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试卷第 =page 8 8页,共 =sectionpages 8 8页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3 气候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温室效应”的成因主要是受A地形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2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ABCD3近几年极地冰雪消融加快,北极熊等生存空间缩小,其原因是A人类大量排放温

2、室气体B周边各国填海造陆C极地科学考察活动D极地矿产资源的开发4“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B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C大量人工造林D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6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B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C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7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3、()ABCD8“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A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2021年11月25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ABCD10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A蓝色B白色C绿色D红色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山西实现“山西蓝”的有()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ABCD12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A填海造陆B

4、围湖造田C植树造林D毁林开荒13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下图为欧洲西部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下列自然特征与此相关的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服务业为主导产业C地中海气候D气候湿热1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BCD15人类自身的行为对大气的影响较大,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的做法是( )A秋收后,大量焚烧秸秆肥田B购买大排量的汽车,加速性能较好C液化气价格节节攀升,改烧燃煤降低生活费用D热电厂将燃煤排放的气

5、体加以回收利用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16图示现象导致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A海洋污染,物种灭绝B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C臭氧空洞,危及健康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17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B燃烧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植被破坏导致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D工业发展和汽车增多导致排放的废气增多18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A地形条件B气温条件C肥力条件D抗病条件19既能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又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地理现象是()A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B每年夏季,庐山成为许

6、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C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D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20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C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D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读小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如图所示)。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该实验模拟的是()A全球气候变暖B酸雨污染C大气污染D臭氧层破坏22大气

7、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能源火山喷发过度发展核电过度砍伐森林ABCD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正确的是A减小了污染范围B提高市区的温度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D降低市区污染程度24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海陆分布C地形影响D地球形状25可以减弱“热岛效应”的措施是A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B在郊区兴建商业中心C在市区增加绿地面积D在郊区建设工业园26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8、()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ABCD2021年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27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是()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巴西28发展“低碳经济”是有效环境目前“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开放清洁能源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追求绿色经济增长A

9、BCD29下列措施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A冬季使用煤炉取暖B出行选择私家车C植树造林,节能减排D使用一次性餐具二、解答题30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到了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黄帝内经),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1)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_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_。(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终年高温的赤道附近地区仅有乙处山地气温适宜避寒,因为随海拔_,气温会_。(3)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1月适宜避寒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A_(气候类型名称)、B亚热带季风气候、C_(气候类型名

10、称)和D地中海气候。(4)读“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即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中甲地虽然适宜避寒区面积大,但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避寒胜地,主要的气候原因是_。31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加分左右在有“环保之城”美誉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加峰会。材料二: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80%。 材料三: (1)丹麦地处_洲,其气候类型是_。(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美国属于_国家,中国属于_国家,应该带头大幅度减排二氧化

11、碳的是_ 国家.(3)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_ 的排放。(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印度的_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是_(国家)。(5)有关下面的日常活动中,对缓解温室效应,没有起显著促进作用的是() A出门的时候有一贯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B优先选择和购买超市里的绿色食品 C去超市随身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D相当频繁地革新或者升级换代各种家庭日用品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一是燃

12、料燃烧矿物问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开荒,贴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森林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升高: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剧烈,会造成极地部分冰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己上升了1020厘米。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直接造成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高纬度

13、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来说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全球来说,人类社会为此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可能高于带来的好处,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世界很多的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1)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主要因为_的大量排放,造成该气体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是:一是_;二是_。(2)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的_和_产生重大影响。(3)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方面_,另一方面_。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答案第 = page 10 10页,共 = sectio

14、npages 10 10页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这就是温室效应,可以说温室效应是人类不良活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2C【解析】【分析】【详解】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以上四个措施中,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右发减少或杜绝雾霾天气,而农民燃烧秸秆肥田,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会加重雾霾天气,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我国雾霾天气的有关

15、知识.3A【解析】【详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跟踪考察表明,北极地区的冰盖面积缩小了约6%,即每年实际减少约3万平方千米;冰层的平均厚度也由原来的310厘米减少到180厘米,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海平面不断上升。故选A。4D【解析】【分析】【详解】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山”,但是由于人们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16、全球气候变暖,山顶的积雪在不断融化,所以导致雪峰消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人们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气温的升高,两极地区,以及高山上的冰雪会大量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D6B【解析】5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6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

17、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资源(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7D【解析】【分析】根据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高山和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气候变暖,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许多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自然资源开发条件改变,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危害人体健康,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图表达的是草地在利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过度放牧现象,而不是反映的气候变化;B图反映的是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森林资源破坏,小鸟失去栖息地,与气候变化无关;C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

18、缺,和气候变化无关;D图反映的是由于工业发展,过多的排放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反映的气候变化。故选D。【点睛】考查了全球性气候问题。8B【解析】【分析】降水过多和降水过少都会造成生产、生活以及环境影响。如果降水过多会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若降水过少则会造成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还有工厂用水的严重不足;还造成土地盐碱化或土地沙漠化等等。【详解】农业的发展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风调雨顺”反映的是降水状况,“五谷丰登”反映的是农业状况;“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降水与农业的关系。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对

19、生产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9A10C11D【解析】9读图可知,A是晴天,B是阴天,C是霾,D是雾天;从题干可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以晴为主。故选A。10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说明天气晴朗,因此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绿色。故选C。11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防治大气污染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倡导绿色出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等。综上所述,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

20、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12C【解析】【分析】【详解】人类的一些活动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比如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湿气,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填海造陆、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会减少水汽,会减少降水量,故选C.【点睛】13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天气,木鞋适应当地气候,A正确。服务业不是自然特征,B错误。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误。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睛】欧洲西部大部处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深受大西洋影响,海洋性特征突出。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

21、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14A【解析】【分析】【详解】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5D【解析】【分析】【详解】以上四种做法中,“秋收后,大量焚烧秸秆肥田”、“购买大排量的汽车,加速性能较好”和“化气价格节节攀升,改烧燃煤降低生活费用”都会加重对大气的污染,只有“热电厂将燃煤排放的气体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故选D。16B17A【解析】【分析】16由图可知,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使全球

22、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正确。图中未显示海洋污染、臭氧空洞、住房紧张等问题,A、C、D错误。故选B。17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由大气污染导致的,主要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A错误,B正确。植被破坏使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C正确。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逐步替代传统能源,减少排放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A。【点睛】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

23、上升,即温室效应。18B【解析】【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在寒冷季节往往这两方面相对不足;利用塑料大棚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温,也起到保湿作用,使蔬菜反季上市,B正确,故选B。【点睛】19B【解析】【详解】以上四种地理现象中,热带地区,种植水稻一年可收获三次反映了纬度因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每年夏季,庐山成为许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既能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又能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每年冬季,从海南岛运来的大量蔬菜在北京上市反映的是纬度对人们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每年秋收以后,许多农民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来肥田反映人们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

24、题意。故选B20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世界各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气温的关系来解答此题。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是气温与生产的关系;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是气温与生活的关系;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1A22D【解析】21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巨大,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个实验就是模拟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故选A。2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来自于人类工业废气的排放,如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25、,还有就是毁坏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过度砍伐森林,故选D。23D24A25C【解析】23从图中可知,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所以A、C错,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温度,降低市区污染程度,故B错,D正确。故选:D。24: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形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导致的。故选A。25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26、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产生“热岛效应”。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识记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减弱措施。26D【解析】【详解】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27C28C29C【解析】【分析】27图中的纵坐标表示人均碳排放量,从图中可读出,美国人均碳排放最高,C正确;中国

27、、俄罗斯、巴西都低于美国,A、B、D错。故选C。28低碳经济倡导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经济增长,正确;低碳经济没有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只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错。正确,故选C。29煤、石油的燃烧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使用煤炉取暖,出行选择私家车都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A、B错;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C正确;一次性筷子是木材或竹子是木材制成的,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降低二氧化碳,D错。故选C。【点睛】降低二氧化碳量的措施: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8、。(2)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规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共享先进经验。2、植树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0(1) 带(状) 纬度因素(2) 升高 逐渐降低(3)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4)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1月份气温较高;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宜人类活动,因此没有发展成为避寒胜地。【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为材料,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从图中可知,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南北狭窄、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大致与纬线平行,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