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大学生人际交往概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网中,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而言,不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都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顾,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活动中的相互支持,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行为、情感的沟通。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
2、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交往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帮助他们优化人际关系,调适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第一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涵与特点一、人际交往概述
3、(一)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相互作用和相互知觉的过程,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沟通和相互作用。人际交往的直接结果是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即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交往。因此有的学者主张人际交往就是人际关系,是同一个概念,虽然前者强调动态的相互作用,后者强调静态的情感联系,但它们的本质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关系。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认知
4、是个体人际关系的前提;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厌恶等等,人们正是根据自身情感体验来不断调整人际关系。情感直接关涉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即心理距离。所以,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1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因此,2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获得幸福生活的保证,它能
5、让人心情舒畅、工作顺利、合作愉快;良好人际关系还是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它能让人获得自信,在交往中有安全感;同时,良好人际关系还是社会安定团结的保障,能让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有效发挥群体实力。(二)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人际交往是由信息交流、动作交换和相互理解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1信息交流信息交流也叫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3人们在交往中总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别人,同时也了解到交往对象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决定是否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设法改变其他人的观点
6、,这就需要进行人际沟通。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有言语和非言语两种形式,因此可以将人际沟通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言语沟通是通过语言这种媒介而实现的信息交流,是人们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应用,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非言语沟通是通过语言以外的媒介,主要是各种表情(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而实现的信息交流。非言语沟通是言语沟通重要的补充形式,能起到增强表达、促进理解的作用。2动作交换人们在交往中除了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外,还伴随着必要的动作。例如,在商业活动中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教学活动中的“手把手”,朋友相聚时的“抱成一团”,亲密接触时的“勾肩搭背”、“手挽手”等等,都是交往中的
7、动作交换。有时,人的交往不用说话,仅是通过动作上的你来我往,便完成了交往过程,甚至还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相互理解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是交往成败的关键。如果一番信息交流和动作交换以后,双方都在思忖“他这是什么意思?”那这样的交往就未达到预期效果。正如俄国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在和一个人交往时,首先要探寻他的心灵,他的内心世界。”相互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即意义理解、情感理解和动机理解。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的内容,明白对方在表达什么,这是意义理解;根据对方提供信息的方式,领悟其表达方式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态度,这是情感理解;而洞察其提供信息的意图,也就是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表达这个信息,就是
8、动机理解。所以,在交往中要善于“察言观色”,以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避免因对信息的误解而导致误会,造成交往的障碍。(三)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作成分三个部分组成,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割裂。但是,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知成分较为重要,而在各项服务行业中动作成分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人际关系就具有了多方面的功能。41、获得信息的功能。人际交往与用书本获得信息相比,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快等特点。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和友情的加深,我们能认识更多的人,听到更多的事,交换更多的思想,获得更多
9、的。2、认识自我的功能。人可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与别人的比较中,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提高自我认识的水平。3、协同合作的功能。通过交往,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使单独的、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来共同战胜困难,完成任务。4、身心保健的功能。那些交际面广的人往往精神生活丰富,身心也更健康些;相反,那些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遣的忧虑,因而也会有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四)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人际交往主要有三大基本的规律,它们经常地、普遍地发生作用,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1、趣同规律。年龄相同的人、经历相似的人、情趣类似的人和态度一致的人
10、之间,就更容易谈得来,彼此产生好感和心理上的共鸣。2、互补规律。一是需求上得到互补;二是利益上的互惠。前者缘于心理上需求,后者则主要针对经济上的利益。3、回报规律。一是积极型回报,即受人之恩,常怀感恩之心;二是消极型回报,即指个体在遭受挫折之后,对构成挫折的人,采取报复行为。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五)人际交往的理论研究1
1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该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有这样的经验:一段关系能提供给我们的收益(如情感的愉悦、态度上的支持等)越高,我们对交往对
12、象的喜欢程度也越高,这段关系也越稳固;反之,如果一段关系的成本(如时间、精力的过度付出、情绪的困扰等)远远超出了它所能给予的(如外表的赏心悦目),那我们对交往对象的热情就会降低,关系也难以长久。因此有学者指出,只有公平性的关系才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这种建立在成本和收益的经济模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的简单概念,被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Blau,1964;Homans,1961;Kelley&Thibaut,1978;Secord&Backman,1964;Thibaut&Kelley,1959)延伸形成了复杂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1)自己
13、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2)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3)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的可能程度。换句话说,我们购买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好关系,它对于我们的情感货币而言能提供给我们的价值最多。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是收益、成本、结果和比较水平。社会交换理论有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朋友和亲密伴侣之间的确关注他们对这段关系是否抱有良好的感觉。52、公平理论(equitytheory)一些研究者批评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的一个要素公正的概念,或者说是公平。公平理论的支持者强调,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两者贡献
14、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Homans,1961;Walster&Berscheid,1978)。这些研究者把一段公平的关系描绘为最快乐和最稳定的关系。相比较而言,不公平的关系导致一方感到过度受益(得到许多收益,耗费极小的成本),或者过度受损(得到极少收益,付出众多成本,不得有在这段关系中耗费诸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公平理论,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态都应该感到不安,且双方都会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这对于过度受损的一方来说是合理的,但为什么过度受益的个体会想要放弃社会交换理论所阐述的那么一个轻松的交易以微小的成本和工作来换取高额的收益呢?一些研究者强调,公平是一个强有力的
15、社会标准如果他们在一段关系中得到的超过他们应得的,个体将最终感到不安,甚至是感到内疚。所以,按公平理论看来,人际间双方体验到的贡献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时,人际关系是很愉快的63、自我表露理论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
16、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其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其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其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其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其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无话不说的地步,但也要注意不要轻易触及“隐私”问题。B
17、riggs也认为:自我表露是存在风险的,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不良的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因此,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7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严格地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相互作用过程。这里作为人际交往主体的大学生,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同样地,人际关系的对象,亦可以是个体,或者是群体。在这些
18、人际关系中,有的对大学生的身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大学生和父母家人、亲朋好友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的作用却无关紧要,如大学生和那些偶然相遇的路人的人际关系。狭义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它是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交往和同学交往,同室交往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为行文方便,本书取其狭义。(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据统计,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时间中有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矛盾的加剧。此时
19、,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
20、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
21、识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2)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
22、,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浓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待同龄同学,还是对师长,常常是以理想色彩来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也以理想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
23、就深感失望。而且,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致使不少大学生不时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从而表现出渴望交往又自我闭锁的双重性。2、平等意识强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独立和自尊的要求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平等性要求较高。他们既对他人平等想待,也希望他人对自己一视同仁。所以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与同辈交往而远离父母,经常回避居高临下的说教。平等性交往的需求使得那些谦和、真诚、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热情乐观的人,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人们乐意与之交往。3、对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强烈由于处于青年中期,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唤醒,对异性产生了强烈兴趣,而大学生的班级体生活和丰
24、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为异性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许多机会,更强化了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趋势随着时代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与开放化趋势,主要表现在:1、从交往目的看,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今天的大学生的交往动机也慢慢变得复杂起来,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同时也比较重视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2、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缘、朋辈交往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而逐渐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不仅包括同性交往,异性交往也是同学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方式。3、从交往方式
25、看,以宿舍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然在校园内,中心是学生的寝室。但同时校园里众多的社团交往,BBS、QQ等新兴的社交方式也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第二节大学生的人际吸引与人际困惑一、大学生人际吸引的条件(一)人际吸引的含义在现实中,有的人你一看就喜欢,而有的人则怎么看都不顺眼;对于喜欢的人,你会设法增加交往频率、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形成的积极态度(彼此注意、欣赏、仰慕等)或喜爱的情感,就是人际吸引,8它是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人为什么会喜欢
26、别人或为别人所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通过调查有如下一些原因:其一是信仰与利益与自己相同;其二是有技术,有能力,有成就;其三是具有令人愉快或崇敬的品质;其四是自我悦纳。(二)人际吸引的条件心理学家们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后认为: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是熟悉、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等。1、熟悉。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熟悉引起喜欢,熟悉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某种对象的喜欢,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多半是由相互接触与初步交往形成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更都地将喜欢的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虽然熟悉不是引起喜欢的唯一变量,但熟悉可以增加人们对积极和中性对象的喜
27、欢程度。走进大学以后,大学生最初的人际交往都是从宿舍与老乡开始的,相比之下,由于安排在同意宿舍,彼此的熟悉程度显然高于非本宿舍成员,大学生最好的朋友往往在同一宿舍;而老乡由于地缘关系,在陌生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许多古语都印证了这一点:“远亲不如近临”,“亲不亲,故乡人”,一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是说的非常直白。2、个人特征(1)外貌。大量的研究表明:外貌美的人,有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人们一般觉得外貌好的人聪明、有趣、独立、会交际、能干等,可见,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大学生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中,那些最先受到关注
28、的学生总是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外貌吸引力的同学。关于外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不过也存在文化差异、时代差异、个体差异和关系差异。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原则是,人们对于美貌的人的其他方面会给予积极评价,但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时,反过来倾向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现实生活中,貌美的男女如果不注重个人修养,往往很难交到知心朋友,从而时常感到内心的孤独,就是这个道理。(2)个性品质一个人如何才能赢得别人的喜欢,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在众多的个性品质中,哪一项最重要、最关键?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做了一项调查,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个性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
29、、忠诚、真实、可信等;而排在序列最后的消极个性品质包括说谎、装假、不诚实、不真实等,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关键的品质,大学生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必不可少。今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将受益终生。大量的经验或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讲信用的人,才最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也才最可能取得成功。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取积极的品质中间品质最消极品质真诚固执古怪诚实刻板不友好理解大胆敌意忠诚谨慎饶舌真实易激动自私可信文静粗鲁智慧冲动自负可信赖好斗贪婪有思想腼腆不真诚体贴易动情不善良热情羞怯不可信善良天真恶毒友好不明朗虚假快乐好动令人讨厌不自私空想不老实幽默追求物欲冷酷负责反叛
30、邪恶开朗孤独装假信任依赖别人说谎3)能力一个人是不是能力越强,人际关系就越好,越受人欢迎?大量的研究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精明能干的人往往不是这个群体中最受人喜爱的人,能力超群但偶尔有点小错误的人比前者更受欢迎。中国有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说明能力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只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产生逃避或拒绝,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在能力远远超出自己,从而让自己时时感到心理压力的人去喜欢在平时的心理咨询中,经常有学生咨询,如何才能搞好与同学的关系,其中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自己在各方面的出类拔萃反而失去了同学的喜爱与信任,为此感到十分苦恼。3、相似性与互补性
31、个体之间虽然存在着许多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相同的信仰、兴趣、价值观,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相同的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共同的遭遇、疾病等等。所谓相似性就是指交往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相近点,这些相相似性能缩小交往双方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我们一般都乐意与情趣志向相近似的人相处,而且有时还夸大对方的相似之处,以增强自己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不太愿意与自己情趣志向不相一致的人相处,有时甚至夸大对方的不相一致之处,以表示自己的不信任感和反感。古语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英雄所见略同”,说明任何人对与自己具有相似性的人都抱有好感。与
32、相似性相联系的是互补性。交往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力,发生互补效应。因此所谓互补性是指交往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能获得相互补偿,相得益彰的心理效应。在大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人有时喜欢与内倾性格的人友好相处,相互欣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有时会欣赏那些克服困难孜孜求学的学生,依赖性强的学生更愿意与独立性强的学生交朋友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距离永远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交往过程中做到彼此关怀、帮助、信任和容忍,加深感情,缩小心理距离,相互补偿,这样才能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大学生的人际困惑(一)角色定位困惑。角色是个
33、体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与自己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固定化行为方式。如果个体的行为偏离了角色规范,就会被他人排斥和轻视。大学生依据在学校的主要中心任务,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是以学习为主的活动。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大学生渴望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大学生不顾自己实际能力和有限的精力,参与和担当起各种角色,使得自我角色冲突剧增。个体内存资源的匮乏,以及自我多角色的整合矛盾,出现了角色的错位和混乱。复杂的角色转换,不仅使个体自身不胜其烦,而且也造成了原本单纯的与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关系繁杂,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二)缺乏人际交往的沟通
34、技巧。大学生人际交往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交往方法和相关的技能。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常常忽略了他人的体验和感受,不了解、不关心他人,甚至有时也不了解自己。这类大学生虽然也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甚至人际关系表面看起来还不错,但与他们静心交谈时他们往往会告诉你,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与多数人其实都是点头之交,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更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时时感到空虚、迷茫和失落,偶尔还会觉得没有人值得牵挂,也没有人牵挂自己,常常被孤独和无奈困绕。(三)交往困难。大学生一方面非常渴望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的局限、方式方法的欠缺以及个
35、性等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实际的交往效果与自己的主观期望相差较远,有的甚至事与愿违,为此,少数大学生感到非常苦恼,很希望老师们多教一些方法。我系开设的全院公选课“大学生人际关系学”,选课的学生如潮而至,选课人数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人数,有的教室学生没有座位,一致站着听课,让老师们十分感动,这就足以说明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渴望之强烈,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自信和困难。(四)羞怯、自卑、孤傲与闭锁心理。有的大学生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与人交往诚惶诚恐,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甚至害怕见人,退缩回避。这种羞怯必然导致闭锁心理,不敢与人交往,只好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有的大学生
36、对自己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自视甚低,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弥散性,这种心理常常使人感到自惭形秽,处处不如人;因而在交往时过于拘谨,缺乏自信,畏首畏尾。在社交场合,不敢抛头露面,害怕当众出丑,要是受到耻笑和侮辱,更是消极回避,忍气吞声,个别严重者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症”,自卑者往往压抑自身能量的释放,消极等待别人的亲近,使交往机会擦肩而过;也有的大学生自命不凡,自视甚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孤傲心理使人在交往中容易摆出“目中无人”、“唯吾独尊”的态势,或对别人吹毛求疵,这难免引起对方的厌倦和反感。结果是自命清高
37、、孤赏自赏,自己将自己闭锁起来。(五)嫉妒与报复心理。嫉妒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进而嫉恨,乃至行为上的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际中嫉贤妒能,对别人的长处或成绩心怀不满,讽刺、挖苦、中伤、诋毁甚至攻击、破坏或者在别人遭遇挫折和不利时,洋洋得意,幸灾乐祸。无疑,嫉妒易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另外,与嫉妒心理常相伴而生的的还有报复心理。即在交往中,自认为受了委屈或者情感、人格被伤害时所产生的伺机反击的心理。有的大学生对别人在不经意间伤及自己的言行耿耿于怀,甚至伺机报复,使交往双方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加剧。报复心理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不利于交往。三、大学生人际关系
38、的发展阶段(一)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阿特曼(I.Altman)等人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内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1、定向阶段。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进入一个交往场合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性注意某些人,而对另外一些人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对
39、于注意到的对象,人们会进行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这些活动,就是定向阶段的任务。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如谈谈自己的职业、工作、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看法。大学里的新生见面就处于这个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如工作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双方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3、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阶段,彼此有比
40、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私人性的问题,如相互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的情况等。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出了正式规范的限制,比较放松,比较自由自在,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大学生在宿舍里的交往多半属于这种情况。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一般来说,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关系相当少,人们常说的“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就是这个意思。(二)人际关系疏远退化的原因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人际交往关系以后,是不是就终生不会改变呢?不
41、是。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关系的亲密程度会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导致人际关系亲密程度退化或者疏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空间上的分离。交往的一方迁徙到别的地方,虽然分离的双方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保持联系,但是最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也取代不了面对面的交流;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一方面,个人的喜好标准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交往中可能发现对方的一些新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另一方不喜欢的;4、交往回报水平的变化,即一方没有按照另一方所期望的水平给予回报;5、妒忌或批评;6、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在亲密关系中,这一点比较突出,因为亲密关系,
42、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7、泄密,即将两人之间的私密透露给其他人;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与艺术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一)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和地位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碰壁从而导致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等,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
43、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妄自菲薄,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以世俗的势力眼光“看人下菜”。(二)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绿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他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里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别人的原则,不损害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
44、,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三)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点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四)互助互利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
45、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是要破除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的,这样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五)讲究信用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去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地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糊弄”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坚持信用原
46、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空欢喜。(六)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感觉的“过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大可不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涵养“肚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
47、本技能(一)学会赞赏别人。首先要学会赞赏别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都是渴望被人肯定和赞赏。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多多去赞赏别人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呢?但是赞赏他人必须事实求实,发自内心,表现出诚心诚意,否则就有可能变成恭维或虚伪。在大学里,有一些同学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导致内心非常自卑,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只要我们有一颗充满自信的爱心,我们就会觉得赞赏和肯定别人其实并非一件难事,而且我们还会获得人际交往的主动权,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得理也应让人。大学生思维敏捷,知识面比较广,自
48、我意识又强,于是特别喜欢争论。其实争论对人际交往常常是一种干扰。我们应该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每个人在争论中坚持的观点,都是他(她)自我的一部分。当你反驳其观点时,便或多或少地威胁了他(她)的尊严,所以争论双方很难单纯地就问题展开争论,其间往往渗入了保卫尊严的情感成分。所以很多争论最后都会演变成人身攻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适时地退让一步,反而体现了高尚的风格,会赢得对方的和旁听者的认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好人缘。(三)对别人要主动热情。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发现:那些热心肠的人,总是面带微笑的人,都有好人缘。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热情”是最能打动别人,对别人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质之一。一个
49、充满热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因此,要主动热情待人,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愉快起来,“愁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何不乐呢”;其次要从心里对他人感兴趣,真心喜欢他人。实践证明,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最后还要真诚关心他人。常常心中装着别人,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和心理换位,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及时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掌握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一定的交往技能,并不表明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效果,要想在交往中游刃有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艺术。所谓交往艺术,关键要注意把握交往的“度”,包括交往的广度、深度、频率以及语言、行为的分寸等等
50、。(一)掌握人际交往的语言艺术人的社会化有两个基本目的:语言社会化和角色社会化。其中语言社会化是重要的目标,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化的基础。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者G.H.Mead(1934)的观点,语言是个人超越自我,联系社会,使自己成为整体社会的一个自然部分的桥梁;而角色社会化是个体获得社会角色、了解角色期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重要一步,这关系到个体能否真正过渡成为社会人。语言的获得与发展和社会角色的获得与扮演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可见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掌握,对人际交往与人的社会化是何其重要。所谓语言艺术主要是指把握说和听的分寸。关于“说”,首先要学会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叫适时。可有的人在
51、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主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其次要适量。即说话时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技巧。其三说要言简意赅,要注意尽量用
52、简单、明白、清楚的语言表达思想,不要绕来绕去,含糊其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四赞扬和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措辞:赞扬别人要恰如其分,批评别人也要尽量用婉转的语气,要多赞美别人,认可和欣赏别人,而不是挑剔和讥讽别人;关于“听”,总的原则是听对方讲话时,要把握好自己的配角位置,处处表现出对对方的耐心与尊重。具体地说就是,首先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对方的话题;其次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而不是夸夸其谈,自我陶醉,置谈话者的感受而不顾;最后要特别注意配合对方的谈话,作出积极的反应,时而点头微笑,态度和蔼,而不是要么艳若桃花,让谈话者感觉你的浅薄,要么冷若冰霜,让别人感觉对牛弹琴。(二)要
53、注意和讲究交往的频率所谓交往的频率主要是指交往的次数和在一起的时间长短要适度。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一种神交更是一种境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时空阻隔对人际交往有较大的影响,我们也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和远方的朋友加强联系,以免友情中断,很多大学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进入大学后,刚开始通过电话、书信或网络和中学同学还有较强的联系,慢慢地由于加强了与身边同学、朋友的密切交往,与中学同学就越来越疏远,甚至基本联系也中断了,这个时间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左右。其实中学同学之间的友情非常纯洁,我们可以选择性地一直保持适当且适度的联系,让这种交往和友谊伴随我们终生,如能做到这一点,你会觉得这份情谊十
54、分温暖;另外,对于身边的朋友,即使是好朋友,在交往时也不能过从甚密,时时刻刻粘在一起,这样既影响彼此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会减弱彼此之间的新鲜感,增加出现摩擦和发生矛盾的概率,对彼此的友谊反而是不利的。(三)交往的广度和深度要适当大学里常常会有这么一群学生,整天茫茫碌碌,校园里、校园外都能见到他们穿梭的身影,恰恰有时在课堂上他们该出现时却找不到他们,这群校园“大忙人”用大量的时间忙于交往,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投入不够,少数人考试时甚至作弊;相反,也有一部分学生整天把自己封闭在三点一线之间,起码的正常交往都不参与,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人际交往艺术的角度看,这两种情况都是不正常的。交往的广度既不能
55、过广也不能太窄,过广则容易烂交,既影响交往质量,又会浪费太多精力,影响学习;太窄又有可能错过了许多可交的朋友,使自己眼界狭小,气量狭小,经常会陷于狭小的人际圈子不能自拔;另外在交往的深度方面也要注意适当,有的要深交,有的则只能浅交,甚至要拒交,不能一味泛泛而交,也不可能跟任何人成为知心朋友。决定交往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志同道合,包括共同的理想、追求、志趣和共同的道德水准、人格修养等。相同的理想志趣会使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为莫逆之交。当然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也应该辨证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一定要考虑交往对象的个体差异。(四)体态语言的恰当和行为的规范微笑和专注的神情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要学会控制自
56、己的情绪,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任性和卤莽总会让别人不舒服甚至尴尬、反感。要记住别人(除非自己的挚爱亲朋)没有义务承受你负性情绪的义务,任何人都希望别人带给自己快乐。你的任性一次、两次别人可能会忍受,多几次别人就会疏远你,俗语说“惹不起,躲得起”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吧;与别人交谈时眼光不要游移不定,左顾右盼,或者死定着对方的眼睛,要与对方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自然状态。关于体态语言主要表现在:站立时不要总是晃动自己的身子,或者让别人感到你的手无处可放,坐着时一般不要翘二郎腿;握手、礼节性点头要注意适当,不能太傲慢也不能太媚态,要尽量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要让别人畏惧也不要让别人看不起,要让别人总觉得你自然
57、且富有教养。(五)一定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所谓隐私就是别人不愿告人或者不愿公开的个人的秘密。尊重他人的隐私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严重者还会触犯法律。作为大学生来说,应该比一般人作得更好才对。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应该有各自的私密空间,不要以为朋友不愿或不彻底告诉你心中的隐私就是对你不信任、不义气,在法制逐渐完善的今天,这种观念已十分错误了。生活中有的人总以打听或背后宣讲别人的隐私为乐为荣,显然是没有教养也不懂法的表现,这种人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最终只能是令人讨厌的孤独者。第四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与分析为了获得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我于2006年10月12月对我院大学
58、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心理测量和分类座谈,获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与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一、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我院抽取820名大学生,用三个人际交往量表,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测量。回收有效问卷800份。其人口学因素指标分布如下:1、性别:男生408人,女生392人;2、学生来源:城镇来源272人,农村来源528人;3、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220人,非独生子女580人;4、是否学生干部:学生干部350人,非学生干部450人;5、年级分布:一年级234人,二年级280人,三年级184人,四年级102人;6、学科类型:文科类248人,理工科类408人,艺术类144人
59、;(二)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人际信任量表(ITS)、交往焦虑量表(IAS),采取分专业、分年级的团体施测方式让被试阅读完指导语后,对三个量表逐一作答,旨在对被试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信任度和对人际交往中的焦虑程度作出客观的判断,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部采用WJZ心理测量软件和SPSS11.0计算机统计软件处理。二、测量结果(一)社交回避及苦恼(SAD)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为情感反应。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SAD)含有2
60、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最初的评分采用“是一否”的方式,但许多研究人没采用了5级评分制。“是一否”评分制得分范围从0(最低的回避及苦恼程度)到28(最高的一级)。1、总体情况测量结果表明总分、社交回避与大学生常模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社交苦恼方面则与常模有着极显著差异(pvO.OOl),表明目前大学生社交苦恼程度很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见表1)表l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因子名称大学生常模n=1938被测对象n=800tp总分9.104.199.346.470.710.05社交回避分4.421.354.413.250.080.05社父苦恼分4.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兼并协议-合同范本
- 贷款授权书及物业装修合同
- 共同发展合作协议书模板
- 电商代运营服务合同2024年
- 独家经纪代理协议范本
- 股权代理协议2024年
- 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样本
- 办公楼装修合同模板
- 房地产估价师聘用协议2024年
- 2024年房屋租赁装修过程中沟通协调协议
- 低压柜试验报告
- 小学校本课程-【传统文化】三皇五帝教学课件设计
- 俄语商务迎接对话
- 语文-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试题评讲课件
- 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试行)2022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溶液的配制
- 市政道路破除恢复设计说明
- 机械工程师考试中级机械工程师考试题库
- 秦迷娜低盐低脂饮食
- 《一把伞的温暖》阅读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