚2.64.9mo黏土质素填土(Qs)褐黄色、浅红色,主要有黏土和砂质黏性土组成,成分均匀,无杂质,松散,稍湿,场地范围内仅M1Z2-TGJ-01.11、13、14,M1Z2-SJMX-06#孔揭示该层,层厚0.37.6m。碎石素填土(Qs)灰黑色,松散状,湿,主要由黏性土、碎石角砾组成,也有部分块石和残积黏性土,成分不均,场地范围內M1Z2-TGJ-06.07、08、09、10、12#孔揭示该层,层厚1.97.

5、4m。黏土(Q3al-pl)黄褐色夹灰兰色,可塑,成分以黏性土为主,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切面较粗,成分较均匀,含少量砂粒,手捻具砂感,压缩系数av0.31MPa-1,压缩系数Es(V)为4.80MPa,场地范围内仅M1Z2-TGJ-01.02、03、08#孔揭示该层,层厚1.72.2m,埋深2.68.4mo残积砂质黏性土(Qel)褐黄色,可塑,主要以长石等矿物风化后的黏性土为主,含石英颗粒在1520%左右,可见少量黑云母碎片,粘性较差,韧性较低,无揺震反应,切面粗糙。系花岗岩风化残积物,具残余结构强度。场地范围内M1Z2-TGJ-03.08,M1Z2-SJMX-01、03、04、

6、05、06#孔揭该层,层厚1.16.5m,埋深3.56.7m。残积砂质黏性土(Qel)灰黄色,硬塑,主要以长石等矿物风化后的黏性土为主,含石英颗粒在1520%左右,可见少量黑云母碎片,粘性较差,韧性较低,无摇震反应,切面粗糙。系花岗岩风化残积物,具残余结构强度,压缩系数av为0.250.71MPa-1,压缩系数Es(V)为2.186.75MPa,场地范围内M1Z2-TGJ-01、02、03、07、08、09,M1Z2-SJMX-01、02、03、04、05、06#孔揭该层,层厚1.45.5m,埋深2.614.1巾。全风化花岗岩黄、浅灰白色,原岩结构可辨,但岩石矿物组织结构已破坏,裂隙极发育,绝

7、大多数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风化成次生黏土矿物。岩芯呈土状,手捏易碎,浸水可捏成团,偶夹有强风化岩块。场地内分布于残积上之下,层厚1.913m,埋深4.317.5用。17-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灰白色,岩芯呈土柱状。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结构,原岩结构淸晰可辩,但岩石矿物组织结构已破坏,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大多数长石等易风化矿物已风化成次生黏土矿物,仅残留少量长石矿物硬核。干钻困难,场地内分布于11-1-3及之下,基岩面起伏大,层厚0.614m,埋深0.324.6m。17-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岩芯呈碎块状。中粗粒花岗结构,碎裂状结构,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组成,风化较

8、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锤击易碎、声哑。场地内分布于17-1及17-2之下,层厚0.58.6m,埋深9.533.5m。17-4中等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为风化残留体,矿物成分主要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组成,裂隙稍有发育,裂隙面铁镇质渲染。岩芯锤击声脆。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场地范围内层厚0.93.32m,埋深2.129.6m。17-5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为风化残留体,矿物成分主要由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等组成,裂隙稍有发育,裂隙面铁锤质渲染。岩芯锤击声清脆。岩芯呈柱状、短柱状,节长10-90cmo埋深大于41.6m。天然抗压强度61.73128M

9、Pa。19-2强风化辉绿岩灰绿色或灰黄色,岩芯呈块状,偶见短柱状。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辉石和长石等组成,风化较强烈,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锤击易碎、声哑。场地内分布于17-3之下,仅M1Z2-TGJ-03#孔揭示该层,层厚4.3m,埋深35.1m。19-3强风化辉绿岩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辉石和长石等组成,裂隙稍有发育,裂隙面倾角约60度左右、泥质充填或闭合,岩体较完整。岩芯锤击声清脆、不易击碎。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场地范围内仅M1Z2-TGJ-03#孔揭示该层,层厚2.2m,埋深39.4m。2监测目的1)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因为设

10、计所用的土压力计算采用经典的侧向土压力公式,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迫切的需要知道现场实际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与设计时采用值进行比较,必要时对设计方案或施工过程进行修正,从而实现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2)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支护结构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大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如有周密的监测控制,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3)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提供依据。4)为了实施对车站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掌握地层、地下水、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的状态,及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

11、时确定相对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工期和既有建筑的安全。5)区间隧道土建工程峻工后,对既有建筑物监测继续进行,直至其变形稳定为止,并以此作为对既有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依据。3监测方案编制依据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福建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国标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基坑工程手册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4监测方案编制原则4.1系统性原则4.1.1方案设计的各个监测项目有机结合,既形成整体,又相互衬映,使测试数据能对应校核;4.1.2使用系统功效达到对环

12、境、基坑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监测,监测点布置要考虑合理、有效因素。4.2可靠性原则4.2.1编制方案中采用的监测手段为成熟、或基本成熟的;4.2.2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测试元件均通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4.2.3测点的布设中考虑了测点的保护需要。4.3与设计、施工相结合原则4.3.1据设计计算情况,考虑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布点、兼顾全局满足系统控制,布点亦要尽量均匀,4.3.2对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施工异常部位进行重点或加密监测。4.3.3结合施工实际调整优化测点布设、测试手段、测点保护方案。5监测内容根据招标文件及业主补充要求,本次监测主要由周围环境监测及及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两部分构成,其中,周围环境

13、监测主要是相邻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水位及邻近建筑物;围护结构变形监测,据此,本次监测内容设定如下:5.1周边环境变形监测基坑及其周围环境描述临近建筑物沉降、倾斜监测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5.2围护体系变形监测桩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桩身变形监测混凝土、钢支撑轴力监测围护桩内力监测锚索内力监测6监测点的布设根据本工程性质、岩土条件、周边环境状况及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监测点的布置,各测点位置详见监测点布置。本次监测点布设原则为:取距离基坑最近的管线;取硬管线(如原水管、给水等);取埋设管径最大的管线;每条路上尽可能取一条最重要、最危险的管线布设

14、直接监测点;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客井上。据此本次周边环境监测共布置监测点199个,用以完成对道路、管线、房屋的变形监控。其中:给水管道测点为:50个,测点编号:G1G25,GSCGS25;邻房沉降测点为:84个,测点编号:FCF84;地表沉降测点为:90个,测点编号:LCLWOo爆破施工导致部分建筑物振动并出现裂缝,对其造成较大影响。当周边建筑物出现裂缝时,为正确地反映建筑物裂缝发展情况,在裂缝处设置观测标志,对裂缝变化进行观测。观测方法采用千分尺量测裂缝标志的变化。同时我单位综合考虑建筑物位置、结构和建成时间等情况选取2点进行爆破振动监测。测点编号为:B1和B2。6.2基坑围

15、护体监测6.2.1桩顶梁的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为及时监控整个桩顶部的变形情况,拟在基坑桩的压顶梁布设55个监测点,点号依次为W1W55。监测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点按均匀、对称、预测位移较大、重要性等因素设置。监测围护桩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使桩产生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及最大位移值,及时预警,确保基坑稳定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拟布置27个桩身测斜孔,深度与桩相同,测点编号为QX1QX27。6.2.3围护桩内力监测对焊接缝/钢筋计拉杆监测围护桩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施工工况变化的情况,了解桩后水土压力内侧梁及支撑传来的水平、竖向荷载引起桩身的变形,桩的内力分布情况。拟在监测点水平间距40m,关键部位加密

16、(阳角处必须有),竖向间距3m布设钢筋应力监测点,共108个应力计。安装方法:钢筋应力计连接杆直径与钢筋主筋相同,在埋设位置截断主筋用钢筋应力计置换,钢筋应力计两端连接杆对焊在相对应位置的钢筋上(右图)。钢筋应力计导线.在钢筋笼内用软绳统一固定在主筋上,引出地面,在连续墙顶部用钢套管进行保护,避免施工破坏。6.2.4混凝土、钢支撑轴力监测为掌握围护支撑的受力状况,拟在结构支撑上布设钢筋应力计,以监测轴力变化情况,并据此推算支撑受力大小及变化情况。在每道支撑布设1个断面,每个断面对称布置2个钢筋应力计,共布设108个钢筋应力计,编号为ZL1ZL108。设备及安装方法同围护桩应力监测。6.2.4锚

17、索内力监测为掌握锚索支护过程中,锚索内力的变化情况,拟在锚头附近布设钢筋应立计。避免锚索因内力过大,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而导致破坏,引起局部支护系统失稳乃至整个支护系统失败。每层锚索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索总数的5%,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测点宜设置在锚头附近,共布设150个测点。设备及安装方法同围护桩应力监测。6.3地下水位监测拟在基坑外布置28个地下水位监测孔,孔深12m测点编号为SWCSW28,以对基坑开挖期间或开挖后围护结构的止水状态进行监控,依此推断围护体有无渗漏、流砂等岩土工程病害,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7监测点埋设及监测方法7.1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本次监测

18、共用2台爆破测振仪,测点编号为B1和B2,分别放置在建筑物房间内靠窗户附近,采用石膏固定。本仪器具有对地震波、机械振动和各种冲击信号进行记录、数据分析、纟吉果输出、显示打印、数据存储的便携式仪器的功能。Blast-UM型爆破测振仪的系统由Blast-UM型爆破测振仪、高精度速度传感器、专用数据分析软件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7.1所示:爆破现场图7.1Blast-UM型爆破测振仪工作原理图7.2管线监测点采用“T”型测绘钉打入法埋设。在远离基坑50m外设置三个基准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引测其高程,并定期进行联测,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情况,每次测试时,将沉降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形成一条II等闭合线路。

19、各测点初始值均取3次测试的平均值。观测结果采用计算机进行严密平差计算,保证水准路线闭合差W0.3妨(m)(N为测站数)。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准直线法进行监测。,,。/沉降标土7.3围护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围护桩压顶监测点(右图所示)与浇捣压顶同时进行,即压顶混凝土浇捣后35个小时,按测点布置图位置插入准备好的沉降标,沉降标顶部高于压顶梁顶标高2mm左右即可。监测时以基坑围护墙顶的某边作为基线,在两端远处各设置一个稳定基准点,采用2”级经纬仪架测站于某一点,后视另一点,两点之间形成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每个监测点设置带有刻度的占牌,正倒镜两测回测得每个监测点的位移值,观测误差W2mm。各监测点的初始值

20、取二次观测值的平均值。7.4桩身侧向变形监测点测斜管埋设时先将0)53的PVC管帮扎在灌注桩钢筋笼上,随钢筋笼一起浇注砕。PVC管埋设时,十字导槽应与基坑垂直。布设完成后,由施工单位砌筑一内径300X300,100厚砖混监测保护井,上加保护盖板。测试采用美国SINC050309型测斜仪进行测试,测试时,测斜管管顶位移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布网进行测定。管内由测斜探头滑轮沿测斜导槽逐渐下放至管底,配以伺服加速度式测斜仪,自上而下每隔0.5米测定该点的偏移角,然后将探头旋转180度(AO、A180),在同一导槽内再测量一次,合起来为一个测回。由此通过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X,=

21、sin勺=。(今-与),=07=0AX,=Xj-Xi(,式中:NX、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mm)Xi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mm)Xio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mm)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Bj为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C为探头的标定系数L为探头的长度(mm)a为倾角当測斜管埋设稳定后,取以连续测读2次数据作为初始值。7.5地下水位监测点水位孔埋设时先采用30型钻机成孔,钻孔直径100mm,孔深12m清除泥桨,然后将(P53的PVC管插入钻孔内,用砂填实。PVC水位管下部2m范围内打孔(6左右),外用滤网布包裹,利于渗水,管顶用保护盖封口并作睿井保护。采用国产水位计监测,成孔后连续测二

22、次读数作为初始值。8监测主要仪器8.1水平位移采用瑞士WILDT2光学经纬仪,以准直线法观测,并定期检核基准点稳定性。8.2垂直位移采用瑞士彳来卡NA2+GPM3型精密水准仪,按II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施测。採卡NA2产地:瑞士8.3桩身侧向变形用美国生产的SINC050309型测斜仪,其读数分辨率为0.02mmo8.4水位监测采用国产水位计监测,成孔后连续测二次读数作为初始值。SINC050309型测斜仪国产水位计8.5地面质点振动速度采用三台泰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last-UM型爆破测振仪。Blast-UM型爆破測振仪9监测频率依据施工工况,监测频率按下表所列进行:表9.1监控量測表量测项

23、目位置或监测对象测试元件测点布置量測频率桩顶水平位移搅拌桩(钻孔桩、挡土墙)顶部经纬仪间距1520米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7天桩顶竖向位移搅拌桩(钻孔桩、挡土墙)顶部水准仪间距152。米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7夭支护结构变形搅拌桩(钻孔桩、挡土墙)内测斜管,测斜仪孔间距1520米,测点竖向间距0.5米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7夭围护结构应力H型钢或钻孔桩钢筋钢筋应力计水平间距40m,竖向间距3m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7天支撑轴力支撑端部或中部轴力计,应变计每层很多于10个点,布置依具体情况而定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7天土体侧向位移靠近围

24、护结构的周边土体测斜管,测斜仪不大于80m,同一孑L测点竖向间距0.5米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7夭地下水位基坑周边水位管,水位计孔间距1525米,孔深20米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7天土压力围护结构后土压力计不大于80m,同一孔测点竖向间距23米开挖过程1次/3天,主体施工1次/7天建筑物沉降,倾斜基坑周边需保护的建筑物水准仪,经纬仪建筑物角点,布置依具体情况而定开挖过程1次/2天,主体施工1次/7天地面沉降基坑周围地面水准仪,经纬仪监测点水平间距40m,关键部位加密(阳角处必须有),每个监测剖面监测点5个,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先密后疏开挖过程1次/1天,主体施工1次/7夭

25、基底沉降或回弹基坑底面水准仪沿纵向间距小于50m开挖过程1次/3天,1次/7天主体施工重要管线沉降沉降观测井水准仪间距2030米,布置依具体情况而定开挖过程1次/2天,1次/7天主体施工注:1.监测频率可根据工况及监測数据变化情况作相对应调整;2.当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则增加监测频率。10资料整理与成果提交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均须提供监测资料、简报及处理意见。监测资料整理应及时,以便发现数据有误时,及时改正和补测,当发现测值有明显异常时,应迅速通知施工主管和监理单位,以便采取相对应措施。原始数据经过审核、消除错误和取舍之后,可供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各观测项目观测值与施工工序、施

26、工进度、及开挖过程的关系曲线。列出的图表力求格式统一,以便装订成册。观测资料经整理校核后,列出阶段或最终成果表,并绘制有关过程线.和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说明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和建筑物在观测期间的工作状态与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或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供研究解决问题的参考。观测资料及分析成果要列入峻工资料,以供交验。11建筑物变形控制标准根据监测内容,选用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及钢支撑轴力两项设定预警值,作为围护结构施工安全判别标准(对周边环境的监测每项均需要设预警值)。项目监测按”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制定监控量测控制标准,按黄色

27、、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馈和控制o其安全性判别标准如下:F二实测值/容许值1)黄色预警:实测位移(或沉降)的绝对值和速率值双控指标均达到容许值的70%85%之间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达到极限值的85%100%之间而另一指标未达到该值时。2)橙色预警:实测位移(或沉降)的绝对值和速率值双控指标均达到容许值的85%100%之间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达到极限值而另一指标未达到时;或双控指标均达到极限值而整体工程尚未出现不稳定迹象时。3)红色预警:实测位移(或沉降)的绝对值和速率值双控指标均达到极限值;与此同时,还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实测的位移(或沉降)速率出现急剧增长;基坑支护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同时裂缝

28、处已开始出现渗流水。发出”黄色预警”时,监测组和施工单位应加密监测频率,加强对地面和建(构)筑物沉降动态的观察,尤其应加强对预警点附近的雨、污水管和有压管线,的检查和处理。发出”橙色预警”时,除应继续加强上述监测、观察、检查和处理外,应根据预警状态的特点进一步完善针对该状态的预警方案,同时应对施工方案、开挖进度、支护参数、工艺方法等做检查和完善,在获得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执行。发岀“红色预警“时,除应立即向上述单位报警外还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经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分析和认定后,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1)建筑物允许倾斜或沉降根据相关规范和类似工程经验

29、,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表11.1各类建筑物允许倾斜或沉降值建筑物结构类型地基土类型备注中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纟吉构基础的局部倾斜0.0020.003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2、有括号者仅适用于中压缩性土;3、L指相临柱基的中心距离(mm);4、倾斜是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相邻桩基的沉降差:砖体墙填充的边排桩0.0007L0.001L框架结构0.002L0.003L当不均切沉降时不0.005L0.005L产生附加力的结构值。5、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內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单层排架结构

30、(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mm)(120)200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纵向横向0.0040.0036、如有关部门对建筑物的沉降有特殊要求时,以其要求为准。7、以上控制标准采用V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自室外地面起算的多层和高层建筑GB50007-2012基准值。建筑物高度Hg(m)的整体倾斜Hg240.004L24WHgV600.003L60WHgV1000.002LHgN1000.0015L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200量(mm)自室外地面起算的高耸结构基础的建筑物高度Hg(mm)倾斜H20m0.00820WHV500.00650WHV1000.005100WHV150

31、0.004150WHV2000.003200WHV2500.002自室外地面起算的高耸结构基础的建筑物高度Hg(m)沉降量H100m400100WHV200300200WHV250200管线变形控制标准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管线.监测报警值的限值应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如无具体规定可参照以下要求执行:刚性压力管累计沉降值1030mm,变化速率13mm/d;刚性非压力管累计沉降值1040mm,变化速率35mm/d:柔性管线累计沉降值1040mm,变化速率35mm/do各项监测的报警指标应由设计单位提供:监测项监控值0日变化量累计变化量钢筋应力5MPa设计强度的70%地下水500mm100

32、0mm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知各有关各方,以引起有关各方重视。12技术保障措施12.1监测仪器均在检验合格期内,监测工作开始前及每日测试前接应进行自检,若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12.2尽可能的固定测试人员、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线路以减少因人员、系统、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误差。12.3监测元件必须有岀场标定记录,埋设前亦必须进行检验。12.4每日必须做好工作表,记录仪器使用情况、施工工况等。12.5尽力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如发现监测点受损,立即重设。12.6监测日报表应按程序自检、校核(月报还应经审核)后盖章送出。13项目管理及人员配备本公司已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本项目实行项目负责管理责任制。公司安排具有相对应资质人员担任本次监测技术负责人,履行监测合同和实施方案;安排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本次监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品校审制,作到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事先指导进场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中间检查执行各工序质量签收反馈制度,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成品校审测试报表执行校对、审核、复审的三级审校制,确保最终成品优良。本次监测设项目组,其主要人员有3人,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