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_第1页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_第2页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_第3页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_第4页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隋唐五代时期的朝代更替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隋;(581年-618年) 唐:(618年-907年) 五代十国时期 中原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 二、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1.萨珊王朝的灭亡和唐朝对萨珊流亡政权的荫庇 萨珊末代国王伊嗣俟继承王位,大食入侵,兵败被杀,萨珊波斯灭亡 伊嗣俟之子卑路斯避居波斯东部,建立流亡政权 卑路斯向唐朝“请兵救援” 在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立波斯都督府,以卑路斯为都督 在

2、大食威逼下,卑路斯入唐朝,被封为右武卫将军,在长安设立火祆寺 唐朝册立卑路斯的儿子泥涅师为波斯王,客居长安 唐军混送泥涅师到吐火罗 泥涅师复返唐,授左威卫将军2.拜占庭(东罗马)强大,加强与东方的往来 通过文物考究,隋唐与拜占庭的交流十分频繁。例:拜占庭金币的发现 有学者认为,在6世纪中叶以后的一个世纪中,拜占庭金币可能成为高昌地区流行的国际标准通货。3.阿拉伯帝国的兴起4.中国确立了东亚文化中心的地位 隋唐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国进一步确立了中亚文化中心的地位。 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和日本都加强了与隋唐王朝的联系。 新罗积极发展与隋唐的关系,拉动中国力量介入半岛事务。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了朝鲜半

3、岛大同江以南成为统一的新罗 中外交通的发展1.陆路 隋朝时期中西交通的道路主要有三条,唐朝对外交通的繁荣是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隋朝的北道 从敦煌可到达欧亚各国,最后到达地中海 中道 从敦煌 经新疆,可到中亚,最后到达波斯湾 南道 出敦煌,经新疆,可到南亚,最后到达印度洋对外陆路,还有与印度的两条通道:一为吐蕃、泥婆道(西藏经尼泊尔至印度)一为安南通天竺道(安南都护府到印度,还可到老挝、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海上交通 条件:隋代大运河的开凿;隋唐的强盛和文化的昌明吸引了各国远渡重洋来中国。 造船能力加强,具有远航能力。 经航海来中国的外国船队增加,可以横渡印度洋, 体现:抵达波斯湾

4、和阿拉伯半岛 唐代南海商道可抵达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报达(巴格达) 唐代与东亚的新罗、日本的多条海路。 自登州(山东蓬莱)至新罗王城;自明州(浙江宁波)或扬州至今韩国全罗南道的灵岩; 唐代与日本的海路有北路、南岛路和南路。隋唐时期中外人员流动自汉代依赖,就有西域人入居中国,到南北朝时期,西域人在中国入仕为官者甚多,以胡汉融合的关陇集团为通知核心的隋唐两朝对入华外国人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政策。唐代中国经济、文化为世界翘楚,稳定的统治、开放的政策、便利的中外交通均为外国人入居中华打开了方便之门。唐朝文化在东亚之影响日 本日本遣唐使表5003838文宗702武周8054804德宗66978127796677

5、784777代宗665991759肃宗26595004752265459447331211653高宗5574717玄宗630太宗人数船数公元人数船数公元入唐旅居的外国人主要有以下几类:1、佛教僧人。佛教僧人来唐主要在高宗、武后时期。他们在唐朝主要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在外来佛教僧人中,还有一类长期在唐朝留学的学问僧。佛法演至隋唐,宗派大兴。唐初,进一步为外国僧人入华学习佛法大开方便之门。曾规定:“既是蕃僧 ,入朝学问,每年赐绢二十五匹,四季给时服”,因此有更多的学问僧人蜂拥而至。来唐学习佛法的僧人主要来自新罗、日本。日本平安朝时期(7941192年)初期(794894年)入唐求法之风极盛,为一大

6、特色。有所谓入唐八大家: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叡。 2、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来唐学习,始自太宗贞观(627649)年间。据唐会要记载:“贞观五年以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逐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已而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伺候,日本也随遣唐使派遣留学生入唐学习。2、外国商人 在唐朝居住的外国商人也很多。主要有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新罗人,此外还有天竺、罗马、日本、林邑、真腊、骠国、狮子国、泥婆罗、固失密(今克什米尔地区)等国人。粟特人夙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西域丝绸之路的转贩贸易。在唐的波斯侨民主要

7、以经商为主。在京师长安的西市中,就有波斯邸,不仅出售珠宝香药,而且兼营钱庄业务。4、工匠艺人 隋唐时期,还有许多国外的工匠艺人来到中国,为中国的科技、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使节、质子与贡人 隋唐时期与中国有使臣往来的国家甚多,外国使节中有些人处于对唐朝文化的钦仰和其他原因,自愿留在了唐朝境内定居。 人质制度,是古代外交关系中经常发生的以人作为抵押的制度。 所谓“贡人”,是将人作为“方物”,即地方土产的一种献给唐朝廷,供皇室或贵族官僚玩赏。中国人到海外鉴真玄奘义净随着唐代国力强盛,中外交通路线的畅通,中国人到海外的更多了。西行求法高僧、使者、行人留下的许多行记、报告和见闻录,大大充实了中国

8、有关域外历史和地理的知识,有利于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交往。唐代自玄奘开始。赴印度的求法运动又在佛教徒中兴起。在唐代西行求法僧侣中,以玄奘、义净最为著名。 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杨州江阳县人。十四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僧人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

9、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鉴真双目失明,又回到扬州。 经过十二年努力,鉴真终于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东渡,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宝、昆仑人军法力、占婆人善所。鉴真所乘船到达萨摩国川边郡秋妻屋浦,一个多月后在盛大隆重的欢迎下进入首都奈良。当年,鉴真在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日本僧人在称为“三师七证”的十位和尚参加下出家受戒,此为日本正规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鉴真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始祖。他建立的唐招提寺开基。鉴真携带不少佛经、佛像、佛具等到日本,虽已双目失明,还能协助校订写本佛经的讹误,用嗅觉鉴定草药。同行弟子有的擅长雕塑、绘画、建筑等,传播了唐朝文化。真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

10、了巨大贡献,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像,一千二百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 玄奘 。 唐初佛教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出发,经凉州,违反当时出关禁令,偷越玉门关,孤身穿越沙碛,历尽艰辛,到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诸国境,过铁门,入吐火罗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处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转而巡礼佛教的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达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又向附近的杖林山胜军论师学习。他遍访五印度,沿恒河东经孟加拉,至迦摩缕波,循印度东海岸南行到达达罗毗荼,和僧伽罗隔海相望。折向西北经摩诃剌陀

11、,瞻仰阿旃陀石窟。最西经历狼揭罗。他曾进入印度半岛的腹地,又西行沿印度河北上至钵伐多。贞观十四年重又回到那烂陀寺。迦摩缕波国童子王和羯若鞠阇国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佛学辩证大会,邀请玄奘参加。玄奘在会上为论主,提出制恶见论,博得极高荣誉,被称为“大乘天”。次年春,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返国,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玄奘取经之行,历时十数年,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由玄奘口授、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见亲闻的旅行记录,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书记载正确,故为近代学者在中亚、印度等地进行考古发掘的指导书,故有人将其作用比拟为鲍桑尼乌斯书之于指导雅典考古上的作用。唐

12、太宗非常重视玄奘的胜利归来,命令宰相率领朝臣远出迎接,并在洛阳接见玄奘。随后命宰相房玄龄选取、调集硕学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协助他翻译佛经。这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一次译经活动。他与后秦的鸠摩罗什、陈朝的真谛和唐中叶的不空齐名,成为四大翻译家之一。共译出佛经七十四部,通过这次译经活动,玄奘培养了一批弟子,著名的如圆测、窥基、慧立、玄应等。义净 唐代泛海赴印度的求学僧、译经师。幼时出家,遍访名师,专研戒律。他敬慕法显、玄奘业绩,立志西游。三十七岁时,只身自今广东番禺附波斯船赴印度,在恒河口之多摩梨帝登岸,此即昔日法显登舟离印返国之处。义净在印度十三年,历三十余国,其中以在王舍城北的那烂陀寺留学时间最久。先后得梵木经、津、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武周垂拱元年离开那烂陀,仍循海路归国,又在南海滞留近十年,于证圣元年到达洛阳。义净归国后,备受唐廷优礼,武则天赐予三藏之号,安置他在洛阳佛受记寺,使之专心译经。义净先与于阗僧实叉难陀等共译华严经,对华严宗的建立有很大贡献。久视元年以后,义净自行翻译,计在东、西两京先后译出佛典五十六部,二百三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