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及答案_第1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及答案_第2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及答案_第3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及答案_第4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7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下 ) 课程 试卷( B ) 注明适用专业试卷所需时间2小时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日期开卷/闭卷闭卷成 绩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小题,总计60分)1、简述城市水资源的三个相关概念。2、简述城市水源选择基本原则。3、简述我国城市防灾体系的建立。4、简述消防站的布局和分级。5、简述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原则。6、简述管线共沟敷设应遵循的原则。二、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1、试通过悲惨世界中关于巴黎城地下污水管道系统的详细而精彩的描述,分析说明城市污水排除系统的组成、功能及重要性。2、就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西南几省大旱试论述“国际减灾十年”活

2、动的意义。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下)课程试卷B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小题,总计60分)1、简述城市水资源的三个相关概念(1)城市水资源指可供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和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城市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表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海水;可回用的污水。(2)城市水资源量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量以及储存和转化的地下水量,加上外来水量(主要指河川流量)的储存量和动态水量。(3)城市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所预测的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的依据。指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和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被控制利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2、简述城市水源选择基本原则选择城市给水

3、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各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1)水源水量充沛(2)水质良好(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3)开源节流(4)切合城市实际情况(5)考虑工程地质条件(6)考虑防护和管理的要求(7)安全供水3、简述我国城市防灾体系的建立答:(1)灾前的防灾减灾工作:对整个防灾工作起决定性作用。灾害区划:灾情预测;防灾教育:预案制定:灾害保险:防灾工程设施建设(2)应急性的防灾工作:预知灾情即将发生或灾害即将影响城市的情形下所作的工作。成立临时防灾救灾指挥机构进行灾害告警;疏散人员与物资;组织临时性救灾队伍;(3)

4、灾时的抗灾和救援工作:抗御灾害;进行灾时救援4、简述消防站的布局和分级答:消防站的布局,应当以接到报警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宜为47平方公里。消防站分级:一级消防站:拥有6-7辆消防车辆,占地3000M2;二级消防站:拥有4-5辆消防车辆,占地2500M2;三级消防站:拥有3辆消防车辆,占地2000M2;微型消防站:拥有3辆消防车辆,占地200M2;5、简述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原则答: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设计的理想目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但在实际运行中两者不可能同时满足。(1)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

5、辆场;垃圾产量大、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工作开始时清运,离处理厂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最后收集;(2)收集路线的开始和结束应临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3)线路应使每天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线、花费时间大致相当;(4)考虑实际地形影响因素6、简述管线共沟敷设应遵循的原则答: (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3)腐蚀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他管线;(4)火灾危害性属于甲、乙、丙类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和液体以及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共沟敷设;(5)可能产生相互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敷设。二、

6、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1、试通过悲惨世界中关于巴黎城地下污水管道系统的详细而精彩的描述,分析说明城市污水排除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对维护城市环境卫生重要性。答:1、城市污水系统的组成(1)、污水管道系统:排水流域的划分;污水管道的定线和平面位置;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流量的确定;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污水管道在道路上的位置确定。(2)、污水处理厂(Water Treatment):生产性建筑;辅助性建筑。2、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的功能:收集与处理城市各种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综合利用、妥善排放处理后的污水,控制与治理城市水污染,保护城市与区域的水环境。3、重要性:各抒己见。2、就近几年

7、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西南几省大旱试论述“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意义。答:1、“减灾”的涵义 (1)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次数和频度;(2)减少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2、倡仪者: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第44届联大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

8、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3、“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4、 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