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D系统培训教学课件_第1页
EBD系统培训教学课件_第2页
EBD系统培训教学课件_第3页
EBD系统培训教学课件_第4页
EBD系统培训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BD系统 EBD(electronic control brake-force distribution),有时又称为EBV或EPBD。是指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系统,目前的汽车使用电控方式。 汽车的制动力分配方案在早期的汽车上就有应用,使用机械控制方式,如限压阀、比例阀、感载比例阀就是该控制方式的产物。 现在的汽车装备的EBD系统,利用ABS系统的功能与装置,不另外布置其他元件,即可实现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的控制。 EBD系统与ABS系统都属于制动系统的范畴,这二个系统是独立的,不会同时投入工作,尽管有许多共用的部件。如在减速制动时,ABS系统不投入工作,但EBD系统会投入工作。第1页,共17页。

2、EBD是汽车的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在汽车制动时起作用,EBD起作用的时刻早于ABS起作用的时刻,ABS系统投入工作,EBD系统即刻退出工作,这二个系统独立不会同时投入工作。 制动系统投入工作时,EBD系统监视四个车轮的转动,调节趋于抱死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避免该车轮率先抱死,在ABS系统投入工作时,四个车轮趋于相同的抱死程度,充分利用了地面制动力。因为ABS系统按低选原则投入工作,如果一个车轮率先抱死时,ABS系统就会投入工作,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地面制动力。 制动器的制动力是固定分配的,在转弯、路面摩擦状态不对称、不同载荷等条件下制动时,都会使某个车轮先抱死,EBD则能使四个车轮趋于同时抱死,使

3、制动系统有效地利用地面制动力,更好的发挥ABS系统的作用。第2页,共17页。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系统的控制原理 为了保证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有足够的制动效率,欧洲经济委员会 (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ECE)制定了ECE R13制动法规,对双轴汽车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汽车行业标准ZBT 240007-1989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法规规定:对于利用附着系数=0.20.8之间的各种车辆,要求制动强度Z0.1+0.85(-0.2)。 车辆在各种载荷状态下,前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之上。第3页,共17页。 前、后轮制动器

4、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为了防止后轴抱死发生危险的侧滑现象,汽车制动系实际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线)应当控制在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的下方。 为了减少制动时前轮抱死而失去转向能力的机会并提高附着效率,两线应当尽可能靠近。 若按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图来考虑,为了防止后轮抱死并提高制动效率,前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应当控制在45对角线上方,即控制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的上方,同时还应尽可能靠近利用附着系数曲线。第4页,共17页。 ECE规定货车制动力分配:对于最大总质量大于3.5t的货车,当制动强度Z为0.150.3之间时,每根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曲线位于=Z0.

5、08的两条平行于理想附着系数直线的平行线之间;当制动强度Z0.3时,若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满足关系式Z0.3+0.74(-0.38),则认为也满足了法规的要求。第5页,共17页。 ECE规定货车制动力分配:当制动强度Z为0.30.4之间时,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不超过直线=Z+0.05的条件下,允许后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在前轴利用附着系数曲线的上方。 第6页,共17页。 对于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制动系特性,其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与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相差,制动效率低,前轮可能因抱死而丧失转向很大能力,后轮也可能抱死而使汽车有发生后轴侧滑的危险。 因此,现代汽车设有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EB

6、D,或比例阀、感载比例阀等机械式制动力调节装置,根据制动强度、载荷等因素来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之接近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满足制动法规的要求。第7页,共17页。 在汽车制动时,EBD将根据前后轮载荷的变化及车轮抱死情况,通过制动压力调节装置自动调节前后车轮的制动力。 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是兼顾制动稳定性和最短制动距离并优先考虑稳定性的原则进行设计。 制动力分配曲线实际转折点的选择是复杂的,I曲线是简单的直线制动情况,实际的制动工况会使I曲线发生改变,如发动机对制动的影响,转弯制动时左、右车轮载荷转移的影响等。所以,转折点的选择一般低于I曲线,以保证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余地。 制动系统设有

7、限压阀、比例阀、感载比例阀、感载射线阀与减速度传感比例阀(D.S.P.V)的制动力分配曲线。第8页,共17页。 (a)设置限压阀的制动力分配曲线,在其转折点后,后轮液压不变是一水平线。 虽然分配线对空载基本是合适的,但是,仍有一小段是非稳定区,且满载时效率偏低。第9页,共17页。 (b)所示为设置比例阀的制动力分配曲线,在其转折点后是一条斜线,且与空载I曲线的交点(即同步附着系数)超过了0.82(见ECE法规),既消除了不稳定区又提高了制动效率;但是满载时转折点下移会增加和I曲线的距离,降低制动效率。第10页,共17页。 (c)所示为设置感载比例阀的制动力分配曲线,满载时转折点上移与满载I曲线

8、靠近,提高了制动效率。第11页,共17页。 (d)所示为设置感载射线阀的制动力分配曲线。第12页,共17页。 (e)所示为根据ECE法规要求计算得到的轿车制动力分配所要求的范围。可见,采用减速度传感比例阀能够满足ECE法规要求。第13页,共17页。EBD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由车轮传感器、计算机和制动压力调节器三部分组成。共用ABS系统的车轮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控制动力分配系统投入工作时,制动压力来自驾驶员。 制动系统投入工作时,EBD系统监视四个车轮的转动,调节趋于抱死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避免该车轮率先抱死,在ABS系统投入工作时,四个车轮趋于相同的抱死程度,充分利用了地面制动力。因为ABS系统按低选原则投入工作,如果一个车轮率先抱死时,ABS系统就会投入工作,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地面制动力。第14页,共17页。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原理图 第15页,共17页。EBD的调节性能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关系 第16页,共17页。 当汽车载荷发生变化时,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关系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