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_第1页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_第2页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_第3页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_第4页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5卷2003燕第5期9月JOURHALOFJINANUNIVERS1itV0125No.5(Philos_()phy&SocidlScienceEdition)Sep,2003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祁金立(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城市经济主导了国家的经济,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速度、水平的标志。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城市化的主要功能,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以一定的人口和地域为基础聚集社会、经济、政治、科技、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和优势,形成高效低成本强扩张的产业群。聚集效应主要有规模效应、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

2、构效应、城市“场效应”。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拼辐射效应的发挥,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长、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关键词社会发展;城市化;城市功能;聚集效应;辐射效应中围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3)05003005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城市作为某区域的中心地,高强度聚集着大量的物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物质资源和

3、社会资源,是该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中心.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采的物资文化生活,产业基础好,结构较为齐备,发展速度快,蕴涵大量的就业机会、表现出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城市化反映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所以,城市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发展的历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全面综合发展的体现,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城市化对GDP的贡献举足轻重,根据有关专家设立的指标估计,我国城市化的增长速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

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本文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机制。一、城市化的聚集效应1.城市化聚集效应城市经济是与人口和产业密集性相联系的集约经济,以地理上接近、生产专业化以及资收稿日期20030321作者筒介30祁金立(1959),男,河南精县人,华中科技大学经许学院博士生。万方数据盒、技术、人才、信息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均与聚集密切相关,聚集经济效应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以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经济成本的系统力量,聚集效应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节约成

5、本费用,提高敦率,增加效益。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其它经济活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玎促进的联动关系,经济组织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可以产生三个效果:一是形成强大的集体效鹰;一是使原来分散的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上相对集中,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三是促慷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城市的聚集效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是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或彼此作用所带来的收益,是综台要素q产率的提高。规模经济是城市聚集经济的一个主要源泉。它不仅仅是经济收益,也体现在生产力的集约化布局和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的有机结合方面。近邻效应:近邻效应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时所带来的经济性。分为共享经济利

6、益、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和信息经济利益。分工效应:分工效应是指几乎任何区位单位聚集在一起都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如服务上的社会化、生产分工上的协作等。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从分工程度较低的产业向分工程度较高的产业发展或转移。结构效应:结构效应是指聚集要素的聚集方式及要素问的聚合程度对城市聚集的作用,包括结构关联效应(是指城市产业联系方式及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状况对城市聚集质量的影响)、结构成长效应(是指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部门的再配置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是指城市时刻处于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之中)。城市“场效应”:城市“场效应”是城市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7、在地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洼地效应”。一是城市场自身具有高度密集的能量,由此能够形成强大的引力与聚集力;二是城市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三是城市具有更高的运转效率和效益。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城市愈近,场效应愈强;反之亦然。2城市聚集规模的内容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首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使得聚落以外的人口不断向聚落集中。当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的特定地域空间内基本排除农业生产.而依靠从其他地域空间经济系统输入维持生存的农业产品时,这一聚落就从农业聚落演变成了城市。Fh于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就业机会多、产业

8、和服务多元化、收入和消费升级快等优势会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周围乡村和外区域人口产生吸引力。伴随着大量移民迁人而带来的各种资源,又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使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在这种城市化拉动机制的作用F,聚落从小城市逐渐成长为大都市,从单一功能城市逐渐成长为多功能城市,有些城市还从区域性经济中心逐渐成长为世界性经济中心。另一方面,已形成的城市可能会由于各种不利困素,如环境恶化、气候变迁、资源枯竭、战争、饥饿、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等作用的结果,居民会外迁他乡,逐步导致城市的退化和消亡。可见城市的兴衰存亡与城市人VI的数量及其变化密切相关,没有城市人il的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城

9、市发展的质变的飞跃。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是一切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人们扩大和深化社会分工和协作,共同获得节约成本的利益,产生聚集经济效益,促使31万方数据工业生产和产品交换活动大量向城市集中并促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又形成新的分工与协作和获得新的聚集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的规模也会相应地扩大,逐渐从小城镇成长为大都市。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部门的增加,逐步从单一产业型向综合产业型转化,同时,商品交换、生活服务、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就会随之出现和日益多样化,城市功能也就随之趋于多元化。反之,城市的生命力就将逐步丧失。科学技术

10、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大量的人口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都聚集在城市里,所以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广与应用也主要是在城市中得以实现。城市也是人们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中心。由于城市居民新的思想、观念在城市中产生和传播会扳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会逐渐辐射周围乡村,带动乡村居民的思维促进乡村居民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并由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整个区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城市的人口聚集和工业生产与商品流通活动的聚集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它们的发展变化决定着人们社会活动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3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城市经济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

11、着正相关关系。城市规模愈大,其总体经济效益也愈高。据联邦德国的资料表明,50万人口的城市比25万人口的小城市,每人平均总产值高40%。按照城市人口数的规模下限1050万人计算,全国目前共有城市666个,其中200万人以上的城市13个,100200万人的城市27个,50100万人的城市53个,20.50万人的城市218个,20万人以下的城市35个。太城市占地少、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如垒国实力最强的50个城市仅占全国人口的9.1%、土地面积的0.9%,却刨造了占全国27.1%的国内生产总值、41%的财政收入和32.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2年上海市仅房地产开发投资一项

12、就超过了700亿元。以河南省的资料为例分析城市聚集效应,分析表明,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是以规模发展为特征的,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大城市优予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优于小城市,地级城市的聚集效益优于县级城市(见表1)。2002年集中在河南省7个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1023家,总产值达到11130亿元,出in额为35亿元。从全国城市用地按平方公里创造的工业产值分析,中心城市是大城市的64倍,大城市是中等城市的1.6倍,中等城市是小城市的7倍,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比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人均用地高出约90%。裹12002年河南城市聚集效益比较衷32万方数据二、城市化的辐射效应大城市的超先

13、增长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城市化的中前期,大城市具有进行性扩张增长的趋势;二是规模等级较高的城市人E1总是具有高于规模小的城市人VI的增长速度;三是等级较高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指数高于规模等级低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指数。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大城市超先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大城市具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聚集优势,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拉动着资源和经济要素向大城市集中。从而组织和领导周围地区及全国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1城市辐射效应辐射效应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乡村经济、文

14、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它是增长极理论中的一部分。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是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通过向周围地区的创新扩散、信息传播和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该区域内低一极城镇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促使各种资源向城市聚集,加速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又将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产、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如建在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7048亿元,利润60亿元,十堰市以此为龙头形成了汽车城,辐射的地理区域和辐射的人口范围不断扩大,拉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中。城市的辐射效应城市经济对乡村经济辐

15、射和吸引作用的大小,是同城市聚集的程度成正比的。城市聚集程度越高,辐射和吸引作用越强,周围乡村得益越大,反之亦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市场是覆盖一个很大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拥有高效的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有高效的与这些市场相关联的交通、仓储、金融、教育、科技、信息和其他服务业。这样的中心衙要集聚高密度的人才和投入,此类集聚功能越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服务的功能也越强。中心城市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换、资本输出、信息传播等多种方式,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城市,对内服务于一个庞大的城市群,使一个

16、广阔地域中的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对外则沟通世界经济。甚至起到国家经济中心的作用。如韩国汉城的GDP占到全国总值的26%,日本的东京占全国的18.6%,英国伦敦占全国的17%。如果弱化中心城市功能,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国应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实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3城市化与城市文明辐射力大城市在自然地理位置、社会文化、劳动质量以及各种制度方面等非规模经济因素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理”是指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如20%一30%),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加快,城市文明辐射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呈加速增长的态势,城市文明覆盖的区

17、域大于城市社会面积。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在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城市的辐射力很弱,基本上只限于城市人E1。当城市化水平达到20%一30%时,城市辐射力开始增强,城市文明的普及开始加速,普及率约为25%。35%。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一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约为40%50%。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则达到70%以上,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N,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33万方数据90%以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辐射效应的发挥,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长、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

18、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2%,落后于工业化率8.7个百分点,依照国家标准,严重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但也说明了我国城市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根据预测.我国城市人口每年将以2000万一4000万增长.2010年将达到4.5亿,城市数将达1066个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以上。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8%,并吸引外资3100亿美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必须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聚集效益和辐射效应,早日实现现代化和达到发达国家的中上等水平。参考文献1邓英淘.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

19、.1993.12J摩丹清.中国城市道路与农村改革和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5,1.3摩跃文城市和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回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34周振华增长轴心转换:中国进人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J经济研究,1995,2AnRaad1iyastiisoonfFuncbtainoinzsaotfConvergenceandinUrionQIJin1i(Co11egeofEconomy,HuazhongScienceandTechno1ogyUnweHity,Wuhan430000,China)Abstract:Chinaseconomyiscontro11edbyurbanecono

20、myTheProgress,sPeedand1eVe1sofurbanizationmaintionarethesignsofChina8economicmodernizationThefunotio1、sofconVerge1_1ceandradiationaTethefunctionsinurbanizationduringwhichthesocia1,economic,scientificandtechno1ogica1,informsresourcesandadVantages8rebasedonPoPu1ationandregionsTheftmctionofradiationisachieVedbyuPgradingindustria1structure,eXtendingindustria1chainandeXpandingindustriasca1eKeywords:socia1devtion;urbanfunctionvergence;functiono责任编辑陈、【人光潮】万方数据e1opment;urbanizasfunctionofc_=onfd】atior,raoHP?方SUB.WANFANGDATA丈献讎接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祁金立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暨南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