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专项建设计划项目概况31.1 项目名称31.2 方案说明32、专项建设方案编制依据32.1法规、规范32.2 施工管理信息32.3 施工图资料3三项专项建设规划施工组织管理3四项专项建设计划 数量4五台葫芦施工安装图45.1 绞盘安装立面图45.2 绞盘5安装方案六绞盘技术参数5七力分析57.1 最大电缆重量的计算67.2 钢丝绳许用拉力的计算67.3 力比较67.4 计算电机功率负载7八绞盘安全操作方法及规定78.1 工作前准备78.2 操作注意事项78.3 作业完成后的注意事项8九种电缆吊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810 施工应急预案1010.1 适用范围101

2、0.2 救济组织1010.3 职责分工1110.4 事故应急响应1110.5 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110.6 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12一、施工计划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1.2 方案概述:多功能电动葫芦是盛橡广场商业街精装修工程的辅助垂直运输机械。主要安装部件有:底盘、配重梁、提升机、自升平台、联动滑轮、附着装置等。电梯基础采用14*20膨胀螺栓穿入一层地面,地脚螺栓与框架体连接。二 、建设方案编制依据2.1规则和规范:建设工程管理规范GB/T50326-200 6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工程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 12 G

3、B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标准GB/T5972-2009起重机钢丝绳的维护、修理、安装、检验及报废2.2 施工管理信息: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资料: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青岛广场商业室内步行街精装修工程施工图三 施工计划 施工组织管理序列号姓姓名工作说1苗刚良专案经理2裴少军技术总监3吴月生负责工头4唐一佐专业领班5魏锦伟保安员,资料员6高焕友首席守护者7魏劲松监护人四个建设计划序列号电缆型号规格数量(米)150*50镀锌方管3900250*50镀锌角钢8000350系列副龙

4、骨30000460系列主龙骨8000五台葫芦施工安装图5.1 绞盘安装方案5.2 提升机安装方案(1F图纸)六绞盘技术参数6.1 配套电机技术参数模型ZD131-4力量3.0Kw电压380V额定电流7.8A防护等级IP44绝缘级别B类重量60公斤执行标准号JB/T9008.1-2004生产日期2014年一月6.2 电控绞车技术参数模型ZD131-4配备电源3.0Kw/380V钢丝绳直径6mm钢丝绳长度100M生产代码1222有效滚动半径150mm卷宽450mm钢丝绳规格3*19+1FC生产日期2014.3生产许可证号XK21-218-00127平均绳速6.0M/分钟制造商南京起重电机厂七力分析

5、7.1 最大电缆重量的计算7.1.1根据实用硬件手册查出本项目每根50*50镀锌角钢和方管的最大重量它是 26 公斤/根。7.1.2本工程最大垂直吊装角钢、方管数量:10根。7.1.3吊索最大重量:26.56Kg/件*10件=265.6 Kg7.2 钢丝绳许用拉力的计算7.2.1本工程所用绞车配套钢丝绳技术参数D=6(钢丝绳直径)n=3*19+1FC(钢丝绳规格)d=0.7(钢丝直径)P=1570Mpa(抗拉强度)K=5.5(钢丝绳采用电动绞盘机械驱动介质重量及其安全系数)Q = 0.85(多股绞合钢丝绳破断力折减系数)7.2.2钢丝绳许用拉力的计算Fb(断裂力)=*d 2 /4 * P *

6、n * Q/9.8= (3.14*0.7*0.7)/4 *(1570*3*19*0.85)/9.8=2985.61(公斤)F(内容拉力)= Fb/K=2985.61(Kg)/ 5.5=542.84(Kg)7.3 力比较F(内容拉力)=542.84(Kg)电缆起吊最大重量=265.6Kg结论:与该绞车配套的钢丝绳可以安全吊起本工程所需的吊装索。7.4 电机功率负载分析7.4.1 电缆最大重量:G=265.6Kg*9.8N/ Kg=2602.88N力方向每分钟移动距离:S= 3 M起重有功功率P 0 = G*S/T*1000=2602.88N*3M/60s*1000=0.13Kw提升机电机功率P=

7、3Kw结论:P P 0 ,本卷扬机配合电动机使用安全可靠。八绞盘安全操作方法及规定8.1 操作前准备8.1.1。安装时底座要稳固牢固,用4个14配套的地脚螺栓穿入地板拧紧固定,丝头有平垫圈、弹簧垫圈和双螺母;8.1.2 操作员位置在中庭自升式平台一侧,指挥员在地下室中庭。8.1.3 运转前,检查卷板机与地面是否固定牢固、晃动,检查电机扇叶防护罩是否正常、有无松动,检查控制电缆是否完好,检查控制是否正常。将电缆挂在墙上,检查地线是否完好,是否与设备接触良好。8.1.4 作业前应检查绞盘制动装置是否灵活,检查制动片是否完好。8.1.5 操作前应检查钢丝绳有无断股、松捻现象。钢丝绳必须整齐排列在卷筒

8、上,检查钢丝绳和滑轮的运转情况,必须加润滑油。8.1.6 作业前安装使用的导轮采用地板上的封闭式地滑轮,槽钢横臂上的悬挂式封闭式滑轮。8.1.7 操作前应检查卷扬机的转动方向应与操作开关上指示的方向一致。8.1.8 滑轮位置是否与卷筒轴线垂直。8.1.9 作业前应检查卷扬机的安装位置、钢丝绳的牵引位置(包括竖井的起升通道)、滑轮的安装位置是否无障碍物。8.1.10控制箱采用设备专用控制箱,明装墙固定牢固,设备与起重支点距离不超过3M距离。 YZ-5*6) 橡套绝缘软电缆,控制箱及其门盖可靠接地。作业前检查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修理完好后,方可开始吊装作业。8.2 工作中的注意事项8.2.1 卷筒

9、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果发现重叠和倾斜缠绕,应停止并重新排列。严禁在旋转过程中用手和脚拉扯、踩踏钢丝绳。钢丝绳不要完全放出,卷筒上至少要绕三圈。8.2.2 钢丝绳不得打结、扭绞,一个节距内断丝超过10%时应更换。8.2.3 作业过程中,任何人不得越过钢丝绳,吊起物(物)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绞盘。休息时应将物体或笼子降到地上。8.2.4 作业过程中,电缆吊点位置、卷扬机位置、中间楼层每2层有专人组成指挥系统,每人配备收音机和手电筒,指挥系统人员与起重物体保持联系。能见度好,绞盘电控箱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操作,驾驶员与指挥员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8.2.5卷筒钢丝绳缠结时,必须由两人合作缠绕,

10、一人操作,5M另一人在外面用手引导。8.2.6 运行中如遇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8.3 工作完成后的注意事项8.3.1 工作完成后,应断开电源,锁好开关盒。8.3.2 应将吊笼或物体降到地面,以清除现场障碍物。8.3.3 保安人员每两天进行一次检查。九种电缆吊装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9.1 钢丝绳与电缆的连接方式9.2 电缆卷筒架设在专用电缆卷筒架上,反转灵活稳定。电缆抽出后,不得有扭绞现象。拉动过程中,不得在支架、地面、桥梁拐角等物体上摩擦、拖拽电缆。如果发现电缆的保护层和绝缘层有磨损,应进行修补和敷设。桥梁内或电缆钢管内的电缆不得有接头。9.3 敷设前,根据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出每根电缆的长度,

11、合理布置每根电缆,电缆弯曲半径应为其外径的15倍。9.4 拉索过程中,在设有停止按钮的楼层电井处设置观察指挥员,观察起吊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机器将立即停机并通知相邻楼层的值班人员。在故障排除前,严禁任何人重新启动机器。只有在首席守护者王金勇确认无误后,才能重新开始吊装。9.5 电缆卷筒旋转出电缆时,必须手动抽出。严禁用卷扬机的拉力转动卷筒。9.6 卷扬机停止工作后,严禁将电缆长时间挂在钢丝绳上或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及时卸货。9.7 每根电缆的首尾应标有相同规格的标识线路,并1F在电井位置和低配出线位置悬挂标志。9.8 竖井桥架内的每根电缆必须固定在每根固定导轨上,固定电缆扎带应为专用尼龙

12、扎带。9.9 桥架内电缆必须排列整齐,不得交叉。9.10手术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在现场值守,手术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十大施工应急预案10.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方案电缆吊装过程中人员受伤的异常情况。10.2 救援组织现场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负责工头担任副组长,内部行业数据人员、物资保管员、专业领班组成应急联动领导小组.现场值班电话责人联系电话:136857375861、组长:(项目经理):苗刚亮裴少军2、副组长:(负责领班):吴月生3、团队成员:(内部人员):魏锦伟4、团队成员:(材料人员):邹容、赵先平5、团队成员:(电气工程组长):唐一

13、佐6.团队成员:(首席守护者) :高焕友7.团队成员:(监护人):魏劲松队员们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协调,相互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各种物资、资金、人员、设备和场地占用的紧急呼叫。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查处突发事件原因,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应熟悉报警电话号码(如110、119、120等)。建设期间,若有人员变动,自然由接班人接手相关工作。10.3 职责分工10.3.1 组长负责联系和汇报有关政府部门和公司相关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施工现场外的相关救援事项和各责任小组成员在施工现场的救援秩序。10.3.2 副组长主要配合组长的指挥,全面负责现场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调查和记录;并为应急

14、救援提供技术支持。10.3.3 内幕信息员主要负责事故第一现场的救援指挥,确保现场救援通道畅通,消除隐患,防止二次安全事故的发生。10.3.4 物资保管人主要负责救援车辆、物资和救援资金的及时到达。10.3.5 专业工头、监护人主要组织下属作业人员全面参与救援行动,抢救现场人员伤亡和财产;组织事故人员自救,确保自救工作及时、迅速、有力,等待救援;领队的指挥。10.4 事故应急响应10.4.1 重大或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张凯、王金勇)应按照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措施。事故主要责任人(邓玉松)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自离岗。10.4.2 应急救援队成员接到

15、事故报告后,经应急救援指挥员(组长)对事故进行快速评估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10.4.3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各小组成员应迅速到达第一事故现场,按职责完成各自的任务。快速组建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赶赴救援现场进行救援;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安全转移伤员,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损失。10.4.4 参与事故应急响应的工作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工作。10.4.5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设置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禁止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未经授权的场景。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恢复建设和生产。10.5 应

16、急处理注意事项10.5.1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不应恐慌。同时做四件事:(一)及时向上级汇报(二)抢救伤员(3)消除危险情况,防止事故蔓延(四)为保护事故现场,必须有组织、有指导、有秩序地进行,避免乱中出错。10.5.2 事故负责人到达现场前,由当时事故现场最高级别负责人承担应急响应的组织指挥工作。此时,有 4 件事要做:(1) 停止恐慌和混乱(2)迅速撤离危险区域人员(三)抢救伤员(四)在紧急需要和保证的情况下,开展消除危险、防止事故扩大的工作;抢救伤员和进行除险工作时,不得造成伤员扩大。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如实报告情况。10.5.3 负责人到达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情况和组织安排,指挥上级报

17、告、抢救、消除、保护四项工作。指挥人员一定要冷静,避免指挥失误。10.5.4 抢救伤员、消除危险、防止事故扩大的工作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在此过程中,要对可能引发的新危险做好防护安排,严格“先保险、后救援、后排除”的要求和做法,确保救援和排险人员的安全。10.5.5 严格保护现场,为事故和处理提供物证和分析依据。现场各种物品的位置和状况必须保持原样。因抢救和转移伤员的需要,必须移动时,应安排专人标记原状并拍照记录,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对事故现场造成破坏。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10.5.6 现场清理工作必须在事故调查组确认证据已收集并完整记录在案后才能进行。在此之前,不得以擅自复工、清理场地为由。10.6 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10.6.1 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单位、时间、地点、过程、原因分析、伤亡人数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受伤人员或现场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或主管部门报告。(2)如发生轻伤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经理、负责领班、专业领班、总监护人报告:如遇重伤及以上,除按上述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