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_第1页
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_第2页
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_第3页
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_第4页
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树立迈向世界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作者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 员。(上海 20023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增强我国文化整体 实力和竞争力研究”( 13&ZD038)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提出 要增强我国整体文化实力和竞争力。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 题,又是一个亟待拓展的实践领域,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战略全局上把握这一重大 任务,提出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 根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要求,提炼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丰富实践成果和各国的有益经验,形成迈

2、向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的新文化观。文化强国具有自觉的文化体系设计能力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角度看,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影响力 获得广泛认同的软性力量。 它是一种基于核心价值观念并且通过 文化创造、文化生产、文化贸易、文化交流、文化服务而实现的 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体系。它既源于广大国民的巨大创造活 力,又依赖于先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大量事实说明, 一个大国所拥有的经济资源、 人力资源和文 化资源是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国家实力, 历史传承的物质财 富和文化遗产也不可能长久造福子孙, 它必须通过富有远见的国 家战略、 先进的体制政策和强有力的治理能力, 才能把这些资源 凝聚成为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国

3、家综合实力。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在谈到“人造科学” 时指出: 1.社会系统是设计出来的,而非自然命定的; 2.设计过 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为我们可以在过程中不断改变将要实现的目 标;3. 良好的设计往往鼓励看问题的新鲜角度, 追求更加有价值 的理想和更加睿智的路径。 这也就是说, 一个大国国力系统的设 计者和建设者所拥有的远见卓识和胆略睿智, 能够以历史的前瞻 性视野, 主动设计和实施超越前人的模型图和路线图, 推动国家 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而成为世界强国。 这为我们分析大国崛起的战 略和路径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许多有识之士指出, 世界上大国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发展

4、 模式的竞争,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大国会在保障自身安全与利 益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国家间在各方面展开 竞争,失败者要被迫接受为胜利者带来成功的模式” 1 。在人 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跨洲和全球性的霸权国家,包括古罗马帝 国、1317世纪的大蒙古帝国、19世纪的大英帝国、20世纪中 叶的苏联, 它们拥有广阔的国土和殖民地, 掌握了当时主要的资 源和商品市场,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武装力量。 但是历史的经验 已经证明: 庞大的帝国依靠对跨洲资源的巨大掠夺和消费,缺乏核心的价值观念和长远的文化自觉, 滥用国库的开支, 必然使得 帝国的制度日趋僵化, 国力严重消耗亏空, 最终被历史的

5、浪潮冲 刷而去。一个缺乏优良的制度设计、 人文精神和文化活力的国家, 无论多么庞大, 都将被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挑战所压垮。 面对着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全 球秩序不断重组的大趋势,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大国之问”, 那就是“当时建立起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以及国家精英所具有的 相应政治特质越来越明显地阻碍国家在当代世界赢得主导地位。 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什么可以让大国在当代世界保证发展 和具有竞争力” 2 。大国兴衰的实践证明: 唯有一个大国自身保持不断创新的活 力,才能培育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强有力地捍卫自己的国家 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显示自己的影响, 率

6、先提出和实践全球性的 议题。所有这些需要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大战略, 这一 个大战略并非一脉相承的陈旧套路, 而是体现国家使命和人类福 祉、历史规定性和主动创造性相统一的愿景、制度、路径和步骤 的总和,是历史视野、科学头脑、实践理性、操作智慧的高度统 一,也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精髓。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之争,从 动力的意义上来说, 就是国家之间的文化创新制度设计和文化创 新能力的竞争。中国政府庄严地向全球宣布: 中国迈向世界强国之路, 是一 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出现过的罗马帝国、大英帝国、 蒙古帝国等强国,以工业、科技和军事的优势,建立跨区域乃至 全球霸权, 获得超级资源和财富的道路

7、都不相同, 也与源于基督 教、希腊 - 罗马文明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主流理念不同。中国的和 平发展道路既有“中国特色”, 又有“世界意义”; 突出了自主 的改革与创新, 又强调了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既传承了 5000 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刻智慧,又吸取了近代以来大国兴 衰的历史教训。 它的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中国以及其他非西方大国 的整体和平崛起, 可以不同于传统西方大国的和平崛起模式, 超 越传统的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差异。 因此,中国的大国崛起 之路,就需要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性、制度设计的引领性、引人 入胜的感染力, 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而为全人 类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文

8、化强国要树立社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念 文化强国的软实力, 只有体现在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价值观念 上,才能把亿万国民凝聚成为一个坚强的社会共同体。 它的核心 价值观念,是指引国民沿着“什么是有价值的”和“怎样实现这 种价值”的道路,去追求理想的航标,也是凝聚民心、民智和民 力,引领国家强盛的核心要素。这种强大的思想力量之产生,不 但要依赖国家的战略、制度和动员,也需要企业、组织、社会团 体及个人,贡献多种资源,共同创造、友好互动和相互分享。由 于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 是以人文内涵为核心的, 是 全体企业、 机构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 离开了广大国民普遍认 同的软实力,必将是外强中干而充满

9、危机的。 在历史上 后起大国追赶先发达国家的竞争中, 文化软实力是不可替代的内 在加速器。 1888 年恩格斯第一次访问美国后, 感慨地写到: “美 国是一个新世界, 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 而且是就它的 一切制度而言; 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 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 3 新生的美国 在短短 100 多年间迅速超过老牌欧洲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以 追求自由和繁荣、 平等和竞争为核心的“美国梦”, 而且这种美 国价值观深刻地渗透到美国的制度设计、金融体系、经济结构、 移民政策、大众文化等各个方面。自由、民主、公民权利、三权 分立、政教分离、私有财产不可

10、侵犯、宪法至上等已成为美国社 会成员普遍接受的文化观念。 就连遇害身亡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马丁 ?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结尾就是:“上帝 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 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 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天父,我们终于自由啦!”。它表 明:美国人对世界事务的认知在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 趋于一致。这使得美国领导集团和精英可以通过国内民主运作使 国家的“软实力”实现最大化,并且在全球范围争取自己的盟 友,从而比那些仅仅以经济利益组合在一起的地区同盟更为强 势,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经验之一。中国古人云:“

11、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中华民 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候,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中国梦”, 明 确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正是要激发全体中华儿女仰望星 空,创建精神家园的巨大热情和智慧。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 一次会议上所说: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 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 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 不仅 仅需要决策者和知识精英的设计, 更需要千百万国民的共同探索 和多样化实践。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目前还远远没有完成。当 2012

12、 年的中国以51万亿元的GDP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还 难以创造出为各国人士向往的理想家园和人文梦想, 还没有塑造 出为全世界所尊重、 所向往的优秀国民、 理想社会和世界强国之 形象。当全人类面对着一系列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方面的巨 大挑战的时候, 中国所创造的文化内容还无法在科技创新、 信息 化社会、战争与和平、全球治理、金融危机、宗教冲突、生态平 衡等全球性的主题上, 给国民和各国以强大的引领性, 为人类特 别是青年一代提供走向未来的思想制高点和理想之光。 龙永图先 生曾经引用澳大利亚报纸对中国未来提出的三个疑问: 1. 什么 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

13、 国来留学; 2. 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 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的音乐,阅读中国的书籍;3. 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选择中国的品牌。4 这可以说是又一个涉及中国文化贡献力的“世界之问”要回答这样的“世界之问”, 需要中国人焕发出强大的思想 创造力量,需要在文化领域共同参与、多样包容、广泛创造、社 会共享、平等竞争, 让各级政府、 各阶层人士、 企业、社会团队, 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敢于面对现实的挑战, 善于提出创新的理 念,让各种文化创造的主体充分贡献, 让一切文化财富充分涌流。 因为文化的核心是对人的人文理想、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表达, 是人们彼此间心灵的对

14、话与感动。文化的活力正从这种官民一 体、多元参与、应对挑战的澎湃格局中汹涌而出。文化强国要形成创造文化魅力的巨大活力 文化强国所具有的文化软实力包含了核心价值观念和意识 形态,但是又超越了政治、伦理和意识形态,在更高的意义上创 造了美。它不仅仅表达了一种对真理、伦理和科学的追求,而且 包含了对美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它不但要建设核心意识形态, 而 且要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 文化生产所贡献的核 心内容, 与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 商品生产的实用价值等有相融 的部分,更有与之不同的特殊价值。中国学者向勇指出,文化的 魅力集中体现在三大价值:膜拜价值、展示价值、体验价值。膜 拜价值是经由文

15、化产品的原真性、 在地性和距离性所带来的“光 韵体验”; 展示价值是经由文化产品的复制性、 在场性和介入性 带来的“震撼体验”; 体验价值是经由文化产品的娱乐性、 互动 性和时尚性带来的“交感体验”。 5 这是对人类生命活力的巨大激发和身心感官的全面激活, 也是人类生活中具有很高价值的 丰富享受。美国学者约瑟夫 ?奈强调:“软实力说到底,就是一种叙事 的能力。 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下, 我们更多考虑的不是谁的军队捷 报频传, 而是谁讲的故事引人入胜。 而中国政府现在显然在努力 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是非常精彩的 好故事。” 6 英语中的“故事 Story ”不是“事实 Fac

16、t ”,所 谓的“讲故事”指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而进行精神创造的能力, 它具有创意、想象、情感和亲和力的特色,具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 一个国家的核心意识形态未必让各国民 众都广泛认同, 但是灿烂的文化艺术精品会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 富,也就是说, 这个国家向全人类提供优良文化财富和公共文化 产品的能力很强。 所以, 一个国家善于“讲故事”的核心是提炼 广泛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艺术魅力的能力, 成为文化凝聚力 之核心所在。文化强国的软实力, 体现在拥有强大的文化产业, 能够提供 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对全球文化生产的产业链、 文化研 发的价值链、 文化资源的供应链、 文化

17、服务的品牌链发挥重要的 引领作用。 目前在中国文化整体实力中, 较为薄弱的恰恰是文化 内容和精品的创造能力。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文化产品的物 质形态有了巨大的增长,如中国国产的电视动画片已经从 1990 年代的 4000多分钟,猛增到 2012年的 395部 22.29 万分钟,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217.69 亿元, 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了 638部,全国新增银幕 5077 块,截至年底,全国共有银幕 18195 块,总体的数量增长正在趋缓。从大量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文化 产业的产品短缺时代已经结束, 缺少的是体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 和人文追求, 提炼中国和人类丰富的遗产, 展示“

18、中国梦”的魅 力,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 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多年 的产能扩张, 正在逐步进入一个重要的拐点, 那就是逐步告别生 产粗放型、 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 转型进入一个追求科技和创 新推动、注重内容质量、追求综合效益的发展阶段。 中 国急需的不是扩大文化产品的产能, 而是提炼和创造文化内容的 精华。中国作为人类四大古典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拥有 5000年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资源。从 2000 多年前春秋战国时 代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开始,直到秦皇 汉武、魏晋风骨、唐宋文采、康乾盛世,所以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断言:“在成为民族国家之前,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

19、实 体” 7 ,“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强烈的自豪感,其根源 并不在于近代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 而在于中国作为一 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 8 。但是这些巨大的资源还没 有在当代中国人的提炼下转化成为大量文化精品和文化新品。 比 如,中国缺少以 10 种以上语言在全球发行 1亿册以上的单部文 学作品,缺少在全球票房超过 3 亿美元的电影和动画电影, 缺少 连续演出超过 10 年以上的优秀演出剧目,缺少在全球具有偶像 意义的音乐、电影和演艺明星。在全球具有标志性的 20 多个文 化奖项和文化评选, 如诺贝尔奖、 普利策奖、 艾美奖、奥斯卡奖、 金球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等方面, 中国

20、所占的比重与经济大国的 地位不符合,有许多是空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 2012 年 末发布的全球文化产业 50 大企业评选中,美国沃尔特 ?迪斯 尼以年营业收入 380 亿美元( 2011 年)名列第一,新闻集团以 及时代华纳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日、法、德、英等国知名企业皆 有上榜。中国入选的 2 家企业为万达( 37 名)、腾讯( 46 名)。中国初步形成了文化生产体系, 但是该体系中缺乏科技含量 高、创意含量高、商业模式新颖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品 牌,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核心内容。 而这恰恰是阐发 “中国梦”的文化内涵,表达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核心价值 观,形成全民族的文化

21、共同体, 吸引和团结国际盟友的核心文化 力量。有鉴于此,中国迈向文化强国之路的重点之一,就是突出 文化内容的创造,加强文化精品的生产,提升文化生产的品位, 以质量取胜, 以品位占优, 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 主品牌为骨干, 实现从“文化产能大国”向“文化创造强国”的 转变,只有这样, 中国才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的先进国家。近年来,中国各地的文化企业正在采取多样措施, 包括加大原创内容和品牌开发, 在不断变化的技术与商业格局中 寻觅新的机会, 启动相应的项目并重新配置资源, 增强企业的总 体创新能力。 2013 年末光明日报评选的第五届中国文化企 业 30 强,这些企业

22、总的主营收入首次超过 2000 亿元大关, 达到 2047 亿元,涌现出万达、腾讯、华强、盛大、宋城等一批拥有 强大科技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优秀文化企业和集团, 显示了中 国文化生产力主体迅速壮大的良好势头。文化强国要发挥创新驱动的强大能量 文化强国的软实力建设要顺应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顺应全球范围内产业转型的深刻变化,发挥创新驱动的强大能 量。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之前数千年创造 的财富总和还要多,而进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以来, 人类创造和分享财富的能力又是工业化时代难以比拟的。 一个更 加富有活力的全球创新环境正在形成,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驱

23、动力,也成为文化强国巨大能量的主要来源。在文化软实力视野中的创新, 首先是文化创造与科技进步的 有效融合。在人类历史上, 每一次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从电气、 电影到无线电技术, 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方 式。今天,城市文化的潮流又一次沐浴在科技太阳升起的灿烂霞 光中, 哪一座城市能够及时抓住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机遇,她就有可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一个引领潮流的明星城市角色。2012年2月,美国物理学家马克?P.米尔斯(MARKP.MILLS)、 工程与应用专家朱勒 M.奥迪诺(JULIO M.OTTINO 在华尔街 日报发表科技变革将引领新的经济繁荣 的文章, 指出 1912 年前后

24、出现的新技术一一电气化、电话、汽车、不锈钢和无线电 深刻地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而在 100 年后的 2012 年, 大数据、智能制造、移动网络革命与信息和通讯技术、计算机技 术、仿真技术、视听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将会 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给文化领域的感知方式、 创造 方式、传输方式、消费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涌现出 3D电影、电脑仿真、数字游戏、人机互动、网络音乐、数字出 版等一系列新型文化艺术生产方式和表现样式, 也促成文化产业 链、文化资源供应链和文化服务品牌链的重组。例如,从1980年世界上第一部绘图电脑在美国诞生,3D数字技术就给电影产业带来了翻天

25、覆地的变化。“科技启发艺术, 艺术引领科技”, 这是一个你拉动我, 我启迪你的互动型马拉松 比赛。 1986 年三位想把艺术和科技结合的“造梦人”企业 家史蒂夫 ?乔布斯、艺术天才约翰 ?拉赛特、科学家爱德 ?卡特穆 尔合作,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家 3D动画公司一一皮克斯动画工作 室。他们创造出传统电影难以企及的震撼性视听效果, 成为全球 电影特效的新标准配置, 并且以电脑动画软件技术团队的身份首 次获得 2000 年奥斯卡大奖。他们出品的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 长片玩具总动员在全球票房超过 3.5 亿美元,使得全球电影 界同行相信, 电脑动画与合成技术将是未来电影技术的颠覆性洪 流。基于电脑特技的

26、3D动画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创作能力和审美 形态从传统的2D电影中崛起,而成为风靡全世界的强大艺术潮 流。这样一个稳步增长、潜力巨大、能够对各国产生政 治、经济、文化多重效应的全球文化贸易市场,必然是全球大国 竞相争夺的广阔“蓝海”市场,也必然是中国发挥文化软实力, 把国内文化产业的规模转化成为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势, 显示“中 国梦”与“世界潮”相通,体现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制度、 道路之影响力的重要领域。有鉴于此,有英国学者敏锐地提出: 中国是近年来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成为全 球文化贸易大国指日可待。 那么,中国在推动文化贸易方面如何 建立文化贸易利益相关者的理想互动团队,

27、包括中国客户、 英国 代理和目标消费者, 从而形成共享利益链呢? 11 这是又一个针 对中国的“文化贸易之问”。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部署, 我国建设对外文 化贸易强国应该形成如下的战略目标: 分两个阶段稳步推进, 到 建党 100 年基本建成体现对外文化贸易强国的框架,到建国100年全面形成对外文化贸易强国的实力, 使得中国文化贸易进出口 总额位居世界前三强, 保持并且不断提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总 体顺差。 要实现上述的战略目标, 必然要推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 的体系建设。第一,我们应鲜明地提出建设互惠开放型文化贸易体系的 “中国主张”, 推动其成为广泛的“世界共识”, 强调文化贸易

28、 是全球开放型贸易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人民共享的福祉。 各国要在 文化贸易的竞争中合作, 在互惠中共赢, 在追求本国文化贸易时 兼顾别国利益, 在寻求自身文化发展时惠及别国发展, 建立发展 创新、互惠联动、开放共享的国际文化贸易新格局。第二,我们要壮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市场主体, 在全球文 化贸易的主要领域,包括数字内容、电影音像、创意设计、新媒 体、音乐视听、艺术品等,拥有 200 家以上的跨国公司和骨干企 业,在世界 500强中的文化企业中,在全球最大的 20 家视听企 业等方面, 在全球依托数字科技所快速发展的新媒体、 文化新业 态、新兴产业中要拥有一大批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第三,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