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再别康桥》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再别康桥》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再别康桥》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再别康桥》活动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再别康桥活动设计一、活动课标分析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中活动要精读优秀诗歌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集成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

2、力。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对于现代诗歌活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二、活动依托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二单元第六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它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不断发展,用新的思想、新的语言、新的样式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本单元所选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涵盖了

3、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研读,可以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可以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研习本单元,要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百年来人们社会生括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要根据各种文学体藏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往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物。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活动作业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

4、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三、活动背景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活动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

5、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学生对现代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4、活动设计思想依据新课程教育活动理念,在活动作业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经验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

6、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活动奉行的活动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活动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五、活动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

7、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 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3. 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六、活动重点和难点1. 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2. 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 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七、活动过程设计活动第一阶段

8、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引言:剑桥大学是闻名世界的高等学校。诗人徐志摩曾在此留学。在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撑一支长篙,慢溯康河,走进康桥。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字槱y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

9、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活动第二阶段 读诗歌,体会作者离别的情感1.课代表范读。学生听读并完成两个任务:、把你认为读不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诗句的

10、节奏标划出来。、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情感。2. 小组交流听读感受,把标划出来的字音和节奏告诉自己也提醒其他同学。3. 带着你听读的感受,带着你的理解,放开声音,自由朗读。4. 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评价;5.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在即将离开康桥时的情感。小组合作讨论后展示:作者主要表达了对康桥的“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之情。活动第三阶段 鉴赏诗歌,感受诗歌创设的意境1、学习诗歌要学习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对话的方式就是书评。写下你阅读的感受,把具体的字词句圈划出来。朗读诗歌,赏析你最喜欢的诗句,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2、各小组内交流,你与作品对话后形成的书评。3、学生发言(1)第一节“轻轻的

11、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点拨:这一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离别时为何要“轻轻的”“轻轻的”为何要提前为何不向人作别而向云彩作别)小组展示: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

12、;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2)第二四节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点拨:这几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作者此时在干什么“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为何要强调“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小组交流,形成一致性意见,展示:这几节写康河的美景,表达作者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披着

13、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新娘”这个意象尤为恰当,“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丽的形象,不但写出康桥的明丽动人,更写出诗人在即将离别时的记忆犹新的感觉,这是“少女”等其他意象所表现不出的,诗人的难舍离愁可见一斑。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

14、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

15、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

16、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3)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点拨:这两节的鉴赏,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徐志摩心中的梦是什么作者要去青草更青处歌

17、唱什么呢为何又不能放歌为何选择沉默地离去)各小组陈述其观点:第 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

18、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而徐志摩的梦是什么呢?(插入背景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 10月至 1922年 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 24岁以

19、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概括而言,是“爱”“美”“自由”,他“

20、追求自然的爱”,“找寻自然的美”,“向往自然的生活”,可以说,徐志摩是一个“自然崇拜者”。而康桥,正符合徐志摩心中的梦想,他觉得,在康桥才可以享受自然的生活,由此读者才更能体会他将离去时的忧伤。(4)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拨:这一节,应该结合第一节来鉴赏,难道仅仅是为了呼应第一节吗?)各小组代表发表个人的观点,形成一致性的看法展示: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

21、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活动第四阶段品味诗歌,认识作者通过一首诗、一部作品,我们不能只对作品本身有一个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对作者构建起深层次的认识。请大家谈一谈通过这首诗你所感受到的徐志摩。写一写我眼中的徐志摩,并与大家交流展示某生的写作我眼中的徐志摩初识

22、他的时候便被再别康桥吸引成为了我心中唯美爱恋的感觉。我喜欢他的诗。因为,他的诗很美,柔美而忧伤。每一句诗都给我不同的感触,每一首都好似一幅画,让我置身其中。志摩的诗往往追求爱情,追求理想,富有启发性。在雪花的快乐中,他甘愿为爱情牺牲;在偶然中,他敢于追爱;在沙扬娜拉中,他为我们描写了一种刹那之间的美。某生:在现代诸多文人中,对于徐志摩,我是很热爱和欣赏的。在我心中,他那天才的抒情气质,至情至性的灵魂,以及率真纯洁的人生格调,都让我非常的着迷和沉醉。我热爱和欣赏他,不仅是他的诗文,还有他那豪放不羁的性情,那种情致,绝非偶然,而是心灵深处自由的释放,他是浪漫的,对生命的理解也很特别。喜欢读他的诗,

23、喜欢在文字中领受他的浪漫与孤独,敬佩他的至情至性,这位真正为实现自己理想的奋斗者,用自己所有的岁月都在超越世俗,他不仅有才,而且有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自由,美。”他,为诗歌而生,为爱情而活!在中国的二三十年代,他曾惬意遨游在诗文的海洋中,写下了中国近代最优美的诗句,读他的诗文,才领受了文字诞生的真正意义,那深邃的,睿智的,飘逸的诗句,是我为之倾倒,使我留恋往返。小结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 11月 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 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

24、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八、评测练习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朔月( )漫溯( )长篙( )蒿菜( )嵩山( )枯槁( )记载( )河畔( )挑衅( )斑斓( )二、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如

25、“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答:_三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九、活动总结:一、活动作业设计的优点

26、1、尊重学生的思考先从一所著名大学开始,引入诗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总结出诗歌鉴赏的方法展开想象,感悟意境;鉴赏诗歌,先说出诗人传达的情感,再探究这种情感的怎样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2、活动过程思路明确点拨后,由情感引发鉴赏,由比较分析意境,思路明确,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地剖析诗歌。3、实现活动三维目标这堂课较好地完成了课前制定的既定计划,基本实现课前制定的既定活动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4、课本钻研深刻同学们在课下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徐志摩的一生,他对爱情的观点,对他的争议,这些让同学们在很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对“新娘”这个意象的解读,对“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理解等方面,都表现出设计者的刻苦钻研精神。5、活动过程中气氛活跃 活动作业的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问题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乐于参加课堂讨论,发言也比较积极,思路更为活跃。十、活动反思再别康桥我总体设计活动作业的时候设想是以诵读为主线,通过诵读和赏析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我希望在活动过程上学生能够美美地读、美美地说、美美地听。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分析得过细只能导致意境的支离破碎,以致丧失诗歌的美感。所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