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_第1页
精选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_第2页
精选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_第3页
精选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_第4页
精选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一号2023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PAGE 12课后限时练(三十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计时: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的信号。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发出的是物理信息B上述实例表达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C上述实例可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D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毫无意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用力抖动

2、两翼属于雄鸟发出的行为信息。由于该信息传递发生在同种鸟之间,因此不能证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从而保证本物种不会灭绝,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答案C2以下现象不能表达“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A云杉根的分泌物使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B当日照到达一定时长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解析B项表达的是生态因素光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表达了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答案B3(2023江西协作体联考)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

3、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那么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那么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答案C4(2023西城区期末)有些人工林面积

4、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拟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解析此题考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题干信息“树种单一说明植物种类少,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树冠密集遮挡光照,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营养结构简单,食物

5、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被破坏。答案C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蜜蜂的舞蹈和孔雀开屏都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一样是单向的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达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表达了化学信息的作用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息传递。A、C、D三项分别对应的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B选项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项错误。答案B6如图表示两个小型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对该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6、小于乙B一年中流经甲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乙C大火过后甲生态系统恢复原貌所需的时间大于乙D调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趋热性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解析此题考查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物种丰富度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因无法判断甲、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等条件,不能比拟流经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大小,B项错误;甲生态系统比乙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A项错误,C项正确;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是利用小动物避光、避热的习性,D项错误。答案C7(2023南京模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根本功能。以下有关表达不

7、正确的选项是()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解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与消费者。B项正确: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动力。答案A8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

8、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根底,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那么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是反复进行的。答案A9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如图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从图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B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从图可知,F点表示该环

9、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P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答案C10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11新疆某地在蝗灾发生时特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蝗灾严重的草原上,收到比喷洒农药杀灭蝗虫

10、好得多的效果。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性较强的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解析害虫具有抗药性,通过农药的选择把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喷洒农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害虫,但利用鸭子消灭害虫,既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减轻污染,保护了其他生物,也充分利用了能量。答案B12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

11、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表达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故A项错误;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必须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才能为蔬菜和黄瓜所利用,故C项错误;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在该生态系统中不止

12、包含螃蟹、蔬菜、黄瓜这三种生物,故D项错误;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实现的,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3(16分)如图为某个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不仅有浮游动物、鱼类等,还有危害水生植物的病菌、害虫。水生植物受害虫侵害时能释放出某些物质,引来害虫的天敌。请答复以下相关问题:(1)请指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种间关系:_,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2)池塘中的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现象,表达了群落的_结构。水生植物通过_信息引来害虫的天敌。(3)受生活污水轻微污染的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恢复原状,但生活污水不能过

13、量流入池塘,否那么,该池塘将被破坏而无法恢复原状,说明生态系统的_。(4)某杂食性鱼以沉水植物和草食性鱼为食,假设该鱼取食沉水植物的比例由1/2调整到2/3,从理论上分析,该群落中承载的该杂食性鱼数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解析此题考查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1)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害虫和水生植物为捕食关系。病菌和水生植物为寄生关系,水生植物之间为竞争关系。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及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2)根据图示分析,水生植物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表达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生植物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引来害虫的天敌

14、,该化学物质为化学信息。(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超过其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而不能自动恢复。(4)根据题意,得出以下食物关系:设调整前该杂食性鱼获得的能量为x,那么需沉水植物提供的能量为(1/2)x10%(1/2)x10%10%55x;设调整后该杂食性鱼获得的能量为y,那么需沉水植物提供的能量为(2/3)y10%(1/3)y10%10%40y,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能量是相同的,即55x40y,那么y1.375x。答案(1)竞争、捕食、寄生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垂直化学(3)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4)1.37514(18分)如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

15、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答复:(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营养级。(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4)在生态系统中,根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_。(5)如图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如

16、图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解析(1)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光能;生产者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占二、三两个营养级。(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最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样方法。(3)农田生态系统由于群落结构单一,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差。(4)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5)根据图可知,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种群增长率不变,因此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J型。答案(1)太阳光能生产者(水稻和杂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蘑菇)二、三(2)标志重捕法样方法(3)抵抗力生物种

17、类少、营养结构简单(4)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5)如图15(18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 km外的雄蛾,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为了探索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某昆虫中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二: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三: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雄虫。实验四: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一中,放在诱捕器中的雌虫能够吸引雄虫,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_传递。(2)实验一与实验二比拟说明_。(3)实验二与实验三比拟说明_。(4)实验四中汽油的作用是_,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_。(5)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可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作法_。解析实验一说明雌虫能够吸引同种雄虫,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信息传递。实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