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讲稿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分析讲稿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分析讲稿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分析讲稿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分析讲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与内容 第一单元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宏观经济和理财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涉及居民、企业、政府和对外四个部门。宏观经济分析就是结合四大部门的运行来揭示一国经济的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变量变动情况。理财规划必须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较为清楚地分析当前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和未来变动趋势,才能准确判断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变动方向。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工业增加值 (三)失业率 (四)通货膨胀 (五)国际收支二、投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三、消费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

2、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四、金融指标:货币供给量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余额 金融资产总量五、财政指标: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第二单元 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一)国民收入的含义与限定含义: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进入市场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限定:1.国民收入定义中的“一国”由两种含义: 一是指一国的居民,与“一国”的这种含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GNP=本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 “一国”也可指本国的领土,与“一国”的这种含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3、product,简称GDP。 GDP=本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二者关系: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 (国外净要素收入 ) 2.“一年” 收入是一流量,核算的是一段时期。以年为时间单位,仅仅是由于约定熟成。 以流量相对是存量,核算的是某一时点的量。3.生产的 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准。所有从事三次产业的活动都是生产性活动,他们的收入都是生产性收入。募捐、政治宣传、宗教信仰等活动都不是生产性活动,这些活动得到的收入都不是国民收入。同时它核算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进入市场的 国民收入仅仅计算通过市场交换得到的收入。自给自足

4、的产品或收入不计算在国民收入之中。5.按市场价格计算 国民收入=(QiPi )6.最终产品(1)定义:一国生产的不再进入本国生产领域(消费品与出口产品)或者虽然进入本国生产但在本年度未被消耗掉的产品(资本品=固定资产+存货 )。(2)撇开中间产品的原因: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转移到最终产品的价值中去了。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 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市场价值。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度作为基础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二者关系:实际GDP=名义GDP/ GDP缩减指数 一国的名义GDP和实际GDP产品2000年名义GDP(Q*P)2005年名义GDP2005

5、年实际GDP大米15*120*1.520*1服装1*401.2*451.2*40合计558468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84/68 *100%=123.5%通货膨胀率=123.5%-100%=23.5% (1)生产法。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减去中间产品价值总和。 (2)收入法。生产单位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 GDP=C+S+T (3)支出法。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和。它包括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消费支出(C):本国居民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劳务支出。 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G): 政府消费、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不

6、计入)。 净出口=出口(X)进口(M)。正值表现顺差,负值表现为逆差。支出法计算GDP=消费支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 收入法与支出法计算GDP只是角度不同,但结果一致。GDP计算方法服装生产的价值增值过程生产阶段销售收入中间原料成本增值(附加值)棉花15015面纱20155棉布302010服装453015销售50455合计16011050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AD)的一般说明1.总需求的含义: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对一国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AD=f(P)2.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AD

7、=C(Yd)+I(r)+G+XM(y)。 3.总需求曲线形状:向右下方倾斜。(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为了保持一定量的财富,人们必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自发支出(C I G X)、货币供给量、储蓄、税收与进口二、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1.总供给的含义: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一般价格水平上能够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AS=f(P)2.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的过程(1)价格变化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与价格变化方向相反。 (2)实际工资变动影响劳动市场上的供求变动。一般说

8、来,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共同决定实际就业量。 (3)就业量的变化引起产量的变化:其它条件不变,就业量增加时,供给量(产量)随之增加。 上述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 3.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AF(N,K)(A表示技术水平)。 该函数说明,经济社会的决产出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而收入决定理论主要限于短期分析。在短期,可以假定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不变,总产量仅取决于就业量,即总产量是就业量的函数,记为:Y=f(N)。4.就业量的决定 (1)劳动需求函数和 需求曲线:0W/PNNd=Nd(W/P)(2)劳

9、动供给函数与劳动供给曲线: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均衡就业量的含义;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相等时的就业量就是均衡就业量。此时,所有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工作的人都找到了工作,故均衡就业量又叫充分就业量。(4)均衡就业量的决定:5.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在充分就业收入之前,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充分就业收入之前,相当平坦;在充分就业收入后,总供给曲线则变得相当陡峭。6.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拥有的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技术水平,投入成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1.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稳定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交于充分就业收入时,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与价格水平的稳定。这是

10、经济体系的最佳状态,实现了3个市场的同时均衡。 PADE0YfP0Y0AS2、萧条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此时,价格水平也比较低。PAD0E1E0YfP0P10AD1ASY0Y3.通货膨胀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此时,价格水平往往较高,发生了通货膨胀。ASPAD1E0E1YfP1YP00AD04.滞胀 如果经济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当短期总供给曲线受到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如原材料价格上升或工资提高等因素)向左移动时,就会形成产量或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的滞胀局面。YfAS1AS0Y1PAD0E0E0P0YP10

11、AS 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 (1)公司利润增长、股息红利增长;(2)投资预期看好;(3)国民收入增加,投资实力增强。证券市场呈现上升走势。 高通胀下GDP增长。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经济严重失衡,可能带来“滞胀”(通货膨胀与增长停滞并存)。对证券市场形成利空。 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GDP增速减缓。若未导致GDP负增长或低增长。证券平稳渐升。 转折性的GDP变动。负增长逐渐减缓并呈现增长转变趋势。证券:止跌回升。 GDP由低速转向高速增长。证券:利好。 小结:知识点 (1)GDP的含义 (2)GDP计算方法 (3) GDP与证券市场GDP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二)工业增加值 工业

12、企业全部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纳增值税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营业盈余 劳动力。16周岁以上正在工作,或者正在失业的人的全体。 失业率(U)=失业人数(U)/劳动力(L) 就业率=1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状况下的失业。 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在现在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并不为零(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潜在产量(充

13、分就业产量):潜在就业量所带来的产量。 GDP缺口=(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 奥肯定律:高的产出增长与失业率的减少相联系;低的产出增长则与失业率的增加相联系。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三)失业率(U) 1.含义: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普遍、显著的上涨。用通货膨胀率表示,通胀率=价格指数-100% 2.衡量指标(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服务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可分析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

14、影响程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对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农民消费支出。 (四)通货膨胀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是用来衡量生产者生产成本变化的指数,它的计算主要考虑有代表性的生产投入品,如原材料,半成品和工资等。(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影响:城乡居民支出和国家财政收入;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消费

15、与积累的比例关系;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产品2000年2007年大米15(公斤)*1(元)15(公斤)*1.2(元)服装2(套)*80(元)2(套)*100(元)合计175218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218/175 *100%=125% 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100%=2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目的在于了解农业生产中物质资料投入价格的变动状况。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程度的相对数。反映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全部工业产品出产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

16、程度的相对数。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由三部分组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费用投资完成额。 房地产价格指数。包括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物业管理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原因,程度,配合当时的经济结构与形势,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等。 (五)国际收支 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国际收支平衡;顺差或国际收入盈余;逆差或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二、投资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

17、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国家预算内资金。分为财政拨款和财政安排的贷款。 国内贷款。投资单位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 利用外资。用于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的国外资金,包括设备、材料、技术和对外借款。 自筹资金。中央各部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其他资金。包括企业或金融机构发行债券筹到的资金,群众集资、个人资金、捐赠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的状况。它是研究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

18、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包括居民现金和对公存款。三、消费指标 货币供给量。即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它不包括中央政府、财政部、央行或商业银行持有的货币量。它是存量,而不是流量。它是一个时点的变量,不是一定时期的变量。央行发行的货币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无限制使用。原始存款:居民个人和企业现金存款,现金变活期存款,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总量变化。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创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货币供给总量。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余额。某一时点存款金额和贷款金额。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金融资产总量。包括现金、存

19、款、有价证券、保险等资产的总量。个人家庭的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人寿保险权利等。四、金融指标 财政收入。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必须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预算外收入。 财政支出。 预算支出: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 预算外支出:财政性预算外资金的支出。 财政节余。财政赤字。公债(政府债券)。五、财政指标本节历年考试真题1、( )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A)GDP (B)GNP (C)国民收入 (D)工农业生产总值 2、根据

20、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l,则实际产出将低于潜在产出( )。 (A)2 5 (B)3 (C)35 (D)4 3、( )是用来衡量城乡居民购买一定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组合的成本。 (A)GDP (B)CPI (C)PPI (D)PPP 4、按照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 (A)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 (B)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出口总额 (C)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十政府购买+进口总额 (D)居民消费十企业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额5、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这种计算GDP的方法被称为()。(A

21、)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产出法6、下列有关GDP核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B)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或需求)包括四个部分,即: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投资只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D)投资只包括固定资产投资7、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的产品应该作为()处理。这样可使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A)存货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消费支出(D)政府购买8、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

22、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下列用支出法核算GDP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B)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C)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D)运用收入法计算GDP值与运用支出法计算的结果不相同9、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绝对数。()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单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它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能以自己愿意 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二)物价稳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由于各 种商品价格变化程度不一

23、以及由于统计上的困难,西方学者一般用价格指数 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 (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即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 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有时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四)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通过汇率的 变动,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并不是相互一致的,而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间就存在两难选择)。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必须使各种 政策手段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另

24、外,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第二单元 财政政策一、财政构成与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1.财政构成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政府支出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直接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总需求变动。转移支付虽然不能算作直接的总需求,但它通过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总需求。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税收既影响(间接)总需求,也影响激励机制与总供给,最终都影响就业与收入。2.自动稳定器 (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经济体系中内在的能自动减轻国民收入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

25、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减轻经济衰退。 (2)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的组成: A、税收的自动变化(比例税收):经济萧条实际Y税收可支配收入消费Y; B、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经济萧条Y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消费Y; C、农产品支持价格制度:经济萧条农产品P对农业的补贴可支配Y消费Y。 (3)自动稳定器的局限性:A、事后才发挥作用; B、作用程度有限。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与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是对政府支出与税收进行规划,以抑制经济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支出、变动税收

26、和变动公债发行规模三种。它们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最终导致一般价格水平、就业量与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政策种类与使用原则1.财政政策种类 分扩张性的(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与紧缩性的(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两类。 2.财政政策的使用原则 斟酌使用、“逆经济风向行事”,或相机抉择: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过度繁荣,出现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抑制总需求。三、财政政策与证券市场总的来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刺激经济发展,预示未来经济将加速增长,证券市场将走强。具体而言:1.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扩大减税范围。证券价格上扬。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证券价格上扬

27、。3.扩大政府补贴。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第三单元 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含义与工具(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的政策。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一、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性质;中央银行是管理一国金融活动的公共机构,它的最主要的使命是控制一国的货币供给量与信贷条件。它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利润,而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 (2)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A、发行货币(发行的银行);B、管理商业银行(银行的银行);C、代理国库(国家的银行)。二、商业银行(1)性质 : 商业银行是专门从事金融中介的企业,主要通过存贷款业务,赚取利润。(2)

28、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 活期存款的创造:货币乘数 存款准备金与法定准备率(1)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从存款总额中提取的以便满足客户随时取款需要的金额。(2)法定准备率:存款准备金与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一般由中央银行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各商业银行必须无条件服从,所以称为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金的一部分作为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即以现金与在央行存款的形式持有准备金。 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一、活期存款的创造:简单的货币乘数 (1)定义:央行每增加一单位准备金供给所增加的活期存款量。 (2)公式: ,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3)条件: 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

29、准备率的倒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的部分能够全部贷放出去。 (2)公众将所有的现金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完整的货币乘数与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1、完整的货币乘数 (1)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与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的总和,称为基础货币。它是存款扩张的基础,会派生出更多的货币(活期存款),因此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2)完整的货币乘数的定义:完整的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率。 (3)完整的货币乘数的公式 若用M 表示货币,H表示基础货币,则完整的货币乘数:2.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30、因素(1)央行:决定基础货币和法定准备率;(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3)公众:公众手持现金率。 央行的作用最大:央行首先决定基础货币与法定准备率;其次由于央行规定的准备率过高,使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在正常情况下等于零;最后,公众的手持现金率也常常是稳定的,不会剧烈变动。因此,货币供给量就被假定为仅由央行决定的一个外生变量。(二)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1、变动法定准备率: 是一个强有力但却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2、变动再贴现率(1)再贴现率的含义: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根据该利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的方式借取准备

31、金。(2)作用机制:贴现率降低银行贴现增加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3)缺点:贴现率政策工具不具有主动性3、公开市场业务 (1)定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行为。 (2)作用机制:央行购买债券使得准备金增加,在货币乘数既定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3) 优点:及时 灵活 准确 主动 货币政策的其他工具 道义上的劝告, 调整法定保证金限额,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我国几项特殊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三)货币政策种类及其使用原则1、种类:(1)扩张性货币政策: A、购买政府债券银行的准备金M利率IY; B、

32、降低法定准备率货币乘数M利率IY; C、降低再贴现率贴现银行的准备金M利率IY。(2)紧缩性货币政策: 正好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2、使用原则:斟酌使用、逆经济风向行事或相机抉择。二、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1.利率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上升2.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购进证券,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货币供给增加(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4.其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第四单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的配合使用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作用是直接的,但挤出效应使得财政政策失

33、去了很大的影响就业的作用。且政策内在时滞短长外在时滞较短。减税容易增税难:财政政策不独立,常受政治势力的干扰。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作用是间接的,要通过利率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影响总需求与收入(内在时短滞)。但决策者的反应时滞较短(外在时滞长),而且可以独立地做出决策,不受任何政治势力的干扰。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为达到某个既定目标,决策者既可以选择货币政策,也可以选择 财政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各自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就有一个如何选择政策,并使之配合的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对产量和利率有不同的政策效果。 具体来看: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用称为松松搭配,紧缩性

34、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用称之为紧紧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并用,称之为松紧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称之为紧松搭配。 三、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实际问题1.时滞的存在,2.预期的影响,3.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本节历年考试真题 1、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方面。 (A)税收的自动变化 (B)税率的自动变化 (C)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E)保持农产品物价稳定政策 2、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这一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一政策可以减少基础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B)这一政策可以使货币乘数放大,从

35、而降低货币供应量(C)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其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D)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抑制通货紧缩3、公开市场业务优点有( ) (A)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整货币供给量 (B)具有不可更改性中央银行一旦出现政策失误难以进行纠正 (C)具有可测性,即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D)具有灵活性 (E)具有主动性 4、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以下不属于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的情况是()。 (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B)在债券市场买卖国债(C)提高转移支付 (D)调整税率5、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

36、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以下不属于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是()。(A)提高再贴现利率(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C)提供优惠利率(D)发行国债6、通常,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会使一国经济()。(A)产量增加,利率变动不确定(B)产量减少,利率下降(C)产量变动不确定,利率下降(D)产量增加,利率下降7、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8、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一致的。 ( ) 9、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将导致货币供应减少,利率升高。

37、( )第一单元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一、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与类型 经济周期定义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与收缩。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周期的类型 长周期又称长波。50年左右。苏联康德拉耶夫1926年发表的经济 生活中的长波首先提出。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又称中波。810年。法国朱格拉1860提出。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又称短波。40个月左右,美国基钦1923年提出。基钦周期。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 1、外部因素理论:经济制度之外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变化 2、纯货币理论:货币的膨胀与收缩。 3、投资过度理论:资本与消费品生产之

38、间的不平衡。 4、消费不足理论:萧条源于消费不足。 5、心理理论:心理预期过分乐观和悲观。 6、创新理论:发明、创新、模仿。 7、政治周期理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与紧缩性政策。二、经济周期的成因 1、先行指标。与经济未来的生产和就业需求有关。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生产工人平均工作时数、房屋建筑许可的批准数量、机器设备订单数量、消费者预期指数等。 2、同步指标。主要包括:GDP、工业生产指数、个人收入、非农就业人数、制造业和贸易销售额。 3、滞后指标。包括:生产成本、物价指数、失业的平均期限、商业与工业贷款的未偿付余额、制造与贸易库存与销售量的比率。三、经济指标第二单元 我国经

39、济周期的基本情况一、我国经济周期的概况 我国经济学界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作为相应的考察指标,将从1953年-1999年分为9个完整的周期,从2000年进入的是第10经济周期,现在还没结束。二、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比较分析1.波动的幅度 指每个经济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差。用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波峰与波谷的落差来反应。可以分为:强幅型(落差10%),中幅型(5%落差10%),低幅型(落差 5%)。 2.波动的高度 指每个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表明经济扩张的强度。反映经济增长力的强弱。可以分为:高峰型(增长率15% ),中峰型(10%增长率 15%)和低峰型(增长率 10% )3

40、.波动的深度指每个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表明经济收缩的力度。 可以分为:古典型(增长率0 ),增长型(增长率0)4.波动的平均位势指每个经济周期内各年度平均的增长率。5.波动的扩张长度指每个周期内扩张的时间长度。表明经济扩张的持续性。 改革前经济波动状态的特征: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 改革后经济波动状态的特征:振幅减小,峰位下降,谷位上升,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一、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守型行业 增长型行业。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推出及更优质服务。对周期性波动不敏感。如计算机行业。 周期型行业。运动状况与周期性相关。如日用品制造业。 防守型行业。行业产品

41、需求相对稳定,不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如食品业和公用事业。二、投资策略的选择 经济前景乐观,选择周期型行业;悲观时,选择防守型行业、增长型行业第三单元 经济周期与行业投资策略本节历年考试真题1、( )理论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尤其是资本品和消费品之问的不平衡。 (A)政治周期 (B)创新 (C)消费不足 (D)投资过度2、( )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当经济繁荣时这些行业会相应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随之收缩。 (A)增长型行业 (B)周期型行业 (C)防守型行业 (D)发展型行业3、 下列有关经济周期波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波动的扩张长度是指每个周期内扩张的时间长

42、度 B波动的平均位势是指每个周期内各年度平均的经济增长率 (C)波动深度是指每个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 (D)波动高度是指每个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 (E)波动的幅度是指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差 一、产业与产业政策 1.产业。进行同类生产(或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体。 2.产业政策。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或为了在某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而采取的有限的干预政策的总称。 二、产业政策的手段 1、间接干预手段(经济杠杆的引导,政府信息的诱导)。 (1)经济杠杆干预手段。 A、财政手段。包括:税收(差别税率、税收特别调整、保护性关税);政府投资;政府财政补贴;政

43、府订购。 B、金融手段。包括:国内贷款制度(贷款差别利率、贷款差别期限、政府财政委托贷款、贷款的特别政府担保);国际金融手段(进出口政府信贷、汇率制度)。 第四节、产业政策和行业分析第一单元 产业政策 (2)信息诱导手段。 A、发展计划。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计划或构想;有关具体产业的发展计划或纲要;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B、政府重大经济活动。 C、政府组织的权威信息发布。 2、直接干预手段(行政干预) (1)政府的行政管制。(A)市场进入管制;(B)数量管制;如配额制度:外汇配额、信贷配额、进口配额。(C)价格管制;(D)技术管制;(E)环保管制和生产安全管制。 (2)政府行政协调。(国有

44、企业与政府订购较多的产业:军工企业) 1、产业结构政策。核心:产业发展的重点顺序选择 支柱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较大的产业。 主导产业。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比一般产业具有更多前向与后向联系的产业。 瓶颈产业。一般是不能通过进口弥补其有效供给不足,而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解决的产业。 重点产业发展顺序安排:瓶颈产业优先,然后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产业组织政策。核心: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从政策手段看: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市场行为调整政策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从具体政策内容看:(1)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法。(2)直接规制三、产业政策体系 直接规制政策。(A)进入规制;(B)

45、数量规制;(C)价格规制;(D)提供服务规制(E)设备规制。 目的: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确保使用者的公平利用。 3、产业技术政策。核心:引导和干预产业技术进步。 内容包括: 产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性政策 ,产业技术进步的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性政策。 4、产业布局政策。研究产业在地域和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以及这种分布与组合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基本因素:生产成本(产品及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劳动力成 本 )、产业集聚效益、政府对企业外部性的规制。 一、行业的含义、划分方法及其行业分析的意义 1.行业。具有某相同特征(产品形态可相互替代)的企业群体。 行业与产业的区别。产业:(1)规模性。(2)职业化。(3)社会功能性。行业:没有规模的约束。业内视为同位语。 2.行业的划分方法。国家标准1984年首次发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20个门类: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18类;上海证券交易所分10类。 3.行业分析的意义。解释本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解释行业投资风险,进而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及其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或投资依据。第二单元 行业分析 (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完全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