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能力提升卷_第1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能力提升卷_第2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能力提升卷_第3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能力提升卷_第4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能力提升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学生版)一、选择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2“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一文献记载()A分析了早期农业产生的原因 B证实了食物生产出现的因素C叙述了人类文明诞生的过程 D说明了阶级矛盾形成的影响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4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

2、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鳖类及昆虫,出土了1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5“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农业耕作 D饲养动物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

3、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7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8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4、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B C D9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者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此则材料发映出“包谷”种植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含蓄水源 B解决粮食不足,造成水土流失C促进人口增长,缓解人口压力 D促进玉米种植,解决温饱问题10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5、)A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D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11韩婴韩诗外传说道:“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反映了井田制()A是土地公有制 B劳动产品平均分配C有农村公社遗存 D消除了社会矛盾12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13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

6、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了( )B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14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A农业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手工业的产生 D火的使用15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16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

7、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 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C农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 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17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18右图是中国古代某一

8、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二、非选择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的传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农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哥伦布大交换写一段解说词。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

9、“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

10、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摘编自陈

11、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师版)一、选择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解析】选A。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逐渐代替采集和渔猎。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故选A。2“古者,民茹草饮水,采

12、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一文献记载()A分析了早期农业产生的原因 B证实了食物生产出现的因素C叙述了人类文明诞生的过程 D说明了阶级矛盾形成的影响【解析】选A。由材料“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可知原始人类渴了喝水,饿了采集野果,因为吃了腐烂的东西容易患病,于是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种植农业,故选A项;神农氏是古代的传说,“证实”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出现而非人类文明的诞生,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原始社会,不能体现出阶级矛盾,排除D项。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

13、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解析】选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故选C。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B、D。点拨:推动社会进步的终极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古代世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生产工具的进步。4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

14、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鳖类及昆虫,出土了1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解析】选D。遗址发现了稻作遗存以及多种哺乳动物、鸟离类、鱼类等遗骸,说明当时居民生活以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故选D项;“唯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材料不涉及,排除C项。5“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

15、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农业耕作 D饲养动物【解析】选C。农业耕作是采集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故选C。采集渔猎、磨制石器和饲养动物不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信息,A、B、D错误。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

16、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解析】选A。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7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

17、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解析】选C。题干的意思是:古代,人民都吃野兽和鸟类的肉,到了神农生活的时期,人民太多了,禽兽不够吃,于是神农根据自然时令,土地的肥沃程度,制作耒耜(农具),教人民劳作,教化他们,使人民适应(农业生活)。材料反映了人口增长导致通过狩猎方式获得的食物供给不足,从而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出现,故选C。A、B与题干材料不符;白虎通义是后人的著作,D“真实”说法错误。8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

18、种植 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B C D【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随着北民南迁,导致南方大量种植小麦,这主要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故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著作,与题目时间不符,故错误;南方稻麦兼种的技术有利于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故正确;曲辕犁是南方地区的耕作工具,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9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者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此则材料发映出“包谷”种植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含蓄水源 B解决粮

19、食不足,造成水土流失C促进人口增长,缓解人口压力 D促进玉米种植,解决温饱问题【解析】选B。面对人地矛盾,将“深林剪伐殆尽”,在山上遍种包谷(玉米),这有利于解决粮食不足,但却造成水土流失,故选B项;伐林开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护环境资源,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不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口压力,排除C项;促进玉米种植,解决温饱问题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0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

20、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D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解析】选C。据材料“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可知强调小农经济因简单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强调其顽强性,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顽强性而非脆弱性,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部分小农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精耕细作下的小农经济使得粮食作物和人口实现增长,但并不是快速增长,排除D项。11韩婴韩诗外传说道:“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

21、。”反映了井田制()A是土地公有制 B劳动产品平均分配C有农村公社遗存 D消除了社会矛盾【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在井田制之下,各家互助互帮,资源共享的特点,带有一些农村公社遗存,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排除A;材料并没有说明劳动产品是平均分配,排除B;社会矛盾仍然存在,排除D。12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解析】选A。“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表现的是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

22、点,故选A。材料体现不出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B错误;注重把握农时、注重使用肥料等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但不是材料主旨,C、D错误。13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了( )B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解析】选B。从“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故该题选B。14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A农业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手工业的产生 D火的使用

23、【解析】选A。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反映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该转变追溯于农业的出现,故选A项;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小农经济的产生,而非生产方式,排除B项;手工业是指人类使用简单工具,依靠手工劳动,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工业,在早期的手工业融合了对农业的加工,排除C项;使用火未能直接生产食物,刀耕火种中的使用火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15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解析】

24、选A。大豆能够改良土壤,因此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说明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故选A项;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即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排除B项;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没有提及生产工具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强调大豆种植区域扩大,可能会导致民众饮食结构发生轻微变化,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过于夸大,排除D项。16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当时全县耕地约12986顷,其中不能种植作物的板荒地13019顷,种稻的田地约为13116顷,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这表明在当地()A小农经济逐步走向了解体 B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C农

25、民和市场联系较为密切 D人地矛盾的状况日益突出【解析】选A。据材料“种植棉花和豆类等经济作物的田地为103725顷”,可知明朝万历年间的嘉定地区大部分土地都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以供市场买卖,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的现象,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在物美价廉的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指资本主义萌芽,而材料主要呈现的农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情况,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人均土地的占有情况,排除D项。17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

26、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解析】选A。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深受洪水泛滥之害,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统治者所采用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故选A项;材料的重点是苏美人的洪水泛滥,影响农业生产,与土地所有权无关,排除B项;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非是两河流域,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统治者修建水利工程来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并未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排除D项。18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

27、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图1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选B。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二、非选

28、择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的传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农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哥伦布大交换写一段解说词。19【答案】(1)农业起源多元化;农业起源较早;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交流物种少;少量

29、的跨洲物种交流。(2)“哥伦布大交换”是在全球航路开辟的背景下,欧洲主导的“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哥伦布大交换”丰富了各地的物种,提高了粮食产量,刺激了人口的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改变当地经济结构;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种的分布;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水土流失,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