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_第1页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_第2页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_第3页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_第4页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 一、编写背景和特点 二、性质、目标与任务 三、编写的脉络体系 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五、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六、教学配套材料解读提纲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 编写背景 1、国际背景: 1908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倡导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1913年成立全国职业指导协会 20世纪20年代前后,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苏联和中国也继美国之后,相继推行了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生涯咨询”所代替 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背景 1、国际背景: 1983年美国建立

2、了全国生涯指导员制证委员会,制定了生涯指导员资格标准 1984年组织了第一次考试,颁发国家注册的生涯指导员资格证书 我们见到的生活经济学 全景式读本是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 戴维弗里德曼博士DavidFriedman) 写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 编写背景 2、国内背景: 生活经济和职业生涯教育均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引入我国 国内的经济学家如茅于轼、梁小民等,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诠释经济学理 论,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较为零碎 1986年劳动人事部于组织出版了就业指导,成为职业指导开始大面积实施的标志性教材 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背景 2、国内背

3、景: 199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建了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 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要求 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指导” 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分4个等级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 2001年,职业指导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 2004年,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王玉霞所著的 生活在经济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生活经济的内容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背景 3、省内背景: 省教育厅周稽裘原副厅长提出动议 省教育厅殷翔文副厅长潜心研究和关注 职社处领导高度重视 省教科院职教所精心组织 省职业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组具体实施 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 编写背景 3、省内背景 现有教

4、材中缺少生活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 职业教育缺少对学生生活、经济及职业规划等知识的系统传授 职教工作者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原有教材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已不能适应现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新一轮课改精神启动了新的德育教学用书的编写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背景 3、省内背景: 历时3年完成教学用书,近50名专业人员参加编写或研讨。 在24所职业院校试用,然后又组织修改。 体现“五个最”:领导最重视,所用时间最长,召开的修改、通稿会最多,编写、研讨人员最广泛,本人精神负担最重。 现已正式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编写特点 1创意创新,可读性强 汲取了最新的经济、生活、职业

5、、就业和创业理论成果采用了模块和话题的形式,一改传统的章节形式 颠覆了传统的课程逻辑体系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教学内容为“编著”,而非“编写”编写特点 2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话题丰富,覆盖面广(涉及32个话题、11门主要学科) 体现时代性、职业性、生活性、可感性 按照“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践探究、启示感悟”等体例展开(有106个案例和典故)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立体式地加以呈现 (漫画图、流程图、结构图、框图等共130多幅)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特点 3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案例取材于现实生活,人物、事迹鲜活、生动 体现职业教育与生活、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树立理念,创造生活,成就理想

6、,享受人生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特点 4说教少,启迪多 选用寓言典故、经典案例、名人名言等形式来启发学生 阐明道理 (15个寓言故事、91个经典案例、36条名人名言) 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得到启迪,获取技能 采用第一人称,改变了“要学生怎么做”为“我要怎么做”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编写特点: 5语言通俗,读教兼之 介于读本与教本之间 语言表达通俗 知识呈现简明 实用够用易学难教一、课程编写背景和特点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课程的性质、 目标、任务,实质是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也是该课程的核心 内容。对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把握是否到位,将会 直接影响

7、该课程教与学的效果。课程性质: 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生活技能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指导和职业理想教育。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首先,这是一门德育课程 教育部对职业院校的“德育”课设置了4+1门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 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这门课程首先是一门德育课程 课程名称演变:政治课思想政治课德育课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其次,这是一门生活技能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材浓

8、缩知识教师讲解知识学 生接受知识教师考核知识点 新课程教学方式:教材知识模块化呈现教师组织指导学习学生探究实践认知师生互动掌握知识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增加就业与创业的本领其次,这是一门生活技能课程 强调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变教本为学本 呈现方式突出的特点:用富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生动的情境,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通过开放、互动、合作式的实践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再次,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课程大纲强调:“

9、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这门课程的灵魂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本课程编写的宗旨 可持续发展贯穿学生职业规划发展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奋发向上;引导学生成才立业、终身学习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再次,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理财与就业创业的关系;帮助学生明白首次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懂得“先就业、后择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指导学生理解创业既是一种就业的形式,也是融入经济社会、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质的飞跃。最后,课程实施要以生为本

10、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这门课程面对的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也不是已经有职业经历的在职人员或转换职业的人群,而是面向专业定向后的职业院校学生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的特点和个性特征,自觉提高符合即将从事的职业要求、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课程的编写和教法上,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接受能力及其特点,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和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第一,教学要注重德育 德育课的首要特征:树立观念、学会方法、规范行为 帮助学生掌握生活理财、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择

11、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 指导学生学会劳动和生活的本领,树立诚信、守法、创新意识,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 第二,教学要注重促进学生发展 围绕生活经济和就业创业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自己、瞻望未来 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经济生活发展联系起来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第二,教学要注重促进学生发展 引导学生从生活、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时要用发展的眼光 引导学生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学会

12、发展,正确对待首次就业、珍惜就业机会 体现职业生涯教育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特点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课程目标: 让学生明白只有珍惜学生时代,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职业生涯才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教学要注重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教学要注重渗透和启迪 本门课程的教学,不是板着面孔向学生灌输观念,不是强制学生规范行为,应该是以人为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成正确观念的过程 是引导学生对成功职业生涯的追求中受到启迪的过程 是为了启迪学生为了美好的未来,发自内心

13、的自觉养成即将从事的职业应有的行为的过程 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第四,教学要注重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能力 掌握生活理财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控 制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反省能力、抗挫能力、适应变化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课程任务: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把握生活中的经济规律 选择生活中的经济行为 2、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创

14、富能力 3、帮助学生创造美好生活 成就职业理想 享受幸福人生 4、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5、着力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重要提示: 1、正确处理好“职业选人”与“人选职业”的关系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这门课程既不能“全盘西化”,更无法“泊来复制”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面对“职业选人”与“人选职业”这对矛盾时,其理念和操作均侧重于 “人选职业” 要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理念,但必须做到“不套用、有创新”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长期存在,就业难也将必然长期存在 不能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过分强调个性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

15、任务重要提示: 2、正确处理好兴趣、性格、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生涯咨询。让学生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是热爱即将从事职业的基础,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之一。 职业院校学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性格是可以调适的; 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二、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重要提示: 3、正确处理好生活经济观、职业发展观与国情的关系 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生活经济观和职业观,帮助学生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促进学生融入经济社会,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脱离现实的经济社会,忽视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富强的关系,忽视“

16、就业难”这一基本国情三、课程的脉络体系 模块话题一、生活视界 一、行行出状元 二、个个是人才 三、事事能成功 二、多彩消费 一、购物消费 二、休闲消费 三、交往消费 三、明智理财 一、我不理财,财不理我 二、理财工具箱 三、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三、课程的脉络体系模块话题四、注重保险一、财产的保护伞二、生命的守护神五、正确维权 一、我的权益我维护二、亲兄弟明算账三、讲诚信不吃亏六、博弈生存一、生活中的博弈二、学会生活技巧七、职业认知一、敢问路在何方二、实现职业梦想三、课程的脉络体系模块话题八、审视自我 一、我能干什么 二、观念决定行动九、择业能力一、信息采集二、社会实践三、沟通艺术十、成功就业

17、一、自我包装二、自我推销三、心灵鸡汤三、课程的脉络体系模块话题十一、创业准备 一、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我的创业目标 三、我眼中的创业市场十二、创业实务 一、我当小老板 二、商务谈判与营销技巧 三、看懂财务报表结 语学海无涯课程脉络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了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12个模 块、32个话题,设计了76个小节 根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思路编写了模块一至模块六,从自信、消费、理财、保险、维权、生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 遵循就业创业实践的逻辑主线编写了模块七至模块十二,从职业认知、审视自我、择业能力、成功就业、创业准备、创业实务等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就业、创

18、业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课程的脉络体系课程脉络体系: 第一模块“生活视界”在全课程中起铺垫和激励作用 第二至第五模块,是让学生感悟生活、懂得理财、学会生存的知识 第六模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博弈、感受竞争、学会合作 第七至第十二模块,是根据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做好就业、创业准备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制定出既符合本人、社会实际,又满足本人、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规划 最后一个话题是结语,让学生懂得“此生有涯,学无涯”的道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三、课程的脉络体系四、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方法: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 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 积极探索组建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分工主讲的教学模式 实施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四、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 开展模拟实践、角色扮演、演讲讨论、参观访问、思维训练等活动方法 采用“四个相结合”的原则,即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引导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适时而动,实时而用 说明:该课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共36个学时评价方式: 明白一个道理:职业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