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素养讲座前言 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或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也正值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因此基础地理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学科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突出地理观点的教学。地理观点为人们提出、回答、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以及评价可能产生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地理观点使得社会与自然得以摆在地理的透镜下解读与诠解。” 一、地理观点的界定李春芬先生认为,从地理观点考察事物是地理学取得进步的三要素之一。地理观点就是指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观点是解释经验、事件、地方、人物、文化和自然环境意义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见
2、解。包括空间观点与生态观点。 空间观点所谓空间观点是有关于事物的位置和分布等讯息。具体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如何使用地图和其它地理表现方式、工具、与技术,以空间观点来搜集、处理、展现信息; 如何使用心像图(心智地图)来组织有关于人类、地方、环境的信息; 如何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人类、地方、环境的空间结构。生态观点生态观点强调自然界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与其它生物相互关联的关系,等等。生态观点表明:如果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系统。是否相当于“人地协调观点”?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地理学视角激发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某种现象只发现在某些地方而为他处所无?为
3、什么只被或无家可归的人或语言特征的分布能告诉我们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什么同一地方发生的现象相互影响?在一种地理尺度上起作用的过程如何影响他种尺度上的过程?区位对影响(或避免)政治、社会、经济或边界变动的努力有什么重要性?地理学的观点、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均不应忽视与全球广大空间及地表一切其它现象的相互关系。换言之,抽样的研究,决不能忽视全貌;所有抽样研究的成果,均有助于全貌的认识与了解。此乃现代地理学方法之最基本原则,亦即现代地理学之所以异于其它学科之处。 法国地理学者马东尼在其名著自然地理通论中,曾尝试提出地理研究的原则。计有如下五项,至今仍值得参考:分布的原则:即地理研究的现
4、象,应能在地表找寻其分布。调合的原则:地理现象非孤立的,必须明了其与整个空间的调和与配合。(请你举例)互关的原则:此现象与其它现象间之相互关系,必须找寻。 (请你举例)因果的原则:即现象之因素。演变的原则。 地理观点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用于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的模式和思想方法。地理观点直接支配着地理的实践活动,它统摄着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指向,规范着地理思维的限度、顺序,制约着思维的范围。总之,地理观点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地理问题视角,塑造了人们的地理思雄方式。 二、中学生地理观点教育的重点领域吴传均院士:“应当把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综合国力
5、和发展潜力观点,以及人地关系观点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雷明德教授:中学地理教学应重点培养8各方面的“地理意识”:区位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人地关系意识、区域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全球整体意识、识用地图的意识。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空间观点、生态观点。周旗、廖赤眉认为:地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即地理结构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地理结构视角。这个研究角度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在地理分析、人地关系研究具体化为对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的研究。地理空间视角。这个视角强调事物的空间联系或相互作用,研究这种相互作用量随空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你的观点?三、 人地协调观点教育地理教师应当了解和
6、理解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地理教师应当了解和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而导致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 地理教师应当了解和理解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人地关系的两个基本点(1)人与自然环境的无机物、有机物界诸要素对空间的占据;(2)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空间”的类型占据的空间,包括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生存空间包括个体空间和居住空间。个体空间是指人作为具有一定大小的实体,必须有容纳他们的空间。活动空间是指人进行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空间。 人地关系矛盾内涵 人地关系矛盾是指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一定的区域中,人的生存、发展要求与自然环境的无机物、有机物界诸要素,在空间以及物
7、质、能量、信息交流关系上的对立与统一。 人地关系矛盾的表现人地关系矛盾表现之一:在空间上就是指人与自然环境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之间的矛盾。人地关系矛盾表现之二:在一定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以及交流频率等方面的失衡。人地关系矛盾的外在表现 在对空间的占有方面:(1)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导致住房扩建、道路的修筑;为了让更多的人就业,增建工厂,让更多的人入学受教育,增建学校等,从而占据大量的土地。(2)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快速发展,需要增加住房数量,发展企业,建设大量的厂房设施;为了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高效畅通,修建大量公路、铁路和线路管道(
8、电线、电缆线、油管、煤气管)等,因此要占有土地,现实中,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的减少。(3)人口数量增长以及人类自身要求的向前发展,必将寻求与开拓空间、扩大资源的利用,导致原始森林的大片消失,开矿而毁坏土地,对宇宙空间探索而引起不良影响与污染等。(4)人占据区域空间的扩大,导致动物、植物生活占据空间的缩小,再加上人类滥加捕捞、砍伐,不加保护,使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 在人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中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方面(1)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区域内,粮食的生产量是有限的,但为了满足人口增长以及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粮食,开垦不适于耕作的贫脊土地或者坡度较陡的山地、林地或草地,从而引起土壤的流
9、失、肥力的下降、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等。(2)因为贫穷,为了生存所必需的粮食,对土地进行不加投入的掠夺性使用,使土地生产率逐渐下降,导致土地退化而遭弃耕。(3)为了短期利益,砍伐大量的森林木材,但不重视种植、培育,使消耗量大于森林生长量,使森林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下降。(4)人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生产,要消耗自然环境中大量的物质与能源,但在一定条件下采用非清洁性生产技术以及对环境污染的轻视,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排放有害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使大气、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鱼类及其他动植物的死亡,影响生态平衡等。 人地关系要点人地关系要点之一:从整体上说,自然环境是人
10、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非决定性条件。从局部说,在个别场合,自然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人地关系要点之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减弱,间接影响加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趋向复杂化。人地关系要点之三: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人地关系要点之四:技术是人地关系的媒介。技术水平较低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大,技术水平提高后,人类更加深入地利用自然,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
11、赖性相对减少。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变化。三、人地协调观点教育的视角视角1:地对人的影响视角2:人对地的影响视角3:人与地的协调“地对人的影响”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外部条件,但并不是决定性条件。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以间接影响为主。案例: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给出有关以色列自然地理环境、农业发展现状的资料,让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
12、以得到什么启示?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外部条件,但并不是决定性条件。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技术是人地关系的媒介。“人对地的影响”中包含的思想方法人类对“地”的干预意味着对自身的干预。人类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人地系统是人与地互动、区域与区域互动、要素与整体互动、原因与结果互动的统一。 人对地的干预之一:加速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途径:通过开挖矿藏和工程建设等活动,把大量的土石方和矿物质搬到其它地方。通过破坏植被,加速了地表松散物质的重力搬迁和机械搬迁。危害:大量破坏了地表的植被。使
13、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比自然状态下增加几十倍到上千倍,地表风蚀,水蚀和冲刷作用急剧。 恶性循环模式:“人口增长土地开垦破坏森林草原植被水土流失、风沙弥漫”。人对地的干预之二:干预地表的水平衡人类通过修水库、引水渠、大型调水工程来改变水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但往往考虑不全,弄巧成拙。人类也通过毁林、毁草、建设林带、改良土壤等干预着地表水的平衡。实例:原苏联进行大型调水工程,致使黑海、里海等大型水体面临变浅和水量减小的威胁。伴随着地下水的无节制开采,地面下沉、海水回灌等问题也接踵而至。人对地的干预之三:改变生物界的平衡由于人类的作用,导致地球上许多动植物绝迹或濒于绝灭。有的是人类直接消灭的,有的则是由于人
14、类活动促使某些动植物的生态条件突变而就地绝灭。人类的长期活动,已使40%的森林被砍伐、也严重威胁着其它生物的生存。人对地的干预之四:加速化学元素的迁移人类从地球开采出许多的矿物元素,如Ca、Fe、Al、S等,制造出许多新的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化肥、农药等)。但也制造出许多有害物质(如三废、硫化物、CO2、CO等)危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人对地的干预之五:改变着地表的热量平衡人类大量释放热量,CO2的急剧增加和大气尘埃的日益增多都不同程度影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导致气温升高。不仅诱发洪水、气候干旱、尘暴肆虐、植物群落大面积毁灭和沙漠化加剧,还将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案
15、例:种树要因地制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50多年来,年年植树,树木年年死去,目前整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其中还包括了近一半的天然林。那么,造的大量林哪里去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十分强烈,蒸发量一般是降水量的7-10倍以上,如没有草本层的有效覆盖,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干旱。而树木的生态耗水远大于灌木和草本( 20世纪60年代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就非常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比喻成“抽水机” ),因此,植树造林会加重旱情。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树实际上是在和大自然唱对台戏。因为在平均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区,天然分布的是草原或灌丛,树木生长所需的雨量和有效积温不能满足的话就很难成活,
16、即使活了,也只能长成“小老头树”。如果我们硬要大面积种树,势必会加重土壤的干旱。请思考:以上资料可以渗透怎样的地理观点? 选择此资料所基于的地理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协调观点: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但是不能改造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要受到自然的惩罚。“人与地的协调”中包含的思想方法人类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人类的发展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确定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利用地理环境、既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土壤侵蚀问题土壤侵蚀:是指在风或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积的整个过程。
17、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当人类严重破坏坡地上的植被后,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速度就会扩大和加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作为环境问题的土壤侵蚀。风蚀:以风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是在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并且土质疏松和土层干燥的情况下,由风速达每秒45米的起沙风吹拂地面的结果。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起沙风具有吹蚀原有地形和土壤、使沙尘向远处蔓延的双重作用。例子: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在60年代发生的“黑风暴事件”。(由滥垦草原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蚀(水土流失):以水为动力的土壤侵蚀现象,在中国土质松软、暴雨集中的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发展过程:面蚀-沟蚀-土地的
18、全面破坏水土流失是使中国土地资源遭受破坏最严重的过程之一。土地沙漠化问题土地沙漠化:这里所说的土地沙漠化是指由于植被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区强风作用下就地起沙,固定沙丘变成半固定沙丘再变成流动沙丘的现象,也指流动沙丘向外围扩展前进的现象。荒漠化地区的分布:荒漠边缘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区。这类地区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植被一旦破坏,土壤就会受到严重侵蚀,造成土地沙漠化。全球沙漠化现状:地球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共万平方公里,占地球上土地总面积的35%,威胁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15%的人口。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盐土: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表层土壤含有
19、0.6%-2.0%以上易溶解盐的土壤称为盐土。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低洼地区地下水位埋藏不深的地方可以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发生的盐渍化,被称为次生盐渍化。三、 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地理作为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学科,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因素,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主阵地。人对自然的伦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伦理意蕴 。人对自然的伦理,一般称之为生态伦理,也称之为环境伦理。生态伦理要求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
20、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 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尊重与善待自然。其基本含义是,“尊重自然的必须进程”,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承担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这种伦理观要求人们摒弃传统的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统一发展的价值观,要求人们约束自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行为,而且必须用人的主体能动性恢复重建环境质量。二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代际公平的实质是地球上的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问题。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指的是当代
21、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要机会平等。 基础地理教育从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具体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自然界的整体性及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要使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对地球生态系统中任何部分的破坏一旦超出其忍受值,便会环环相扣,危及整个地球生态,并最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顺应自然的生活。所谓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进行协调。地理教学要结合相关事例,使学生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必须遵循最小伤害性原则、比例性原则、分配公正原则、公正补偿性原则。 最小伤害性原则即在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采取对自然生
22、态的伤害减至最低限度的做法。例如,城市用地扩大,尽可能不乱占耕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等。 比例性原则要求人类不应为了追求人们的消费性的利益而损害自然生态的利益。例如,一些人为了显示豪华高贵而穿着兽皮服装,这是以牺牲生物多样化为代价的,过量抽取地下水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都是不遵循比例性原则的典型例证。 分配公正原则适用于规范人类与自然生物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生物的关系中,有时会遇到基本利益相冲突的情形,即双方为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发生自然资源占有的争执。在发生这种冲突时,依据分配公正原则,双方都需要的自然资源必须共享。例如,设置永久性野
23、生动植物保护区,草原轮牧等措施,都是遵循分配公正原则的生动例证。分配公正原则还要求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尽可能实行功能代替,即用一种资源来代替另一种更为稀缺的资源。 公正补偿性原则人类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产生破坏,根据公正补偿性原则,人类应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进行补偿。例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曾经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从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必须大力植树造林。与此相类的例子如退田还湖、退耕还草等。 三、 空间观点教育地理是关于人类的生存空间的一门学问,空间观点主要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的基本认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哪
24、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组成、空间层次、空间排列、空间格局空间联系、空间的制约关系等,这些对于人们思考如何生活在地球上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的空间观点,是赋予基础地理教育的重要职责。 空间观点教育的两个重点区位与空间分布观点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点 1.区位与空间分布观点位置变化观。这一区位观点旨在告诉学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作用随相互关系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请您举例)位置联系观。这一区位观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某个区域因其独特的空间占位状况,决定着该区域其它要素的组合特征,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促成某些特殊活动的发展;区域间地理特征的差异,往往由于两者在地表上所占据的位置的不同。 (请您举例)空间分布上的成因联系观。这一观点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讲清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展开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还要解释分布状态与其它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即空间上的成因联系。 (请您举例) 2.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点 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作下述理解:第一,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家庭装修施工细节规定协议模板一
- 2024年度土地出租合作协议样式一
- 2024年婚前协议书:关于家庭内部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 2024届校招劳动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体育场馆专业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服务合同
- 2024年定制化房屋建设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劳动合同:某互联网公司CEO的聘用合同
- 2024年工业设备清洗服务协议版B版
- 克拉夫《结构动力学》习题答案汇总(共95页)
-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
- 收款收据格式1页
- 体育守门员站立式下手接地滚球教学设计
- 第四章差分方程方法
- 常印冰淇淋加工厂决策分析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及实践
- 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交底(完整版)
- SFA-5.1手工电弧焊用碳钢焊条标准
- 农村通用对联
- 肾性高血压的超声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