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判定和预案的启动实验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应立即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集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所发生的实验室差错或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实验室差错或事故性质和后果,并对受暴露的实验人员采取医学观察或隔离治疗等措施,最后根据所造成的后果的危害大小和严重程度进行感染事件等级认定。发生实验室感染后由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时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判定。医院目前各实验室为 P1、P2 实验室,不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菌种保存等工作。当在处置
2、一般标本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预案:1.1 实验人员在检测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过程中,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 导致病原微生物外溢,且数量较多或样本病毒浓度较高时,并有实验人员防护不到位, 造成直接暴露,极有可能导致感染时;1.2 在操作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实验室,遇突发事件,如突然断电,导致送排风系统无法运转,或遇到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病原体外泄,造成严重污染,使实验人员直接暴露时;1.3 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和不具备专业能力进修学习人员,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实验操作人员个体防护措
3、施存在缺陷时;1.4 实验过程中,发生病原微生物器容破损外溢或扩散,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人员,未经预防接种,且所操作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情况时;1.5 操作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扩散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实验人员发现个体防护措施存在缺陷,并直接暴露,且实验人员未经预防接种时。二、实验室感染的应急响应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首先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把感染事件控制在最小程度。对感染的实验人员进行必要的隔离观察和治疗外,还应对实验室污染的场所和可能受污染的场所、空间和器具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以消除感染源。2.1 一般实验室感染应该做好以下工作:2.1.1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立
4、即组织有关部门,全面了解感染发生的情况,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2.1.2 发生感染的实验室停止与感染发生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2.1.3 立即组织专家组进入实验室进行调查。2.1.4 感染人员送定点医院检查,对密切接触者和同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2.2 严重的实验室感染在一般实验室感染措施的基础上,应该做好以下工作:2.2.1 停止发生感染的实验室所有工作,组织专家进行调查。2.2.2 感染人员立即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2.2.3 对发生感染事件的实验室的所有实验人员进行隔离检查。2.2.4 事件判定后的 2 小时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2.3 重大实验室感染在严重实验室
5、感染措施的基础上,应该做好以下工作:2.3.1 对发生感染的实验室进行封锁,组织专家进入进行调查。2.3.2 事件判定后立即报卫生行政部门。三、实验室感染的现场调查控制3.1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发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或出现感染迹象时,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立即组织由相关人员参加的调查组进驻现场开展调查。3.1.1 调查内容:3.1.1.1 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与可疑暴露实验人员调查;3.1.1.2 个人防护装备情况;3.1.1.3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运行情况;3.1.1.4 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3.1.1.5 生物安全危害制剂存储管理情况;3.1.1.6 实验人员安全/规范操作情况;3.1
6、.1.7 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规范管理情况;3.1.1.8 参加实验室工作情况;3.1.1.9 其它实验室意外情况,包括临时停电,雷击,实验室意外坍塌,水灾,失窃等。3.1.2 调查方法与步骤: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为主,针对出现的病例感染情况及可能感染来源、途径、方式等立即开展相关内容调查,直至感染或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为止。现场调查必须同时由二名以上人员记录或签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进行必要的追踪调查。同时,做好必要的样品采集鉴定与分析工作。全部调查结束,提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3.2 实验室隔离消毒措施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划分和处理现场,对查明或可能存在的感染原因发生场所及时进行
7、消毒处置。消毒应根据生物因子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药剂并正确使用,确保消毒效果。发生一般的实验室感染或污染的场所,由发现的实验室人员立即进行消毒处置;对事后才发现有污染可疑的,由发现人员立即进行消毒并报告领导。发生重大实验室感染或污染的,由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指定专职消毒人员负责实施消毒与处置。实验室感染消毒实行记录制。3.3 病例的救治与隔离治疗为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治实验室感染,按照“及时转运、首诊负责、分类诊治、设置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3.3.1 应急响应:一旦发现实验室感染出现或可能出现感染病例情况,应立即组织安排并运送至医院传染病房隔离治疗,医
8、学观察。医院传染科在诊疗服务过程中,实行首诊负责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采取隔离救治措施,隔离可能被污染的人员,并报告芙蓉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3.3.2 根据情况需要可向卫生行政部门建议医疗机构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使用有效防护用品,防止医务人员感染。3.3.3 中心救治小组应及时保持与医务方面的联系,掌握病例进展情况,必要时,应每天向中心领导报告病人动态情况,病人病情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报告。3.4 接触者的判定和医学观察3.4.1 接触者的判定:凡处于同一实验室感染暴露危险因素下的所有接触人群均为接触者,根据接触时间、程度、感染度大小分为密切接触者与一般接触者。3.
9、4.2 密切接触者一般视生物因子的种类及致病力大小采取留验站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家庭隔离,隔离场所实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3.4.3 一般接触者实行自我医学观察,或家庭隔离,每天测体温 1 次,若有异常应立即到医院隔离诊治。3.5 特殊场所的现场处理3.5.1 被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应依照选择对相应菌毒种杀灭有效的药剂进行消毒,并实施严密的消毒效果监测,达到完全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3.5.2 放射性制剂污染场所的现场处置:按照该放射性元毒的危害性及其时间状况, 在收集转移污染物后,选定并处置现场。3.5.3 实验生物意外逃离实验环境的现场处置:依据生物的行为能力立即采取紧急封锁与杀
10、灭措施。3.5.4 高致病性原微生物运输途中意外污染场所的现场处置:负责运输的专业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报告本中心领导。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下进行现场消毒与处置。四、实验室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实验室感染的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中心负责实验室感染监测工作,并定期对实验室感染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与落实。4.2 监测内容4.2.1 实验室工作违章情况监测:包括实验记录,操作情况,仪器使用年检情况, 高致病性原微生物存储使用情况,生物因子废弃物处置情况等。4.2.2 实验室感染事件监测:感染原因、途径、方式、技术事故或责任事故情况等。4.2.3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
11、康监测:包括个人防护,实验室工作后的健康状况等。4.2.4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运行情况。4.3 监测资料的分析与预警医院感染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各类监测资料,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定期分析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动态变化趋势;对外单位人员、学生等特殊人群要进入实验室工作的情况做专题分析,提出解决安全技术问题的对策;发现实验室感染症状病例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查分析原因:分析发病原因与流行特征,向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提供预测,预警背景资料,以便及时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作出预警。4.4 实验室感染事件的报告任何科(所,室)和个人对实验室感染情况,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2、4.4.1 报告内容4.4.1.1 实验室工作违章情况:时间、地点、原因、危害性、事件性质、违章人员、后果情况以及临时消毒处置等情况。4.4.1.2 实验室感染事件情况:发生时间、地点、人员、感染原因、途径、方式、发病与健康状况,临时处置情况等。4.4.1.3 针对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情况,包括个人防护、实验室工作后健康状况等。4.4.1.4 实验室设施和设施运行异常情况。4.4.1.5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场所的消毒处置情况。4.4.2 报告机构与报告人4.4.2.1 各科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为责任报告人。4.4.2.2 除责任报告人外任
13、何科室单位和个人均为实验室感染的义务报告人。4.4.2.3 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实验室感染的,必须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报告。4.4.3 报告程序和方式4.4.3.1 报告程序:各科发现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应立即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同时报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接报感染事件后立即报告生物安全委员会,同时报告主管院领导。生物安全委员会经核实后报告芙蓉区疾病控制中心。4.4.3.2 报告方式: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由责任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以最快的方式(2 小时内)向上级部门与领导报告。所在科室有关人员应认真填报实验室感染事件报告表,由报告人负责送(传真)至医院感染控制
14、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必须尽快核实,在2 小时内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技术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报告,同时向中心主任报告。生物安全委员会技术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接报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应在 1 小时内报告中心主任。4.5 实验室感染的预防4.5.1 一般预防预防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5.1.1 根据所从事的检测工作性质和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等级、实验室必须装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4.5.1.2 实验室应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实验检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实验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实验操作人员应该熟悉安
15、全防护措施及突发事件处理应对能力,一旦发生意外,能够沉着应对;4.5.1.3 实验室应有专门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4.5.1.4 从事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人员事先必须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进入 1 级实验室由中心培训;进入 2 级实验室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进入 3 级实验室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实习进修人员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4.5.1.5 对实验检测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验人员不得带病上岗,对患有不适宜检测工作的疾病或免疫缺陷者,不得从事检测工作;实验人员在从事具有预防接
16、种预防措施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之前,应接种疫苗以产生免疫力,防止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4.5.1.6 中心建立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小组,一旦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能够迅速采取预防控制措施。4.5.2 紧急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实验室事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外溢或污染,而且, 实验人员已经暴露,可能造成实验室感染事件时,应采取以下预防与控制措施:4.5.2.1 对实验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并对实验室污染场所和空间进行全面有效的消毒,并采取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扩散,对污染场所进行封锁控制。4.5.2.2 对出现疑似临床症状的实验人员,应立即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4.5.2.3 对密切接触者应及时予以追踪和隔离观察,直至最长潜伏期后,,没有临床表现为止。4.5.2.4 对实验室暴露者如有疫苗或其它预防制品及有效药物的要进行紧急接种与治疗。4.5.2.5 对发生实验事故或感染的实验室,要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查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产品设计》课件
-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 历史-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摸底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 《输血实践与临床》课件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
- 届语文试题每日精练
-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件
- 咨询行业信息泄露防范技巧
- 剧院票务销售员工作总结
-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 国学故事-《孟母三迁》课件
- 艺术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办法
- 专升本英语写作专题讲解课件
- 平安保险授权委托书
- 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各种管道护理评分标准
- 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
- 复旦大学普物B期末考试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