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声》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_第1页
《地球之声》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_第2页
《地球之声》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_第3页
《地球之声》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_第4页
《地球之声》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个创新晚会的典范2010 最后一天,包含央视三个频道在内的 16 个电视台(频道)推出了各自的跨年迎新晚会。 2011 新年钟声敲响,当观众还沉浸在晚会营造的喜庆氛围中,电视业内人士却已经在紧张等待收视份额数据。他们知道,竞争激烈的跨年晚会不仅仅是在争夺观众, 更是一场市场份额的拼抢。 实质上,这还是一场事关长远的角逐,目标是媒体品牌与竞争力的比拼。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跨年晚会已经成为创立品牌的重要手段。激流行船,不进则退,众多电视台当然不愿放弃这个表态的机会。新年伊始,晚会的喜庆余烬未散,收视结果出来了,在众多跨年晚会节目中,主打娱乐的湖南、江苏仍然延续了较好的收视成绩,地

2、处偏僻西南的云南卫视以地球之声排位第六,而随之到来的好评赞誉更是让个不以娱乐为主打的跨年晚会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特殊范本。在一个泛娱乐化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一个并不新鲜的环保公益主题,一台不靠娱乐取胜的晚会,何以在收视排名和社会评价两方面都取得成功的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分析探讨。内容与创意的成功 逆向思维,闹中取静的主题创意。近些年,娱乐胜出的竞争格局似乎在证明着一条“真理” ,那就是,电视的娱乐主题越“就低” 、 “取媚” ,越容易获取观众的欢心,取得好的收视成绩。事实上,近年来众多跨年晚会基本上都走着一条传统晚会的老路子:高调喜庆,娱乐主打,投入比拼,噱头渲染,宣传造势等等。此次地球

3、之声却不落窠臼,倡导“给地球一个承诺,做绿色环保公民” ,站在拯救地球的高度和视野,通过发动全社会参与,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绿色生态公民。高调主打绿色与公益主题,可谓阳春独唱,自成格调,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思想创意。从收视反馈看,晚会启发人心的主题,清新质朴的风格得到了观众普遍认可。 地球之声 的成功, 体现出云南卫视近些年来主打 “绿 色”理念的品牌力量,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元素, 现代表达。 传统内容的现代性表达, 赋予 地球之声 一种新的意义。 公益与环保, 算不上一个新鲜主题,这一主题如伺变成适于电视表达的元素?如何在一个电视晚会中有新的诠释、给人启示,又如何突破公益事业“过度崇高”

4、的传统阐释, 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对内容策划与电视表达方式的专业考验。可喜的是, 地球之声的诠释显然很成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突破以往公益主题的抒情窠臼,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方式,用最朴素、最直接,最能激发观众参与的方式推介8 个公益项目。公益,不再是站在道德高处的崇高大业,它更是一种具体小事,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 而且是如此的简单! 摒弃过度阐释, 实际上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操作模式,这种务实朴素的表达,使晚会带上了一种鲜明的现代特征。朴素直接的公益推介,不但具有启示性,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的作用正如有专家评价的那样: 不仅仅是意识唤醒, 由实际活动来推进公益项目,更能激发公民的

5、社会责任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民族元素,国际表达。 地球之声是一场充满云南元素的晚会。云南人物,云南故事,云南歌舞,云南多样的性的生物世界、民族文化,形成了晚会的故事主线,内容充满民族和地方特色。 高质量的记录短片, 串联起 8 个公益项目。东川 “地球之声?低碳公民示范林”项目、 西双版纳州野生亚洲象栖息地改造项目等多个项目层层推进,在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日趋恶劣的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同时,为了体现环保这一全球性的主题,晚会请了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环保人士。 著名纪录片大师奈杰尔?马文亲临现场为晚会主题发出呼吁; 著名歌星马修?连恩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布列瑟农 ,歌曲表达了对荒野狼

6、群被屠杀而产生的忧伤,来自克罗地亚的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则以一首名为拯救地球的演奏,直接表达了晚会主题。这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嘉宾并非娱乐圈中明星,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热心环保与公益事业,他们的言行能够起到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并产生国际性的影响力,这也使得地球之声具有一种“全球伦理”的高度即人类面对全球问题所达成的一种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多样式艺术门类的成功综合:除了故事化之外, 地球之声综合了各种表演艺术门类:诗朗诵、音乐、舞蹈、书法、 沙画与主题呼应, 富于变化与多种艺术样式的节目表演,让 200 多分钟的晚会不显冗长。当然,晚会在节目选取上也体现出一种健康、清新的价值观,在引导受众关注一

7、个全球性的环保问题时,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这也是晚会受到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跨地直播,以宗教祈福仪式为民祈福。晚会设北京、云南两个会场,云南选取云南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以敲钟仪式迎接新年,这个创意是具有突破性的。这里涉及到一个敏感话题,就是如何用宗教影响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环保与公益活动中来。从积极的方面看,宗教伦理对人的规约,对公正平等、诚实守信、克己自律的倡导,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信仰危机的人们,确实能够产生一种好的精神作用。正如前面所述, 地球之声在关注环保问题时,引入了一种全球伦理准则,那么,用一种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佛教仪式,以佛教圣地鸡足山的新年钟声为万民祈福迎新,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平

8、安和谐的向往,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公益力量改变世界,生态文明拯救地球”这样一种普世价值观,从思想内 容上看,这个设计与晚会主题也是和谐的。新技术带来的节目样式突破作为一种科技催生的电子技术产品,电视的诞生发展总是由新的技术革命所推动。新技术不但改变着电视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将带来新的视觉产品,这也是电视竞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得先机者得市场, 地球之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电视的技术前景。精美舞台设计,高清大屏呈现背景影像,呈现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 地球之声晚会现场灯与主题高度和谐,既染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氛围,也让内容表达具有了纵深感。背景视频的充分调度,强化了晚会的纪实风格。晚会主会

9、场舞美设计也紧扣主题,简洁朴素。晚会某些段落选用大屏展示图片,与现场嘉宾互动,美轮美奂的动物生态图片给人以震撼。例如,当斯里兰卡歌手乌玛利亚?辛哈婉莎演唱IWILL ALWAYS LOVE YOU 时,大屏上展示出各种野生动物惨遭屠杀的影像,一首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歌曲,因创意独特的电视表达而产生出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网络直播与微博互动同时进行,突破了传统晚会的时空边界,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开放性的结构更强调受众的参与,强化了公益项目推介的社 会效果。除了电视直播, 地球之声晚会还开通了网络互通区,微博、网络视频也使得电视受众得到延伸与拓展。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新闻网、

10、 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百度、网易、酷6 等多家著名门户、视频网站同步直播,中国联通也通过3G 对晚会进行直播,通过视频点播,晚会的影响还会在节目播出后持续一段时间。3D 技术的率先运用。 地球之声有几段海鸥飞翔的唯美画面, 只要戴上一副简单的红蓝眼镜, 观众就可以看到 3D技术带来的立体影像。 3D 技术的引入,带给了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云南卫视不但展现了自己的技术实力,也对未来可能呈现的节目形态做了有价值的探索,其经验或许不仅仅是技术突破,而是节目形态与电视市场运作更广泛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因为电视台这一新的技术尝试, 一家制作 3D 眼睛的企业发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11、品牌创意与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的节目总是伴随着一种成熟的电视理念与专业运作方式。从2008 年开始,云南电视台就把“绿色人文”作为办台的核心理念,强调要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入2010 年,云南电视台更是响亮提出要打造“绿色传媒品牌”的口号, 地球之声的成功,在延续云南卫视一直以来倡导的“绿色人文”理念的同时,也给“绿色人文”提供了一个支点。开放性创意与运作将拓展电视晚会的形式与活动外延。地球之声突破了环保、公益事业宣传单一的电视模式,通过讲述感人肺腑的公益故事以及公益项目的推介,向公众发起“给地球一个承诺、做绿色生态公民”活动,产生了广泛社会反响。 2011 年的第一周

12、, 云南省绿色基金会已经收到多家企业和个人认捐,企业认捐达100 多万,实际进账60多万元,晚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新技术带来的市场前景: 3D 电视的开发或可成为新的创意产品,而网络观众带来新的收视习惯,及时互动或许将成为晚会的突破口与转折点。几点启示在一个娱乐泛滥的媒体竞争时代,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如何在社会责任与媒体生存发展之间找到一条成功之道?地球之声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泛娱乐化不是赢取观众的唯一法门。 “娱乐至死” ,是对媒体上娱乐泛滥的一种夸张说法,却也是当下中国电视媒体面临的一种现实生态。虽然也有专家指出,过度娱乐是在饮鸩止渴,但面对收视率与广告市场,众多电视台还是不得不 选择娱乐

13、节目来寻求出路。 地球之声的成功也许不会是一个特例,冷门,严肃主题,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品牌节目必须延续与提升。 2010 跨年晚会竞争异常激烈,而事实上,从2006 年至今,云南电视台的跨年晚会已经连续多年。 2010 年, “绿色”赋予了地球之声跨年晚会新的思想内涵,加之在电视手段上的提升与进步,终于实现了从节目到品牌的升华。地球之声表现出的冷静与优患意识,彰显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从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新闻媒体也是一种哲学过滤器,对舆论导向的引领有重要作用,媒体关于世界的看法与报道,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世界的态度。在这点上,云南电视台近些年承担的一系列公益活动,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如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所说:我们要的是触动心灵,而不仅仅只是娱乐。媒体人就是社会航船的 ?t 望者,必得胸怀忧患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