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教学过程: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2、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

3、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3)板书课题。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

4、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

5、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四巩固反馈五发展练习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

6、度。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感知米的实际长

7、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

8、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四扩展练习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五全课小结 这节

9、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认识线段教学内容: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

10、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

11、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从实例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量度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

12、,就是几厘米。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5、画线段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

13、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外作业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长度单位练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教学目标: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4、。教具、学具准备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题完成课本图中铅笔的长,然后自己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的长度。注意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适当复习。第二题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练习本,和准备好的墨水盒。延伸练习,量一量其他的东西。第三、四、五题第3、4、5题,是实际测量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工具。第六题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第七、八题根据对线段定义的理解判断图形是否是线段,先让学生复习线段的定义,以便判断。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第九题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计算第一题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计算,如14厘

15、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还剩几厘米。再类推到第2小题。第十题利用学生的视觉差,让学生判断。第二单元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和全年级的小朋友去郊游好吗?(出示主题图)可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呀?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

16、6+34=70)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二、新授1、教学例1、例2(1)让学独立完成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的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请四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其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做请板演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2)小组讨论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来的,列竖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小朋友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四人小驵里说说。学生汇报2、教学例3(1)36+34=70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

17、?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2)36+35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坐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尝试)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是都是从个位算起,不是从十位算起?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3、出示课题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时候用

18、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全课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三、练习1、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他到家电城看看好吗?谁为它介绍一下商品?它只有90元。请你帮宛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一下一共用了多少钱?2、皮卡丘谢谢大家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材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评价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14页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

19、算能力。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二、课堂练习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20、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三、课外作业:课本13页第4题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知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应用题的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5+34 54+33 61+9 78+2 64+7 35+22 77-12 56-5 36-10 19-9 47-17 39-7二、应用题练习1、出示题目:表演新疆跳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先请一位同学读,再请全班读)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条件和问题)找出这道应用题的条件

21、和问题。2、出示图:球鞋45元 足球34元谁先来给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谁能根据刚才的那道题,利用上面的条件也编出一道应用题?列式计算3、解决课本15页的第10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解决。三、课外练习 第四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师: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少票?)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如:北京

22、比多伦多多多少票?二、新课1、讨论:56-22怎么算?A、口算B、列竖式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学生展示三、练习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

23、一、基本训练口算: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二、新课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提问:从56根中去掉1

24、8根该怎么办?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

25、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的含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14-9 32-8 14-3 64-8 14-712-3 42-5 63-4 72-9 82-32、计算:47-23 56-41 72-32二、新授1、板书:50-24(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

26、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三、巩固练习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第三课时教

27、学目标: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法应注意什么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出示两道题,45-27 75-572、把两题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二、课堂练说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清楚 ,表达最完整?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3、课本练习三第一题4、练习三第二题三、课外作业第20页第8题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教学重难点:根据已

28、知条件提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一、1、小明妈妈开了个杂货店,但是一时粗心忘记标价钱了,现在价格都在这里,谁想上来帮助小明做这个买卖游戏?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5、谁来列式解决它?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二、练习第十三题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给我们提了几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你能

29、提出什么问题?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 第五课时 用数学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23 例4 用数学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3+7 4+9 5+6 7+8 12+613-7 27-8 36-5 47-2 63-52、计算:45+49 56-27二、新授1、教学例4出示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指出:对评比牌前面的灌树挡住了,你

30、有办法知道每个班红旗获得情况吗?2、小组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看条件3、小组汇报如:二(2)班 16-3=13注意: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4、问:谁知道二(1)班、二(2)班得几面红旗呢?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没办法知道。因为被树挡住了。问:那他们可能得几面红旗呢?你是在怎么知道的?三、练习1、P23 做一做2、练习四第14题 第六课时 练习课(一)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生自行提问,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设计:一、计算1、口算35+4 29+6 70+30 40+639+2 45-8 73-5 69-22、计算19+28 46-

31、37 39-16 48-22二、用数学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姐姐2531322934妹妹1948283036合计:问:合计是什么意思?2、第15页第9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第15页第10题问:有什么东西?你能回答第几问?注意提出问题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4、第22页第10、12题 学生独立完成5、第22页第113题问:你想问全班同学什么问题?(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计算)6、第25页第5、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七课时 练习课(二)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的:1、加强对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

3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常规练习9+8= 16+9= 23+7= 65+6=435= 21-9= 36-7= 43-8=二、练习1、出示问:谁能读一读题目?(生范读,全班齐读,默读) 这里有几句话? 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重要? 你能列式吗?2、年级同学看电影,买了80张票,后来退了8张,二年级有多少同学看电影?学生读题,并请学生板演。808=(张)3、一本书12。30元,小丽想买一本还差3元,请问现在她有几元?问:总数是谁? 部分数是谁?4、下面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五个国家获奖牌的数量(板)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澳大利亚 德国97 88 59 58 57你能想到什么问题?5、算出每张

33、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在算出他们的差44 50 62 53 71 4527 36 25 39 19 38 第八课时 连加、连减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教学目的:1、强学生对连加连减应用题的理解。2、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式计算。3、让学生明白互助友爱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应用题的多种解。2、加连减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常规练习9+3+4 8+6+9 3+2+710-8-2 13-2-7 19-6-5二、教学连加出示主题图和表格。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28 34 23问:你看到了什么?从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数量?(三个条件)你能提什么问题?(教师板书出学生的各种问

34、题,并选择:一共摘了多少个?)问:你能列式吗?这个算式我们又叫什么算式?(板书 连加)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学生板演三、教学连减1、学生看图,口编应用题。有85个西瓜,李明运走26个,我运走40个,还剩几个?学生解答,并板演。四、巩固练习口算:7+59+20 72-6-40笔算:46+25+17 75-28= 54+20+16 90-58-24= 第九课时 练 习 课教学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练习。教学目的:加强学生所学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1、口算下面各题55+30+8 39-4-32 37-10+556-

35、3+9 81-7-70 74+6-80教师念题目,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2、 +8 -20 39 ( ) ( ) 56 ( ) ( )18 ( ) ( )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指名板书,集体订正。3、 +36 -47 +58 -2325 ( ) ( ) ( ) ( )4、笔算下面各题69+30-45 65+18-3926+40-8 71-65+455、24511521303949936计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每一斜行三个数的和。6、小明要练75个字,他还剩下37个字,他已经写了多少个字?7、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学生独立思考,写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谁找得多。 第十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

36、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二、

37、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表想法。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

38、式)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对自己或自

39、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39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一张,每个小组一张学习卡(有两个大小一样,但边的长度不一样的三角形纸)、三角板等。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有这几个图形师:这是什么图形呀?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

40、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玩猜一猜游戏)二、出示课题: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课件板题:角的初步认识,同时出现主题图)三、引导探究: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师: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表态)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找到了那么的角,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点课件,出现“顶点”)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

41、叫做角的边。(点课件,出现“边”)师: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课件重新出现2个角)师:你能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吗?3、画角: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并在你画出的角上,写出顶点和边。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示范画,并说说是怎样画的。4、判断角:师:谁还愿意把你画的角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他们画的是角吗?为什么?(把不是角的取下来)5、比较角的大小: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有大有小)师:谁能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一排?师:他排对了吗?大家意见都不相同,到底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师:每个小组都有号两个角,请大家先

42、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边长些,一个边短些)师:你认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师: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它们到底谁大谁小,老师也不知道。请你和小组小朋友一起,用自己的方法,向大家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吧!(小组汇报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总结: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开口的大小有关。师: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把上面的这几个叫再从小到大排一排?四、练习: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四、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找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得对不对。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

43、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的:1.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角,并说一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学生做的几种角:锐角、钝角、直角。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

44、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新课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

45、(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3.如何判断直角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2. 练习八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3. 教学画直角。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

46、标准的直角吗?”学生尝试用三角板画直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2.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3. 让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四、小结教师: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

47、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课时 角的分类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么?”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那

48、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二、新课教学。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学生在卡片上画角。师:“请组长将大家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人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每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

49、巡视,做好记录。师:“哪一组愿意汇报?”小组汇报,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贴上“锐角”。(钝角同上。)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贴上“的分类”。三、巩固练习。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学生写角的名称。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请大家拿

50、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体。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学生合作拼。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师:“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第四课时 剪角和数角(活动课)活动目的: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

51、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具、学具准备: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出示小黑板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二、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1、拼角游戏: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

52、4人小组,作好准备。(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3个)(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2、数角游戏:(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抽代表上台

53、数给全班看)3、剪角、数角游戏:(1)放录音,教师讲数学故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后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还有3个角”。 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 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妈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 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

54、案谁正确的。(学生分4人小组各自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的情况)(教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4、拓展活动: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掉2个,那么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学生操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一边讨论一边折、剪,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一刀剪:两刀剪:请几个学生把自己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贴在黑板上)三、全课小结师:这节活动课中你有什么感受? 第四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

55、二年级上册p44页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教学设计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第一组 第二组78 33643 5557261 4444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6、(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二)学习新课1启发性谈话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教师是怎样摆的?(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

57、2,(3个2)教师板书:3个2(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

58、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3由学生摆正方形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教师启发提问:(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出要求:(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9、,怎样读?归纳小结:(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 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3332;55553;4444 44;22222 252游戏(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

60、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777 66663 1511111 9 9 9 9 995 73(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1、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师打开盒子验证。3、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第二课时 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47页。教学目的: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2、能用加法和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