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_第1页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_第2页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_第3页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_第4页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第三章 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成长与发展理论 压力及适应理论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一、需要的概念(名词解释)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特点:是人类所共有的,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名词解释)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二、需要的分类及特征(一)需要的分类 起源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内涵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多维分类为:1、生理性需要:与维持人类正常生理

2、功能有 关的所有需要。如:阳光、食物、水、排泄、活动、休息等。2、社会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爱与被爱、归属感、尊重等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3、情绪性需要:心理感受、情绪反应。如:喜怒哀乐等。4、智能型需要:个体在认知和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精神性需要:人在精神寄托与信仰方面的需要。如:宗教信仰。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二)需要的特征(简答题)1、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特性共同性:人的基本需要。独特性:人的个体差异性。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2、需要的动力性及无限性动力性:需要时个体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积极性的源泉。无限性:一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又

3、会产生新的需要。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3、需要的整体关联性:指人的各种需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一种需要的满足会影响另一种需要的存在和发展。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需要的产生与所处的环境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三)需要满足的影响因素(与各种类型的需要相联系)1、生理因素:个体的体力、外貌或某些生理障碍等所带来的限制。2、情绪因素:情绪状态影响各种需要。3、个性特点:如内向和外向性格。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4、知识方面的因素:个人的知识基础。5、信仰与价值观:6、环境因素7、社会文化背景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三)需要学说及模式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最有

4、影 响力、应用最广泛) 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论 韩德森的病人需要论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一)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及1954年发表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有不同层次之分,并论述了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第一节 人类基本理论从以上的起源我们能看出马斯洛的理论包括两个含义:1、人类有基本需要;2、各种需要之间有层次,且相互联系。他的观点认为:需要 行为 不能满足 影响健康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1、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重点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

5、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金字塔”形状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内容:包括氧气、水、排泄、温度、休息与活动、性等。地位: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低层次、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需要产生的基础,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将无法生存。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2)安全需要内容:生理安全及心理安全(社会性)EG:避免各种伤害、职业稳定、生活有保障等。(3)爱与归属的需要内容: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持的需要,包括得到和给予。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4)自尊的需要指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等。实质: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意义

6、:这一需要的满足,会使个体产生自信、有价值和有能力感。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如不断追求事业成功、使技术精益求精。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2、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重点)(1)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首先满足。(2)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有的需要必须立即满足,有些需要可以暂缓。但需要仍存在。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3)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4)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非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完全得到满足以后才出现。表现为前后层次之间略

7、有重叠、最明显、最强烈的需要用首先满足。EG: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5)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6)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必须,但它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完善。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注意事项:不要过分拘泥于层次的顺序。事实上,人在一个层次仍有一些需要未满足时,便产生了对高一层次需要的动机和行为,表现为前后层次之间略有重叠,一种需要满足后出现新的需要的过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渐发生。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二)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论基础上将理论加以修正和补充,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所致。因此在生理需要的安全需要之间

8、增加了一层新的需要,即刺激的需要。包括性、活动、探索、操纵和好奇,成为6个层次。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三)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于1966年提出了十四项帮助个体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1、正常的呼吸;2、适当的摄入食物和水;3、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代谢废物;4、移动并维持所期望的姿势;5、充足的睡眠和休息;6、选择恰当的穿着;7、通过调整衣服或环境,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8、保持身体清洁和良好的修饰,保护皮肤的完整性;9、避开环境中危险因素;10、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观点等与他人进行沟通;11、遵照自己的信仰从事相关活动;12、从事可带来成就感的工作;13、参与各种不

9、同形式的娱乐活动;14、学习、发现和满足各种促进正常发展和健康的好奇心。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四、需要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一)需要学说对护理实践的意义(论述题)1、识别个体未满足的需要2、领悟和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EG:因化疗而脱发的病人即使在夏天也要带上帽子或头巾的饰物,这是对( )的需要。 尊重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手术前的病人表现为焦虑不安,这是对( )的需要。 安全病人住院后想回家,希望亲友常来探视和陪伴,真是对( )的需要。 爱与归属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3、预测个体即将出现或未表达的需要EG:病人新入院时,及时介绍病房环境和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及病友,这是对( )

10、的需要。 安全4、识别个体需要的轻重缓急5、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实际上:找出需要(识别、领悟、预测) 排序(轻重缓急) 满足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二)社区护理服务对象的需要(6个层次)社区护理服务对象包括社区中的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等不同人群中的个体及社区中的家庭。1、社区中婴幼儿和儿童2、社区青少年3、社区中年人第一节 人类基本需要理论4、社区老年人的需要5、社区妇女的需要(三)住院病人的需要1、生理需要:氧气2、刺激需要3、安全需要:重点4、爱与归属的需要5、尊重的需要6、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1、成长:

11、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2、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发展任务:指个体在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并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成长发展目标。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成功的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可使个体顺利步入下一个阶段。反之,则会引起发展障碍。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成熟:狭义:生理广义:生理、心理和社会成熟是成长与发展的综合结果,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不断调整自己,使自

12、己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并从中吸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成长与发展包括的内容(6个方面)生理 认知 情感精神 道德 社会体格的生与改变,以及各器官、组织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和未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价值的认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指人的是非观念和信仰的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道德观念。与他人、群体、社会的相互作用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二)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及原则1、一定的规律性:按一定的顺序、可预测的方式。即: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过程及生命阶段,而且每个生命阶段

13、都有一定的成长和发展特点。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连续的过程:加速、等速、减速、再加速3、一定的模式: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4、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最快。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最快。5、个体差异性:6、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执行成长发展任务的能力。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三)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二、有关成长与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学说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被称为“现代心理

14、学之父”。背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观察人的行为,他以多年对精神病人观察及治疗的过程为依据,创立了性心理发展学说。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观点:1、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性本能。2、原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3、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性本能。4、但是条件和环境并不允许人的欲望得到随意的满足,因此本能受到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形式表现。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学说的要点:三个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阶段。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意识的层次意识、潜(无)意识和前意识。意识: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与现实相联系的部分。海平面以上的部分。

15、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主要是指不被外部现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是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潜意识虽然不被意识所知觉,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部分。主要包括目前尚未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被别人提醒又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潜意识东西被带到意识中的过程。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海平面上下部分,随着波浪起伏时隐时现。潜意识中潜伏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常常是导致个体产生焦虑。乃至心理障碍的症结。(单选题)为什么?潜意识主要是指那些原欲不被理智和现实所允许的,

16、人的活动又是为了满足原欲的,这样就会产生矛盾。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及超我。本我:潜意识中,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支配:快乐原则目的:汲取最大的快乐和承受最小的痛苦。非理性心理活动部分。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支配:现实原则目的: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在本我的冲动欲望和外部现实世界对人的制约之间起调节作用,从而使人的行为适应社会和环境。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超我:大部分存在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支配:完美主义特点:按照社会规范、伦理、习俗等

17、来辨别是非和善恶,从而对个体的动机进行监督和管制,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实际上: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自我,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谐运作,人就会发展成为正常及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如果失去平衡就会演变成心理异常。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第二节

18、 成长与发展理论3、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五个可重叠的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关键期。每个阶段的原欲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若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出现停滞。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口欲期:时间:01岁;部位:口部;特点: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与口有关的活动来获得快乐和安全。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肛欲期时间:13岁;部位:肛门区;特点:儿童关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性蕾期时间:36岁;部位:生殖器;特点:对性别感兴趣,察觉性别差异,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

19、)潜伏期时间:612岁;部位:潜意识中;特点: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5)生殖期时间:12岁以后;部位:生殖器;特点:注意力逐步转向年龄相近的异性伴侣,逐渐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发展成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背景: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观点: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八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有一个危机或中心任务要解决。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婴儿期:时间:018个月;发展危机:信任对不信任;发展任务:与照顾者建立信任感

20、;发展结果: 顺利:希望的品质 障碍: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幼儿期时间:18个月3岁;危机:自主对羞愧或疑惑;任务:适时的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结果: 顺利:意志的品质 障碍: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学龄前期时间:36岁;危机:主动对内疚;任务:获得主动感,体验目标的实现。游戏成为儿童活动的中心。结果: 顺利:有目的的品质 障碍:悲观、缺乏自信、无自我价值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取得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学龄期时间:612岁;危机:勤奋对自卑;任务:获得勤奋感。此期是养成有规

21、律的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结果: 顺利:有能力的品质 障碍:自卑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5、青春期时间:1218岁;危机: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任务:建立自我认同感。艾瑞克森认为此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单选题)为什么?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青少年面临的多种危机:1、生理上性生理的成熟,使之具有性冲动的压力,缺乏性知识及社会禁忌,不知如何应对。2、学习的压力,对未来感到茫然。3、自己决定事情,经验不足,在作出判断和决策时感到彷徨无措。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此期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自我认同状态:(多选题)1、达到认同状态:矛盾冲突解决,明确自己的需要。2、认同延期状态:矛盾冲突尚未解决。3、认同迷失状

22、态:矛盾无法解决,陷入迷失和困境。4、认同早闭状态:自己对未来毫无主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结果: 顺利:形成忠诚的品质 障碍:认同危机认同危机:个人在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危机感,导致角色混乱,迷失生活目标,彷徨,可能出现堕落或反社会的行为。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6、青年期时间:1835岁;危机:亲密对孤独;任务: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友谊、爱情和婚姻关系,从而建立亲密感。结果: 顺利:爱的品质 障碍:孤独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7、中年期时间:3565岁;危机:创造对停滞;任务:养育下一代,获得成就感。结果: 顺利:形成关心他人的品

23、质 障碍:停滞不前,缺乏责任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8、老年期时间:65岁以上;危机:完善对失望;任务:建立完善感。结果: 顺利:智慧的品质 障碍:挫折感、绝望感、失落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课本上图34 艾瑞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示意图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背景:对儿童的研究,提出一套有关儿童思维、推理进而解决问题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观点:1、认为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失衡,个体因为失衡而产生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就产生了适应智力的发展。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人的智力发育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认知过程形成。同化: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原有的认知

24、结构,成为基膜。当个体面临一个刺激情景或困难情景时,企图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解决所遇到新问题,这种认知结构成为同化。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顺应:当个体面临一个刺激情景或困难情景时,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对新事物产生认知作用,个体必须改变或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情景,这种心路历程成顺应。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感觉运动期(02岁)儿童由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从以反射作反应 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组织自己的活动。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特点:1、建立物体永恒的概念;2、最后的阶段是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3、以正错尝试方法来解决问题;4、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概念;5、具有简单的思

25、维能力;6、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及动作间的活动。综上所述:重点还是在感觉上。分为六个亚阶段: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反射练习阶段:出生婴儿以自身所拥有的自发运动及一些基本的遗传性的反射动作为基础,反复练习,并调节自己的反应以适应客观环境。此阶段最显著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同化。(反射)EG:吸吮反应。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新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 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不自觉的产生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可以

26、将过去分离的反射行为整合在一起。但多有尝试错误的成分。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 (3)、二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超出自己身体之外的行为结果开始产生兴趣。EG:丢球行为。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二级反应协调阶段:婴儿可以协调两个或更多的二级循环反应,并形成有效地联系,动作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是感知运动阶段智力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阶段。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 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有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正误尝试法来解决问题。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对动作加以调整改变,发

27、现解决问题的途径。EG: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 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6)、表象思维开始阶段:是感觉运动向行为智能过度时期。能将事物具体化,具有一定的简单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自我概念,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前运思期(27岁)两个特点: (1)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模仿)(2)思维的直觉性。思维出现逻辑性。此期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及

28、适应外部世界。不能将自我和外部很好的区别。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具体运思期 :开始获得逻辑思维的能力,思维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稳定性。此时儿童具有心理操纵能力并用来认识内外部世界。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以更广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局限性:思维及概念的形成依靠具体事物帮助,不能用语言、文字陈述。思维零散性及孤立性,缺乏抽象性。EG:爱迪丝的头发比苏珊淡些,爱迪丝的头发比莉莎黑些,问儿童:三个中谁的头发最黑。这个问题如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则具体运算阶段儿童难以正确回答。但如果拿来三个头发黑白程度不同的布娃,分别命名为爱迪丝、苏珊和莉莎,按题目的顺序两两

29、拿出来给儿童看,儿童看过之年,提问者再将布娃娃收藏起来,再让儿童说谁的头发最黑,他们会毫无困难地指出苏珊的头发最黑。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形式运思期:思维能力开始接近于承认水平,从具体思运转化为抽象思维。区别:P60.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阶段是儿童思维的萌芽;前运思期出现象征及直觉思维;具体运思期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思期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图3-5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图示EG:爱迪丝、苏珊和莉莉头发谁黑的问题,具体运算阶段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来进行判断。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儿童可以不

30、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 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背景:通过访谈的方式,采用纵向研究,1016岁男孩的发展轨迹,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三级六段的道德发展理论。观点:道德发展是有关是非观念、信念和价值观发展的理论。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两个含义:“知”:对事物的是非判断标准;“行”: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所以说: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三个级别的划分是以习俗为标准的,强调在面对道德两难情境时道德行为的理由。1、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期,道德他

31、律期。时间:49岁特点:此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规则是绝对不变的真理,为避免处罚或得到奖励而遵守制度。这个时期不懂社会习俗或道德规范,根据外界对其控制、限制来判断。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按照道德水平发展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1)处罚顺从阶段:对事物判断标准不是行为本身,而是行为的后果。任何行为或道德决定都是以害怕处罚为原则。(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建立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利益交换心态。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2、二级水平:道德循规期。时间:912岁特点:此期人的道德观念开始形成,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及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按心理取向不同分为两

32、个阶段: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人际协调阶段:寻求认可阶段特点:寻求认可是人的社会从众心理,一般认为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思维及行为都集中在别人的反应上,一切行为均为得到别人的认可。(2)遵从法规阶段:特点:一种重视社会秩序的心态。思维及行为能遵守社会习俗及法规,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期、道德自律期时间:12岁以上特点: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理想及良心感,在面临道德判断境地时,凭自己的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而未必是传统的习俗或社会规范的限制。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法制观念阶段:特点:以社会法制为取向的道德

33、发展阶段,以符合社会大众利益所制定的法规为道德是非判断的标准。(2)普遍原则道德阶段:特点:根据自己的人生观念及价值观,建立了对道德事件判断的一致性及普遍性的独特观念,这种信念的基础是人所共识的任性的尊严、真理、正义、人权及个人的良心及道德理想。(凭自己的良知)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图3-6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示意图三、成长与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论述题)成长与发展理论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明确个体的心理及行为,预测个体心理需求,根据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提供护理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1、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帮助护理人员了解身心发展过程,按照不同的性心理发展时期提供护

34、理,以保证服务 对象健全人格的形成。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帮助护理人员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社会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的危机及转机的关键,预防人格发展障碍或心理危机,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心理发展特点来提供护理。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应用此理论对家长及儿童进行理论指导,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要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首先要教育他遵守既定的社会规范,在适当的场合表现适当的行为。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向其解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进行适当的

35、健康教育;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预防各种不良环境引起的智力发展障碍。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一、有关压力的理论模式压力的概念:(重点)是个体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3个环节。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刺激:能够引起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刺激物。认知评价:中间变量,调节刺激物与压力反应之间的心理中介因素。压力反应的主导作用。(判断是否构成压力)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有关压力的理论模式: 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 危机学说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一)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1、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

36、(1)压力源: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分积极压力与消极压力。(2)压力: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 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 一般适应综合症(全身适应综合症):全身 不适、体重下降、疲乏、倦怠、疼痛、 失眠、肠胃功能紊乱等。 局部适应综合症:身体局部炎症而出现的红 肿热痛与功能障碍。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3、适应反应的过程(重点)(1)警告期:机体在压力源的刺激下,出现一系列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改变,如血糖、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度增加。(自我保护性的调节性反应)生理: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去抵御压力源。心理:促进人的心智活动增加认知的

37、警戒线。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2)抵抗期:若压力源持续存在,机体进入抵抗期。此期,所有警告期反应的特征已消失,但机体的抵抗力处于高于正常水平的状态,使机体与压力源形成对峙。对峙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机体成功抵御了压力,内环境重建稳定;二是压力持续存在,进入衰竭期。(副交感神经兴奋及人体对压力源的适应为特征。)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3、耗竭期:由于压力源过强或过长时间侵袭机体,使机体的适应性资源被耗尽,故个体已没有能量来抵御压力源,这样,不良的生理反应就会出现,最终导致个体抵抗力下降、衰竭、死亡。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席尔的压力理论的局限性:过分强调压力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忽略了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反应

38、。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二)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1、压力的概念:(拉扎勒斯的观点)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人认为内外环境刺激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时,就会产生压力。(内外刺激作用应对资源)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2、中心思想:压力作用人体后,能否产生压力,主要看认知评价和应对。(1)认知评价:个体觉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确定、思考及期待,以及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包括: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重点)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初级评价:指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与这种关系的程度。结果3种:与个人无关的、有益的、有压力的。(单选题)初级

39、评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遇到了麻烦?(单选题)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次级评价:对个人应对方式、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的评价、判定个人的应对与事之间的匹配程度。结果: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单选题)次级评价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做什么?(单选题)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重新评价: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图37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三)危机学说危机的概念:(重点)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中的混乱及瓦解,是人的一种紧急压力反应。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危机过程包括以下阶段:(简答题

40、)按事件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1、当危机事件严重威胁人的内在平衡时,人会尝试使用各种解决危机的方法。2、当各种所尝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能成功的解决问题时,危机下的人就会出现混乱。焦虑感增加。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3、当紧张感进一步增加时,人会动员所有的内外资源,企图重新恢复自我平衡。4、如果危机没有得到解决,也无法逃避,焦虑会更加明显,正常的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二、压力反应、适应及应对压力源作用于人体后,将产生一系列的压力反应。为了维持机体内的稳态,个体必须使用一定的应对技巧来适应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一)压力反应概念: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

41、心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1、认知反应:认知能力发生改变。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2、情绪反应:内心体验。被动性。EG: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自怜。3、行为反应:常见的行为反应:渴望隐退及回避,饮食习惯改变、采取拖延政策、增加饮用刺激饮品、抽烟、滥用药物甚至自杀。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二)压力的适应适应概念:(重点)(名词解释)是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4个层面。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1、生理层

42、面:代偿性的生理变化来应对刺激。交感神经兴奋。2、心理层面:调整自己的心态认识和处理情况。心理适应主要是指应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压力。心理防御机制: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的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常见的14种防御机制:(理解)1、否定:对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的加以拒绝,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2、合理化: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迫处境合理化,掩盖自己的行为动机或解释结果。3、转移:将一种情绪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种可以接受的目标上。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4、投射:将自己的错误夸张的归于他人,以解脱自己。(单选题)5、认同:有意识或潜意识的

43、接受所仰慕的人的品质及行为。6、退化:人的心理阶段暂时脱离现实的倒退性行为。7、幻想:用白日梦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减轻痛苦。(单选题)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8、反向形成:极力否认自己所忌讳的动机及行为,采取与自己的动机完全相反的态度及行为,掩盖自己本来的愿望。9、潜抑:将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感情、思想及冲动潜意识的加以抑制。10、抑制: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需求。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11、补偿:潜意识的企图客服事实上或想象中的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用各种方法来弥补由于身心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12、升华:将被压抑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13、幽默:以自嘲的饿

44、方式来缓解窘迫的处境及心理压力。14、选择性忽视:潜意识的忽视对自己不重要或烦恼的事情。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3、社会文化层次:社会适应和文化适应。4、技术层次:人类在使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创造,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周围环境,控制了自然中许多压力源。但也造成了新的压力源。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综述:适应是一种主动地反映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服从会接受压力源。所有的适应都力图最大限度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三)压力的应对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四大原则:(简答题)1、减少压力的刺激、正确认识评价压力、减轻压力的反应及寻求专业的帮助。2、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和学会管理时间可以减轻

45、压力的刺激。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3、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和对待周围事物,培养积极地工作态度。4、大多数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只有提高身心的压力承受力,才能减轻压力反应。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三、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一)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二)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应对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一)病人的压力与护理病人产生压力的来源:不熟悉医院环境、住院失去部分自由、与配偶分离、经济问题、与家人分离、社交受限、缺乏相关的信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对其个人的影响、诊断及治疗所造成的问题。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1、病人压力的评估2、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3、放松训练:一般常用于心理紧张、焦虑

46、恐惧的病人。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4、帮助病人应对危机:(简答题)(1)危机发生前:预防危机的发生(2)危机发生时:首先评估事件对病人的影响程度及病人的应对系统,帮助服务对象减少或消除诱发危机的因素,注意调动各种支持系统和资源。(3)危机发生后:帮助病人尽恢复其稳态。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二)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应对护理人员工作的压力源: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及高风险的工作性质。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护理人员缓解压力的措施(简答题)1、定期进行自我压力评估2、提前做好缓解压力的计划3、正确认识压力并创造一种平衡4、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一、单选题:1、

47、在科尔伯格的三级六段道德发展理论中,认为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大众反对的就是错的。此阶段属于( )A、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B、人际协调阶段C、遵从法律阶段 D、法制观念阶段 答案( B )2、将自己的错误夸张的归于他人,以解脱自己。此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A、否定 B、转移C、投射 D、反向形成 答案( C )3、应对行为不包括下列哪项( )A、采取积极行动 B、回避C、顺其自然 D、间接采取行动 答案( D )4、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之中,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这属于人格结构中的( )A、本我 B、自我C、超我 D、客观的我 答案( B )5、成长发展的规律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由上到

48、下 B、由近到远C、由细到粗 D、由低级到高级 答案( C )6、在艾瑞克森的理论中,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危机发生在下列哪期( )A、幼儿期 B、学龄期C、青春期 D、青年期 答案( C )7、人类各层次需要的出现往往表现为( )A、前后层次之间不重叠 B、前后层次之间完全重叠C、前后层次之间有重叠 D、前后层次之间完全没有关系 答案( C )8、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哪项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A、爱与归属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D )9、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艾瑞克森 B、皮亚杰C、科尔伯格 D、弗洛伊德 答案( D )10、艾瑞克森认为人格发育的8个阶段中,人生最关键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学龄前期C、青春期 D、青年期 答案( C )11、宗教信仰属于( )A、社会性需要 B、情绪性需要C、智能型需要 D、精神性需要 答案( D )12、“饿死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人的哪种需要(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C、自尊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 C )13、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原欲集中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