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类型区地力等级划分_第1页
耕地类型区地力等级划分_第2页
耕地类型区地力等级划分_第3页
耕地类型区地力等级划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耕地类型耕 地地力 等级划 分耕地管理2009-03-12 10:15:49阅读114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 309-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1997-06-01 实施1、耕地地力等级的产量水平根据耕地基础地力不同所构成的生产能力,将全国耕地分为十个地力等级,其粮食单产水平为大于13500kg/hm2(900kg/ 亩)至小于 1500 kg/hm2( 100kg/亩),级差 1500kg/ hm2( 100kg/亩)。2、南方稻田耕地类型区主要特征:一月零度等温线(秦岭、淮河、白龙江)以南的全部南方水稻田。集中分布于

2、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珠 江三角洲的平原、河谷及山间盆地,其次是以树状及斑点状零星分布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南方诸省丘陵山区的高原、平坝、河谷、台 地、山麓、盆地、滨海小平原。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类型。全年大于等于10C积温50009500C,生长季250330天。年降水 量1000mm以上,部分地区终年无霜冻。粮食种植制度为一年二熟至三熟。主要包括地力等到级为一至九等的耕地。表6南方稻田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指标等级项 目一二三四五地形部位开阔河湖的冲、沉积平原, 河流阶地宽谷盆地,平坝,冲垄下 部,村镇附近老熟化稻田)冲垄下部出口, 山间盆地及滨湖冲、沉 积平原,河流宽谷阶 地,缓丘

3、坡麓冲垄中下部, 低丘坡麓,平原湖荡 (围田)较低处河网平原,沿湖低平地, 山区丘陵谷地,近代河床低阶 地,丘陵山地坡中、下部成土母质河流冲、洪积物,河湖沉积 物湖盆沉积物,河 床冲积物,厚层山麓坡 积物山麓坡积物、 湖盆沉积物、河流冲 积物山垄冲、洪积物,山麓坡 积物,第四纪红黄壤,砂页岩、 石灰岩、花岗岩等风化残坡积 物,近代河床及滨海沉积物剖面结构A-P-W-CA-P-W-C、A-P-W-GA-P-C、A-Pg-W-C、A-P-W( E )-C、A-P-W-G水型潴育型潴育型、深位潜育型淹育型、表潜型、潴型、 侧渗型、深位潜育型冬季地下水位,cm806040耕层厚度/ cm1820161

4、814161215耕层质地沙质壤土至壤质粘土,粘壤 土为主沙质壤土至壤 质粘土,壤质粘土为主粘壤土至粘土沙质壤土至粘土物理性障碍层 次1cm内无沙漏及粘盘5100cm内可出现障碍层排灌条件有充分的塘库河湖水源保证 和完善的动力与田间工程配套设 备,能保证全生育期灌排水要求, 实现完全自流排灌或动力排灌塘库河湖自流 灌溉,天然河道与田间 沟渠排水为主,平原及 湖网地带有动力排灌 设施,能基本满足灌溉 排水要求,降低冬季水 位至60cm(潜育化临 界深度塘库河湖自流 灌溉,天然河道与田 间沟渠排水为主,平 原及湖网地带有动 力排灌设施,能基本 满足灌溉排水要求, 降低冬季水位至 60cm(潜育化临

5、界 深度以动力提灌、串灌为主, 部分依靠塘坝蓄水及天然雨水 实现自流灌溉。天然河道及人工 沟渠排水,动力排水设施不完 备,能排除冬季地下水位至 40cm以下,达到能种植冬作的 程度耕 地土壤 理化性 状有机质,2.54.02.43.92.044.41.874.19全氮,0.150.150.30.1080.2330.10.2180.10.226有效磷,P, mg/kg51014414414411速效钾,K, mg/kg70431084681401102095PH (水浸)6.57.0-6.07.85.07.55.56.95.48.0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138.619.57.416

6、.36.915.57.018.0熟制一年三熟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产量水平, kg/hm213500120001350010500-120009000-105007500-9000指标等级项 目-i-六七八九地形部位丘陵山地坡中部,河 网平原低洼地,沿湖低阶 地,山谷谷底,滨海小平原湖泊、沼泽洼地、河网平原低洼地, 滨海小平原,山间峡谷,丘陵低洼处小山冲, 山垄上部,封闭洼地,丘陵坡地中、上部山间峡谷,丘陵低谷地,狭小 山冲,山垄上部,封闭洼地成土母质第四纪红黄壤,花岗 岩,砂页岩、板岩、石灰岩、 白云岩等风化残坡积物,海 相湖相沉积物河湖沉积物,海相沉积物,第四纪红 土、砂页、板岩、花岗岩、石灰

7、岩、白云岩 等风化残坡积物河湖粘质沉积物,山谷谷底头 冲积物,第四纪红土、砂页、板岩、 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等风化残坡 积物剖面结构A-P-C、A-Pg-W-C、A-P-W( G、E)-CA-P-C、A-P-G-C、A-P-E-CA-C、A-P-C、A-G、A-Pg-G、 Ag-G水型淹育、表潜、中位潜 育、侧渗型淹育、中位潜育、侧渗型淹育、浅位潜育或通体潜育冬季地下水位,cm404030耕层厚度/ cm111712161116耕层质地沙土至粘土,粘土为主粘壤土至粘土,粘土为主物理性障碍层 次50100cm内可能出现 障碍层50cm内可能出现障碍层排灌条件以动力提灌、串灌为 主,部分依靠塘坝

8、蓄水及天 然雨水实现自流灌溉。天然 河道及人工沟渠排水,动力 排水设施不完备,能排除冬 季地下水位至40cm以下, 达到能种植冬作的程度天然雨水及田块串灌为主,只有少数 小塘坝设施,水源保证率不高,无动力及沟渠 设施,只能依靠自然地形实行串排,暴雨地面 积水有出路无塘库灌溉水源,基本依靠天 然雨水及田块串灌,无动力排水及沟 渠设施,只能依靠自然地形实行串排 或根本无排水出路耕 地土壤 理化性 状有机质,1.74.40.95.12.05.22.46.5全氮,0.0870.2420.050.3230.1000.3130.1350.339有效磷,P , mg/kg314315314316速效钾,K

9、, mg/kg271112410530914075PH (水浸)4.58.34.88.56.08.26.08.1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5.622.94.321.47.717.18.023.1熟制Zzp SilZzp年一熟或年熟年熟产量水平,kg/hm260007500450060003000450030003、南方山地丘陵、黄壤(含紫色土、石灰土)旱耕地类型区主要特征:由地带性红壤系列(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和黄壤)以及本区内部非地带性的紫色土、石灰(岩)土组成。分布 在长江以南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十五个省(自治区)内的旱耕地。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类型。全年大于等于10C积温50009500C, 生长季250330天,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部分地区终年无霜冻。粮食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由于海拔、雨量分布 及耕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典型的一年两熟制。主要包括地力等级四至九等的耕地。表7红、黄壤旱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指标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