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1页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2页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3页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4页
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组技术组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2013地下水调查评估培训讲义材料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专题培训讲义(2013年)22二O三年五月cnClMSSSSES.-E3驾SI養T1-1ss1-1ssMBe皿d-E1-19999ss15fnmd668Z91-lco82isBS-8-l-lol-lZGcn盡1-lGcn菁IIP盡PEzol-l22总论1.1目的意义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明确了我国未来5-10年在地下水污染管理与控制的工作任务。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是全国地

2、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优先实施的重要项目,是地下水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能够为摸清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奠定基础。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专题中的再生水农用区主要指以污水处理厂处理和未经处理污水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灌溉区。本专题的目标如下:1)形成我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调查与评估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全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2)摸清全国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为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1.2工作任务和要求1.2.

3、1主要任务R:一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灌溉区的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在再生水农用区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分布特征及再生水灌溉对其影响程度,完成再生水农用区重点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调查与评估的工作,形成各省(市)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报告,为科学制定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1.2.2主要要求(1)明确职责,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财政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要密切配合,沟通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总负责

4、,要落实牵头部门,统筹协调省级、地市级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2)技术支持,质量控制再生水农用区专题技术组负责编制专题调查实施方案、培训讲义、技术指南等,指导地方技术组开展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为地方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精心组织,深入调查各省(区、市)要制定相应的调查评估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结合技术组共性要求,发挥本地区积极性,精心组织实施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工作,配合总体技术组开展的完善工作,汇总分析本省(区、市)的调查评估成果。1.3技术路线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见图1.3-1。图1.3-1:技术路线图

5、51511.4调查方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基础上,以地面调查为主,根据任务需要,结合调查精度、工作目的等,有选择的选择以下调查方法。(1)遥感技术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TM和环境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区分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水体、地下水溢出带、土地利用变化等。在场地调查中,宜选用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用于识别点、线、面污染源,如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的堆放规模、工业企业布局等的调查。2)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要查明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发生源(人为污染源包括点源、线源和面源)的类型、污染物的特征和主要组成,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污染物接纳场所的特征包括废水排放

6、去向、接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场所及特征),水的利用情况及废水处理状况等;了解与受污染地下水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污染情况,包括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等。污染源调查优先采用已有污染源普查资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辅助开展实地取样检测工作。(3)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调查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探明地下管道,初步识别土壤或浅层地下水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为监测点布设方案提供依据。主要应用于加油站等有机污染调查对象。4)水文地质钻探钻孔设置要求目的明确,尽量一孔多用,如水样和/或岩(土)样采取、试验等

7、,项目结束后应发现污染物质则可对土样进行及时补充分析。5)分析测试承担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价样品测试工作的实验室及其承担测试指标应具有国家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资质。(6)地下水污染动态监测在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过程中,应及时分析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全面掌握地下水环境状况,提出地下水水源、污染来源和区域环境监测网优化方案,开展地下水动态连续环境监测,建立环保、国土和水利的地下水动态长效联合监测机制。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点部署方案应在充分分析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污染源类型、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物特征、污染途径、污染影响等布设。1.5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1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规范(比例尺1:50000)(GB/T14158-93)11)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1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

9、296-99)(13)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1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O05)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1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发布稿)(HJ494-2009)(1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发布稿)(HJ495-200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0922-2007)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2.1完善清单各省(区、市)在2012年清单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核实确认再生水农用区清单,

10、完成调查对象清单表的填写,并上报至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信息平台,构建完整的清单数据库。填报的对象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再生水农用区:灌溉面积在2000亩及以上的灌区。灌溉面积在2000亩以下,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区内;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生水农用区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坐标、面积、灌溉水源、灌溉历时、监测井信息和水质监测等信息。完成再生水农用区清单表的填写(见附件一表1-5)。清单的资料信息可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资料、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报告中获取。2.2确定重点调查对象根据再生水农用区清单,各省(区、市)对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再生水

11、农用区进行重点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区内。灌溉面积在1万亩及以上的大中型灌区以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或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灌溉,且灌溉历时达5年以上。2.3资料收集与踏勘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水质与水文地质等综合性或专项的调查研究报告、专著、论文及图表,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污染源有关的调查统计资料,各调查对象所需收集的具体资料详见表2.3-1。表2.3-1资料收集相关信息表编号类别资料内容资料来源资料归属部门要求1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含水层系统结

12、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点(泉、水井)分布,地下水流场特征、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区域地质志、水文地质勘査报告、工程勘査报告国土部门纸质版或电子版2气象资料主要气象站近10年降水量(逐月降水量、降水天数)、逐月蒸发量、逐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温度等气象统计数据气象部门纸版或电子rt.rt版3农用区基本情况包括再生水农用区位置、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耕作方式、灌溉方式、土壤类型、管理状况等农用区基本情况。农用区可研报告、环评报告、农业普査成果、水利普査成果农用区管理部门、农业部门、水利部门纸版或电子版4再生水农用区灌溉历史灌区开灌以来灌溉历史变化情况:灌溉面积的变化、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13、、灌溉用水(包括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生水或直接灌溉的污水)历史资料,包括灌溉用水组成、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组分、浓度及其变化等。农用区水质监测报告、田间管理记录农用区管理部门、住建部门、环保部门纸版或电子版5地下水资源状况再生水农用区内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和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分布情况,包括主要含水层开采量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国土部门、水利部门纸版或电子rt.rt版6地下水环境状况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质类型和特征、现有监测井坐标、近10年逐月水位水Ift.t.tt质数据地下水水位监测报表、地下水水质监测报表、地下水环境问题调査评价报告国土部门、水利部门纸版或电子rt.rt版7地表水水文水质资料再生水

14、灌区内地表水各水期平均径流量、逐月水质资料。地表水的水文、水质监测报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纸版或电子版8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成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区内的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査报告环保部门纸版或电子版9土壤污染情况再生水农用区土壤质量状况,污染物组分、浓度、分布和变化情况。土壤污染状况普査成果环保部门纸版或电子版10污染源情况农用区内污染源分布及发生污染事故历史情况污染源普査及动态更新、环境统计报表、污染源调査资料环保部门纸版或电子Ml版232现场踏勘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现场踏勘了解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重要污染源、井(

15、泉)点、监测情况、管理状况以及土地利用、人口结构等情况,结合调查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制定调查和监测方案。具体应完成以下重要的踏勘任务:(1)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区)信息、井(泉)点信息、土地利用情况、环境管理状况、再生水灌溉工程管理状况进行考察,以确定是否与资料中提及的一致。(2)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1000m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和污染源的情况。敏感点主要是指饮用水源地;污染源包括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矿山开采区、高尔夫球场、加油站、工业园区等类型。调查的内容包括环境敏感点和污染源的数量、类型、分布、影响、变更情况、保护措施及其效果。明确其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

16、能区及保护内容。(3)所调查的再生水农用区内地下水环境监测设备状况,特别是放置环境、深度以及地下水位。(4)观察现场地形及周边环境,以确定是否可进行地质测量以及使用不同地球物理技术的条件适宜性。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工作,省(区、市)可完成对再生水农用区基础信息调查表和灌溉所用再生水来源及水质基本信息表的填写(见附件一的表2-5-1和表2-5-2)。人员访谈通过访问调查对象的知情人员,获取生产活动、污染排放等相关信息;访问调查对象所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队等单位,获知调查对象的水文地质及与地下水质量相关信息;访问调查对象所在区域环保、水利等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污染排放情况、地表水信息、地下水利用情

17、况等;访问区域气象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气象信息。2.4调查监测采样点布点原则和方法(1)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地下水监测点位的布设需遵循以下4点原则:监测点布设可反映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地I三l=l平行和垂直于地下水流向的方式布设监测点,样品布点数量一般不低于7个(再生水农用区上游和两侧各1个,再生水农用区及其下游不少于4个)。再生水农用区面积大于100km2的,至少设置20个监测点,且面积以100km2为起点每增加15km2,监测点数量增加1个,以网格方式布设。污染源主要对浅层地下水产生影响,因此监测井选择和打井时一般选择浅层地下水监测井,若浅层地下水发现污染的,在下游选择一眼监测井,增加1个主开采

18、层(以饮用水开采为主的含水层段)地下水监测井。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可充分考虑使用现有监测井、民井或泉水,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需增加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2)灌溉再生水监测点布设再生水监测点布设应以区域再生水灌溉渠(河、沟等)的流向为基础,在区域内灌溉渠上游、中游取水量较大、下游的取水点设置采样和监测,并在农用区内水文条件剧烈变化的水段(水流汇入处、水工构筑物等)增加采样点。(3)土壤采样点位布设新建钻孔或监测井时,需对包气带土壤柱状样品进行采集。制定采样布点方案各省(市、区)根据调查范围内再生水农用区的特点,依据上述布点原则编制采样布点方案,由省(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环保、国土

19、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方案评审,并向总体技术组提交评审意见材料采样分析(1)采样时间地下水样品采集和现场监测每个调查对象至少在67月份完成一次采样,有条件的地方可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样一次。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以2日之内为宜。灌溉再生水样品采集采样频率为该再生水农用区农田灌溉期,每年样品采集4次以上。土壤采样包气带土壤柱状样品采集时间与建立监测井同步。(2)样品采集、保存地下水样品地下水水质监测样品采集与保存参照参见技术组编制的地下水调查环境监测技术指南试用)相关规定进行,并填写地下水现场采样记录表(附件一表4-2)。土壤样品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与保存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

20、/T166-2004)、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O09)相关规定进行。样品采集时间与打钻和建立监测井同步。同时填写土壤采样记录表(附件一表4-3)。灌溉再生水样品灌溉再生水样品采集与保存参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T91-2002)。(3)监测项目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调查指标见表2.5-1(详见附件一表4-4),土样测试指标详情见表2.5-2(详见附件一表4-5),灌溉再生水水质监测指标见表2.5-3(详见附件一表2-5-2)。其中地下水样品调查指标选测项目不得少于10项,灌溉再生水调查指标选测项目不得少于6项。表2

21、.5-1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调查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现场测试指标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8基础指标(必测)钾、钙、钠、镁、碳酸根、碳酸氢根、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钼、钻、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碘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铍、钡、镍、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硫酸盐、氯化物、总a放射性、总卩放射性38必测特征有机卤农药滴滴涕、六六六2指标有机磷农药对硫磷、马拉硫磷2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3无机组分总磷、硫化物2再生水监测指标(针对灌溉用再生水)

22、生化需氧量(BODQ、铝2选测特征指标无机组分溴化物、锑、硼、银、铊、氯化氰、总铬7农药、除草剂、除菌剂百菌清、六氯苯、七氯、乐果、甲基对硫磷、咲喃丹、毒死婢、敌敌畏、溴氰菊酯、灭草松、草甘膦、阿特拉津、2,4-D13卤代烃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12酚类2,4,6-三氯酚1氯代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4单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5多环芳烃苯并(a)芘1酯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其他丙烯酰胺、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4表2.5-

23、2土样测试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理化土壤含水、土壤酸碱度、可溶盐、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土壤颗粒级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粘土矿物组成8无E机镉、汞、砷、铜、铅、总铬、锌、镍、全磷(TP)、全氮(TN)氟化物、氰化物12有机综合滴滴涕(总量)、八八八(总量)、总油48农药六氯苯、七氯、七氯环氧、艾氏剂、狄氏剂、氯丹、毒杀芬、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乙酰甲胺磷、五氯酚、甲苯胺、阿特拉津、甲胺磷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甲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单环芳烃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多环芳烃萘、苊、二氢苊、芴、蒽、荧蔥、芘、苯并(、蒽、屈、苯并a、荧蒽、苯并(K)荧

24、蔥、苯并(a)芘其他三氯乙醛、挥发酚、邻苯二甲酸酯表2.5-3灌溉再生水水质状况调查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现场测试指标pH、溶解氧2基础指标(必测)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SS)、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钻、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碘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硫酸盐、氯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数(个/L)、蛔虫卵数(个/L)29有机卤农药滴滴涕、六六六2必测特征指标有机磷农药对硫磷、马拉硫磷2无机组分总磷、硫化物2再生水监测指标(针对灌溉用再生水)生化需氧量(BODQ、铝2

25、选测指标(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原水类型和水质情况、处理后再生水存在的主要污染物质来选择)铍、钼、镍、硼、三氯乙醛、丙烯醛、甲醛、苯、总a放射性、总卩放射性、锑、钡、银、铊、氯化氢、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1,1,1一三氯乙烷、三卤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2,4,6-三氯酚、三溴甲烷、七氯、六氯苯、乐果、灭草松、甲基对硫磷、百菌清、呋喃丹、毒死婢、草甘膦、敌敌畏、莠去津、溴氰菊酯、2,4-滴、乙苯、二甲苯、1,1-二氯乙烯、1?二氯乙烯、1,2-二氯苯、1,4-二氯、三氯乙烯、三氯苯、六氯丁二烯、丙烯酰胺、四氯乙烯、甲苯、邻苯二甲酸

26、二(2-乙基己基)酯、环氧氯丙烷、苯、苯乙烯、苯并(a)芘、氯乙烯、氯苯溴、总铬61质量控制(1)数据填报的质量要求数据规范性要求字符型数据按指标解释的要求填报,不能超出规定的字符数;数值型数据应按规定计量单位、数据长度、保留小数位数填写;枚举型数据区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正确理解各选项的释义后按要求分析填报;编码,调查对象采用计算机自动编码数据完整性要求调查表填报数据必须完整,必填项必须填报,要求表中不能出现空项,在无需填报的指标项后打/”数据准确性要求填报数据必须准确,按填表要求,通过档案查阅、现场访问和勘查、工作底图量算、计算观测、分析推算等获取调查数据,数据来源有据可查,数据真实、可靠

27、、正确。数据一致性要求数据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填报数据满足数据间审核关系,包括逻辑性审核、异常性审核和匹配性审核。调查对象的关联指标之间要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如同一调查查表中分项与汇总项之间具有叠加一致性;关联指标满足一定关系或一定范围内的某种关系,如耕地面积与再生水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等。数据填报程序规范化要求各种类型调查表的填表人员、审查人员均要签字,各负其责,履行各自审核程序,没有签字的调查表各级调查查机构不予接收。(2)现场采样监测的质量要求样品采集、保存、运输、测试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及本项目专题之一地下水调查环境监测技术制定的方法。2.5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

28、价地下水质量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单项组分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对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之外的指标,微量有机污染物组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的内容进行评价,指明超标因子与超标倍数。对于未列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指标,需指明检出组分名称和检出值。根据以上评价方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填写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及初步评价结果表(附件一表4-4)。地下

29、水污染现状评价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是反映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污染程度。评价过程中,在除去背景值的前提下,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能直观反映人为影响,同时反映水化学指标超过国际公认危害标准的程度。采用污染指数P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ki厂C-CP=ki0kiCIII其中:Pk水样第i个指标的污染指数;kiCk水样第i个指标的测试结果;C表k水样ki0无机组分i指标的对照值,对照值选取的主要来源为:背景值监测井结果;地区最早的分析资料或区域中无明显污染源部分补充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优先考虑使用背景值监测结果。有机组分等原生地下水中含量微弱的组分背景值按零计算;C地下水质量标准或

30、地表水III环境质量标准中指标i的m类指标限值。污染指标分级标准为比0,污染级别为I级,污染分级为未污染;0VZ.2,II级,轻污染;0.2P0.6,m级,中污染;0.6VPS1.0,IV级,较重污染;101-14800|再主水灌区地下水环境调查仁再生水农用区编码110115C010202Z昴度曄雨里年扱端量低温度-27.4年最低睦水呈1959(mm)年极端最高温度43.8年最高降水里1040地址街旳)自治区、直辖市)丨I地反市,州,盟)匚二|县【匮、市、旗1.伯再生水歎S面和J000:(田)年平均降雨亘644(mm)喙年平均關务1.15再生朮灌渺星6001.160保证率96万制L(知118耕

31、地类型及面門水出旱地水因(亩T1.191漑作物类型旱地:303000”了复种指埶鼾管1S狀紀國纤维作物已旱弛咎探地根茎类作物2.2管理单位地址省份容称区县名超衔村容潇2.3管理单位性质卬事业単位集休其他是習谡有地下本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心是否如有,栢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灌洒工程、灌彩渠道的运行錐护管理是否正常:。是否是習脣地下氷环境保护工程:a是否如有,是否正常洁行;是否是否定期进行再生水水质的监测把关:心是霄24管理錐护状况是否定期进行地下水质的监测把关:。是否是否诙再生水灌漑后的土壤质重进行监测把关;a是是否对再生水灌漑启磁产品质星安全进行监测;“是否*1页冷点I污染源)信息填夷日期2

32、环愤歇感点(污染源)信息单位负责人黄振芳+增加刪除履嘴瞥名称经度(度)经度(分)经度(秒)纬度(度)纬度分)纬瘦:秒)审複人周东填夷人北京埶据采1006填夷人联系方式01088426716表3.1-3水文地质及气象信息调查表水文地质茂气象信息调查克省自治区犬地坐标X经度纬度卫地理坐标M气象特征3.卯莘雨集中月1口2口3#口5団日070379101112返回1基本信息乡頤街村).衣地坐标丫玄1气假气假类型:M2温度年均气温C):12调查对象名称1.3地理位置=2编码1101160010202Z地区(市、.洲叮.盟3.即榮水i參年均眸水理(mm:544温带犬陆性气假4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鑒型删除含I

33、t层售称含水类型潜水含水层孔隙水含水层特证含水层岩性:枪戢沉和物沅稹岩3火成岂娈质岩含欢层厚度耐;11.4水位理聚呵也工包气带特征包气帯岩性:细砂包气带犀度U渗透系数(cm/s):0.01是否分布连胃44补给方式尢气隆朮地表水含水层间的相互补给人工补络M&引氷渠道的逡痛、淹既水的入信凝结水补给其它帖排辿方武泉泄流団蒸岌排泄/人工排泄4上周曜环憤镇感点是習有隼中式谀用水水骡地:是。否耳酣近地克水俸/河湖E塘1.也水库回渠鼻污於勾海水其它3身舔鶴豔地面沉躍地裂缝土壤盐益化召睪化地方病无其它无勺地质特证阴地形地貌平原2摯地闿坡度:0.015一3地势:劳54周边地质规象鬻鬥冲沟門崩塌門戟鬥断层門岩溶已

34、无两其它石屋吕石场地葛础岩性刚松勖沉识物門沉穆岩門火成岩門叢质岩填妾单血填克单傥负羞人:苗振芳填表人:填3期:创12年吧月0&曰5151灌溉所用再生水来源与水质调查评价xxx灌区主要引用xxx(30万吨/日)和xxx(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xxx灌区工程范围包括xxx渠、xxx渠、xxx灌区一支干、二支干、三支干、四支干、xxx渠。在研究区内布设灌渠再生水监测断面共8个,详见图3.1-2。监测项目包括:pH、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氨氮、硫酸盐、氯化物、碘化物、铁、锰、铜、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氟化物

35、、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挥发酚类、六六六、滴滴涕、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等39项物理化学指标,灌溉所用再生水水源及水质基本信息见表3.1-4。图3.1-2灌区监测点布设5151表3.1-4灌溉所用再生水水源及水质基本信灌漑所用再生水来煩艮水质基本捨息表返回二芳永类型(參选)工业污水农业污加医疗污水2是否经过寿逐处理厂处理o全部団生活运生其它玄若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请填克污水处理厂信息污水处理厂信息+増加丽刪除污欢处理厂名称II盖处章)污水处理类型污水摊理级别污水排秋等级污水处理厂生旺污水二级级B0II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二级级日1共1页1505再生水灌漑

36、水源水质监剜表|三口(连:选释r5.ife置信息】的复选框后进行删除5H监剩位置信息监剩f立置名称线|闸-经度熾1纬度.隈)且2选择性项巨彼門钳已银珊|帆.三氯乙醛丙烯醛甲醛鬥总诡射性0总獭射性铢匚1观鬥银I卡诞団三氯甲烷四氯化確一氯二痙审烧刀二氯一温用烧11.2-Z氯乙烧*二氯甲烷1.1,1-三氯乙烷E三氮乙酸n2,4.6-21酚Bzi甲烷口七氮鬥六氮董目乐果鬥戎草松甲基对碼磷百菌淸n咲喃上B草甘瞒敌敌畏B莠去津B覇飜伯2朋呂苯門二甲苯鬥和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1,2-zS三氮乙烯三氢苯亦氮丁二烯丙烯酰胺団四氮乙烯甲荼邻苯二甲酸二(0乙基己基I曹m苯苯乙烯苯并庇氯乙帰氯苯瀑总锯再生水滙漑水煩水

37、质监涮姦(敎里单徒:mg/L)+増加丽刪嘛15T共i页单位员责人黄振芳审檢A填表人周东填表人联采方式88426716填表日期i采样时间(年-月日生化需氧ffi(BOD5)2012-11-112.1化学HW(cc5151再生水灌区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位的布设XXX灌区目前有地下水监测井20眼,井深在6080米之间。本次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到此层位水质普遍较好,在研究区范围相应的2030米层位选择6眼现状监测井,同时新开凿钻孔2眼(分别位于xxx和xxx,井深为36m和28m),共计28眼,满足相应的监测点位的布设要求。现有的26眼监测点位见表3.1-5和图3.1-3。河附恂i

38、:fi乍11kmrr;VH.良MA溟总用W峯:1*监渊井地圧脐测点-港区何道P心;二吐图3.1-3灌区监测点布设表3.1-5灌渠监测井一览表编号名称经度纬度属性深度1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52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63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04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15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686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3表3.1-5灌渠监测井一览表(续)编号名称经度纬度属性深度7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28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09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910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6711XXXXXX

39、XXX浅层地下水井7212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613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514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8115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616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6717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6418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119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7320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6821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28.4622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40.8923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3524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20.225XXXXXXXXX浅层地下水井25.826XXXXXXXXX浅层

40、地下水井40新开凿钻孔的2眼监测井,在开凿钻孔时候记录相应的钻孔信息,包括钻孔位置、经纬度、地下水埋深、岩层特性等等。其中的XXX钻孔岩性情况见图3.1-4。336地區年代岩层厚虚层底和岩性插述井孔结梅目埴土启,3三径二:李天耕应粘土6.28.5千乳直径別0毫计砂巔結土1.W9.8栅应結土11.821.6第四系细砂11.4粘土gg:益:二榜W珞:2-;S7图3.1-4钻孔岩性情况各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见表3.1-6。5151表3.1-6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表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表查看D返回n磋对象帑鬻鬻嚮嚮嚮监剜井漏号SJ井性蕭融飙井騙井时间齬豔S(r1101150010202场地内民用井舌19B2-01

41、-100:00:009.8812.6B271101150010202场地内民用井舌1980-01-100:00:00r洋181101150010202场地內民用井197S-03-0100:00:007.41221101150010202场地內民用井1980-050100:00:0013713.04241101150010202场地内民用井1983-010100:00:003.225.1221i共i页ihi-11m1Rnmnjn7土石岫rti耳申卄J1978-03m1ndaJ5151(2)地下水水质监测进行地下水现场采样的时候进行记录,具体见表3-7。监测指标,包括常规指标:地下水质量标准(GB

42、/T14848-93)中的24项指标(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挥发酚、汞、氰化物、总大肠菌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铁、锰、铜、锌、砷、硒、镉、铬(六价)、铅);有机污染指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等。表3.1-7地下水现场采样记录表研究区地下水水质采用单指标组分评价,根据地下水监测浓度值,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所列分类指标,划分其所属质量类别。其中,控制标准GB/T14848-93中皿类水的上限值。划分所属质量类别时,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评价方法按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进行。

43、地下水评价结果见表3.1-8。表3.1-8地下水样品评价结果汇总表表3.1-8地下水样品评价结果汇总表5151地下水样品倒监测併骗号足背穴背手但芥超川對旨标厨示实荃二11D115001Q202ZJD41101150Q10202ZJ04S04II总闊.mg/L0.013)二mg.L)(0):若(mg11D115aOia202ZJD51101150010202ZJO&S05V5gfL;:町朋化拥(rngiL;.(IV)蛊(mg)L:iUV)驭购L0ODB)_fmgd)(0)洁(mg11D1150010202ZJD11101I5QQ10202ZJ01SOIV灘Jg3;肉眼冋见牧Y)总砸蛮(molL)

44、V-:宫活舉昔梢渤5讥,(IV)鋼甫愿站hL)(IV;材前:mg/LO.fllD1mgfL)(X爭ms5151土壤污染物状况调查与评价新开凿钻孔的2眼监测井(xxx和XXX),在开凿钻孔时候根据地层岩性及污染源情况,选取土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氨氮、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地下水水位调查研究区及周边共布设水位监测井13眼。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3.2案例23.2.1xxx省再生水农用区重点调查对象的筛选(1)建立再生水农用区清单xxx省全省有共八个主要污灌区,污灌总面积达96.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3.3%。xxx省主要污灌区概况见表3.2-1o

45、表3.2-1xxx省主要污灌区基本信息表序号灌区名称所在城市水系面积(万亩)污染类型污染物来源1xxx灌区xxxxxx15.0石油类重金属工业及城市污水2xxx灌区xxxxxx4.2重金属城市及工业污水3xxx灌区xxxxxx17.0有机城市及工业污水4xxx灌区xxxxxx41.0有机重金属城市及工业污水5XXX灌区XXXXXX11.0有机纺织印染、造纸行业污水6XXX灌区XXXXXX3.0有机工业及城市污水7XXX灌区XXXXXX4.5重金属有机钢铁厂及生活污水8XXX灌区XXXXXX1.2石油类石油炼制废水(2)筛选重点调查对象根据按照2012年再生水农用区及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

46、评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调查对象筛选原则,XXX省确定的再生水农用区重点调査对象是XXX灌区。XXX灌区污灌面积最大时近15万亩,污灌历时40余年(满足筛选条件灌溉面积在1万亩及以上的大中型灌区,以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或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灌溉,且灌溉历时达5年以上),污灌区及周边1000米范围内有1个地下水水源(满足筛选条件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部分或全部位于再生水农用区内)。3.2.2xxx灌区概况及清单XXX灌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经过XXX省政府批准人工开凿用于农业灌溉的废水渠,全长72km。渠首设计流量为6.23万m3/d,主渠设计流量为32.2万

47、m3/d。总灌溉面积15万亩,其中污水灌溉面积12万亩,清水灌溉面积3万亩。灌渠沿途有14条污水支管,24处雨水溢流口汇入,同时接纳沿途约40万t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年的59月又混入四分之三的河水进行灌溉。多年来经污水灌溉的农田污染严重,使有毒有害物富集于农作物内,60年代及80年代曾发生过大面积水稻倒伏、稻瘟病等污染事故以及水稻矮化、土壤毒化、土壤板结、稻米品质下降现象,进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造成了灌渠两岸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污染。1999年对灌区的灌溉用水实施清污分流,开始引河水进行灌溉。于1999年结束了灌区提取工业废水混合浑水灌溉沿岸农田的污灌历史。见再生水农用区清单表3.2

48、-2。表3.2-2:再生水农用区清单若称358再生水农耶氐洁单顶序码210112002010?002省時名称|世币霑称区县另称是否重点谓苴是薛度眇C0水圧并重农用区面駅宓用区规谟分类是舌井錢京规监观王要滦猎标石油奘灌嘅才備污水3.2.3xxx灌区及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査1)资料收集与分析门东丘陵水文地贞亚二级林电原纯鋼码单鑫灵责人无审梭戈.匚二IWAI埴表人联我方式Ih54D2Wd期2013-D105-飯水文地质分医編松辽平原及更周边J丘水文地质码虑轻度儼;匚二I昨度砂)衣:冃区类型: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现阶段工作实际执行情况,收集并整理了部分xxx省和案例区域相关的国土、气象、水文及环保

49、数据、图件及资料。1)沈抚灌区自然概况xxx灌区属于冲积扇地下水子系统,该地段该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位埋深浅,开发利用程度高,开发潜力大。地下水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第四季松散岩层厚度为40180m,含水层厚度为30100m,主要由中粗砂砾、砾石和砾卵石组成,含水层埋深多在210m之间,表层覆盖28m的亚砂土、粉砂或亚黏土层。地下水埋深0.5-5m,渗透系数为40150m/d,单井涌水量30005000t/d,边缘10003000t/d。m。深井子以西的中、下游地区系粘性土壤,土层较厚,渗透性差。本区地下水流向一般是由东南流向西北,与灌渠方向大致相同,

50、地下水位是上游35m,中、下游为7122)xxx灌区污染概况地表水xxx灌渠主要接纳石油厂、石化厂、钢厂、铝厂、水泥厂、机械厂、石油机械厂、化工厂等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日接纳污水量约40万t,其中工业污水36万t,生活污水4万t,工业废水中含油污水1520万t。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酚、苯并(a)芘等有害物质,水质极其污浊。据估算,随污水每天进入灌区的石油类污染物约20t,粉煤灰2000to2000年监测结果:灌渠污水日排放量为25万t,污染物日排放量52.3t,其中COD、石油类、氨氮和挥发酚分别为39.2t、2.2t、3.4t和7.0kg。正常时期水流为335m3/s。200

51、4年灌渠某处的灌溉用水监测结果见表3。表3.2-32004年灌渠某处的灌溉用水的监测结果单位:mg/L(pH值除外)监测项目浓度监测项目浓度监测项目浓度pH值8.40-8.56挥发酚0.002Cr6+0.004悬浮物30硫化物0.020汞0.00005化学需氧量44.5氯化物45.35铅0.001五日生化需氧量2.6全盐类425镉0.0001石油类3.46粪大肠菌群(个/升)11-人胃如图3.2-2所示。图3.2-1水文自动监测井图3.2-2土地利在了(如图3.2-1),完成动迁后的土地利用现状用现状环境敏感点现有数据显示,灌区及周边有1个地下水水源地李巴彦水源。由于城市发展,用地类型在短期内

52、发生较大改变。大量农村居民用地完成拆迁和新建规划,目前大多数地块没有新的项目建设动工,环境敏感点较少,除了导致现有水源、取水口以及监测井发生改变,也有可能会在=1新的建设项目建成后新增环境敏感点,而且现在的监测布点工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监测井XXX灌区及周边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专业监测井,只能利用现有民井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因近郊农村也已经普及自来水供水,目前仍保留的地下水井已经为数不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兼顾监测井的质量。民井均属于潜水井,井管材料多为水泥或者铁,井深多在2040m之间,井口直径3050cm不等。其中,4眼民井井口架有提水泵,不能直接下采样桶进行水样采集。图3.2-3本次调查

53、地下水采样所用的民井xxx灌渠XXX灌渠在部分是明渠,两侧堤岸部分水泥浇筑,部分是自然植被,见图3.2-4。冬季前开展现场踏勘工作时,灌渠内的渠水尚未冰封,渠里的倾倒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且有明显的臭味,部分渠水呈绿色。灌渠上游沿岸仍有农村人口居住,但已经没有大面积的农田。下游周边已经发展成为城中村,完全没有农田保田O图3.2-4灌渠现状照片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与分析结果见表6和表3.2-7。5151表3.2-6基本信息调查表地址36.51垄本信JS士理坐标中诬度Iho东第中巧纬蛮臆.I.*气凉票件1.5漣漑所用水污於处理厂一奴出水污水处理厂二議出水污M:曲坯理厂三级出*叵1污卞1.E再生*

54、窓用区类型同北才水耙并亘型西上1疇禮12再生*农用区编码210112002D105Z遍度年瞬圖岳血131-5弋;)年极端绘岂遛度再峻街抽年星薛水掾1065年摄低降水呈聖1(mm)年平舞雨虽597num)玄年平均佃屋7.0CV.)回浜谁窗铠蒲堪微喷涯管谁具他1.8權滾输水方式回明来回管道回浜谁窗铠蒲堪微喷涯管谁具他1.8權滾输水方式回明来回管道51511.9再生唸盘麗回辛原山建合电丘陵金地具也19E3年03月回世二般土遥土卅堪土回刖土回其他1.18耕.衞鬻22管理单位地址1.佗耕地面积回水田早地水田:呈地CB)CH)仁仍再主水湮柚醉区旦霑祢街村名祢省份咅鞭-.16漣诉探证孚爭业单宜om-ac页蛀

55、是百设皙地下忒环境尿护菅理机芮:。是舌如百,拥关皆连制度是兰惟全:是苦是舌有地下水环艮保沪工程:O果2话如有是否正第运行:卷否腔柚工程-律漑渠适的运行逬护管理音正宣:o臭j是百运期进订舟生水水应囲覇测把齐:。是匸百是否定朗进行地下水融监驸把关:o是否是否时再主水權鹅宕的土壤虎基进行监血把斗:o是是舌对再戦腳后E虧中兮圏事口是巒舌5151水鳖翅樂轻度阻)豊厦3)轻腹曲)蚌度條知度汾)X疝地1111彩S.411!W39.8187Q备注环境虽感点(污乗胚)荷息+増加n册.麻表3.2-7水文地质及气象信息调查表際出裁1230450607HSE91Q1112際出裁1230450607HSE91Q1112

56、5151如K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墜増加m含水层主称含水类型是否誨主旻港水含水层孔陳水.星第1承压含水层礼陳求-否第2承.压含水层乳隙水否含水层岩性:回松散沉祝物回沅积岩火成岩妾质岩43包這带特征也三帘厚度(m:0渗透系数(cm/s):0.0035是否分布连续稳定:O,4聊卜给方式叼大這降水叼地表水叼含水层间的相苴补给人工补给丄口引水渠道的渗漏、耀漑水的入-D八污、上下水道的漏水)凝结水补绐耳它4.5排泄方式泉叼泄疣热发排泄人工排泄臬否有集中式饮用水水頑地:是O否47附近蠶叼河湖(塘)水库渠污水沟海水苴它兰七与地下水污地面沉降地裂缱土壤盐渍化沼澤化地方病回无苴它境地贯冋题5地质特征5.1地形地貌平

57、原v5謹霍盘冲沟崩塌5.2地形坡度:105.3地势:东北7高g断层岩落叵I无耳它55场地霍叵I松散沉积物回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51513)现场调查1)监测点布设按照实施方案监测点布设原则,在灌区上游,平行地下水水流方向布设监测点1个,在灌区两侧,垂直地下水水流方向布设监测点2个,在下游布设监测点2个(灌区下游北岸完全城市化建设,无法找到现存地下水井,因此,减少一个点位),灌区内布设监测点1个,共计布设监测点6个。充分考虑使用现有民井或泉水,并且由于案例区域处于动迁过程中及经费不足,原则上不再新建地下水监测井。灌区停止使用渠水污灌已经有十余年,理论上,调查灌区地下水环境状况与现在的渠水水质没有直接

58、的关系。现有的文献资料数据多为灌区土壤污染数据和灌渠渠水水质数据,但鲜有灌区地下水污染监测数据,因此,很难直接分析灌渠地表水与灌区地下水的相关性。地表水监测并不足以说明其与地下水之间的水质和水量的交互关系,因此,本次调查仅在研究范围内的灌渠上、下游分别设置2个监测点进行采样和分析,检测结果仅为参考。本项目未新建钻孔或监测井,所以没有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图3.2-5灌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监测点分布表3.2-8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表地下水监aisss=査看r握回谄空时筑度昭度复険歸度知惶舞度口#(度)I弘您应.,(妙融曲N井鉀号*昔範関f是为呂=tlW嚴厦整井曲与地位求123375314144515

59、21011.20020畀止否莽口并口tmJ(in)O霹行12329123361233412334123312)4232.7210112002049162101120020J711467.4210112002047BL.1:2101120020犖门ai21U2544132.H1410.5414025.52101120020铲否监测项目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筛选了技术指南中规定的选测指标,6个监测点位的地下水水质状况调查监测的指标详见表3.2-9,必测指标完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选测指标选择了14项,满足不少于10项的要求。其中,由于所用民井均按有水泵,无法直接监测水位数据。XX

60、X灌渠地表水水质状况调查监测指标详见表3.2-10,其中,必测指标中因缺乏蛔虫卵数的测试能力,未完成检测工作,其他指标完全满足要求,选测指标选择了9项,满足不少于6项的要求。表3.2-9xxx灌区地下水水质状况调查指标原还物氧可氧肉解溶度838必测特征指标六六六22桂代卤32T2选测特征指标2草剂2代卤4类酚421苯代氯2苯11类酯邻1表3.2-10灌渠地表水水质状况调查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现场测试指标pH、溶解氧2基础指标(必测)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SS)、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钻、挥发性酚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