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天气过程_第1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天气过程_第2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天气过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习二2013年11月23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一.概述2013年11月26-29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形成了切断低压,在高空冷平流的配置下阻高崩溃,引导横槽转竖,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爆发寒潮,部分地区降温9-12r,28日伴随冷锋南压,气旋如海,给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带来9-10级大风。二综合分析11月26日11月26日高空图呈倒Q流型,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阿拉斯加暖脊发展将极涡中的冷空气驱赶南下形成切断低压气旋式涡旋,固定于我国内蒙东部上空形成横槽。乌拉尔山高压脊后有冷平流,高压脊将减弱注意到极涡有一不稳定小槽,且槽后冷平流,槽前有明显的疏散结构,将发展。高空槽位于高原东部,受蒙古高原背风坡影响,将发展

2、地面图上气旋位于东北上空,并带来局地降雪。亚欧大陆被寒潮地面冷高压控制。11月27日乌拉尔山高压脊后有冷平流,进一步减弱,横槽转竖。不稳定小槽发展地面图上冷锋南压,中国东南沿海有间歇性降水,内陆持续被冷高压控制11月28日11冃2阳*岚11目出日1_._亠=.fWjai*.Th.JL._;JC1高空图上阻高崩溃,横槽转竖,东移出海,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趋于结束。注意到不稳定小槽已得到发展,若北支槽东移并与南支槽合并可能将对未来我国中东部造成新一轮的降温。三.结论2013年11月26-29日寒潮天气过程属于由阻高崩溃导致的横槽转竖型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冷空气路径偏东,由乌拉尔山高压脊和阿拉斯加脊直接将极涡中的新鲜冷空气驱赶南下,从东伯利亚移动到我国东北上空,高空低温中心达零下46C,造成的寒潮天气也比较强烈。注意到北支不稳定小槽的发展,并携带来自极涡的新鲜冷空气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