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实践报告_第1页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_第2页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_第3页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_第4页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本文的翻译文本是英文传记Incidents in Life of a Slave Girl一名女奴的人生 际遇中的16-30章。该作品的作者是哈丽雅特雅各布斯,笔名琳达布伦 特。这部自传文学作品的中译本让更多的人更清楚地认识美国的蓄奴制历史,更 深入地了解奴隶的生活以及这一歧视黑人的制度是怎样对奴隶特别是女奴进行 压榨和迫害的。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 在翻译实践中采用了如下翻译技巧:一、运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法使源语言和 目标语实现部分功能上的对等以减少翻译后的文化缺失;二、根据英汉两种语言 结构的异同使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达

2、习惯;三、采用增译 和减译的方法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以及在文化背景和 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四,采用转性译法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 笔者并通过分析传记文学尤其是美国黑人自传的文体特点探讨汉译此类文本的 翻译技巧和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项目概述,主要介绍翻译项目的有关情 况,翻译文本的作者及作品;第二部分是翻译前期准备,包括项目文本分析与翻 译计划制定;第三部分,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包括功能对等理论与翻译策略及案 例分析;第四部分,项目总结,主要就翻译遇到的问题、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和启发。关键词:翻译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技巧词义对等句义对等第一章翻译

3、项目概述翻译项目介绍在英属北殖民地创建之初到二十世纪早期,黑人受到奴隶制度极为残酷的剥 削和压迫,尤其是女性黑奴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劳动,还要遭受监工的摧残和虐待。从1760年第一部黑人奴隶自传问世,黑人奴隶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口诛笔伐,用 亲身经历的血淋林的事实揭发和控诉奴隶制的罪恶,对推动废奴运动做出了杰出 的贡献。该作品的作者是哈丽雅特雅各布斯,笔名琳达布伦特。她出生在一 个奴隶家庭,由于难以承受奴隶主对她及其子女的迫害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 争。作者逃到北方后,把自己受奴役、受剥削、遭迫害到逃亡北方、实现自由的 亲身经历写成传记并于1861发表。通过这部自传文学作品的中译本,更多的人 更清楚地认

4、识美国的蓄奴制历史,更深入地了解奴隶的生活以及这一歧视黑人的 制度是怎样对奴隶特别是女奴进行压榨和迫害的。该作品属于传记文学范畴。传记文学是作者通过纪实的写作方式和多种文学 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事迹和体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刻画人 物爱憎分明和鲜活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该传记中涉及到的人物50多个,在 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形象十分鲜活,比如负重坚强的外祖母对奴隶主的隐忍, 吃苦耐劳的姨妈对奴隶主的忠诚,老奸巨猾、用心险恶的医生对女奴的欺压,以 及追求自由、果敢勇毅的女主人公琳达布伦特的机智。特别是作者在逃往北方 之前对她在“囚笼”一样的小屋中度过的七年时光的描述更加无情地鞭挞了奴

5、隶 制的罪恶。女主人公的遭遇深深感动了身边的亲友其中也包括白人奴隶主,在亲 友的帮助下女主人公得以逃往北方。第二章:翻译前期准备项目文本分析笔者的翻译任务为该项目的1630章,共计3,7000字。接到任务后,笔 者首先搜集并查阅该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而后多次阅读整部作品,以期充分了 解作品的人物关系及事件的发展脉络,最后开始动笔翻译。这部黑人女性的自 传作品从黑奴和女性两个视角出发,从儿时的经历开始叙述。作者在成长的过程 中经历了善恶不同的主人,小时候的女主人让作者学会读书写字,后来病逝,而 后新的主人弗林特医生夫妇折磨陷害她,后来为了自己孩子的自由,作者毅然决 定逃往北方,与她的儿女们享受自

6、由的权利。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历经逃跑, 追捕,躲藏直至坐船去北方。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简单却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 心理和语言的描写、对立阶层利益的矛盾斗争、贩奴的罪恶控诉、奴隶逃亡北方 的历程,揭露了奴隶主对奴隶赤裸裸地剥削与欺诈,剖白了奴隶的真诚、勇敢以 及对自由的向往。作品朴实的语言、铺陈的叙事手法充分塑造了女奴琳达布 伦特的坚韧、果敢、聪慧、爱憎分明的个性,同时向读者展现了众多奴隶的不幸 与苦难。翻译计划制定本项目的翻译成果将制作成电子书,受众多为使用电子书在线阅读的学生, 英语爱好者,和西方文学爱好者。委托方对译文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译文内容忠实和通顺,并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并

7、力求原文和译文的语言语体风格 一致。本项目启动之后,项目负责人就译员的翻译任务作出部署,并就翻译前期 讨论及翻译流程及注意事项作出安排。(1) 2014年6月一2014年10月完成一 稿,并提交译文。(2)2014年11月一2015年3月审稿,项目译员之间互相校 对,并对校对意见进行修改。(3)2015年4月一6月提交二稿。最后发表译文, 完成翻译项目。第三章: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功能对等理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 尤金奈达是美国语言学家,著名翻译理论家。他从语源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 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

8、中, 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 信息既有表层的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 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奈达指出译文应该在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判断译文和原文是否对等,应该以读者的心理反应为标准,也就是说译者不应仅 仅停留在结构和语义层面上的对等,而是力求使译文读者产生原文作者通过其作 品想要达到的功能和效果,从而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之后,获得同原文读者大 致相同的感受,使翻译真正成为思想感情和文化信息的转换器。因此,在文学翻 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

9、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 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就是“内容大于形式”强调当内容和形式发生冲突 时,内容一定要先于形式(Nida,2004:203)。由于中西方存在着思维方式和逻辑 习惯的差异,为了达到译文符合译入语国家读者的习惯,使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更 容易接受,笔者在翻译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根据奈达理论的具体内 容,拟从四个方面剖析其在英译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结 构的异同使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使使源语言和目标语实现词汇方面的语义对等; 二、采用增译和减译,词类转换的方法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目标语表 达习惯以

10、及在文化背景和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三、采用正反译法再现原文 的文体风格。四、对于原文的长难句,采用重组法,句子的拆分与合并等译法使 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接受。翻译技巧及案例分析在翻译词汇时,笔者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较为准确的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若 直译后,译文意思不够准确,或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笔者则采取意译的翻译方 法,而针对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则采用转性译法,拆分法使之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更易被读者接受。案例一、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实现词汇方面的语义对等在翻译过程中,用目标语言将源语言正确表达出来,这时每一位译者的基本 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必须从源语言的

11、最小单位一一词汇入手,笔者在 项目翻译中,遵循功能翻译理论,追求语义对等首先要保证词汇意义的对等。笔 者主要从直译、意译两个方面探讨词汇的语义对等。1、直译法直译强调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有助于保持原文的格调, 直译不是死译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直译强调留其形而达其意。例 1 Nothing could please her better than to see me humbled and trampled upon,没有译文:没有什么比看到我恭顺谦卑、任人践踏更让她快活啦。分析:该句中humbled和trampled upon用来表现奴隶主眼中奴隶应有的心 理和生存状

12、态,这里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将humbled和trampled upon译为恭顺 谦卑和任人践踏 即可反映出奴隶主的冷酷和奴隶的凄惨。2、意译法意译强调神似。当原文在词汇意义,句法结构问题风格上与译文有较大差异 是,就不能拘泥于原文,应当采取意译的方法,用另一种语言形式将原语言的形 式进行阐释性的说明,正确的表达出原文的思想主旨。意译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 规范和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流畅和自然。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乱译, 意译强调“传其神”,而不需要“留其形”。该作品属于传记文学,源语文化与译 入语文化差异较大,译者不能自始自终坚持直译,应根据需要进行意译,这样才 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例 2

13、 I resolved to give him no cause to accuse me of being too much of a lady, so far as work was concerned.直译:就工作而言,我决心让他找不到口实指责我过分淑女。改译:就工作而言,我决心让他找不到口实指责我养尊处优。分析:a lady原意为女士或优雅的女子,too much of a lady常理解为十分优 雅。由于作者能读书写字,相貌端庄,以前并没有像其他的奴隶那样干粗重的活 儿,我”猜到年轻的主人为此心生嫌隙。这里采取意译的方式将too much of alady译为养尊处优,反映出年轻主人

14、的内心对“我”的鄙夷之情。案例二、增译、减译和词类转换法使译文实现句义的对等,符合目标语表达 习惯增译例 4 One day, she sat under the window where I was at work, crying that weary cry which makes a mothers heart bleed.译文:一天,她就坐在我干活的那个房间的窗户外哭,哭得声嘶力竭让任何 一个做母亲的心里流血。分析:a mother字面意思是“一个母亲”,可是把后面的分句译为“哭得声 嘶力竭让一个母亲的心里流血”,译文的感情较弱。文中,“我”作为奴隶必须工 作,不能顾及子女、亲情,因为

15、在奴隶主看来奴隶是低等动物,不配有感情。“我” 虽然听到女儿在哭,亦不能越矩。女儿的哭声让任何母亲听了都会心疼。为了弥 补直译的感情缺失,所以此处应采取增译的方法,译为“任何一个母亲”。减译法例 11 The doctor stamped his foot at him in a rage, and exclaimed, Get out of the way, you little damned rascal! If you dont, Ill cut off your head.译文:医生愤怒地跺了他一脚,厉声说道:“滚开!他妈的小坏蛋,如果不听 话,我把你的头砍下来!”分析:弗林特医生两次

16、去北方追寻逃奴“我”未果,花了一大笔钱,正满腔 怒火,这时“我”的儿子问他把他妈妈带回来没有,弗林特医生先是愤怒的跺脚, 厉声呵责,不仅骂还恐吓小孩,通过对弗林特医生的的肢体动作和和语言的生动 描述气急败坏的形象跃然纸上,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实现语言风格对等,笔者 根据原文的 “stamped his foot at him in a rage, and exclaimed”也使用连动词对应 地译为“愤怒地跺了他一脚,厉声说”。“you little damned rascal!”更是典型的强 势的成人对待弱小的孩子的话语,为了简洁有力笔者将”you”略去不译,译成“他 妈的小坏蛋”。例 5

17、But when winter came, the cold penetrated through the thin shingle roof, and I was dreadfully chilled.译文:可是到了冬季,寒气穿透薄薄的木瓦屋顶,我感到冷风刺骨。分析:when winter came不必逐字译成当冬天到来,因为前面还有一连词 But,为避免连词连用的累赘感,此处笔者采用减译法将此译为“可是到了冬季”, 这样转折语气自然,表达流畅。3、转译法例 3 My fear of snakes had been increased by the venomous bite I had r

18、eceived, and I dreaded to enter this hiding place.译文:上次遭遇蛇咬,现在我对蛇更惧怕了,踏上这个藏身的地方,我不由 心惊胆颤。分析:My fear of snakes按照字面直译为“我对蛇的恐惧”,而后面分句的主 语皆为我”,为了给译文读者统一的阅读视角,所以把My fear of snakes had been increased译为:我对蛇更惧怕了。该句通过把fear的名词性转化为动词,比起 直译,该译文更简洁,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案例三、采用正反译法再现原文的文体风格。5、正译、反译法例 6 Nobody respects a moth

19、er who forsakes her children; and if you leave them, you will never have a happy moment.译文一:没有人尊重抛弃孩子的母亲,如果你离开他们,你永远不会幸福的。译文二:抛弃孩子的母亲会遭人唾弃,如果你离开他们,你永远不会幸福的。分析:这个句子包含了一个否定的不定代词Nobody,译文一采取直接字面 直译的方法,将原文前半部分译为“没有人尊重抛弃孩子的母亲”,虽然说意思 译出来了,但是表达不够地道。译文二采用正反译法,变否定为肯定,Nobody respects译为“遭人唾弃”则能更好地表达说话者(我的外祖母)极

20、力反对“我” 逃跑的急切心情。案例四、采用重组法,句子的拆分与合并等译法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 英汉句法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英语重形合,英语是线性语言,其句法以 主谓结构为中轴线其它成分则以枝丫的形式构成分支线并通过关联词与主轴线 相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倾向于外显,;而汉语多意合,句中各成分之 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词。汉语句子以主题为统率进 行铺排,即“话题一一说明”的结构,形式多样,组合自由,句子与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更多的则为隐含的(杨林,2007:序言)。分句与分句之间,句子与句 子之间少见逻辑关系词。为此笔者采用重组法,合句法,拆句法实现句子的语义 对等

21、,研究句子的结构对译文的影响意义在于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1、重组法例 7 This was the good old lady who paid fifty dollars for my grandmother,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her free, when she stood on the auction block.译文:这个老 太太是个好人,当年外祖母站在拍卖台上,为了让外祖母获得自由她花五十美元 买下了我的外祖母。分析:原文含有两个复合结构,一个是定语从句,另一个是时间状语从句。 由于汉语的句子依靠逻辑顺序的规律构建,按照实际的时序和事序来安排语序,

22、 在时间上分为先后顺序,在逻辑上注重前后因果关系。笔者把时间状语从句调整 到前面,先交待时间,然后再交待原因,最后是结果,这种重组的译法对句子与 句子之间关系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符合汉语句构特点。2、合句法例 8 There was joy and there was sadness in the sound. It made my tears flow.译文:无论是哭声还是笑声都会让我泪流满面。分析:原文是两个句子,笔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两句具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就采用合句的译法将其译为一个句子,这样目的语读者读起来更自然。3、拆句法例 9 My hope was that the doctor

23、 would get discouraged, and, for fear of losing my value, and also of subsequently finding my children among the missing, he would consent to sell us; and I knew somebody would buy us.译文:损失一个女奴,再赔上我的两个孩子,这正是弗林特医生所担心的。 他会泄气并同意卖掉我们,我知道有人会买下我们,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分析:在处理英语长句时,一般采用拆分的方法,把原句拆成若干部分,根 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该

24、句主语My hope后的表语从句由三个并列句 构成,其中第二个分句带有较复杂的原因状语。笔者先将主从句拆开,先译从句, 把主语放在最后呈现,符合汉语先铺陈后点题的特点。案例、文体风格对等翻译的基本任务就是忠实的在现原文,所以译者对原文风格的追求是必要 的。做到风格上的对等译者需要对原作中的风格标记进行分析和鉴别。原文文本 中含有民族语言特色及历史典故和宗教信仰,因此带有文化的差异性,翻译时要 相应的体现原文的风格,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处理,以实现风格的再创造,从而 适应目的语的交流。原文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内容,朴实中带有虔诚的信仰,句句流露出对 的 热情与激情。翻译时既要表现出 又要优化与句风格

25、,适当进行异化处理,让 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份虔诚,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问题风哥的塑造关键在于与原语风格的适应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深刻 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巧妙对原文风格进行适应性的转换,才能将原文的风格意 义再现于目的语中,更好地体现其神韵与意境。总而言之要先把一篇传记文本较好的表现出来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首先要深入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站在原作者的角度想起所想,才能体会到原 文的中心思想,翻译的前提是译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不同的 背景文化所带有的特殊性,具有较好的译入语驾驭能力,然后再灵活的采用例 10 She hasnt so much feeling for

26、 her children as a cow has for its calf. If she had, she would have come back long ago, to get them out of jail, and save all this expense and trouble.译文:她对孩子的感情还不如母牛呢,母牛还知道护犊子。如果她有感情, 她很久以前就会回来把他们救出去了,也就没有这些代价和麻烦了。分析:这一句是“我”的女主人一一弗林特医生妻子对“我”的逃跑所发的 一顿牢骚。考虑到中国文化中的母牛也具有爱护幼崽的形象,笔者把feeling for . as a co

27、w has for its calf译为:母牛还知道护犊子”,这样不仅做到了文化对等, 听起来亦口语化。另一方面符合说话者一一刻薄的女奴隶主的身份。He was a chip of the old block.If he found any slave out after nine oclock, he could whip him as much as he liked; and that was a privilege to be coveted.如果他发现任何人九点后(宵禁时刻) 跑出去,他就会抓住并鞭打此人,直到他满意为止。这是别人垂涎三尺的特权。第四章项目小结通过此次项目的开展,笔者

28、认为翻译人物传记作品需要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 的差异,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对原文的语言特点、内容有着 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后,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和选用,不断地加以 修改润色,使之成为一篇优秀的译作。笔者在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有一下几点总结:1、传记文本的翻译方法,传记文本兼有信息功能和表情功能(张美芳,2006)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者不仅要将原文的信息正确表达出来,还要将传记文学的文 学性体现出来。那么针对中英文的思维和逻辑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不 同的翻译方法,如词汇方面可以直译的尽量直译,这样可以简单清楚准确的传达 原文的含义,不能直译的,则采取意译,增译或减译,正反译,此类转化等方法 力争实现字面之上的语义对等。对于句子方面,针对中英句构的各自特点,采用 重组法,拆句法,合句法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