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适时巧妙追问 构建有效课堂保康县实验小学 张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经常发生的种对话,而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这样的一句话: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那么如何使这支火炬燃烧得更旺,散发更亮的光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营造、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推进教学不断走向深入。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体现
2、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一、在猜测活动中追问“可能是什么”。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不仅有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其中包括想象、类比、联想、直觉、顿悟等方面,而且有严谨理性的证明过程,通过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偶尔会存在不够严谨逻辑不够清晰等现象,通过教师及时的追问,使学生及时的还原思考过程,把问题解决得更严谨更清晰更有条理。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的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
3、案例1】“可能与谁有关?”“3的倍数特征”激趣导入:师:谁能说说2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生: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师:假若给你一个数,要判断是不是2和5的倍数,你该怎么做?生:我看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师:只需要看个位吗?其它位上的数字要不要看?(生慎思后,齐答)不要!师:看来2和5的倍数特征及判断方法都弄清楚了!受刚才的启发,你觉得3的倍数有特征可循吗?(估计有吧!?)师:谁来猜猜3的倍数特征可能与谁有关?生1:与个位上的数字有关系,你看,2和5的倍数特征就得看个位。生2: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生3:(反对)16个位上是6就不是3
4、的倍数。师:是啊!13、16、19好像都不是耶?看来3的倍数与个位是有关系,但不是唯一关系。可能还与谁有更大的关系呢?生4:估计与十位也有关系,你看,3、6、9是3的倍数,但加了十位的1后就不是了,都是十位上的数字惹得祸!生5:是的,13不是3的倍数,但33就是3的倍数了,所以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师:有点道理!如果不止两位数,是三位数、四位数呢?生5:(接着)那肯定与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位上的数字都有关系。师:你们的猜想不仅丰富,而且还有那么一点理性。下面请验证各自的猜想吧!“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猜想的世界。”猜想是激起孩子们探究兴趣,打开思维闸门的突破口。当学生对2和5倍数特征的判
5、断方法有了深入的认识后,老师顺势引出一个问题:“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学生难免会受到2、5倍数特征的启发,去主动探索3的倍数特征。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教学目标,老师开展了两个层次的追问:首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与谁有关,这是由2和5的倍数特征发展到3的特征研究的自然延伸,学生自然会想到与个位有关系,只是迁移起了作用,并不是问题的本质之所在。接着老师顺势引导:3、6、9是3的倍数不错,但如果十位上为1的话,都不是3的倍数了,怎么办呢?会不会与十位上的数字也有关系?如果仅仅考虑了十位上的数字还不行,与百位、千位都有关系呀!学生能从对个位数字的关注,扩展到对各位数字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这一思维过程的发展源于老师对“可能是什么”的追问,自然导入下文的验证活动,水到渠成。二、在认知活动中追问“究竟是什么”。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概念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者的身份,告知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适时的追问,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还原概念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接受概念时不觉得枯燥乏味,积极主动地理解体会概念。【案例2】“到底什么不同?”“平均分”一课揭示“平均分”的意义:师:现在有相同的六本笔记本要奖给口算比赛的前三名,你会怎么分?生1:每人2本,这样公平。生2:第一名分4本,其他两人,每人分1本,以
7、突出第一名。生3:我觉得按3,2,1这样分比较合理。师:那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种分法,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生:数字不同。师:哦,你发现数字不同,请你具体说说数字上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生1:第1种方法是2、2、2,第2种方法是4、1、1,第3种方法是3、2、1.生2:第1种分法每个人都是2本,第2、3种分法每人的本数不相同,但也有道理。生3:第1种分法更平均一点,如果分糖果的话,我觉得还是平均一点好。师:刚才这个同学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平均”,其实第1种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谁能来说说你对平均分的理解?为了导出“平均分”的概念,老师创设了一个如何分奖品的问题情境,而后就是导出结论的过程。看看
8、老师环环相扣的导语,就能明白其良苦用心。“你会怎么分”“分法有什么不同”“数字到底有什么不同”,其目的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不断地暗示思考的方向,有序地拓展思维的层次,坚持将“平均分”的概念渗透在物品分类的过程中,渗透在数字特点的观察里,形成在数学现象的分析讨论中。三、在探究活动中追问“还会是什么”。由于受知识经验的负迁移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有时会遭遇障碍或产生矛盾,导致思维的链条断裂.而有矛盾处,往往是有疑处,往往也是难点处,破解难点等于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这时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启迪学生心智,推波助澜, 鼓励创新,搭建起思维跨越的平台,以弥补断处,从而开拓思路
9、。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适时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案例3】“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众数”概念初步建立之后:师:假若我给你一组数据,你会找众数了吗?生:会!看哪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那个数就是众数。师:是不是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生:(迟疑)不一定吧!师:那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生1:有可能两个数出现的次数是一样的,而且次数是最多的。师:会不会有这种可能?(生表示有)这时候众数又是谁呢?生1:(补充)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众数。生2:(反驳)也许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一次都没出现,我觉得不能叫众数。师:
10、有道理!其实这时候就不止一个众数了,这两个数都是众数。师: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生:那就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如1次。师:这种情况会不会?(点头表示会)对呀,这时候谁又是众数呢?生1:所有的数都是众数。生2:众数的“众”有“多”的意思,各出现一次能叫多吗?我觉得它不是众数。师:是啊!当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我们找不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时候,那就没有众数。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众数其实有三种情况:即只有一个众数、不止一个众数、没有众数。能理解吗?理解众数的意义并不难,抓住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就可以了。但实际情况中,“次数最多”就不好把握了。为了深入理解“众数”的涵义,老师先抛
11、出了一个问题“是否一定能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那可不一定吧”。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两种情况:一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不止一个,二是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相同。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学生深入其中,把求众数的三种情况剖析得淋漓尽致。四、在小结活动中追问“应该是什么”。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教师要借助教学文本,把握契机,在文本的空白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发掘文本,促成拓展延伸,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再形成一次思维高潮,体现出“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课堂教学。【案例4】“你觉得应该圈什么?” 教学“通分”后,老师根据板书组织小结:师:黑板上写的知
12、识点,你看得懂吗?(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建构一遍)通 分1、确定公分母(最小公倍数)2、转化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分数的基本性质师:老师这里有一枝红粉笔,如果让你把重点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圈起来,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呢?同桌先说一说。(生交流2分钟,指一生上台圈一圈)师:别急!你们猜猜他会圈什么?生1:我觉得他会圈“同分母”,因为只有化成了同分母了才完成了通分的任务。生2:我觉得他会圈“最小公倍数”,因为最小公倍数是最简洁的公分母。生3:我觉得他会圈“分数的基本性质”,因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通分的基础,如果在通分的过程中分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那就不叫通分了。(此时生再圈一圈,并说明理由
13、)师:看来这些都是重点,都是大家所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是,只有你们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通分才不会出问题。这节课的小结,与众不同的是,教师巧妙地利用“圈一圈”的方式,组织学生一同经历了审视和反思知识要点的过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此处的“圈一圈”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圈圈而已,而是在老师的两句导语“你觉得应该圈什么”和“你猜猜他会圈什么”的引导下,先同桌交流,促进个体对知识点的内化,而后集体交流,展示大家对知识点的思考与关注。从而完成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构建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然,追问不是漫无目的的寻问,它应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追问不是毫无感情的质问,它应以促进学生发展、呵护学生自尊为前提;追问不是喋喋不休的盘问,它应集中反应教师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思维活动;追问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得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加减法口算100道A4直接打印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小数点乘除法计算习题
-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
- 企业财务报表附注
- 《华为管理之道教材》课件
- 电火焊工必知必会知识点
- 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检测总结
- 健身行业的个人发展规划计划
- 印刷行业印刷排版培训总结
- 纺织业人事工作总结
- 幼儿园交通安全一校一策方案
- 2023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C卷)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 委托销售合同代销合同范例
- 电信基站UPS系统维护与改造方案
- 装配式围挡施工方案
- 公司保安员培训内容
- 客服人员仪容仪表培训
- 第三方汽车物流运输合同(3篇)
- JJF(京) 3012-2021 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校准规范
- 抗体药物研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