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共41张PPT)_第1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共41张PPT)_第2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共41张PPT)_第3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共41张PPT)_第4页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共4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级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 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 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学习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学习难点:各类移民社会有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问题。一、现代社会的移民表现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流动特点的漫画 本课导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世界各地雇用劳动力,赚取巨额利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43(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材

2、料1: 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37 材料2:经济全球化为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技术移民剧增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并呈膨胀之势。如哥伦比亚的知识分子前往美国、 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南非护士去英国和新西兰;新西兰博士后赴加拿大; 加拿大科研人员到美国;阿根廷心理分析师奔向墨西哥、西班牙或美国等。 让巴蒂斯特梅耶等著技术移民与知识的新地缘政治学 探究1:结合教材第一段和材料1、2阅读,了解劳动力全球流动的情况?1.概况、特点流向: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知识化、高端化时间流出地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结构二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传统

3、行业劳动力减少,技术移民增多,“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业务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特点1.概况、特点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西欧、北美、大洋洲等亚洲非洲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东欧西欧、北美劳动力市场结构:呈现出知识化、高端化。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分布不平衡。 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体力劳动。 经济全球化是指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加强、经济活动的全球性日益加深的过程。 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p131 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点,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的企

4、业。 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p131 (1)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2.原因A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AA生产方式:跨国公司BB、协调机制:国际组织C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劳动力全球流动(1)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2.原因D战后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时间流出地流入地原因二战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2.原因(1)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亚洲非洲东欧西欧北美大洋洲等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西欧北美 冷战结束,东欧国家经济转轨拓展了新的劳动来源地。 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西欧、日本等在美国的帮助下经济复兴。 日本、亚洲新

5、兴国家,中东石油资源大规模开发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演变 探究2:结合教材第二段内容,概括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演变的原因?原因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 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 会增加。原因二: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2.原因 典型例子:美国“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44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44(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什么是难民? 难民是移民的

6、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种族、宗教、政治等原因遭受迫害,或因战争、灾难和各类暴力冲突而流离失所,被迫离开家园,逃往其他国家或地区,且不能不愿返回原籍的人难民在收留国一般不享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大部分人处境艰难。 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p132 难民产生战争地区冲突宗教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1.难民主要来源地: (1)二战前主要是欧洲:犹太难民 (2)二战后主要是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39 【历史纵横】 上海犹太纪念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子躲避纳粹德国的迫害,大批欧洲犹太难民辗转来到上海。其中,许多人凭借的是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二战时上海接纳了

7、至少25000名犹太难民。2007年,在当年犹太难民集中居住的虹口区,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馆搜集了大量与犹太难民相关的文物,并建立了犹大难民数据库。馆中还有一面以“拯救”为主题的名单墙,上面刻有目前搜集到的 13732个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452.难民的困境 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39 材料3: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成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其境外流徙

8、的难民高达630万人,其次是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等。编译自联合国难民署2017年全球趋势报告英文版2.难民的困境3.难民的救助(1)二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中国维也纳总领事,冒着生命危险向犹太人发放的3000多份签证,帮他们逃离纳粹的魔爪。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381950成立“联合国难民署”1951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66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2000设立“世界难民日”3.难民的救助(2)二战后2018年联合国全球移民问题政府间会议召开2018年12月10日,联合国全球移民问题政府间会议在摩洛哥城市马拉喀什举行。中国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移民问题全球契约,为加强移民治理提供了全球性合

9、作框架。国际机构机制联合国难民署标志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38、39二、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以美国、新加坡为例 材料4: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德意志人占8.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0.8%。 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4%。 1961-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 1981-199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

10、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1)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变化 探究4:结合材料4,概括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1.美国总体趋势:移民结构:由欧洲移民居多,发展到以亚洲、拉丁美洲移民居多。美国建国之前移民主要来自英国。20世纪初,移民主要来自欧洲,亚洲、拉美占少数。20世纪中后期,来自欧洲的移民减少,来自拉美的移民 超过欧洲,亚洲移民数量增多。20世纪末,移民以拉美和亚洲移民为主。1.美国(1)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的变化(2)文化的交融、认同1.美国 材料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生活在这一块大陆上的居民都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自世界

11、不同的地方故美国被公认为一座民族“大熔炉(melting pot )”,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里被“冶炼”成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否认,他们初来乍到时,其文化习俗、语言结构、文学模式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受旧世界的影响。即使随着社会发展,最后被融合为一个美利坚民族整体,但共性中依然凸现各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如非洲的黑人文化、亚洲的黄种人文化、拉丁美洲的西班牙后裔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等,都是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利坚文化中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得相对完美的亚文化群体。这一历史事实从客观上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页。探究3:美国

12、的人口结构动态发展会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什么影响吗?民族“大熔炉”特性1.美国 材料6 美国的多元文化又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移民的结构和各移民族群的交融方式也不一样,其中包含着对少数族群的强制和压迫、族群冲突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美国的文化认同造成了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非欧移民在人口比例中的上升,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不能得到有效整合,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体性”就会下降,乃至成为缺乏凝聚力的民族“大拼盘”。这是美国的文化认同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p125(2

13、)多元文化的交融、认同特征探究3:美国的人口结构动态发展会对美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什么影响吗?民族“大拼盘”特性1.美国(2)文化的交融、认同 以欧洲文化为主流。 民族和文化多样性。 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2.新加坡(1)概况 地理: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重要出入口位置。 经济:东南亚地区贸易大港和国际化大都市。 历史:曾经属于马六甲王国和柔佛王国。 1824英国殖民地。 168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 成为航运中心。 1942年日军占领。 1959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成立,李光耀出任总理。 1963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 1965年成立共和国。 人口结构:华裔移民70%;其次本地马来族;10

14、%印度裔移民。2.新加坡(2)多元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宗教信仰: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 历史地图册 文化交流与传播p40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47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现代社会移民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 主体劳动力全球流动2 特殊群体难民1 典型移民国家:美国2 移民城市国家:新加坡课堂小结文化交融与文化认同问题的动因:人口迁徙和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会带来文化交融与认同。不同类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的动因和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类型的人口结构变化和过程,并导致不同文化认同的问题出现。认识

15、 问题一:课本p43思考点 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对人口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题关键:先梳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的情况, 再分析人口迁徙的变化 思路引领:可从课文内容中归纳全球劳动力市 场结构演变与人口迁徙的相关性。 答案提示:(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岗位的分布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从而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演变影响到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和社会分层,因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升形成的移民中的“知识精英”,他们作为技术移民在经济移民中处于高端层次,在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二:课本p47【问题探究

16、】 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解题关键:本题并非要求学生按课文内容简单回答, 而是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提高历史 解释的素养。思路引领:从表现美国多元文化两重性的具体史实(即“大熔炉”和“大拼盘”两种观点的依据)着眼,进行比较、论证和讨论。 答案提示:“大熔炉”说反映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形成的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性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一体性”。 “大拼盘”说反映了美国族群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随着移民结构的变化和欧洲移民比例的下降,美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也发生相应变化,其多元性更为凸显,由此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构成挑战。 问题三:课本p47【学习拓展】 近年来,欧洲发达家既面临因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又面对日益加剧的来自中东、非洲等地的 “难民潮”面对日益严重的难民问题,如果你是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案解决这一问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