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_第1页
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_第2页
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_第3页
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_第4页
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献综述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及对策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发生频率的提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主张通过降低刑事 责任年龄增强刑法对低龄涉罪未成年人的威慑力,以达到减少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概率。但 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是多样化的,单纯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低龄未成年 人犯罪的问题。从涉罪未成年人的处置方针出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扩大了未成年人的犯罪 圈,也扩大了未成年人入罪的范围,与教育、保护、挽救的方针相违背。通过建立涉罪未成 年人亲职教育制度、完善涉罪未成年人非刑事化处置措施、完善涉罪未成年人收容教养机制, 达到预防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发

2、生频率在近年有所升高。目前,我国学者对未成年人涉罪处 置问题存在较多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方法增强刑法对具有犯罪 动机的低龄未成年人的威慑力,并引入降低论、弹性论、恶意补足论加以论证。但降低刑事 责任年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龄未成年人涉罪问题,应当寻求一种更合理、更符合我国刑 法价值,为此就我国低龄未成年人涉罪处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更完善的处置方法进行构想。从刑罚角度看:胡梦影在其文章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的思考中指出刑罚并 不能起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引起青少年对涉罪行 为后果的重视,而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辨认能力有限

3、,尚不能体会到 刑罚的严重性,难以认识到刑罚对今后生活会造成多大影响。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已进 入叛逆期,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希望尽快摆脱监护人自己独立,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充耳 不闻。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使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入刑,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 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走向极端。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刑事政策需要来说:张勇在其文章调整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 龄问题反思及对策中指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儿童利益最大化是“国家亲权”的表现, 国家和政府应对未成年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提供保护,主张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扩大 未成年人犯罪圈,将极个别行为恶劣的未成年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存在转嫁、推

4、卸国家 及社会应付责任的嫌疑。刘杰在其文章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说之反思中也指出, 未成年人犯罪与其身心特点、家庭结构、社区、学校之间存在紧密、内在的联系。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法治教育入手,不断完善学校、社区环境,贸然降低 刑事责任年龄,将涉罪低龄未成年人纳入犯罪圈之中,确实有逃避责任之嫌。二、综合评述在降低未刑事责任年龄的探讨上,张勇认为贸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与我国刑法对涉罪 未成年人“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原则相违背,也不符合教育、矫治、挽救方针。降低论、 弹性论、恶意补足论都直接或间接的扩大了未成年人的犯罪圈,通过减少容错空间,以一 罚了之”的方法增强刑罚对具有犯

5、罪倾向的未成年人的威慑,从而达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 目的,其作用无异于饮鸠止渴。胡梦影、刘乾、刘杰等学者也指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解决 的根本不在于刑罚的震慑,而在于政府、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保障。建立有效的亲职教 育监督机制,形成与未成年人涉罪处理相衔接的亲职教育机制,是完善涉罪未成年人非刑事 化出发的重要环节;政府对亲职教育机制、社会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亲职教育 实行情况的监督、对社区环境的优化,都需要政府积极的承担责任。通过综合性的处置方法,多方面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的频率。三、本文研究方向以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几种主要学说为出发点,辩证分析

6、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可行性及 意义。立足于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起的社会舆论关于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与当下未成年 人身心发展状况是否相符的讨论,阐述了围绕刑事责任年龄变动方式几种主要学说的内容和 价值,以及各自的局限性,并论证了刑事责任年龄维持现有制度的合理性。四、参考文献胡梦影.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思考J.法制博览,2020,3: 193-194.刘乾.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标准设定问题J.法制博览,2020,4: 13-16.刘武俊.积极审慎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N.北京日报,2020-5-18(14).刘杰.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说之反思J.法制与社会,2020,4: 225-22

7、6.张帅.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之省思N.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5-5.张勇,王丽珂.调整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反思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0,2:55-63.调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思考及对策李国政cl李国政cl【内容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倾向和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发生频率的提高引起广泛社会 关注,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舆论呼声渐涨。从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引入恶意补足 制度或弹性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皆存在不足,从当前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方针、价值出发,都应 当维持现有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不变。通过建立涉罪未成年人亲职教育制度、完善涉罪未成年 人非刑事化处置措施、完善涉罪未成年人收容教

8、养机制,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保护。【关键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刑法威慑力涉罪未成年人治理引言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自身辨认能力和自控能力弱,威逼 利诱之下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国家制定各式各样的法律进行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和身体普遍出现早熟现象,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也呈现低 龄化趋势。对此,部分学者认为应当调整刑事责任年龄以应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低龄化的趋 势,让刑法具有更强的威慑效果,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效果。一、现有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主要学说在当前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下,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

9、龄是否需要调 整,适应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完善刑法预防和惩治的功能。在激烈的学术争论中,对刑 事责任年龄的调整主要存在降低说、补足说、弹性说和维持说等观点。(一)“降低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主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现有制度不能有效适用当前的 社会形式,应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身体和 心智发育进程加快,未成年人相较以前具有更成熟的思想,很多低龄未成年人已具有相当的 分辨能力和控制能力,也具备了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伦理意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增 强刑法对低龄未成年施暴者的震慑和惩治作用。(2)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在短期内利于遏制 低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

10、行为。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法规,应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威慑力, 而现有刑法对低龄未成年人的约束力因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而减弱,增加了一部分低龄未成 年人的犯罪欲望,成为引发犯罪的诱因之一。(3)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 平与正义。刑法需要兼顾行为人与被害人双方的利益平衡,现有刑法在面对低龄未成年人恶 性刑事犯罪时往往过度保护行为人的权益,对另一方利益的忽视是不合理的。当低龄未成年 人实施暴力犯罪时,惩治仅仅是训诫、收容教养或直接释放,这样的惩罚不仅无法抚慰受害 人,也不符合公众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对行为人的宽容造成被害人的二次伤害。(4) 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制度缺少有效性,现

11、有的训诫、收容教养难以起到应有的惩罚作 用,不能在低龄未成年犯罪人心中树立对刑法的畏惧,不利于思想改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使未成年人认识到犯罪的严重后果,起到刑法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震慑作用,使未成年人远离 犯罪,进而真正起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二)“补足说”“补足说”认为,在目前14周岁以下低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多发形式下,借鉴英美法 系中的恶意补足年龄规则是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制度的需要。恶意补足规则来源于英 美刑法体系,具体为被法律推定为不具有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的犯罪时,控方 若能证明其在犯罪时能认识行为的违法性且故意为之,则可认定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我 国采用恶意补足

12、规则的理由主要有(1)未成年人辨认能力较低,实施犯罪行为时主观恶性 较弱,可以采取从宽处理。但对于个别主观恶性强、社会危害大的行为人,采取恶意补足规 则可以补充宽缓刑事政策的补足,发挥刑法的震慑作用,体现我国刑法宽严相济的内在价值。(2)恶意补足规则能弥补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弹性不足的缺陷,先阶段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 个体差异考虑补足,借鉴恶意补足规则可以更好弥补这一缺陷。(3)恶意补足规则更好的 兼顾了未成年人与社会的利益。现行刑事责任年龄偏向保护未成年行为人的利益,一定程度 上牺牲了受害人和社会利益,有失刑法的公正性,引入恶意补足可以调节利益失衡。(三)“弹性说”弹性制度主张不再以固定的某一年龄

13、划分刑事责任承担的依据,通过将刑事责任年龄 设置为一个区间,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来选择案件适用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回避刚性制 度固有的缺陷。个体对于刑事责任的认识并非来自于一个临界点的突破,而是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不应以一个固定的年龄来划分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同的外在客观因素造成人 的心智不同的发展程度,个体的辨认能力发展存在差异,刚性的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 龄的发展规律不符。通过制定弹性的刑事责任年龄,弥补刚性规定的固有缺陷。建立弹性的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逐步取消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否则依然具有刚性制度适应能力不足 的弊端,只有取消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才能发挥出弹性制度最大的优

14、势。(四)“维持论”“维持论”认为我国没有必要更改现有的14周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主要的 理由有(1)刑法具有谦抑性,作为最严厉的部门法,应当谨慎用刑法来扩大对未成年人犯 罪的规制。(2)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就能降低低龄未成年人的犯 罪率,下调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后果。(3)实施考虑欠妥的调整方案是不负责任的,应当着 重分析青少年犯罪发生和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和教育引导策略。(4)维持现有最低刑事责任 年龄符合我国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二、“补足说”、“弹性说”、“降低说”的适用与局限不论是“补足说”、“降低说”还是“弹性说”,三种学说都立足于现有的最低刑

15、事责 任年龄需要完善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状况的基础之上,体现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最低刑 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其中“补足说”与“弹性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弥补 刚性制度的固有缺陷有很大作用。(一)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适用与局限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优点从学者支持它的理由中就能体现,这一规则不仅体现我国刑法 宽严相济的内在价值,也能够弥补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弹性不足的缺陷,平衡受害人、行 为人和社会三个主体之间的利益。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作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补充,其作用在于辅助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 刑事责任能力,并不起到量刑的作用。对未成年人犯罪主观“恶意”的确定可以通过大量的 社会调查和对行为

16、人的心理测评进行认定,社会调查是指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报告并科学的发 放、回收、总结获得的结论依据,以未成年人犯罪为例,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调查包括实际年 龄、家庭结构、社交状况和个人性格等,社会调查的覆盖面越广,调查基数也就越大,对行 为人状态的反映越接近真实状况,为“恶意”的推断提供重要辅助;心理测评通过对行为人 大量的临床试验,较为准确的评判行为人的主观犯意和潜在恶性。当然,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适用需要加以限制,过宽的适用范围造成法官自由裁 量权扩大,引起法官权力的增长可能会引发司法腐败的发生;而范围过窄在实践操作中则显 得条件太过苛刻,起到的作用则微乎其微。(二)弹性说的适用与局限弹性的刑

17、事责任年龄对应对不同地域、环境造成的心理发育程度不同,不同个体之间 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的差异,相比刚性的刑事责任年龄更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弹性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比刚性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制度优势,利于矫正制度偏差。由于 各国立法者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则的拟定都基于多方面衡量后的价值判断,使决策具有政治偏 向性,当立法者没有为拟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实际可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间的偏差留有变更的 空余时,这种偏差会造成一定的制度风险,弹性的刑事年龄制度可以弥补这样的风险。弹性刑事年龄制度的局限在于,虽然制度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但过于片面的 强调制度的弹性。首先,弹性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与司法

18、的准确性相违。刑事责任年龄的设 立经过严谨的论证,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是法律精确性的要求,弹性制度意味着标 准明确性降低,可能会提高法官舞弊的几率,对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的限制也起到消极作 用。其次,弹性刑事责任年龄有违保护未成年人的初衷。弹性的刑事责任年龄逐步走向不设 置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过程中,未成年人的犯罪圈不断扩大,将低龄未成年人也纳入刑法惩 戒的范围,大大增加低龄未成年人入罪几率,无法体现出对未成年人犯罪惩治宽严相济的刑 法价值。(三)降低说的适用与局限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在短时间内应对犯罪低龄化趋势,通过对行为人的刑事处 罚给予受害人及其家属慰藉,并以此提高刑法对低龄行为

19、人的威慑,起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扩大刑法打击的范围,实现社会道德体系期盼的正义。一些低龄行为人依仗着年龄未达到承担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实施丧心病狂的犯罪行为,挑战社会道德与法 律的底线,通过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使用刑法对低龄行为人的暴力犯罪行为进行制裁, 严厉打击犯罪的低龄行为人,使罪责刑更好地相互适应,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虽然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打击了低龄未成年人,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生活的社区、 学校、家庭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背后都有着家庭教育缺失、成长环境扭 曲的阴影。要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应当从家庭教育、校园环境、父母陪伴、 交友环境及法治

20、教育入手,通过政府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家庭日常监护责任、 社区环境优化和司法保障,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落到实处。预防和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不 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多元的犯罪预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降低最 低刑事责任年龄虽然增强了刑法对低龄未成年行为人的威慑力,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犯 罪发生的恶土,预防犯罪的作用比较有限。结合以上三部分内容,恶意补足规则、弹性刑事责任年龄制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三 种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司法价值,为改善刚性制度在低龄犯罪行为人处罚 上的缺陷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但是三种理论都扩大了未成年人入刑的范围,与我国对涉 罪未成

21、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法原则相违背,也不符合我国刑法的性质与目的,过早 的接受刑法也会使涉罪未成年人给自己贴上罪犯的标签,不利于日后回归正常生活融入社 会。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关键不在于将行为人入刑,而在于家庭监护责任和社区、学 校环境优化的落实,在于为未成年人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政府在社会文化领域的主导 作用,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三、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维持论”的合理性目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虽然看似愈演愈烈,但这种结论并没有经过实证,仅仅是部 分媒体的宣传导致的表象,且单纯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 题,扩大未成年人入刑范围与我国刑法对

22、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及刑 法目的、性质相违背。结合上述观点,“维持论”虽然在面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可能 存在局限性,但在当下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增加未经考证的情况下,出于刑法谦抑性和准确性, 以及刑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维持现有的刑事责任年龄依然是最适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方案。国内不少学者认为,在处理低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时法律应当兼顾行为人与被害人双 方的利益,片面强调对行为人的保护是有违法律的公平性的,认为当前社会上发生的未成年 人恶性暴力案件中,因行为人未达到年龄而被释放、训诫、教养的结果无法安抚受害人,也 有失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因此要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这种观点未免有些操之

23、过急。我国刑 事责任年龄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具有法律特征的社会关系, 本质是行为人伦理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的统一。刑事责任的伦理性根据是行为人的自由意 志,并能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进行价值判断,所以有能力且应当未自己在自由意志支配下实施 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社会性体现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 秩序,维护阶级统治。刑法理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使刑事责任的价值具有人道性和公正性。 人道性具体表现在刑法执行过程中的轻缓性和宽容性,要求国家对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对刑 事责任的承担者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容和轻缓。轻缓体现在刑事责任承担者承担刑事责任的 程度上,宽容体

24、现在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者的范围上。刑法的公正性要求在刑事责任追究上平 衡而适中,在犯罪圈和刑罚圈范围的设定上都要适当、合理,是绝对平等与相对平等的统一。 绝对平等要求对任何人的犯罪行为进行追究,相对平等则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主体具体和实质 的平等,综合考虑具体的行为人、社会环境、具体案件情形、产生的社会后果等多种因素, 有差别的落实刑事责任,做到真正的平等。因此,设定刑事责任年龄是体现刑事责任价值的 需要,而设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过低会导致责任概念的丧失。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以惩罚替代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刑事责任的价值层面上已经将未成年 人排除在犯罪圈外,就不应该再让其重新进

25、入。让未成年人过早的贴上“犯罪人”标签,在 行刑场所里交叉感染,甚至监禁本身,都会给涉罪未成年人在日后回归社会时造成心理和身 份上的障碍,使在成年人范围内刑罚的预防功能失效。刑事责任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从无刑事责任能力到相对刑事责任能力再 到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刑事责任能力使抽象、不易察觉的,不能被人客 观、直接的判断,因而需要一个能被人直接判断又能为人所接受的直接、客观的标准标准。 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联系使刑事责任年龄在刑事立法过程中得以确立。刑事责任年龄 的基础是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是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不代表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现有认为应当对刑事责任

26、年龄进行调整的观点之一,即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具备辨认 能力和控制能力,但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本身并没有明晰的界限。以14周岁作为具有刑事 责任能力的年龄,只是一种法律上的拟定,并非完全基于生物学上的推定。所以,刑事责任 年龄作为刑事政策需要做出的拟制,刚性的刑事责任年龄一旦确定必然有高低之争,而法律 上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年龄,以此刑事责任年龄只要不过高或过低,争议的意义并不大。刑事责任年龄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圈的大小及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刑事责任年龄 是一个国家对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重要体现,反映出刑法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保护或 惩戒的态度。我国在现阶段对未成年人犯罪秉持“教育为主、惩罚

27、为辅”原则和“教育、感 化、挽救”方针,实践中也存在着对涉罪未成年人“保护”的绝对化理解,使宽严相济的刑 法政策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仅着重于“宽”,惩罚偏轻。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一定程度上反 映这个国家的刑法价值观,以指导犯罪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为出发点,以预防犯罪为归属。 目前我国现行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符合教育、挽救、惩治、的价值,与我国政治经 济社会状况相适应。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是“国家亲权”主义的体现,突出政府对未成年 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保护的责任,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扩大未成年人犯罪圈,将极少数行为 恶劣的低龄未成年行为人纳入刑法的规制范围,存在转嫁责任的嫌疑。四、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行

28、为的综合治理近年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因年龄未达到法定标准而摆脱刑 事处罚。有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缺少针对低龄涉罪未成年人的系统完整的教育和挽救体系, 认为刑法通过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将低龄未成年人排除在犯罪圈外,却无法对涉罪低龄 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挽救,本身就是一种放纵。应当认识到的是,目前我国确实尚未 形成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对如何建立未成年人罪错处置机制尚无成熟理念,贸然降低最低 刑事责任年龄无异于饮鸠止渴。要解决当前的困境,就必须建立与未成年人罪错处置规律相 适应的处置机制,将教育、矫正和挽救作为处置的主要措施,促使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一)建立涉罪未成年人

29、亲职教育制度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家庭教育的确实是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之 一。亲职教育是指协助父母了解自己的职责,让父母了解未成年人教育、青少年发展的有关 知识,使其成为称职父母的过程。家庭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与未 成年人犯罪处理相衔接的亲职教育制度。完善亲职教育制度与其他司法制度相接,对于拒绝 履行亲职教育义务的父母和监护人,情节严重时,可由司法机关对其进行评估,严重拒绝履 行亲职教育义务或确实无法履行亲职教育义务时,可强制参加亲职教育辅导或限制其监护权 的行使,由司法部门指定监护人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监护。(二)完善涉罪未成年人非刑事化处置措施以教育、感化

30、、挽救为方针,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综合运用法学、心理学 等知识,建立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以教育矫治为主的综合处置制度。现有的非刑事化处 置措施主要有训诫、具结悔过、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措施规定比较宽泛,对涉罪未成年人 的挽救和教育措施有限,能否预防其再次犯罪的作用仍未可知。对涉罪未成年人的非刑事化 处置措施应当以保护、矫治、预防为内在规律,完善非刑事处置措施的适用。第一,由司法 机关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司法训诫,使其明白自身行为的严重后果, 建立仪式化、规范化的训诫程序,训诫文书送达时必须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增强未成年人 对涉罪行为的认识,强化训诫和震慑感化效果,减少或消除再犯可能。第二,通过保护观察 处分,为低龄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在该 场所中学习与生活,并定期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保护观察以“保护”为核心,以“感化”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