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3热学复习学案教案_第1页
选修3-3热学复习学案教案_第2页
选修3-3热学复习学案教案_第3页
选修3-3热学复习学案教案_第4页
选修3-3热学复习学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知识梳理(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讨论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1)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m.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 V , V是,5是的面积。s (2)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 kg(3)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N=mol -1 o.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 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分子间存在着(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通常所说的分子力为分子间 和 的合

2、力。(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则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 小而,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 。r=0时,尸引二尸斥,F=rv0时,F引vF斥,分子力F为r0时,F引F斥,分子力 F为 r100时,尸引=尸斥=0, F=(二)物体的内能概括关于物体内能的基本知识。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 的总和。2、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动能的总和等于总分子数乘以分子 平均动能。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 有关,故整个物体的分子势能跟物体的 有 关。当rr。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也 。当r=ro时,分子势能O3、物体的内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分子数)温度、体积及物态所决定,与物体

3、宏观运动 的状态无关。二、强化训练.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是r。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B.当分子间距离是 小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口,当rr0时,引

4、力大于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B .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大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 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

5、 现为斥力C. 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o时分子力为引力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已知阿佛伽德罗常数为N,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kg/mol ),该物质的密度为 p(kg/m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pN B.1kg该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是C.该物质1个分子的质量是 一(kg)ND .该物质1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 (m3)N7.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 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

6、交点.则A. ab表示吸力, B. ab表示斥力, C. ab表不吸力, D. ab表示斥力,cd表示斥力, cd表示吸力, cd表不斥力, cd表示吸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10-10m10-10m10-15m.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气体可以充满整个空间B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最后气体很难被压缩C.给热水瓶灌水时,瓶中水也很难被压缩D .万吨水压机可使钢锭变形,但很难缩 小其体积.用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氢气和氧气白勺分子数均为 冲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B.常温常压下,l mo

7、l金属铝从盐酸中置换出l mol的Hb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3C.在标准犬况下,l mol乙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ND.在标准状况下,分子数均为的SO和SO含有相同的硫原子数.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 r=r。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设1。2,则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i变到r2的过程中A.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加C.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1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分子力先减小再增加最后再减小.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p , 一滴油酸分子直径d=S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质量为 m 一滴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扩散后形成的纯油酸油膜最大面 积为S,阿伏加德

8、罗常数为 以上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对于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分子数 量有如下判断:油酸分子直径d二 口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S子数n=Na m一滴油酸溶液中所含油酸分子数n=Na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M.夕近间同时有#着引力和斥力,若分子间引力、斥力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规律分别为f弓尸二,f斥=9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r满足的条件是 .在做“用油膜注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用直径为 0.5 m 的浅圆盘盛水,让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酸薄膜,那么油酸滴的体积的数量级不能大于 m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 mL,用注射器测得l

9、 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 cm,则可求得:(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 cm2.(2)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 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 .根据水的密度为 p =x 103kg/m3和水的摩尔质量 M=X10-2kg,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 N=x 1023mol-1,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水分子的直径。.用长度放大600

10、倍的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 估计放大后的小颗粒(碳)体积为x 10-9n3, 碳的密度是x 103kg/n3,摩尔质量是x 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x 1023mol-1,则该小 碳粒含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取 1位有效数字).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密度 0.8 103kg/m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出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 V=x 10-3 cm,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0.7m2,油的摩尔质量 M=9X 10-2kg/mol,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 球形,那么:(1)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2)由以上数据可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多少(

11、先列出计算式,再代入数值计算,只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一、知识梳理1.玻意耳定律描述了气体的变化规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弓虽p与体积V成。公式: ,或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等温变化的p-V 图象是 线,称为等温线。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不同。2查理定律描述了气体的变化规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热力学温度T 成 。 公式: ,或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等容变化的p-T 图象是 , 称为等容线。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体积下的等容线不同。盖吕萨克定律描述了气体的变化规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 T成

12、比。公式: ,或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等压变化的V-T 图象是 , 称为等压线。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压强下的等压线不同。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1 变化到另一个状态2时,尽管其p、T、V都可能改变,但是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 。公式: 。或 5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6 气体热现象的的微观意义:从微观的角度看,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而产生的。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决定于,分子的密集程度决定于。所以:气体压强与和 有关。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

13、均动能是一定的;体积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增大。二、强化训练.如图所示,为质量恒定的某种气体的 p-T图,A B、C三态中体积最大的状态是A. A状态 B . B状态 C . C状态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l 2 3 过程,则三个状态的温 TOC o 1-5 h z 度之比是()A. 1:3:5 B.3:6:5 C.3:2:1 D .5:6:33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种状态变化过程,对这三个过程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d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加B . b-d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C. c-d过程气体的体积

14、增加D . a-d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A、B两个气缸中都充有质量相同的氧气,其中V T图线如图.从图中可得()A. A容器中氧气的压强较小B . B容器中氧气的密度较大C.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同 D .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不同5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有()A.分子的平均速率B.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C.气体的压强D.分子总数6封闭在容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则气体的()A.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B .分子密度增大C.分子的平均速率减小.分子密度不变7一定质量气体作等容变化,温度降低时,气体的压强减小,这时()A.分子平均动能减小B .分子与器壁碰撞时,对器壁的

15、总冲量减小C.分子平均密度变小了D .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减少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变大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那么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 .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增多C.气体的压强一定保持不变D .气体的压强可能变大9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水银把空气分割为两部分,当玻璃管竖直时,上、下两部分的空气体积相等,如果将玻璃管倾斜,则()A.水银柱下降,上面空气体积增大B .水银柱上升,上面空气体积减小C.水银面不动,上面空气体积不变D .下面部分的空气压强减小 一定质量的气体,原来处于状态S1, 现保持其温度不变,而令其经历一体积膨胀的过程;然后令其体

16、积不变而加热升温一段过程,最后达到状态S2.则 ()A.状态S2的压强一定比状态 S的压强大 B .状态 &的压强一定比状态 Si的压强 小C.状态S2的压强一定和状态 S的压强相同D .状态$的压强和状态 Si的压强相比有可能大,也有可能小,也有可能相同.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 a经历三个过程又回到 a,如图所示。这三个过程 图线特点是:由a至iJ b平行于V轴,由b到c是一段双曲线,由c至U a平行于P轴。则这三 个过程中,遵从玻意耳定律的是过程,遵从查理定律的是过程,遵从盖_吕萨克定律的是过程。从a 到 b 过程的温度,而从 c 到 a 过程的温度12如图所示,A、 B 两点代表一

17、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两个不同的状态,状态A 的温度为Ta,状态B的温度为Tbo由图可知T=Tbo13如图所示,p0 为标准大气压,按图示条件,mol 某种气体在B 状态时的体积是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气体在 A时的温度为17c.则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 C. mol某种气体在po=1 atm下,则该气体在 0C时的体积是 L,当压强变 为 2 倍,温度为体积不变。.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压强PA、PB不变时等压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气体的压强PA与PB的比值为.在一端封闭的U形管中用水银柱封入一段空气柱L,如图所示,当温度为 14c时,测得hi为10cm, h2为7cm, L为15cm,将U形

18、管放入100c水中时,hi变为7cmb则此时空气柱压强为多少?当时大气压强值为多少?18盛有氧气的钢筒在7的室内,筒上压强计指示出氧气压强为80 个工业大气压,当搬到27的工地,用去一半氧气后,压强计指示出氧气压强为40 个工业大气压,问这钢筒有无漏气?物态和物态变化一、知识梳理1晶体和非晶体:同种物质也可能以和 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也就是说,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天然水晶是,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就是。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2表面张力: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它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做液体的。3浸润和不

19、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做;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着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做4液晶: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既具有的流动性,又像某些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有些物质在特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具有液晶态;另一些物质,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具有液晶态。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5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与液体处于的蒸汽叫做饱和汽,而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 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6相对湿度:我们常用空气中水蒸气的与同一温度时水的之比来描

20、述空气的潮湿程度,并把这个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7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与其 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8 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与其 之比, 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二、强化训练1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办法是()A.从外形是否规则来判断B .从导电性能来判断C.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D .从有无确定的熔点来判断2对金刚石和石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B.前者是绝缘体

21、,后者是导体C.由同种物质微粒构成D.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3 如图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甲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椭圆形,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A.甲片一定是晶体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A.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规则地排列C.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相等的是非晶体5晶体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主

22、要用于()A.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动能B .破坏晶体结构,增加分子势能D 破坏晶体结构,既不增).布伞有孔,但不漏水.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弧形().液体不浸润固体时的附着层中.所有液体的附着层中)C 水可能是浸润液体,也可C.破坏晶体结构,同时增加分子势能和增加分子动能 加分子势能,也不增加分子动能6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 TOC o 1-5 h z A.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BC.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D7液体的附着层具有收缩趋势的情况发生在A.液体浸润固体时的附着层中BC.密度较小的液体的附着层中D8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 .水是浸润液体能是不浸润

23、液体D.浸润现象是由于表面张力大,不浸润现象是由于表面张力小9 如果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A 附着层里分子的密度大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密度B 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C.管中的液面一定是凹形弯月面D 液面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TOC o 1-5 h z 10下列现象哪些是毛细现象()A.粉笔把纸上的墨水吸干B .车轮在潮湿的地上滚过之后,车辙中会渗出水C.托利拆利管内的水银面高于管外的水银面D .植物根部的养分,能升到植物上部枝叶中11 如图所示,若在毛细管的中间或更低的地方把它折断,则毛细管的断口处()A.将会有水喷出来B .水不会喷出来C.

24、水面刚好与断口相平D .水面会下降,降到与管外的水面相平12 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中有一容器,若容器内盛有液体,则 ()A.液体浸润容器壁时,它便沿容器壁流散B .液体不浸润容器壁时,它便沿容器壁流散C.液体浸润容器壁时,它便形成球状D .液体不浸润容器壁时,它便形成球状13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叫态。液晶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具有各向14单晶体的主要特征是:( 1)在外形上具有( 2)在导热、导电、机械强度等物理性质上具有; ( 3)熔化时有,而多晶体只具有上述的第 条特征。将 一 枚 硬 币 轻 轻 地 置 于 水 面 , 可 以

25、不 沉 , 此 时 与 硬 币 重 力 平 衡 的 力 是 TOC o 1-5 h z 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液柱面呈形, 液面表面张力的合力方向为,合力大小与毛细管内高于管外液面的液柱重力大小(填“相等”或“不等”)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在两电极间将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 ,透明的变得混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在久旱下透雨后,种有作物的土地往往用锄松一遍,这是为了。19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未饱和汽的压强饱和汽压。20非晶体的熔化热(填“确定”或“不确定”) 。.如图所示,分别画出细玻璃管内水银柱和水柱上、

26、下表面A、B的形状。 在图中, 分别画出插在水槽和水银槽中的几个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中液柱的的大概位置。24如果一位体重为70kg 的运动员某次训练的排汗量是0.3kg ,而且这些汗水都从运动员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降低多少?已知常温下水的汽化热是X106J/kg 。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认为人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等。热力学定律一、知识梳理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 TOC o 1-5 h z 做功: 在绝热过程中,外力做功,物体内能; 克服外力做功,物体内能。热传递: 在单纯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物体内能; 放出热量,物体内能。(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27、等效的,但有区别,做功是,热传递是 。2热传递热量从 物体传到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是通过、 和 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 1)热传导是由于大量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使能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的过程。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传导往往与热对流同时进行。 ( 2)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自然流动,使能量从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的过程。热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任何媒质,直接将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热传递的主要方式。3热力学第

28、一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和 的过程,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A U。即。利用A U=C+W讨论问题时,必须弄清其中三个量的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值,反之取值;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取 值,反之取 值;物体内能增加A U取 值,反之取值。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永动机违背了,是不可能制成的。第二类永动机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没有冷凝。这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与相矛盾,这类永动机也是不可能制成的。5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 。表述二 。热力学第二定律使人

29、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都具有方向性。6熵及熵增加原理(1)嫡与微观态的数目 Q的关系为:S=kln Q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 这就是用熵的概念表示的 TOC o 1-5 h z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把它叫做。7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 也不能 ,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8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自然资源拥有某种形式的能,利用它们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等等,这样的自然资源称之为能源。能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按其来源、性质、转换和使用特征来进行分类。按照能源的来源与生成,可

30、分为四类。 来自太阳的能源,除了直接的太阳辐射能外,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 风能和海洋能等,都间接来自太阳能;以热能形式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 地球上的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它是在原子核发生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月亮和太阳等天体与地球的相互吸引力所引起的能量。二、强化练习1下列过程,可能发生的为()A.物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内能增加 B .物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 内能减少C.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内能减少D .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放热,内能增加2物体从高处落下,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它的()B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D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B该

31、物体可能放出了热量D物体可能吸收了热量A.机械能减少,内能减少C.机械能增加,内能也增加3某物体温度升高了,这说明A.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外界对物体可能做了功4下列物理过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有()A.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气缸内气体推动活塞运动,缸内气体温度降低的过程B.子弹射入木块,子弹升温的过程C.将重物加速举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同时增大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D.冰在阳光照射下,熔化为水的过程5热传递的规律是()A.热量总是从热量较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较少的物体B.热量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C.热量总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较少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比热较大的物体

32、传递给比热较小的物体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温度变化一定大B .温度恒定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改变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 .吸收热量多的物体内能增量大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感到暖和些,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速度增大,是利用做功来使物体内能增大C.阳光照晒衣服,衣服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8. 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质量的n倍,B的比热是A的k倍,若A吸收的热量是B吸收 TOC o 1-5 h z 热量的m倍,则A物

33、体升高的温度是 B物体升高温度的()A. nk 倍B . nm 倍 C . mk 倍 D . nkm倍mkn.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第一类永动机()A.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B .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C.没有合理的设计方案D .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一定量气体膨胀做功100J,同时对外放热40J,气体内能的增量A U是()A. 60J B . -60J C . -140J D . 14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是一种常规能源B .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产生了 “温室效应”D .燃烧煤炭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雨水酸 度升高,形成酸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34、是()A.水流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B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C.沼气是一种新能源D .核能对环境的污染比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更大.关于第二类永动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的热源,能将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 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 为机械能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 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是指()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只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热量既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又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 体.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为()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利用常规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根据能量守恒,能源应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