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无棣县海洋渔业_第1页
经济无棣县海洋渔业_第2页
经济无棣县海洋渔业_第3页
经济无棣县海洋渔业_第4页
经济无棣县海洋渔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棣县海洋渔业“十一五”规划无棣县地处山东省最北部,东北濒临渤海,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黄骅市为邻,版图面积1998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150万亩,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三角洲综合开发的场,也是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桥头堡黄骅港的重点辐射区域,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十五”期间,在无棣县委、县府的正确和宏观政策的鼓励下,无棣县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规划好未来“十一五”期间,无棣县海洋与渔业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产业更快速发展,制定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十一五”规划。一、“十五”

2、海洋与渔业发展回顾(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无棣县直接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7.21亿元,占县内生产总值39。直接海洋生产总值17.21亿元,按行业分,海洋渔业最多,达15.2万元,占直接海洋产业总产值的88,以依次盐业2.01亿元,占11,交通业0.03亿元,占0.02。海洋渔业:2004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为11.06万吨,其中海洋捕捞4.63万吨,海水养殖5.62万吨,有捕捞渔船510只,总吨16486吨,海水养殖面积50.5万亩,其中护养面积19万亩,池养面积14.5万亩。海盐业:2004年全县海盐产量为120吨,有盐田面积355.3万亩。(二)发展特点与经验1、主要特点:(1)

3、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有所优化,渔业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的力度明显加大。海水养殖业仍是发展重点,产量稳中有升。通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使水产养殖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海水养殖年产不断增长,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养殖生产逐步从外延向内涵发展转化。苗种生产体系、病害防止体系及其他各项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水产品养殖发展加快,水产养殖业结构日趋合理。(2)海洋捕捞结构实施性调整。捕捞渔船由小船变大船,作业海域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转移,捕捞网具流刺网产量明显增加。有计划实施捕捞渔民转产船减少近十分之一,有效缓解捕捞压力。(3)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海水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有所加大。以市场,使捕捞渔,效

4、益为中心,加快发展优质高效水产养殖,成为水产养殖的发展主流。南美白对虾、海参、海蜇、文、三疣梭子蟹等名优新品种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养殖结构已开始由规模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4)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一是坚决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大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强专项渔业资源的生产管理,全面推行贝类采捕捞方法,促进了地方专项渔业资源的恢复。制度,全面捕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十五”期间,全县累计用于海洋渔业开发和生产的近亿元,特别是在丰年虫卵养殖、加工,旧虾池改造,滩涂开发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盐业及盐化工发展较快。由于受国内盐业市场的拉动作用和原盐生产工艺的提高,

5、原盐产量稳中有升,原盐生产企业效益普遍好转,从而进一步推动原盐生产企业改造,工艺革新和生产规模扩大。挖潜力(7)滨海旅游业正在兴起。借助无棣沿海独特海洋自然景观,在地方的积极运筹下,以滨海观光、休闲和休闲渔业为主体的滨海旅游已开始起步,并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8)海洋综合管理步入化轨道。海洋机构的成立,队伍的壮大,海洋管理的不断完善,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制度的有效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的制定促进了海洋科学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9)海洋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今后滨海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开发开辟了有效途径,促进

6、了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验和做法。(1)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在渔业方面,完善渔业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探索养殖新品种和养殖模式,积极进行病害防治研究。“十五”期间,先后引进南美白对虾、海蜇、缢蛏、海参等多个养殖新品种,并获成功,其中南美白对虾成为养殖主要品种。还探索出了虾蟹混养、海参滩涂养殖、虾贝混养等适宜的养殖模式。并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在盐业方面,大力推广集中、分区制卤、曲线走水、薄赶深储的制盐工艺和部分死渣活渣结晶、平塑结合的“新深长”结晶工艺,使原盐产量、质量都大幅提高。(2)支持,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发展。“十五”期间是渔业快

7、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卤虫养殖发展速度更快,从而形成了滩涂开发热。为规范卤虫产业发展,对滩涂开发进行了整顿,并首次对5万亩国有滩涂进行对外公开招标,鼓励大投资和标准化开发,对小型滩涂开发也进行了规划。在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工作中,充分渔民提供发展空间。在盐业方面,国家政策,鼓励渔民制定无棣县盐业及盐化工转产,并为转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原盐市场形势,提出今后盐业发展目标和措施。在滨海旅游方面,牵头,广开门路,吸收外部,使滨海旅游开发正式破题。在海洋减灾防灾对策中,采取县财政担大头,企业担小头的投资方式,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防潮堤,将极大地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3)注重海洋综合管理和依法行政

8、,海洋开发生产秩序。加强海监、渔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认真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海洋管理,坚决推行海域使用二项制度,打击乱开、乱占、滥采、滥捕行为,保障了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存在。(1)渔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渔业产业结构不适应当前渔业发展形势。由于受物价总水平下降、柴油价格攀升、渔业资源状况不好的影响,渔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渔民增收难度大。随着我国加入 WTO 和产业的发展,当前的渔业产业结构日益对当前渔业的不适应性。突出表现在渔业现代化进程迟缓,产业结构畸重畸轻,水产养殖结构不合理,海洋捕捞没有突破性发展,加工流通和相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粗加工产品多,缺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2)

9、渔业水域环境和资源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漳卫新河排污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导致近海海域污染严重,再加上捕捞强度过大,电、毒、炸鱼禁而不止,严重制约了渔业健康持续发展。(3)原盐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差距较大,原盐生产企业分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盐化工起步晚,起点低,品种少。(4)滨海旅游、海上交通等产业发展二、海洋渔业“十一五”规划。(一)总目标通过继续实施“海上无棣”和“科技兴海”,资源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北带”开发为契机,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海洋经济“两个转变”步伐,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海洋开发管理机制,以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外向带动,进一步优化

10、海洋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建立起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开发的整体效益,力争使海洋产业增加值较“十五”末翻一番。把无棣沿海地带建成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蓝色产业带,带动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指导以理论和“”为指导,以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建设“海上山东”的决定以为指导,全面海洋发展纲要和山东、省及无棣县“海上无棣”开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性文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以培植主导产业,挖掘新兴产业,寻求新的增长点为工作重点,并力求达到科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坚持的原则海洋与渔业“十一五”规划遵循自然规律

11、和经济规律,按照保护资源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品质效益,完善市场机制,强化类实施。管理等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分1、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原则。根据海洋资源的复合性和多层次性,按照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统筹兼顾,以沿海陆地为依托,以海洋为发展空间,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海洋产业为经济主体,结合,以陆带海,以海补陆,综合利用。实行港口、岸线、滩涂、海岛与海域连成一体的综合开发。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资源,挖掘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2、海洋产业优先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强化对海洋产业发展的,实行加速海洋产业的规模膨胀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相结合,优先发展高效益

12、、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培植经济效益显著,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海洋高新技术进程,形成技术先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高素质海洋产业体系。通过加快企业资产重组,优化存量资产配置,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大、中、小相结合,行业区域规模布局合理的海洋企业群体。3、外向带动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全面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开发的层次和深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海洋经济运行机制,促进地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带动企业乃至全区外向经济的发展。4、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县海洋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优化配置海洋科技资源,引导海洋科技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广泛

13、开展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和开发,加快高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海洋渔业、海盐及盐化工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力争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药物开发、海洋能源、滨海旅游和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新的突破。5、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根据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的基本原则。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容量和资源再生能力,合理确定开发内容和开发力度,严格保护治理措施,注意环境保护,防治污染,确保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四)“十一五”主要计划指标1、定量指标:到“十一五”末,我县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8.3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59%,其中海盐及盐化工产值23亿

14、元,增加值20.99亿元,其中:盐田面积436.9万公亩,海盐年产量4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按80元/t)3.2亿元,税金(按45元/t)1.8亿元,利税0.16 亿元;盐化工产品有溴素、氯化镁等30多种,产量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税金1.7亿元,1.96亿元。由于全县滩涂的“盐业整合”,养殖受到影响,海洋与渔业产值为5.35亿元,年减少值为9.85亿元。其中:海水养殖面积主要有(1)无栈县海水养殖示范墓地(第一海水养殖公司)的1万亩新品种养殖示范区,年产值500万元。(2)“盐业整合”面积65.6万亩,整合后用于盐化工生产的蒸发池61.9万亩。其中可进行鱼、虾、蟹、贝、及海参

15、养殖的面积为6.2万亩;用于卤虫的养殖面积为15.48万,年产值962.5万元。(3)预留海参养殖面积0.2万亩,年产值2000万元。(4)滩涂贝类护养19万亩,实现产值680万元。(5)沙蚕养殖面积3万亩,产值1200万元。以上合计总养殖面积44.68万亩,产值0.53亿元。水产品加工业产量6.5万吨,产值1.3亿元;海产品产量14.11万吨,产值2.82亿元;海洋交通业增加值0.5亿元,港口货物吞吐能力2000万吨,船运船只载货吨位1万吨;滨海旅游业产值0.2亿元,游客人数5万人。2、定性指标。近海渔业资源明显好转。通过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控制捕捞强度和近海污染,取缔渔具和捕捞方法,实施资源

16、护养和有计划人工放流增值,使近海渔业资源,特别是地方专项渔业资源如:文、杂色、对虾等明显好转。海洋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对渔业、盐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规划,广泛吸收社会,挖掘产业发展潜力,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3)海洋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海洋环境和整治力度不断加强,滨海湿地、海洋生物、贝壳堤岛将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严格控制海洋污染,海水水质将达到国家 I 类水质标准。(4)海域、滩涂管理步入

17、科学化、化轨道。在全面实行海域滩涂有偿使用制度和使用制度的同时,依据无棣县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使用进行规范和调整,最终实现海域开发利用完全附合海洋功能区划。同时,做好海洋资源储备工作,对当前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加强管理,为日后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后备资源。(5)海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沿海防潮大堤、大口河一级渔港、鲁桥、沿海铁路的建成,以及滨州港的全面使用,海洋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了建设标准高,配套合理,设备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标准。将对方便原盐及盐化工产品、海水养殖产品的水陆、大型捕捞渔船补给、卸装,吸引游客数量、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五)发展重点1、继续加快现有海洋产业的发展,不

18、断壮大规模,努力提高效益。加大海洋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二、三产业2、加快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走科研示范推广的发展途径,全面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革新能力。3、加速海洋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有限海洋资源 的利用效果。实现集约型、效益型、全方位综合开发。重点发展海洋渔业、盐业及盐化工、滨海旅游业、海洋,海洋油气等海洋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实现由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产业为主的转变,由粗放经营为主向产业体系。、技术密集型转变,形成高素质的海洋4、加强

19、海洋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用于港口(渔港)码头、沿海公路、铁路、桥梁、防潮设施、渔业病害防治体系、原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为产业发展提高保障。5、加强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先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设渔业现代化示范区,作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先进的综合配套设施,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优良的产品质量,对渔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起引导和示范作用。6、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海洋资源环境和评价,实施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保护

20、规划;建立综合决策和论证机制,促进海洋事业协调发展,逐步完善海洋监察队伍,形成全方位海洋监察管理体系;加强海洋洋,保护海洋的意识。三、“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一)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和科普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热爱海1、无棣县第一海水养殖公司省级渔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无棣县第一海水养殖公司是无棣县唯一一家从事海水养殖与科研的国有管理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2万亩,周边可供开发面积0.4万亩,拥有固定资产2015万元,现有职工157人,其中技术58人。主要从事海水鱼虾蟹贝类养殖与科研,兼以育苗、饵料加工、海产冷冻。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梭鱼、鲈鱼、梭子蟹、文 、牡蛎、缢蛏等。公司有标准

21、对虾养成池1万亩,2000立方水体育苗厂,年产3000吨鱼虾饵料,禽畜饲料厂,200吨级冷藏厂,35千伏变电站,220马力工程队、12M3/S 扬水站。配套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开发潜力大。“十一五”期间,通过对该公司进行标准化改造,整合周边近0.4万亩滩涂,并征得政策、扶持,建成1.5万亩省内最大的渔业示范园。示范园建设严格按照省级渔业示范园建设标准要求进行,使示范园成为渔业科研和成果转化及推广。在良种繁育、名优品种养殖、加工等方面不断探索引进新的模式和新的养殖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生产,辐射带动全县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项目计划投资30005000万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约

22、1亿元,项目预计在2008年前建成。2、无棣县文良种增养殖建设项目。无棣县拥有潮间带56万亩,15米以内浅海面积150万亩,是各种经济贝类栖息和繁衍的良好场所,尤其以盛产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而驰名海内外,是我国北方沿海最大的贝类产区之一。是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的文良种、原种繁育。近几年,由于管理不善,文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处于滥采乱捕状态,资源量大幅减少,并接近的边缘。通过实施人工育苗,半人工采苗底播及养殖、高密度暂养,促进文的生长繁衍,是一项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重要措施。项目实施后,无棣沿海将成为最大的文繁育和成品出口。项目分两步实施,20052006年,首先在大口河至沙头河之间

23、潮间带进行护养增值,护养面积约10万亩,通过控制采捕标准和数量,使资源自然恢复到一定程度,为下步大面积、高密度养殖打好基础。20072008年,将范围扩展到全县潮间带及浅海,面积约30万亩,主要采取护养与人工育苗底播增值相结合的方法。到“十一五”末,全县沿海文产量预计在1万吨左右,同时,可提供文优质苗种3000吨左右。(二)合理整合滩涂资源,建设中国盐业及盐化工项目。无棣县共有宜盐滩涂面积522.5万公亩,以开发盐田面积355.3万公亩,尚有待开发面积167.2万亩,发展盐业及盐化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今后五年,无棣县盐业及盐化工业发展的主导是:以财政增收和就业增加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机

24、遇意识,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县盐业及盐化工业发展,坚持推进和市场相结合,借助大力开发和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原盐及盐化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实现盐业及盐化工业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一是对现有的盐田进行整合和扩充,按照“方便生产、就近搭配、集约使用”的原则,将现有的盐业资源整合到6个盐业开发区,规划,集中蒸结,提高盐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原盐、溴素生产能力。二是加大融资力度,加快盐业资源开发。对未开发的盐业资源,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融资、制等形式,广开融资,各方筹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起点开发。三是全面实施“科技兴盐”。加大投入,推广平塑结合的“新深长”制盐工艺。四是对现有盐田进行改造,合

25、理调整蒸结比例,加强池底的防渗处理,提高扬水和排涝能力,更新制盐设备等。五是发展化工项目,合理规划溴素厂布局,充分利用苦卤资源进行钾、镁产品的提取与加工,扩大盐碱联产规模和盐田废渣盐石膏的利用。力争到2008年,新增原田产量283万吨,塑苦面积达到15.15万公亩,原盐单产达到18吨/公亩,建设大型溴素厂六家,扩建鲁北氯碱厂,年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建设埕口盐化公司纯碱厂,年生产能力60万吨。盐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利税总额达到5.7亿元。(三)海洋基础设施产业支撑体系项目建设1、无棣县一级渔港建设项目无棣县现有渔船600余艘(450马力渔船2对),海上捕捞生产比较发达,是渤海重要的渔业捕

26、捞县。并且无棣地处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沿海辽宁、河北、龙口、莱州、潍坊、东营等地渔船往来频繁,也是必经海域和重要渔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相比之下,无棣县的渔港建设却十分,只有东风港、岔尖、水沟等群众性小型自然航道港湾,年卸货量不及2万吨,不能停靠、锚泊200马力以上渔船。不但严重制约了本地渔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来附近从事捕捞生产的外籍大马力渔船造成不便,卸货、补给、避风不得不往返百余海里到东营港、塘沽停靠码头。同时也使无棣失去无限商机,极大地限制了渔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无棣县尽快建设一处一级渔港非常符合无棣实际和发展需要。渔港将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渔港建设规模和要求进行,同时可容纳800艘渔船装

27、卸渔货,并建有货场、油库冷库、制冷车间等配套设施。项目计划2008年前完工,计划投资516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2000万元,建设码头总长350米,护岸设施长600米,500T 冷库、400T 油库等。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1.7亿元,利税0.11亿元。将增加社会直接就业160人,间接从业300多人。同时,将促进无棣捕捞结构的调整,为发展大马力捕捞渔船从事远海、外海作业创造条件。2、无棣县中国毛虾专业批发市场扩建项目无棣县沿海是渤海湾中国毛虾的重要产区,毛虾的品质、色泽优于其他地区,全县年生产鲜活毛虾38400吨,毛虾成品及其系列产品畅销各地,并出口、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市场强劲。当前无棣县

28、仅有的大山海产品批发市场无论从规模、信息、服务等诸方面都大山镇地处无棣县北部通往江、浙、沪的必经活跃的毛虾贸易,限制了毛虾产品的流通,影响资源效益的发挥。公路与大济路交汇处,是胶东通往京津唐地区的门户,东北三省,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并且大山镇是鲁北地区的经济贸易重镇和 闻名的毛虾集散地,具有很好的专业市场发展基础。扩建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已在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立项,于2006年底前建成,占地66667M2。建设封闭交易大厅36000 M2,500T 恒温冷库2座,旅馆、饭店、生活、办公等设施齐全,形成年交易中国毛虾40000吨,其他水产品4000吨的能力。3、跨海大桥建设项目。黄骅港

29、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现代化开放型港口,距离我县仅一河之隔,充分利用黄骅大港建设机遇,实施“借港兴棣”,实施无棣经济与黄骅港的成功对接,将极大拉动无棣经济的快速发展。无棣工业生产所需的煤炭、矿石、硫磺等生产物资可通过黄骅港铁路、轮船运进,无棣生产的原盐、化肥、水泥、农副产品等可通过黄骅港及其铁路运出,黄骅港将成为无棣对外开发的重要口岸。在漳卫新河选择适当位置,建设跨海大桥,把黄骅港与无棣乃至滨州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港为我用成为可能。跨海大桥为公路、铁路复合型桥梁,不影响渔船通航,北接黄骅港,南接鲁北生态工业园,并通过环海公(铁)路建设与山东省公(铁)路网连接。项目2005年完成立项,选址,2008年

30、前建成使用。4、无棣县沿海防潮大堤建设项目。无棣沿海区域有生活居民5.12万人,有盐田356万公亩,海水养殖场11万亩,有鲁北化工等企业十余家,还有港口、码头、公路等大批重要基础设施。是无棣县充满发展和广阔前景的经济隆起带。但由于无棣县沿海是渤海湾最严重的潮灾区之一,历史上风暴潮灾害频繁,沿海居民的生命和工农业经济受到严重。由于无棣县沿海现有的防潮堤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防潮能力较差。因此,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委、县于2003年就着手进行沿海防潮堤建设,并制定了无棣县防潮堤综合工程建设规划、二 OO 四年底,已完成滨州港疏港路东端至套尔河段,脊岛潮河沿套尔河至滨州港三千

31、吨码头段的防潮堤土方工程,岔尖村环村防潮堤工程。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还要进行滨州港疏港路东端至马颊河河段的土方工程,鲁北防潮大坝加宽加高土方工程,以及所有沿海防潮堤石头护坡工程和17座防潮节制闸。所有临海防潮堤工程及配套建筑物计划2005年底完成。建设法加以解决,并采取向上争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用市场化的方、受益部门及企业承担、财政启动等灵活的筹资方式,确保工程如期完工。沿海防潮堤工程建成后,可保证沿海地区5.1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该地区盐业、渔业、农业、旅游业、交通业和滩涂综合开发提供了保障。5、无棣县水生动物病害检疫、防疫站建设项目。无棣县滩涂资源丰富,海水养殖面

32、积大,品种多,开发有浅海滩涂贝类增值护养面积19万亩,卤虫养殖面积17万亩,以鱼虾蟹类、缢蛏、青、刺参、海蜇为主的养殖面积11万亩,沙蚕养殖3万亩。为了保护这些名优原种良种的养殖不受外来病原的,保障名优特水产养殖生产,同时完成对全县50万亩、辐射周边100万亩水产养殖,出入境40亿尾水产苗种、13万吨鲜活水产品,无棣县近岸水生动物的检疫防疫,以及渤海湾近岸及重点河流、养殖水质进行监测,在无棣县建立起疫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抵御水生动物疫病能力,是非常必要和急需的。项目计划建筑180M2的防疫检疫中心化验室一处,建设病害防治化验研究室、标本室、生物境养室、电教室、信息网络室、资料室、配药室等。

33、建设监测点三处,建立20个信息测报联络点,30个疫病固定采样监测点。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目前项目已与省海洋与渔业厅达成建设协议。项目预计2005年底前完成。(四)沿海海水养殖带规模化建设项目。随着无棣县沿海防潮堤的建设和滩涂整合利用,在无棣县沿海防潮堤内侧,各盐场的初、中级卤区将形成一条自西相东的海水养殖带。初级卤水区以养殖鱼虾蟹贝和海参、海蜇为主,中级卤水区以养殖丰年虫(卵)为主。借助这一有利时机,大力推广“一水多用”模式,发展渔业生产,将大大提高全县海水养殖规模和档次,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在建设盐场制卤区时,在不影响制卤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重点考虑海水养殖的需要,养殖池建设要做到规范、合理

34、、高标准、高起点,以发展设施养殖和珍稀养殖品种为重点,并且做到养殖结构布局合理,品种搭配适当,精粗养相结合。养殖带建设要以县牵头,海洋与渔业、盐业等部门参与,树立整体观念,从施工设计、工程建设方面严格把关,并重点抓好鲁北盐场、正态科技、埕口盐化等骨干企业的养殖区建设,带动全县海水养殖上规模、上档次。沿海海水养殖带总面积约27万亩,其中,初级制卤养殖区15万亩,中级制卤养殖区12万亩,力争在2008年前建成鱼虾蟹贝综合养殖面积11万亩,海参养殖面积3000亩,海蜇养殖面积3.5万亩。(五)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已于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

35、一五”期间重点是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具体规划重点建设:(1)保护区管理机构建宿舍楼、综合服务楼、科。(2)湿地保护及湿地恢复工程:设立设工程,建设保护区界限标志设施;贝壳堤岛与湿地保护设施,贝壳堤地质刻面建设与保护工程,恢复扩大湿地积水面积工程。(3)鸟类及珍稀物种保护工程:建设鸟类救护中心,珍稀物种驯养繁育场,鸟类食物补给区,中草药引种实验场。(4)配套保护工程:海洋环境监测工程,包括监测站和地质博物馆。码头工程建设标准为500吨级船舶码头,码头长600米;路桥工程包括干道70km,便路50km,桥梁10座。供电工程,包括主干输电线路20km,小型配电所6座;淡水处理装置,日生产淡水50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