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群落的结构》教案_第1页
2022年《群落的结构》教案_第2页
2022年《群落的结构》教案_第3页
2022年《群落的结构》教案_第4页
2022年《群落的结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3 群落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争论的问题;2.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点;3.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争论;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点;2. 教学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点;三、课时支配:估量 3 课时,总 16 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一)结合“ 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 图(书 71 页)老师: 引导同学看图,完成争论题;1. 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提示: 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肉食性鱼、植食性鱼等举例;2. 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削减,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显现什么变化?提示

2、: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削减,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削减,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 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削减;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 源削减而数量削减;老师过渡: 通过池塘实例分析,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具有肯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 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活跃课堂气氛: “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手牵手,肩并肩,共度余生”;(二)群落的概念及实例判定1、老师:同一时间内集合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留意: 依据同学的归纳情形,突出“ 同一时间” 、“ 肯定区域” 、“ 各种生物种群” 等判定要点【例 1】:判定:以下

3、描述属于群落的是(1 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2 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3)一片草地(生态系统)(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群落)【例 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D落叶和土壤细菌和真菌B全部植物C全部动物(三)群落水平上争论的问题导入语:回忆上一节在种群争论水平上争论的问题有哪些?提示:诞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数量的变化等 提问:群落水平上,我们争论的问题又有哪些?让同学阅读课本 71 页1、群落水平上争论的问题( 1)以“ 本节聚焦” 再次引起同学的摸索;(书 71 页旁边) 群落的物种组成有哪些,不

4、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异? 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怎样,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 群落的变化是怎样(群落的演替)等;( 2)争论群落的基础是争论种群(四)群落的物种组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群落的物种组成;请同学们观看(书 72 页展现我国武夷山森林群落和新疆北部常绿针叶林群落两幅图片)并比较图中两种群落的不同之处;1:提问:两个群落的物种组成怎样?书 72 页相关信息: 西伯利亚梅尔半岛冻原上,只有 670 种低等植物、 139 种高等植物、 近 1000 种动物, 福建武夷山 共有低等植物840 种、高等植物2888 种,已知动物约5000 余种,其中脊椎动物570 余

5、种)师: 不同的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有差异的,既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点 2:衡量指标:丰富度:既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规律: 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丰富度也随海拔高度 的增加而削减;综合懂得就是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反之就越少;【例 3】 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 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动物物 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A B C D 解析: 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北极苔原的物种多样性最小,所以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的是 曲线;热带

6、雨林中动物数量易变程度最小,北极苔原中动物数量易变程度最大,所以代表动物数量易变 程度的曲线是;应选 C 【解题归纳】 热带雨林由于温度较高,雨水充足,因此动植物都反常丰富,多样性最大,丰富度最高;(五)种间关系(重点、难点)导入语: 在分析种群的概念时提到,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样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并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例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阅读 P72 倒数第一段到 P73,完成资料分析的“ 争论”;提示 1. 在合适的条件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

7、繁衍;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像的 生活习性(特别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育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 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 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 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 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白该试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1)竞争 概念: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特点: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

8、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在数 量上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出现出“ 你死我活” 的变化; 实例: 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杂草等 数学坐标图时间生物 B量生生物 A生 物物数数 量生物 A生物 B时间竞争实力相当时相互抑制(牛与羊) 从能量或物质关系来分析,如下图A C 代表共同的生活条C 竞争件B 提示 2. 90 多年的调查争论说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 1845 年到 1855 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削减;而雪兔的削减,又会造成猞猁削减,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肯定范畴内波动;提示 3. 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

9、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固,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固,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固,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固的状态;(2)捕食 概念: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特点: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没有排斥现象,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被捕食者也选择捕食者,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进行着相互选择,保持者动态的平稳;在数量上两种生物出现出“ 先增加者先削减,后增加者后削减” 的变化; 实例: 狼吃鹿;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 数学坐标图生 物 数 量生物 A 被捕食者生物 B 捕食者时间

10、通过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的变化判定被捕食者和捕食者被捕食者: 数量多者 或者 先增加先削减者;捕食者 :数量少者 或者 后增加后削减者 从能量或物质关系来分析,如下图A B 留意事项(易错点) 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剔除;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小结: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分?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固;【教学反思】:其次课时 3 寄生 概念 :一种生物(寄生者)借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护生活;

11、 特点: 也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益的一方是寄生生物,受害的一方 是寄主; 实例: 寄生在体表的虱子和跳蚤与人之间的关系;(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寄生在体内的蛔虫、绦虫、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数学坐标图生 物 数 量生物 A 时间寄生生物 从能量或物质关系来分析,如下图生物 B 寄主A A 体内B B 体表(4)互利共生 概念: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特点: 如彼此分开就至少有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削减,出现出“ 同 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实例: 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豆科植物与

12、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数学坐标图:生 物 数 量彼此有利, 彼此依靠生物 A 生物 B 时间 从能量或物质关系来分析,如下图A B 【例 4】谚语“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 B. 共生 C. 寄生 D. 捕食解析:苗与草之间竞争资源,相互抑制,反映的是种间关系中的竞争关系,应选 A 【例 5 】唯独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 共生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例 6】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布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内

13、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D捕食共生B寄生C竞争【例 7 】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C 竞争、互利共生、捕食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解析:竞争的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被毁灭,因此图丙可表示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个 体数量的变化是:一种生物随着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多(或削减)而增多(或削减),故图乙表示捕食关 系;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靠,彼此有利,假如彼此分开,就双方或一方不能

14、生存,互利共生关系中的两种生物显现彼此同步消长,平行进展的变化规律,所以图甲表示的关系为互利共生;应选 D 【例 8】: 下图所示为下面 4 组生物: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请据图回答:菌与噬菌体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判定组生物对应曲线:._ _ , ._ _ , ._ _ , ._ _ ;()造成图中现象的缘由是:食物竞争使大草履虫缺少食物而死亡()图与所示关系结果不同是由于寄生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如种种间关系中的死亡,对有利的是_ _ ;小结:种间关系辨析(1)寄生与共生的区分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

15、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靠,彼此有利,而寄 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就是有害的;(2)寄生与捕食的区分 寄生是一种生物借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养分物质来维护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 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养分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养分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假如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3)规律方法 两条曲线“ 同升同降” 为互利共生关系; 两条曲线“ 交替消长” ,就可能为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如两曲线的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 同就为捕食关系;两曲线“

16、一升一降” ,就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亡,即下降曲线能降到 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剔除物种;(六)群落的空间结构(重点)导入语: 由于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各生物种群在群落中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于是群落就形成了肯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1: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 和水平结构 等;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植物的垂直结构(书 74 页,图 4-11 )成因: 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 光的利用有关;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这主要是受 温度 的制约;导入语:农村种田时,在玉米的下层栽种菜豆意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

17、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温度、水分等环境资源的才能, ;导入语: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制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2):动物的垂直结构(书 74 页,图 4-12 )成因: 与食物及栖息场所 等有关系,即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打算了动物的分层现象2:群落的水平结构(书 75 页,图 4-13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势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的特点 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 常呈镶嵌分布(最大特点)小结 :群落的垂直

18、结构与水平结构的详细表现都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例 9】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A. 有效防止竞争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例 10】 下例说法正确选项(. 生长一样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肯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例 11】 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植物上层中层下层现象;乔木灌木草木动物林鸽长尾山雀鹪鹩、昆虫(1)上表表达了生物群落的,它反映了动物、植

19、物都具有(2) 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别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由于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供应,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解析:(1)垂直结构 分层(2)光照(3)食物和栖息场所 竞争【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七)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争论(重点)1:试验原理(1)土壤中有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2)很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才能,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 这类争论中,常用取样器(采集罐、吸虫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

20、和数量来估量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记名运算法: 即在肯定的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这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 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量法: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量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特别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等等;2:探究问题:可依据自己的爱好,并考虑可行性,经小组争论后,确定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仍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试验流程(1)预备:选取调查地点,预备取样器等试验工具 制作;由于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才能,而且身体微小, 因此不适于用与进行调查,常采纳利用取样以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和的主要情形;(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品,并标明取样地点与时间等 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 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