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_第1页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_第2页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_第3页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_第4页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专项突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考点534 (四)地形对土壤的影响地形影响土壤的厚度、肥力、酸碱性等。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如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肥力差,极易出现石质荒漠化;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拓展

2、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1)比较阴坡与阳坡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点的异同。(2)判断阴坡钻孔对应的土壤剖面,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相同: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阴坡比阳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阴坡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

3、度小于阳坡。(2)乙土壤剖面。该地降水少、集中在夏季,且蒸发量大,阴坡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生物量大,水分下渗多,土壤剖面的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比阳坡厚。(或由图可知,阴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说明阴坡植被条件好,对应的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分析】(1)由图可知,越往地下,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量都是越低。不同点是同一深度,阴坡的有机碳含量高,阳坡的有机碳含量低。离地面越近,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量差异越小,随着深度的增加,差异增大(阴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较小,阳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较大)。(2)由资料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阴

4、阳坡关键在于光照的差异。阴坡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生物生长较好,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腐殖质层厚;阳坡光照条件较好,蒸发较大,土壤湿度较小,生物生长较差,土壤有机碳含量低,腐殖质层薄。由图可知,甲剖面比乙剖面腐殖质层薄,是阳坡,乙剖面是阴坡。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定结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4500m,地形较宽阔平坦。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高寒区,海拔在4400m以上,冰川、雪山广布。冬春季节受西风带影响,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寒钙土和寒冻土,有机质含量变高。下图为19962016年定结地区风沙地貌面积

5、变化曲线。(1)分析定结地区土壤特征的形成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2)说明19962016年定结地区风沙地貌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3)说明在冬春季西风的影响下,该地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特征。【答案】(1)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含量少,利于土壤有机质的保存,有机质含量较高;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下部含有钙积层。(2)变化特征: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平沙地等)面积变化曲线变化平稳;固定/半固定沙丘(谷坡、谷底灌丛沙堆)面积呈减小趋势;总面积减小。成因:风沙治理力度大。(3)西风使得风沙由西向东移动,新月形沙丘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迎风坡沙粒缓慢上移,形成缓坡,背风坡形

6、成陡坡;新月形沙丘凸面整体朝向西侧。【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定结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地势南北高冰川、雪山广布”、“土壤类型主要为寒钙土和寒冻土,有机质含量变高”可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当地海拔高度较高,气温较低,土壤中微生物含量较少、活性较低,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根据材料信息“植被类型主要以高山灌丛、草甸、草原等高山植被为主”可知,该地植被类型以高山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下部有钙积层。(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月形沙丘和平沙地等流动沙丘的面积变化较为稳定;谷底灌丛沙堆、谷坡灌丛沙堆等固定、半固定沙丘的面积呈现减小的趋势;风沙地貌总面

7、积减小。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生态治理工程的进行,风沙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风沙面积减小。(3)冬春季为西风,新月形沙丘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风力吹动西侧的沙粒上移,形成缓坡;沙粒在东侧跌落下来,形成陡坡;西风吹拂,使得沙丘由西向东移动;新月形沙丘的凸面朝向西侧,两翼朝向东侧。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巧家县是云南省地形最为复杂的县城之一,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8.9%,最高海拔4000m以上,只有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区海拔不足600m。巧家县也是云南省石漠化(石漠化是植被、土壤覆盖的碳酸盐岩地区转变为岩石裸露的喀斯特景观的过程)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障

8、碍。控制该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是恢复和重建植被,草地已成为当地土壤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实践证明,与人工草地、传统种植业相比,免耕混播牧草和实行封育(将某个生态区域封闭,禁止人类活动的干扰)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下图示意巧家县地理位置。(1)简述巧家县易发生石漠化现象的自然条件。(2)分析巧家县重建植被,重视种草而很少造林的原因。(3)说明免耕混播牧草比人工草地、传统种植业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1)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云贵高原边缘,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2)地势高,气候温凉,草本植物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地势起伏较

9、大,地形坡度大,坡面径流大,侵蚀作用强,种草稳定性好(植树抗倒伏能力差);土层较薄,土壤肥力差,草本植物根系浅,容易成活;草本植物根系浅,补充土壤有机质的能力强。(3)免耕,对地表的破坏较小;混播,草种类型多样,成活率高、覆盖率高。【分析】(1)巧家县位于云南省地形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地面积超过该县总面积90%,且地势高差较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发育较差,土层浅薄,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之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大,造成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该地位于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侵蚀作用显著,石漠化现象显著,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影响下,土层变薄,土

10、壤变得更加贫瘠,草本植物更容易成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降水较多,地表径流量较大,土壤侵蚀强度较大,植树易倒伏,种草的稳定性更好;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适宜树木的生长,草本植物的生长更好;同时因为草本植物的根系比树种浅,补充土壤有机质的能力强,能够改善土壤肥力。(3)人工草地与传统种植业都需对地表进行耕作,对地表的实际破坏较大,本区土层本身较薄,土壤贫瘠,地表破坏严重会加重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现象的发生。免耕对于地表的破坏较小,有利于该区自然恢复。混播牧草,牧草本身根系较为发达,具有更好的固土保水的功能,且混播牧草有利于植被的成活率提高,同时提高了地表的覆盖

11、度,使得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会更为显著。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每年国内外旅游者多达数万人。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理过程在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材料二:察尔汗盐湖附近区域图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1)结合上图分别指出湖积平原与洪积、湖滨平原的植被覆盖差异,并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析察尔汗地区由海洋变为盐湖,直至形成盐盖的演变过程。(3)说明湖盐杂质的主要来源【答案】(1)湖积平原植被覆盖率最高;湖积平原土壤颗

12、粒较细,土壤水分条件好,适宜植被生长;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下渗较快,土壤贫瘠,不适宜植被生长;湖滨平原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不适宜植被生长。(2)地壳抬升察尔汗地区因地势低,集水成内陆湖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且入湖径流小于蒸发,随径流进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越来越高,结晶出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3)风化碎屑物;沙漠化严重,多裸露沙土;生活废弃物。【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积平原植被明显多于洪积、湖滨平原;原因:湖积平原区域土壤颗粒较细,水分条件较好,适合植被的生长;而洪积平原区域由于距离昆仑山较近,坡度较大,沉积的土壤颗粒较大,水流下渗较快,土壤较为贫

13、瘠,不适合植被生长;湖滨平原距离盐湖较近,蒸发强烈,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宜植被生长。(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察尔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青藏高原主要是受到地壳运动抬升,露出海洋,其中察尔汗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地势较低,集水成湖,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入湖淡水流量较小,低于蒸发量,随着径流入湖内的盐分不断积累,盐度逐渐升高,最后结晶盐粒不断积累,形成盐盖。(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力较大,因此风化碎屑物较多,沙漠化严重,沙尘裸露较多,图中显示距离格尔木市较近,生活废弃物较多。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天坑是石灰岩分布区由于地下溶洞扩大

14、后,受重力影响顶部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的四周岩壁陡峭,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的漏斗样地形。天坑分布区土壤贫瘠。图1为湖北省已发现天坑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尽,春夏秋冬最难分。”这是描绘神农架的一首诗,写出了其垂直自然带特征。图2为神农架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1)天坑形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有_、_。(2)简述神农架垂直自然带以森林为主的原因。(3)分析天坑分布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答案】(1) 地面塌陷 崩塌、滑坡(2)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海拔高度相对较小。(3)地形起伏大,且石灰岩风化速度慢,风化物迁移率高,

15、土层较薄;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严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岩石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分析】(1)根据材料“天坑是石灰岩分布区由于地下溶洞扩大后,受重力影响顶部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可知,天坑是由于地下溶洞形成后受重力作用塌陷形成的漏斗状地形,在塌陷过程中伴随有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面塌陷、岩层崩塌等。(2)森林植被的形成既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又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由图可知,神农架垂直自然带以森林为主,说明其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都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神农架位于我国湖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为丰富,满足森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地处30N附近,纬度较低且海

16、拔不是太高,热量条件相对较高,可以满足森林的生长需要。(3)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满足并保证植物生长的能力,包括土壤的厚度、水气比例、有机质含量能。结合材料可知,该天坑分布区分布于我国湖北地区,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温暖湿润,以化学风化为主。山地地形,地表崎岖,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下渗严重,导致土壤厚度小、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水分条件差,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导致肥力较低。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拉美部分秘鲁的区域图,图2为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材料二: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1)影响秘鲁人口密度差异和东西两侧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和_

17、。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说明秘鲁境内亚马孙河的突出特征_。(2)分析图中矿产资源开发的自然条件。(3)图中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分别说明影响两地土壤有机质低的气候原因。【答案】(1) 经济 地形 中部是山脉,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支流多;相对高差大,水能丰富(多峡谷);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2)优势:矿产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距西部沿海近;不利:地震带,地质灾害多;地形起伏大,开发难度大,成本高。(3)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少,生物量少,土壤有机质缺乏。地高温多雨,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有机质少。【分析】(1)影响秘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经济,西部地区矿产资

18、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东部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宜居住。影响秘鲁东西两侧降水量差异的是地形,东侧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坡,水汽抬升,降水丰富,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秘鲁境内亚马孙河的突出特征:秘鲁中部是山脉,地处东南风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支流众多;地势相对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向东流。(2)分析自然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来分析。有利:秘鲁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大,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距西部沿海近,海运便利;不利: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当地属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开发难度大,成本高,不便于运输。

19、(3)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受沿岸寒流和副高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少,植被少,生物量少,土壤有机质缺乏,不适合生物生存。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巨大,微生物活跃,分解作用强;当地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强,土壤有机质少,养分主要储存在生物体内,土壤贫瘠。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耐高寒,适应性强的粮豆。陕西吴起县桐寨村原先种小杂粮,连年广种薄收,后在政府帮助下成立小杂粮种植合作社,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人均收入得到极大提升。当地还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为小杂粮种植提供肥料、小杂粮为生猪养殖提供饲料,实现“

20、种养并举”。图为桐寨村位置和地形图。(1)简析该村土壤贫瘠的主要自然原因。(2)简析桐寨村广种小杂粮,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业的自然原因。(3)指出合作社成立后小杂粮种植区位因素的变化,并说明其对生产的影响。(4)在黄土高原推广该“种养并举”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年降水少,生物量少,有机质来源少;地形崎岖,夏季降水高度集中,地表径流侵蚀作用强;冬春季节风力大,风蚀作用强。(2)该地海拔高、热量低,作物生长期短,小杂粮耐高寒;气候干旱,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浅薄贫瘠,小杂粮耐旱、耐瘠;地处偏远,远离污染,适合农业绿色生产。(3)区位因素变化:市场拓宽、生产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改善

21、、政策扶持。对生产的影响:市场拓宽后,销量增加,农民扩大了种植面积;通过技术培训,培育良种,改良耕作技术,保证产量和品质;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政策扶持提高了当地种植户的积极性。(4)可行。黄土高原土壤贫瘠,该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肥力;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带动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不可行。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贫穷落后,农民缺少专业技术和资金;扩大了种植面积,加剧水土流失。【分析】(1)土地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各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地形、气候、径流、生物等角度分析,再结合区域图,即可得出结论。当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年降水量少

22、,生物量少,有机质来源少;当地等高线较密集,地形崎岖,夏季降水高度集中,地表径流侵蚀作用强;距离冬季风 源地较近,冬春季节风力大,风蚀作用强,因此土壤贫瘠。(2)桐寨村种植小杂粮,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业的自然原因可以结合材料“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耐高寒”以及区位图所示桐寨村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地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作物生长期短,小杂粮耐高寒;该地年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形崎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浅薄贫瘠,小杂粮耐旱、耐瘠;桐寨村地处偏远,远离污染,适合农业绿色生产。(3)合作社成立后小杂粮种植区位因素的变化可以从材料“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

23、训,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人均收入得到极大提升”归纳出市场、技术、政策筹因素的变化。区位因素变化:市场拓宽、生产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改善、政策扶持等,使得人均收入极大提升。对生产的影响:市场拓宽后,更受欢迎,销量增加,农民扩大了种植面积;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技术,保证产量和品质;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政策扶持提高了当地种植户的积极性。(4)本题是开放式设问,回答可行,理由可以从改善土壤肥力、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角度回答;黄土高原土壤贫瘠,推广“种养并举”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恢复土地生产力;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生态循环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带动

24、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回答不可行,理由可以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缺少专业技术和资金,加剧水土流失等角度展开。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举,专业化程度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贫穷落后,农民缺少专业技术和资金,不利于该模式顺利推广;种养并举,扩大了种植面积,容易加剧水土流失。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

25、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1)图1森林草原区所属地形区(黄土高原)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图2体现自然带的_地域分异规律。(2)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3)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答案】(1) 风力堆积 垂直(2)沟谷中蒸发较太阳直接照射的坡面弱,加之径流汇集,水分条件更好,坡面次之;沟谷中土壤堆积,土层厚,土壤更肥沃,坡面次之;沟谷中地势相对低,热量条件更好,受冬季强冷空气影响小,更有利于乔木生长,因而形成了图示植被空间分异。(3)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的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吸收土壤中水分增多;植

26、被增多,蒸腾作用增强,消耗更多的水分;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土壤中水分大量散失,导致土壤干燥化。【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是受风力作用,带来的黄土颗粒在此沉积而形成的,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风力堆积;图2随海拔的升高植被从落叶阔叶林、疏林草原到灌木草原,受海拔高度的不同,自然带发生变化,体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根据所学知识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应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读图该区域谷底为落叶阔叶林,坡地为疏林草原,顶部为灌木和草本,落叶林到疏林草原主要是水分的差异,谷底海拔低,蒸发量小,水热相对丰富,故适合落叶林的生长;坡地土壤含水量低,蒸发量大,森林减少,草地增加;丘陵顶部,水热

27、不足,分布有耐寒和耐旱的灌木丛以及草本。(3)根据材料该地土壤干燥化从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首先应从坡耕地变为林草地入手,一方面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另一方面山坡陡,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蒸发量大,不利于森林的生长,森林退化;森林的郁闭度较低,加剧蒸发,所以使林地干燥化。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贵州省威宁县平均海拔2200米,喀斯特地貌约占60%,年均降水量890毫米,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该县逐步将山区中低产田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田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埂进行农田改造),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下图为威宁县地形图和石坎梯田景观图。(1)简述威宁县山区多中低产田的主要自然原因。贵州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求,贵州省到2020年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