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_第1页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_第2页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_第3页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_第4页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项目名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及保护发展措施的调研项目负责人:张雅童学院年级专业:文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联系电话子信箱:指导教师:朱万曙教授指导教师所在学院:文学院指导教师联系电话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制表填表日期:2012年4月24日项目名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及保护发展措施的调研申请团队情况姓名所在院系专业联系电话EMAIL张雅童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荆楠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刘寒青文学院汉语hqche163. com王宏泰财政金

2、融学院金融学(信用管理方向)葛梦桐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18810330049420685689指导教师情况姓名朱万曙职务职称教授电-MAIL一、申请理由现实意义哈萨克族文化艺术多种多样,尤其是民间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故事、谚语、诗歌、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等都折射出了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而其中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民间文学作品中最优美的形式,是哈萨克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指的是哈萨克民间用韵文或主要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民间叙事诗。表演时,散文部分用说白叙述,韵文部分一般配有较固定的曲调,用冬

3、不拉伴奏,多为自弹自唱。唱词富于哲理和智慧,给人以深刻启迪。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哈萨克人民的历史、生活同步产生与发展,是在哈萨克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和故事等民间文学丰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哈萨克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财富。据统计,哈萨克族约有二百多部民间达斯坦。它包括了哈萨克族古代历史、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哈萨克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军事、美学、习俗的百科全书。根据内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可分为英雄长诗(巴特尔勒克达斯坦)、爱情长诗、历史长诗和黑萨(长诗新编)。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内容极为丰富,从不同角度,通过生动的语言,反映了哈萨克族宗法社会制度

4、、生产方式的演变、阶级关系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变化、生活习俗、婚丧嫁娶和衣食住行特点、草原上不成文的习惯、各种宗教的影响和山川沙漠的地理名称。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世世代代哈萨克族人民的不断提炼、加工,注入了群众的才华,凝结了集体的智慧。这就使得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思想内容越来越精纯,艺术形式越来越完美,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成为研究哈萨克族文化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

5、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表达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淀下来的民族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传承中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充分重视保护这种文化多样性。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积累与演化逐步形成的。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血脉,

6、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园。当下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正在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近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冲击,极大地改变了新疆相对孤立封闭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使得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被人们忽视。就现实而言,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演唱的空间正在迅速变小,而且随着演唱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歌手们的老龄化和相继去世,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演唱人数急剧减少乃至后继无人。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歌手的去世,都意味着一部长诗永别人间。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中最突

7、出、流失最快、急需抢救。所以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去抢救人民群众花费千百年的精力创造的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这些财富,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文化艺术宝库增光添彩。这是摆在面前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全面地做好搜集、整理、录像、录音、翻译、研究等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把民间蕴藏在人民心里和口中的奇珍瑰宝收集起来传承给子孙后代。虽然近年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研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研究成果大多只局限于文本编译和文本抢救,对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生存现状、发展保护等领域的探索现在世界范围内罕见。我们的调查希望可以得到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的第一手资

8、料,形成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传承体系、脉络、人员、地域、受保护状况、哈萨克族精神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之间关联等丰富而翔实的书面文字材料和报告,在此基础上探究抢救发展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措施,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化、抢救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日后学界的探究打下研究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我国民族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生存现状极其危急,恳请各位专家、领导给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走近科研、深入新疆、大胆实践,让国家培养了二十年的我们更好地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争取早日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学术意义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指的是哈萨

9、克民间用韵文或主要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民间叙事诗。通过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老艺人的访谈,预期能够基本掌握这一口传艺术的基本面貌,从而能够为学界提供更详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哈萨克民间文学作品中最优美的形式,是哈萨克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具有说唱文学的性质,通过调查和记录,我们的研究能够丰富对中国民间文学的认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哈萨克人民的历史、生活同步产生与发展,是在哈萨克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和故事等民间文学丰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哈萨克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财富。哈萨克族

10、民间达斯坦是少数民族的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其的调查、研究,能够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借鉴性的理论启示。可行性分析人脉优势:张雅童的父亲供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曾供职于新疆公安消防总队;葛梦桐的父亲供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与当地研究民族文化的大学教研室、研究所以及当地文化局有一定联系,能够为本团队的研究提供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支持。张雅童和葛梦桐两家有很多哈萨克族的同事和朋友,我们相信能够成功取得很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民族交流优势:张雅童、葛梦桐出生并长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了解那里的人、物、事并饱含深情。新疆

11、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新疆原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47个民族。从小到大,张雅童、葛梦桐都有机会与各个民族接触并结下了良好的友谊。本团队的研究根基于哈萨克族,我国现有哈萨克族130余万人。在新疆,哈萨克族既是世居民族,也是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等地。张雅童、葛梦桐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哈萨克族朋友或同学,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地域优势:张雅童的家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而葛梦桐的

12、家乡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本团队研究的目的地之一就是葛梦桐的家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辖塔城、阿勒泰两个地区和10个直属县市。西部紧邻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人,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成份,其中哈萨克族占25.5%,是哈萨克自治州。凭着这份轻车熟路,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团队的研究是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的。指导老师优势:本团队指导老师朱万曙教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极高的造诣。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喜欢与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

13、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朱万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走向大创的成功之路。团队组合优势:本团队成员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拥有比较突出的组合优势。本团队成员成绩优良,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逻辑思维、数理基础和文字处理能力。四名文院学子与一名财金学生完美搭配,人文素养与数理逻辑紧密配合。本团队成员专业互补,涉及汉语言、汉语言文学、金融学专业(信用管理方向)。所学知识互补,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也有助于对所选课题的多角度、全方位研究。本团队男女比例较为协调,男女合理搭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本团队由09级、10级、11级的优秀学生组成,年龄梯队合理,配合

14、默契,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知识储备可行性:本团队成员在文学素养、人文情怀、逻辑思维、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方面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储备。本团队成员热爱文学,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普遍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注重个人修养,喜欢文史哲类的人文科学学科的学习;逻辑缜密、考虑问题全面周到;掌握了非常扎实的数据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统计能力和实证研究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比较擅长将实际问题模型化,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横向结合纵向、定性与定量统一、综合微观宏观的比较方法;普遍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不断地锻炼文字处理能力。研究方法可行性:本团队采

15、用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合理展开与进行。在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地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修正我们的研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经费可行性:本团队秉承勤俭节约的方针,通过合理计算,确保了本课题经费方面的可行性。我们努力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成果,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实现这一目标。 时间周期可行性:本研究将持续一年半至两年,本团队成员将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调研并继续跟进。从时间角度来讲,我们的研究是具有极强的可行性的,能够获得大量的有效数据并进行后期分析。知识储备文学素养本团队成员热爱文学,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学习生活中,本团队成员经过了系统的训练和长期的积累,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中

16、国近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影视文学、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中西文学与文化专题比较等课程,具备了较高的文学水平与素养。本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汲取知识并在课下广泛阅读文学书籍,自觉自愿地学习和阅读文学作品。人文情怀本团队成员普遍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注重个人修养,喜欢文史哲类的人文科学学科的学习。通过文化遗产法、明清社会风俗、中国书籍发展史、法语与法国诗歌、国外社会思潮、近代化历史变迁中的关键人物、聊斋志异与清代社会、资治通鉴选讲、论语导读等课程充实自我,不断积累,形成了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情怀。逻辑思维本团队成员逻辑缜密、考虑问题全面周到,通过信息与社会、

17、管理思维与方法、国外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获得了逻辑思维的锻炼与提升。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本团队成员努力展示最好的自己。数据处理本团队成员通过微积分C、线性代数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统计学、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了非常扎实的数据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统计能力和实证研究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比较擅长将实际问题模型化,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横向结合纵向、定性与定量统一、综合微观宏观的比较方法,数学基础较好,有助于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得出有效结论。文字处理 本团队成员普遍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不断地

18、锻炼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通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字学等课堂掌握了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以实践。本团队成员在各自的学生工作岗位上锻炼自己的文字处理技巧,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符合社会需求,能够完成一定的公文报告式文字材料。指导老师朱万曙,男,1962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安徽省“皖江学者”讲席教授。社会兼职有: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副会长、中国儒林外史学会(筹)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写作学会会长、安徽省徽学学

19、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评审组评审专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万曙老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担任过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指导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大创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民族民间文化中心有着密切的工作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朱万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走向大创的成功之路。团队情况1、本团队成员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张雅童,女,共青团员,1992年12月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祖籍江苏省徐州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0

20、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已修课程中包括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管理思维与方法、中西文学与文化专题比较、明清社会风俗等有助于本研究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能够进行较好的文字处理。爱好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和民俗社会拥有极大的兴趣。思维严谨、逻辑性强、具有全局意识,能够较好地进行统筹规划。实事求是,乐于实践,喜欢从实践中得真知。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生会组织联络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班班长,系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十次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曾获优秀班干部一等奖学金、基础学科二等奖学金、军训团嘉奖、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本科学生骨干领导力训

21、练营“优秀学员”称号,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锐意先锋”工作创意大赛中获“最具可行性奖”。爱好旅游、阅读、运动,特长钢琴。父亲工作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母亲工作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地税局。荆楠,女,中共党员,199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9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已修课程中包括文化遗产法、古代文论、影视文学、文字学、古代文学作品精读、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有助于本研究的课程。学习认真严谨,深入钻研,对学术有极大的兴趣和研究热情。在第六届谢无量大赛中,小说十字架的救赎获创作类三等奖。热衷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优异,现任中国人

22、民大学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社社长,带领国学社创办“苇渡书斋”,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合作举办“思行者”系列文化沙龙,负责组织并参与写作的书籍城默人文视野下的北京旧城已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各类评比中,曾获20102011年度“北京市三好学生”、首都大学“先锋杯”优秀团员、“中国人民大学20102011学年学生媒体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刘寒青,女,共青团员,1992年2月出生于天津宝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汉语言专业。已修课程中包括中国书籍发展史、管理思维与方法、信息与社会、现代汉语、中国古代

23、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概论等有助于本研究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喜欢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类知识的学习。对学术研究有着强烈的热爱,在研究中思维缜密、细致入微、注重细节。喜欢汉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并希望在未来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对文字有着极强的处理能力。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学涉猎较广,文言底子较厚。在专业学习之外一直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持着高度的关注,特别是新疆地区的文化。比较擅长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高效地从冗杂的文献中剥离出有效信息。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媒体总社三版采编、发行部副部长,校报记者团记者,曾获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三等奖学金、基础学科二等奖学金。2010年6

24、月曾赴韩国组织筹备第九届中日韩大学生商业创新大赛。拥有一定的韩语和拉丁语基础,喜好阅读,求知欲强,适合细致的工作和团队协作。王宏泰,男,中共党员,1991年12月出生于云南曲靖,祖籍江苏省徐州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0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信用管理方向)。已修课程中包括微积分C、线性代数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统计学、法语与法国诗歌等有助于本研究的课程。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探索能力,具有较强的数理统计能力和实证研究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比较擅长将实际问题模型化,数学基础较好,一直对数学保持了很高的热情。对相关专业知识有广泛的涉猎,并善

25、于形成自己的看法,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横向结合纵向、定性与定量统一、综合微观宏观的比较方法,并能在课余时间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进行自我充电。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信息部部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0级信用管理班团支书,曾获新韩银行一等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B类奖、“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10-2011年度班级综合测评第一,已通过证券从业资格基础考试,具有一定日语、法语基础,爱好阅读、运动,持有驾照。葛梦桐,女,共青团员,1993年6月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1级本科生,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已修课程

26、中包括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等有助于本研究的课程。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对书本的知识能够比较透彻地了解并且很重视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喜好钻研,善于提问,逻辑性强,能对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具有较好的资料分析整合能力。爱好阅读各类书籍,并对其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尤其喜欢涉猎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俗的书籍。爱好读书和旅游,喜欢在旅游过程中有目的性地领略各地人文风情、历史文化传统,拓展和丰富自己的视野。父亲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县委工作时期,经常随父亲前往县乡村体验生活,并曾居住在当地村民家中体验生活两周,因此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并有较强适应能力。由于生活

27、在新疆这个多民族的聚居地,从小有很多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的机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和认同感,并抱有极大的兴趣。2、本团队成员拥有比较突出的组合优势。本团队成员成绩优良,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逻辑思维和数理基础。四名文院学子与一名财金学生完美搭配,人文素养与数理逻辑紧密配合。本研究课题需要极强的人文情怀与文学素养,四名文学院的学生可以利用学科优势进行充分的调研。而来自财政金融学院的同学将对于数据的处理和逻辑的整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对研究问题进行建模和数理分析。并且来自财政金融学院的同学熟练掌握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工具,对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有深入广泛的了解,有助于对调

28、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得出有效结论。本团队成员专业互补,涉及汉语言、汉语言文学、金融学专业(信用管理方向)。所学知识互补,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也有助于对所选课题的多角度、全方位研究。本团队由四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组成,男女比例较为协调。男女合理搭配,妥善地进行分工,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本团队由来自文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的09级、10级、11级的优秀学生组成,年龄梯队合理,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兴趣爱好 本团队成员和新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心之所系的眷恋。张雅童和葛梦桐的家乡都在美丽的西北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刘寒青的家人曾经参与了援疆建设而王宏泰更是在幼时就在父母的陪护下踏上了新疆的土

29、地。本团队成员普遍热爱新疆的人、物、事,喜欢新疆那具有异域风情的民俗文化,更深深地为那里淳朴的人民所吸引。因此,本团队最终选择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并终将集体踏上新疆的土地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本团队成员普遍热爱阅读和文学,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非常适合进行人文科学类的调查研究工作。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作为一种民间口述的文学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深深地吸引了本团队的全体成员。本团队成员热爱旅游和运动,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喜欢实践类的调查研究工作。本团队女生略多,但是我们坚信充沛的体力和坚毅的品格可以让我们完胜实地调查。二、立项背景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简介

30、1、核心概念关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指的是哈萨克民间用韵文或主要用韵文写成的长篇叙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民间叙事诗。表演时,散文部分用说白叙述,韵文部分一般配有较固定的曲调,用冬不拉伴奏,多为自弹自唱。唱词富于哲理和智慧,给人以深刻启迪。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族叙事长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哈萨克人民的历史、生活同步产生与发展,是在哈萨克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和故事等民间文学丰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哈萨克人民丰富的民间文化财富。它包容了哈萨克族古代历史、生活各个方面,使它成为哈萨克族政治、经济

31、、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军事、美学、习俗的百科全书。根据内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叙事长诗)可分为英雄长诗(巴特尔勒克达斯坦)、爱情长诗、历史长诗、黑萨(长诗新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上述第(一)项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1.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表演艺术; 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

32、识和实践; 5. 传统手工艺。(2)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如下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实物、手工制作品等)和文化空间”。2、现状阐释据统计,哈萨克族约有二百多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重点分布在哈萨克族主要聚居的新疆北部地区,尤其是阿勒泰地区境内,其中福海县分布的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就达到 200 余部。可以说福海县是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流传比较广泛,传承的诗歌最多、民间达斯坦歌手功底最

33、雄厚的县。目前福海县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哈孜木阿勒曼老人,他能唱颂 104 首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老人有两个徒弟。沙合多拉合依斯合(已故),老人有三个徒弟。努尔哈米提卡尔布孜,有一个徒弟。马赞。哈布肯。 福海县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代表性传人及作品数量统计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与达斯坦说唱艺人以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为例阿依努尔毛吾力提 (2010)分布区域流传诗歌(部)歌手人数会唱部数福海镇2018喀拉玛盖乡35315齐干吉迭乡2826阔克阿尕什乡1202104解特阿热勒乡4028备注:当下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正在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近二十多年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

34、、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冲击,极大地改变了新疆相对孤立封闭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使得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被人们忽视。就现实而言,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演唱的空间正在迅速变小,而且随着演唱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歌手们的老龄化和相继去世,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演唱人数急剧减少乃至后继无人。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位歌手的去世,都意味着一部长诗永别人间。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中最突出、流失最快、急需抢救。文献回顾通过大量的书籍查阅和文献搜索,可以发现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本体和内容研究,其中

35、包括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渊源、表现形式、分类方法、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措施和方法的研究。目前第二种类型的专门论著较少,我们可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性的研究著作,以及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论著。1、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本体和内容研究(1)国外的研究著作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到系统的研究发展过程。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六世纪,但当时的研究还是零散的,只能在其他文献中寻得一鳞半爪。直到19世纪,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才进入了系统调查阶段。最早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调查是由俄国学者发起的,19世纪

36、上半叶,有一批俄国学者对哈萨克民间口头传统文化进行了田野调查。这一时期的调查的着重点在于搜集并整理流传至今的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使之从口头传承之外添加了文字上的记载。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有A波凯罕诺夫(ABoxinov)撰著的喀喇克普恰克库布兰德(Qaraqipsaq qoblandi)(哈文版,阿拉木图,哈萨克出版社,1915年)、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集体编纂的阿勒帕米斯英雄(Alpamis batir)(哈文版,科学出版社,阿拉木图,1961 年)和白色的铠甲英雄史诗(Aqsawut- xiyssasi)(哈文版,1-2 辑,作家出版社,阿拉木图,1977 年)等。这大大地有利于哈

37、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流传,同时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便利。1991年12月1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国内的研究著作我国的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相对而言起步稍晚。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有专门著作对其进行论述。但大部分研究著作都是哈萨克文的版本。主要有阿吾里汗哈里(Awulqan Qaly)撰著的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哈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1985年1月)、哈布丁(Qabidyin)撰著的哈萨克民间文学研究(Qazaq awz adyibiyit zyrindyu)(哈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乌

38、鲁木齐,1985 年 1 月)、毕桪著的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1992 年)、乌玉穆汗(Wuyimqan)等编著的哈萨克民间文学(Qazaq awz adyibiyit)(哈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1996 年)、别克苏勒坦凯赛(Byik sultan Qaysa)撰著的哈萨克文学史(Qazaq adyibiyit tiryikhi)(哈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乌鲁木齐,1996 年)等,内容都是对哈萨克民间文学概括性的论述。1982 年至 2001 年民族出版社陆续出版了 18 本哈萨克叙事长诗选(Qazaq iyssalari)(哈文版)诗辑。我国研究哈萨克

39、族民间达斯坦的专著目前只有黄中祥撰写的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一书。2、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保护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哈萨克口头文学中的重要体裁之一,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1年起,我国先后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6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也从此开始。国内学者立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对日后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供了自己的意见。(1)初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探索我国初期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数量较少,观点比较零碎。陈燮君(20

40、02)从探究现代博物馆在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中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将有利于对无形文化遗产及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蔡玉良(2002)则从为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培养高素质、年轻化人才的角度进行了阐述。(2)2004年我国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之后的研究2004年8月,我国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我国官方语言和学术研究领域。之后的研究逐步系统化,细致化,深入化。罗燕(2006)提出了普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认为应该把保护的责任和权利交给传承者, 使

4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经济效益。王亚军(2011)、王宪昭(2011)在后继的研究中也分别强调了保护文化继承人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保护口头文化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叶取源,王永章,陈昕(2008)认为除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人格化载体和无形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以外, 还要注重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载体所发挥的作用,利用现代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拉动,促进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而陈华文(2008)则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问题,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保护常常流于形式而开发却无法控制。在全球化、民族国家、后现代语境中,彭兆荣,龚坚(2009)提出了“家园遗产

42、”理念,突显了地方文化持有者与家园生态之和谐关系在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作用。中科院巴研究员谈到:“在史诗等口头传统的演述者或者主要传承者的背后,实际上总是存在着一个史诗传承的文化空间,其成长与发展必须依托群体性的文化聚落。”吴安新、牟延林(2010)、王思峰(2011)等则分别提出了除了以往强调政府的保护责任以及采用技术手段进行保护之外,应尽快在法律方面对其做出保护工作。采用有效的法律保护方式,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裴张龙、彭纲(2008)、周奇分别论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阿布都外力克热木(2011)深入地反思了电子等传播媒体除了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传播产生

43、积极推动作用之外,也给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口头传播带来消极影响,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民间传承人的方案和机制尚待完善和改进。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与“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物”紧密相关。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和实践深入开展,对其的认识开始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层面,申遗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保护方式。就本项目来说,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对它的保护也涉及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何星亮(2006)、祁庆富(2008)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下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张力君在非物质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延续提出非物质社会的非物质性为

44、形式提供了更多可能,能够间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三)研究趋势1、目前的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大多把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放在民族文化或民族精神遗产的大层面中进行分析研究。而从微观角度,具体的,详细的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现状、传承、保护措施的更深层次的调查和研究,是未来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研究趋势之一。2、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保护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的重点,但就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传承人保护来说,除了哈孜木阿勒曼老人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外,其余传承人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所以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细致的保护民间传承人的方案和机制是日后应当关注的重点。3、2005

45、年国务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如今“保护”与“利用”产生了矛盾。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如何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对其的保护,也是在将来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四)研究意义民族非物质文化理解方面,在重点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资料与实地走访哈萨克族居民,掌握民间有关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第一手材料,对其形成全面认识,形成其发展历史、内容、意义、保护现状网络。另外,我们不仅仅局限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调研过程中也会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化、风俗等非物质文化层面形成一定的整体了解,尤

46、其是其发展历史及其在民族融合浪潮和现代化冲击下的现状。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与促进该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其民族内部凝聚力。且目前对该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的研究浪潮正在兴起,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可对后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族非物质文化发展方面,以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为例,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不难发现各民族对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分歧。现代科技和市场双重力量,对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传统文化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都是引人深思的。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探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历史意义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探究其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47、,具有深刻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民族非物质文化推广方面,在整理已知资料过程中,不难发现目前各界没有对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给予足够的了解与关注度。而通过我们的走访与调查,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宣传以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为代表的哈萨克族文化乃至新疆各少数民族丰富且独特的文化,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目光,起到扩大哈萨克民族文化影响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走出边疆的预期效果。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扩大其影响力能够对其更好地发展、受到良好的保护提供契机和可能性,同时也为其吸引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提供机会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通过回顾文献、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可以明确认识到对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哈萨克族民间达

48、斯坦加强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少数民族的生活传统正在发生急速的变化,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正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它的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尤甚,因此加快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迫在眉睫。而我们的研究正是在对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本身的研究基础上,重点考察对它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为其更好地发展探究有效措施,进而以此为例推动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来说,也对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建设性意义以及借鉴意义。 (五)参考文献参考书目:黄忠祥. 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迪丽拜尔苏莱曼编著 中国民俗知识新疆民俗 甘肃

49、人民出版社 贾合甫米尔扎汗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 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M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9姜崇仑主编 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白庚胜 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M 学苑出版社 2006白庚胜 文化遗产保护诠说M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毕桪著.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尹虎彬著.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樊传庚著.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参考论文: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陶立璠 樱井龙彦.非物质文

50、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陈华文.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C/陈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徐华颖.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关怀民间艺术保护中的一点思考C/ 陈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裴张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及其实施方案C/ 陈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崇秀全.依靠基层社区和广大民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C/ 陈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彭兆荣.后现代背景下的“家园遗产”:归属、认知与认同C/文日焕 祁庆富.民族遗产: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

51、9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C/文日焕 祁庆富.民族遗产: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10周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管理C/文日焕 祁庆富.民族遗产:第三辑.学苑出版社.2010祁庆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C/文日焕 祁庆富.民族遗产: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朱荣艳 新疆口头传统文化现状思考J 民族论坛 2009,(1)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6)李国平 略论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2)阿布都外力克热木. 从达斯坦的生存危机看少数民族口头与非

52、物质文化保护的紧迫性N.中国民族报. 2012,(3)王思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式的思考J.法律之声.2011,(1)王宪昭. 对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J.文化遗产.2011.(3)王亚军. 芬兰口头传统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化研究的启示J.民族论坛.2010,(5) 蔡良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J.人民音乐.2002,(1) 卢艳.哈萨克民间文学的奇葩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编者琐记N. 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4)黄中祥.哈萨克英雄史诗研究概况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2,(3)叶春生 清脆木鱼怎无声?-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应与时

53、俱进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43(3)李丽丹 民间故事口头性引起的再思考-从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与特征谈起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21(3)彭兆荣 龚坚 口头遗产与文化传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 2009,(2)乌丙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邹启山.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历程N. 中国文物报.2005,006 (9)罗燕.水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研究.吴晓棠.哈萨克叙事文学的审美心理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54、,37(2)安颖. 试论民族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民族丛刊( 双月刊) 2006,(3)张春丽 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论述J.中华文化论坛. 2007,(2)毛巍蓉 试论文化视野中的文化遗产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6(4)时吉光 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J. 长沙大学学报.2006(1)吴海东.民族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思维C/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文集赵世林 田婧.主客位语境下的民族遗产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2008,(1)马翠轩.民族文化遗产要承担更多文化命题N.北京日报.2006,(6)白京兰 张建江.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

55、遗产保护的历史考察J. 黑龙江民族丛刊( 双月刊) 2008,(2)阿依努尔毛吾力提.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演唱与传承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为例D 研究生学位论文.新疆大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2003 年10 月17 日三、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部分将结合我们的研究框架来论述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框架:选题原因:1、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国现有的哈萨克族人口138.16万人,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三个省区。其中在新疆境内人口135.21万,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诗歌是

56、哈萨克人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的习俗、信念、文化背景,审美意愿,是哈萨克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在其中,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是哈萨克族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经济生活方式下,用口口相传的方式维系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传承,创造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部分。2、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哈萨克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游牧背景下的草原文化发生了变迁,许多人从功用和效益的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了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彼

57、此认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的作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表演以及传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保护以及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第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发掘和展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推进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并努力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已申请自治区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这极大地促进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现代文化的巨大影响,使非物质文化保护需要民间、政府、学

58、界的共同作用,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申请更有力的保护提供帮助。第二、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当前的传承状况以及相关说唱艺人在其传承中的作用的研究还很不够,研究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说唱艺人的生活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这一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样性,从而促进与推动哈萨克族聚居地本民族内部的文化传承;因此这一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积极响应我国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的最好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4、 保护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随

59、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特别是近年来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说唱艺人这一群体浮出水面,他们的演唱状况、形式,在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国内外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法律条文的出台,为保证保护工作的权威性以及可操作性提供了必要的机制,标志着一个新的人类共同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时代的来临,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意义越来越重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发现,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处于初步状态,表层的、甚至形式化的保护有时会占主导地位。仅就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说唱艺人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他们带

60、来了何种程度的改变,是否建立起良好的传承环境,艺人的利益是否得到真正的保护,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保护的广度和力度都是远远不够的,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题目: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基于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生存现状及保护发展措施的调研研究对象:哈萨克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以及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说唱艺人研究地点:1、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 :“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代表性传人”哈孜木阿勒曼老人就住在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齐勒哈仁村,而且福海县流传民间的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就有200余部之多,全县五乡一镇都有会唱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歌手,都有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流传。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