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材习题及答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单元 爱国情思一 读这首诗要注意把握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我”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而是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诗中,“我是你”或“我是”的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思考探究二 诗人用一系列意象,形象地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试结合每节诗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第一节,诗人用“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五个意
2、象写落后、贫困的祖国,抒发为祖国的不幸而痛苦的情感。第二节,诗人用“希望”“飞天”“花朵”等意象,表明祖国灾难虽重,理想却不曾消亡的状况,抒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思考探究第三节,诗人用“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意象描绘崭新的祖国,抒发欢欣鼓舞的情怀。第四节,诗人用“你的十亿分之一”“我的血肉之躯”等意象,表达要献身祖国,承担起振兴中华重任的情感。思考探究三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诗句的含义。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破旧”“疲惫”描写出凄凉萧条的景象,同时,水车“纺”歌的搭配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句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2.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祖国对富足繁荣的向往,“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表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不曾间断却始终无法得到。思考探究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这句诗含蓄地指出祖国刚经历了一场灾难,挣脱了精神上的束缚。4.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黎明”象征光明和希望,“绯红”表明太阳即将升起。这句诗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思考探究四 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朗读前,先和同学讨论:如何把握朗读的语速、节奏、语气和语调?积累拓展 略。【点拨】朗读的语速、节奏、语气和语调取决于诵读对象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前两节描述祖国的苦难和渺茫的
4、希望,朗读起来应当缓慢、低沉,表现出祖国的萧瑟破败;第三节突出祖国的新生,朗读时可以略微轻快一些,表现出诗人的激动和喜悦;第四节诗人将自己与祖国融为一体,甘愿为祖国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切,情真意切,故而朗诵时应以适中的速度、诚恳的语气表现出诗歌内含的情感。教材习题及答案4 海 燕第一单元 爱国情思一 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读出情感和气势。略。【点拨】此题旨在借助朗读,引导大家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同学们可以先通读课文,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节奏,读出自己的情感。思考探究二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这首散文诗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填写下表。思考探究对象海鸥海鸭企鹅动作
5、心理呻吟飞窜掩藏呻吟躲藏恐惧吓坏胆怯三 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和乌云? 本文通过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描写它们旨在衬托海燕的英勇无畏。思考探究四 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积累拓展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拟人。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突出它飞翔速度之快,“高傲”一词贬词褒
6、用,赞美了海燕的勇敢和无畏。2.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拟人。通过描写海鸭的“呻吟”突出它们的胆小和恐惧。积累拓展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比喻、拟人。将海浪比作“大块的翡翠”,形象生动。把狂风拟人化,突出狂风的猖狂气势。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一场人民革命即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敏锐的预见性。积累拓展1.除了海燕这个主要形象,文中还有海鸥、海鸭、企鹅和狂风
7、、乌云、雷鸣这两组形象。选择其中一组形象,想象一下:如果海燕要向它们表明自己的心志,它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五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完成。 略。【点拨】本题旨在促使大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深入研读作品中的形象。以海燕对“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形象的宣言为例,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当包括这样几点:欢乐,与其他海鸟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无畏和战胜暴风雨的信心。具体表述可自由发挥。积累拓展2.阅读后面的链接材料日月,了解其写作背景,想一想: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联系起来
8、阅读,你对两篇短文的主题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文中有一些含义隽永的语句,可以找出来细细品味。积累拓展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教材习题及答案5 孔 乙 己第二单元 人物画廊一 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
9、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善良而又懒惰、虚荣、无能,可怜又可气的人。文中对他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和绰号来历的交代,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等。此外,还有侧面描写,如第5段和第10段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思考探究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中,既不容于短衣帮,也不容于长衫客,连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也不理解、不亲近他。 他的腿被丁举人打折了,无人关心,反被嘲笑,可见当时的世态炎凉。综上可见,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思考探究 小说中有四处写到众人的“笑”:一处是第4段,一处是第6段,一处是第8
10、段,一处是第11段。四次“笑”实际上描写的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和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思考探究二 小说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找出具体语句,看看人们每次都是为什么而笑的。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帮的心目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备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
11、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寻求片刻的快乐。思考探究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却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情,更令人悲哀,表明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因此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思考探究三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排”字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
12、酸本相。“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思考探究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秀才本来是考取的,这里的看客们却用了一个“捞”字,显示出问话人鄙视和嘲笑的口吻。“笼”字则揭示出孔乙己的自尊被戳痛时痛苦不安的表情。思考探究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捞”字表现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
13、?“笼”字又揭示出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这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思考探究3.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结合前面的对话,想一想,掌柜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大约”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希望了,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思考探究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
14、?)四 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积累拓展 短衣帮角度示例:做工归来,每天累得要死,可是看到孔乙己,累便减少了许多。这个倒霉的家伙,穿着个破长衫,装文明人,其实大家都瞧不起他,他还自以为了不起。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每天“之乎者也”,没事跟着我们去打个短工,挣钱养活自己多好?唉,真是的。听说这家伙,居然到丁举人家里去偷,腿被打折了,好几个月没来这店里喝酒了。没有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真没意思啊!五 看客是鲁迅笔下常见的形象。课外阅读鲁迅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并进一步思考,鲁迅写形
15、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以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积累拓展 在示众这部小说里,巡警拉着身穿白背心的犯人在街上示众时,秃老头研究起犯人衣服上的字来了,胖大汉以看狗肚皮的一起一落为享受,老妈子以拿犯人来哄自己小孩子开心为乐趣。 在药这部小说里,英雄夏瑜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谈资。 这些看客的共同特征: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内心的孤独、精神的空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
16、有民众思想上清醒了,中华复兴才有希望。写论文略。积累拓展 【点拨】此题意在加深大家对鲁迅笔下看客形象的理解。小论文可以从看客形象产生的原因、看客形象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看客形象的影响等方面分层次进行论述,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积累拓展教材习题及答案6 变 色 龙第二单元 人物画廊一 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阅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简要复述课文。【点拨】根据图表给出的线索简要复述课文,本文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三起三落,抓住这一主线便可厘清文章脉络。思考探究二 变色龙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又是什么?这
17、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意义?思考探究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但同时他又摆出一副公正执法的官架子。所以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的不断变化,他的断案言辞也变来变去。面对权贵,他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而对一般群众,却摆出一副官架子,露出严厉的表情。作威作福、拿腔拿调的小官僚形象显露无遗,这样的人物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思考探究虽然这样的人物可恨
18、,但作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当今社会像奥楚蔑洛夫这般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人依然存在,我们应当仔细辨别,谴责并抵制社会中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恶现象。 【点拨】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深入分析这篇小说的思想意义和产生根源,认识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三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多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这种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奥楚蔑洛夫的“变色”表现
19、为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样写,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思考探究四 如果根据课文内容编演一个小品,由你做导演,你对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叶尔德林、首饰匠赫留金这三个人物的衣着、表情、语气、动作等,会进行怎样的设计?说说你的想法。积累拓展积累拓展 【示例】奥楚蔑洛夫穿着警察制服,穿着新的军大衣,走路耀武扬威。主持正义时,义正词严;谄媚起来,又巧舌如簧,一副哈巴狗、奴才相。尴尬时,也面不改色,但是抹额头冷汗、皱眉、声音带颤音。巡警叶尔德林穿着警察制服,跟在奥楚蔑洛夫之后,小跟班形象。奥楚
20、蔑洛夫神气,他也神气;奥楚蔑洛夫正义,他也挺直腰杆,扮演正义者,点头、随声附和;奥楚蔑洛夫谄媚,他也点头哈腰,讨好附和。奥楚蔑洛夫尴尬,他机灵地帮助解围。 首饰匠赫留金一脸油滑,言行夸张,喜欢出风头;举着受伤的手指头,炫耀伤口,博取同情。积累拓展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和小说的人物形象的理解,需要在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设计。教材习题及答案9 鱼我所欲也第三单元 诵读经典一 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思考探究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
21、之为之二 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本文以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毅然“舍生而取义”,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辨清楚哪些是道德允许的事,哪些是道德不允许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从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思考探究三 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介词,比,表示比较。介词,对,引出动作的对象。积累拓展1.所欲有
22、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做。介词,表示原因,为了。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给。同“欤”,读作y,表示推测语气。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四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示例】荆轲刺秦王:荆轲明知凶多吉少却毅然行刺秦王,后失败被杀。苏武牧羊:苏武面对匈奴贵族的威逼利诱,拒不投降,持节牧羊,历尽艰辛,十九年方得归汉。“舍生取义”是一种高尚的气节和情怀,历代仁人志士自然也明白生命的宝贵。他们之所以选择死亡是源于对大义的恪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然而,学习这种精神的同时也
23、应当仔细判别什么是“义”,从而避免无谓的牺牲。思考探究五 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示例】笋在顽石下奋力一顶,才有参天的劲竹;水在断崖前舍命一跃,才有轰鸣的飞瀑;人,也只有在生活中拼力一搏,才有不平凡的生活。思考探究教材习题及答案10* 唐雎不辱使命第三单元 诵读经典一 熟读课文,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本文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不说”“怫然怒”“色挠”三处。这些词语,如同一条暗线,串联起秦王情绪的变化。当安陵君委婉地拒绝了秦王使者易地的欲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失落
24、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让秦王吞并安陵国的野心再一次受到打击, 所以秦王“怫然怒”;思考探究当唐雎的“布衣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神情沮丧,完全失去了唯我独尊的威严。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沮丧(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富戏剧性。思考探究二 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
25、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思考探究【示例】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这句对应秦王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明确表明自己的意图如果秦王继续不依不饶,唐雎将效仿专诸、聂政和要离,了结秦王的性命,从根源解决问题。之前的劝说无效,秦王依旧高傲自大、咄咄逼人,唐雎不得已决定以性命相威胁,“今日是也”斩钉截铁、锋芒毕露,最终迫使秦王放弃易地的想法,可谓掷地有声。思
26、考探究三 朗读下列各组句子,体会加点词的语气。表示反问语气;表示陈述语气。表示反问语气;表示疑问语气。思考探究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表示疑问语气;表示感叹语气。表示陈述语气;表示感叹语气。思考探究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与臣而将四矣。甚矣,汝之不惠!思考探究 【点拨】本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只有恰当运用虚词,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更逼真。注意多积累一些文言文语气词,有助于理解句子所表达
27、的内容,进而把握人物形象。四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义。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易:交换。 其许:可要答应。虽然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虽然:虽然如此。思考探究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不顺从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广:增广;扩充。 逆:抵触;不顺从。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仅仅。思考探究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4.夫韩、魏灭亡
28、,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点拨】此题意在考查同学们逐字逐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有些文言词的古义与今义是不同的,学习时要注意积累,通过比较的方式加强记忆。思考探究教材习题及答案11* 送东阳马生序第三单元 诵读经典一 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思考探究 这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二 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9、求书之难;求师之难;生活之苦。 克服的办法:借书、抄书;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内心的充足,精神的强大。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穷冬时节,穿行于深山巨谷的艰辛。即便如此艰苦,作者依旧没有放弃求学,这股韧劲令人感动。思考探究三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思考探究 四处对比:一是富家子弟的豪阔与作者的贫寒的对比;二是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学习条件的低劣的对比;三是老师的严厉与作者的谦逊的对比;四是作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的对比。 这样写的好处是于对比之中得出结论,鲜明且具有说服力,更能突出作者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从而达到激励马生的目的。四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30、稍:稍微;略微。至:周到。积累拓展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色愈恭,礼愈至汤:热水。3.媵人持汤沃灌再:两(次)。遗:给予;赠送。4.主人日再食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积累拓展五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示例一】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值得推广学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时代都要发扬。我们只有尊敬师长,遵从师长的教导,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示例二】不值得学习。尊师不等于怕师。我们要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同老师成为亲密的朋友,互相信任,多沟通,带着愉悦的心情向老师学习,大胆质疑,合理发问,这样才
31、能从各个方面提升我们的能力,并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积累拓展教材习题及答案12 词 四 首第三单元 诵读经典一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北边疆的秋天景象与别处不同。大雁南飞,毫无留意。风声、羌笛声、马嘶声等边塞特有的声音和号角声相互混杂,一同响起。层峦叠嶂中,暮霭弥漫,落日沉沉,孤城紧闭。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深沉的忧国思乡之情,同时兼有壮志难酬的感慨。思考探究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亲
32、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进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理想,所以是“狂”。思考探究三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解。 “赋壮词”,就是写雄壮风格的词,故作豪言壮语。这首词处处扣着“壮词”来写,开篇即言“醉里挑灯看剑”,可谓壮怀激烈。接着主要写战场上的情景:吹角连营,分炙、奏乐、点兵,马快、弦鸣。这些情景再现,既是词人对曾经驰骋沙场的回忆,也是他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
33、可谓豪情万丈。词的结尾,放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是快人快语。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这给“壮词”更增加了慷慨悲凉的色彩。思考探究 【点拨】本题意在考查对这五首词的重难点的思考,并以此为突破口,加深同学们对整首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思想风貌以及该词的写作背景、具体内容、创作风格等,加以综合分析。思考探究四 满江红(小住京华)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满江红(小住京华)作于1903年,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而其
34、丈夫王廷均无心国事,秋瑾遂与丈夫发生冲突,离家出走,这首词便是她的述怀之作。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作者初离家庭的矛盾心情,下片表达作者虽有凌云之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担心和忧虑。整首词基调高昂,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心情。思考探究五 背诵并默写本课的四首词。略。【点拨】熟读词作,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积累拓展六 仿照示例,从课文中另选几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 【示例】“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种种声音,凄厉而容易引发人的怀乡之情。“边声”以“四面”来形容,更显得无所不在,充塞天地之间,虽不想听却做不到。下面再接上“连角起”,进一步写出这些声音是伴随着军
35、营的号角声发出的,在凄凉之外更添一层悲壮。积累拓展 【示例】“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波涛、磅礴雄壮。以“卷”字来形容侍从的队伍,更显气势,再结合之前的“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充分体现出太守的“狂”。教材习题及答案13 短文两篇第四单元 审美情趣一 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
36、,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思考探究 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思考探究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思考探究二 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作者分别是怎样论述的?思考并与同学交流。 核心观点: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论述方法: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分别论述史
37、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加以归纳。 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思考探究 核心观点:读书能弥补人才智上的缺陷。论述方法: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以运动除病类比读书利才智。思考探究三 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认识有过三处阐发说明:其一,第5段“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其二,第6段“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
38、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其三,第7段“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结合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有几个核心: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四 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背诵谈读书。 【示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略。【点拨】背诵时切忌死记硬背,可以先将文章划分成几层,再分层背诵。积累拓展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
39、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水天同译论学问积累拓展五 许多名家都曾翻译过谈读书这篇文章,各有特色。下面节选了几个译本的片段,读一读,与课文比较一下,体会不同译本的语言特色。 书有供人尝之者,有供人吞食者,亦有不多之书为供人咀嚼与消化者;易言之,书有仅须部分读之者,有仅须涉猎然无须细玩之者,少数书亦有须全读者,而其读则必勤必细,必全神贯注。书甚至可由人代读,读后令作撮要
40、,然此必限于书中之非重要内容,且亦必非重要之书;诚以过滤之书亦犹过滤之水,甚乏味也。高健译说学积累拓展 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书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曹明伦译谈读书积累拓展 【示例】这些译文也都文笔流畅,语言规范,句式错落有致,均能较好地传达原作要表达的意思。水天同的译本用白话翻译,高健的译本纯用文言,曹明伦译本则文白夹杂。相比之下,王佐良译本则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
41、形成一种简洁、庄重、优雅的文风,读来更为朗朗上口。积累拓展教材习题及答案14 山水画的意境第四单元 审美情趣一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仅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思考探究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
42、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思考探究二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思考探究 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
43、性。 引用毛泽东 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沁园春雪,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 (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思考探究 引用毛泽东 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沁园春雪,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 (峨眉天下秀,夔
44、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三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思考探究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思考探究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
45、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四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积累拓展 【示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上片写少女荡完秋千的状态,一身薄汗,娇弱美丽。下片写乍见来客的情形,见客人来,急忙回避,粉面含羞,
46、活灵活现。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纯情娇憨的少女形象,清新恬淡,意境深远。教材习题及答案17 屈原(节选)第五单元 戏剧舞台一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思考探究课文节选的这一场中,靳尚先出场,郑詹尹随后,二人展开对话,主要是商议如何处置屈原。靳尚策划恶毒的主意,郑詹尹尚有一丝疑虑,但郑詹尹并不是不忍杀害屈原,而是觉得屈原无足轻重,然而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屈原随后出场,用独白的形式,对风、雷、电进行了一番热烈的颂歌。屈原在独白中展示
47、出的光明、磊落、冲破黑暗、睥睨一切的胆识和勇气,与前面靳、郑二人的猥琐、阴暗、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的密谋、对话,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顶点。既引出屈原的出场,也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思考探究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阶级;“东皇太一”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小岛”象征灵魂寄托的一方净土。独白表达屈原对黑暗的愤慨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猛烈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思考探究二 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
48、“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 人物说明。如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这句人物说明勾勒出靳尚行径的诡异,为下文他意图谋杀屈原做铺垫。 舞台场面说明。如东皇太一庙之正殿。与第二幕明堂相似,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这段舞台场面说明点明剧情发生的天气和地点,为下文屈原歌颂“风”“雷”“电”,痛斥东皇太一、云中君、思考探究三 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找出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东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及湘夫人埋下伏笔。同时,“
49、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营造出一种暗淡、压抑的氛围,奠定了整场戏剧的沉闷基调。 人物语言说明。如“迟疑地”“含怒”“向风及雷电”。“迟疑地”刻画出郑詹尹犹豫、迟疑的心理,塑造出他摇摆不定、胆小怯懦的性格特征。“含怒”反映出靳尚的恶毒和暴虐。“向风及雷电”是对屈原说话过程中动作的说明,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思考探究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二做准备。 略。【点拨】本题旨在加深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朗读能力。通读课文,厘清文章大意,有感情地诵读即可。小组表演时需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尽
50、可能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其中。思考探究教材习题及答案18 天下第一楼(节选)第五单元 戏剧舞台一 天下第一楼中人物众多,戏剧冲突此起彼伏。梳理课文,概括剧本的主要情节,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思考这些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2.克五借机敲诈,卢孟实威严应对4.罗大头撂挑子要挟并羞辱卢孟实5.唐茂盛支钱要人,卢孟实欲哭无泪这些戏剧冲突都是围绕着福聚德由盛而衰的原因展开的。思考探究二 课文中,修鼎新的一句“一个人干,八个人拆”,道出了福聚德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了解剧中故事的时代背景,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根本原因的认识。思考探究从全文来看,唐茂昌和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
51、心要钱挥霍,并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强而离去,对于福聚德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克五一类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才是福聚德衰落的根本原因。三 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与同学结成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片段,反复朗读,尽量读出台词的韵味。 略。【点拨】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
52、受。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充分突显出方言特征。大家在朗读之前可以先将京味浓郁的语句勾画出来,仔细揣摩它们的特色,然后再与同学结成小组朗读,一同感受与众不同的京味儿。思考探究四 阅读天下第一楼全剧,从常贵、卢孟实、修鼎新中任选一人,参考示例,写一段人物分析。300字左右。思考探究 【示例】 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资格很老,技艺精湛,是烤鸭店的“顶梁柱”之一。在剧本中,这个人物似乎没有常贵、卢孟实那么重要,但他的形象很有特点,很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他不像克五、唐茂昌、唐茂盛那样让人“一目了然”,而是具有多面性,令读者时而厌恶,时而同情,时而鄙弃,时而
53、敬重。思考探究 因为曾为店里立过功,罗大头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他脾气暴躁,蛮横无理,说话尖酸刻薄,还有抽大烟的恶习,可以说旧时代有能耐的手艺人常有的毛病他都有。但另一方面,罗大头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此外,他个性耿直,敢做敢当,讲究江湖义气,是条硬汉子。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品质。【示例】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未出场时王子西便评价他“这么咬牙跺脚地干”。他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并能去侦缉队打点、安排好店内事务。同时,他是一个有自尊的劳动者。他惩罚小伙计,奖赏成顺
54、,让其体面办喜事,他希望劳动者们能自己争气,罗大头在与他的争吵中揭了他的底更是惹得他愤怒不已。他有自己的思想,不固执,守祖宗的规矩,却又能做出改变。卢孟实刚强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环境。在他与罗大头对峙的过程中,足见其刚强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他的态度似有矛盾,对待这位二少爷卢孟实不得不处处赔笑,可以说,这是那个时代阶级分化下朴实劳动者的共有悲剧。思考探究【示例】 卢孟实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未出场时王子西便评价他“这么咬牙跺脚地干”。他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不屑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并能去侦缉队打点、安排好店内事务。 同时,他是一个有自尊的劳动者。他惩罚小伙计,奖赏成顺,让其
55、体面办喜事,他希望劳动者们能自己争气,罗大头在与他的争吵中揭了他的底更是惹得他愤怒不已。他有自己的思想,不固执,守祖宗的规矩,却又能做出改变。卢孟实刚强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环境。思考探究在他与罗大头对峙的过程中,足见其刚强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他的态度似有矛盾,对待这位二少爷卢孟实不得不处处赔笑,可以说,这是那个时代阶级分化下朴实劳动者的共有悲剧。思考探究教材习题及答案19 枣 儿第五单元 戏剧舞台一 阅读课文,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枣儿”既是话剧的题目,也是贯穿全剧的线索,老人与男孩的对话均围绕“枣儿”展开,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6、。同时,“枣儿”又是亲情的象征、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作者想借“枣儿”表达对现代化过程中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情感淡漠等问题的批判,同时呼唤几代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沟通。思考探究二 结合文中的台词和舞台说明,体会老人和男孩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选择感兴趣的片段,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注意人物表情、说话语气的差异,尽量表现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思考探究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远离,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
57、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思考探究 男孩则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三 剧本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但出现的方式不同。结合童谣两次出现时的情境,说一说:童谣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两次出现时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首童谣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环境之中。结尾出现这首童谣,既与开头相呼应,
58、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思考探究四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上出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大批农村劳动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农村经济更为落后。经济越是落后,人口越要逃离;人口越是逃离,经济越是落后。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老人和儿童几乎无劳动能力,无法加入进城大军,便被留守农村,成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相较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更为严峻。儿童是年幼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故而不少家庭会在稳定之后把儿童接到城市;思考探究老人则不然,部分家庭即便在城市站稳脚跟,也不会将枯朽的老人接到城市
59、一起生活,这就导致老人心灵受挫的同时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这两个现象的产生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想要解决它们除了依靠社会给予一定关爱和支持之外,还需要人们自己努力寻回家庭的精神归宿。思考探究教材习题及答案20 曹刿论战第六单元 政治生活一 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思考探究请见 参战论战释疑 复述课文略。【点拨】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复述时切忌照本宣科。二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曹刿巧用计谋,于齐国军队三次击鼓
60、命令军队出击、士气消耗殆尽之后才下令击鼓进军,并在齐国军队大败后察看他们的退兵情形、确定不是对方计谋方才下令乘胜追击。思考探究三 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人物,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方面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思考探究四 熟读并背诵课文。 略。【点拨】熟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以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为依据,划分层次逐层背诵。积累拓展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体会其古今意义的不同。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真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2024年宝鸡先行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录用人选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优化急奋服务体系的计划
- 生物课程实施反馈机制计划
- 艺术欣赏能力培养计划
- 小班班级的班级规章制度安排计划
- 教育培训行业股权投资合同三篇
- 突破困境的月度逆转计划
- 班级活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计划
- 行业主管的自我提升计划
- GMP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中药材拣选SOP
- 乡镇卫生院关于纪检监察建设情况的工作总结
- GB/T 41318-2022通风消声器
- GB/T 1229-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 GA 137-2007消防梯
- 值班人员的福利补贴方案
- 七年级数学活动课(找规律)课件
- 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介绍课件
- 全新档案法专题学习讲座课件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解读课件
- 2023年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