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1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2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3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4页
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校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汇总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分)民族人文地理学人口移动文化区地理物象二、简答:(45分)1汉语的类型及分布.2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3宗教景观类型及标志建筑.4传统农业类型.5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三、论述:(75分)1购物行为空间影响因素.2人口增长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经济全球条件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最后的五道大题1阐述下中国的都市区2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3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4城市的

2、精明增长5城市规划的实施程序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区位因子2.空间相互作用3.原料指数4.芝加哥学派5.人本主义地理学6.人口迁二.选择题三.问答(8选6).试用绝对成本相对成本,资源禀赋理论分析两国的国际贸易,各自从事什么分工.给你一个图表(略),关于三种产品的投入要素和价值构成.图表(图表表达了从北美至欧洲至日本到其他国家)请用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分额的转移。.请举例说明价值链中的产业不同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城市规模和经济效益的争论有哪些?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郊区化,为什么说郊区化是大城市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城市

3、开始郊区化了没有?.城市社会学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有什么不足.影响购物决策的因素,空间.什么是单位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国城市空间有什么影响?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还有4个):边际成本超额利润区位因子半城市化商业中心城市群二.分析1用国际投资贸易理论,分析一组关于美国和日本的投资数据2给一个中心地的图,让你说是克氏的还是廖氏的,然后说出k值,并计算2个更高级别中心地的边长.三.问答1文化地理学的5个核心理论,并举例说明.2说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四、论述(缺一个):1关于你的出生地的一些经济地理特征进行综述,并在规划中如

4、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分析2我国现在有人从外国买电子废件,然后回过组装,然后卖,用人文地理的观点分析3从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个)形式文化区刺激扩散地理物象同语线汤因北的文明起源说二、论述题.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25分)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15分)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路特点。(20分)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20分)北京师范

5、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化扩散枢纽地区(也称地理枢纽)中心地主导产业二.有学者认为人口的流动符合以下图示,清设计一个实证主义方法的研究框架,以证明图示.(20分)三.试从文化.社会.经济的角度莫迪城市地域结构模型,图见下页(略).(20分)四.论述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20分).简述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20分).论述加入WT0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对策(25分).七.试结合我国的时间,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策(25分).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分)

6、1文化结构2边缘学说3生命素质系数4霍夫曼系数5集聚经济6城市的基本非基本职能二简述题1简述人地关系图式中的六组关系(图略)(人口、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组织)(10分)2简述第三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0分)3运用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分析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聚的原因(10分)4简述你家乡经济发展的战略设想(15分)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经验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异同(30分)2结合实际论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20分)3试根据经济地域运动规律,说明我国区域开发空间模式及其变化(25分)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遥学院人文地理学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时空棱柱体总和生

7、育率逆城市化恩格尔系数主导产业倒U字型理论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下面是某个同学设计的实证主义研究框架.请将其中的缺少步骤补上,并给出定量分析方法.1)感知经验:一地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当地经济有影响.2)根据先验经验提出论证命题: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就越有利.3)定义、分类、度量:人口受教育程度:研究人员级(硕士以上毕业);大学生(含大专);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均GDP。4)论述及空间表达式:列表、画图进行比较5)对结论作出解释.2、设计一个利用人文景观分析空间某种结构特征的研究方案.3、简述区域分工的基本原理.三、分析论述

8、题1、试分析加入WTO以后,区域发展中GNP与GDP之间的辩证关系.2、试论述你家乡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试题一、名词解释(6个,差一个)城市空间内部结构倒u型理论城市感知恩格尔系数地域经济结构二、简答题(20分)1、简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区域空间发展理论模式的特点及内涵.三论述题(20分)1、产业集群的特点,机制,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按照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区域的协调发展3、据一个例子,经验主义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遥学院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城市体系2空间递减规律3集中化指数4投入产处表

9、5人口密度指数6人文主义地理学二、简答1简述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统筹区域发展的措施2区域规划中选择主导产业的依据3旅游景区中的机能文化区的特点三、分析论述1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中国如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2分析你家乡,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3设计一个区域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方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5、如

10、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二、综合分析题I、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

11、纲.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综合人文地理学3、资源问题4、环境问题5、人地协调论6、人地适应论7、人地关系的动态性8、区域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阐述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2、什么是人口爆炸?人U爆炸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3、举例说明区域文化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什么是正确的资源观?5、叙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6、分别画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图三、问答题1、试以某个区域为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2、.2、为什么说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3、比较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4、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从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出发,分析说明人地关系的动态性2运用美国学者巴罗斯人类生态论的观点,说明文化生态的内涵和特点.3根据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分析综合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内容.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社区有哪些功能?5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异同点.6比较书面调查与口头调查的优缺点.7举例说明人文现象的时空特性.二、论述题1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试以一个具体问

13、题为例,说明人地相关论是如何分析并解释人地关系的.2阐述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人本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举例说明其基本方法.3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联系实际,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说明如何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简答1从观点、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等方面对人地关系理论中的可能论和文化决定论进行比较,并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价.2画出经济主义方法论的模式图,说明人文地理学运用这种方法论的特征,并对这种方法论进行评价.3概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几层含义.4从文化的结构分析出发,谈谈文化整合的现实意义,并举例

14、说明.5如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理解,适度人口的概念?谈谈适度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6试分析文化扩散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文化扩散的影响.7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分析全球资源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二、论述1运用科学发展观,评价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人本主义方法论.试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应用科学发展观,利用人本主义方法论中的积极因素,提出该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某个关键问题的对策.2概述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协调之间的关系.试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中选择对该区域特别重要的某个统筹问题,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3什么是文化

15、景观?举例说明为什么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4从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出发分析人口、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之.广西师范学院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区位论2人口门槛3行为地理学4城市化与逆城市化5国土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并论述西部小城镇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作用。2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协调人地关系?3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论述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广西师范学院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2文化和文化地理

16、学3区位和区位论4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人地关系观的发展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何重要作用?4简述旅游业的特性及发展旅游业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5简述我国西部地区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国土整治工作的必要性。三论述题1分析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的成因,论述该区域当前实施反贫困战略的机遇、挑战和对策。2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论述人文地理学研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广西师范学院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种族2城市体系3旅游业4政治实力结构5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简述自然地理学、

17、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支学科。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的特征。3简述并评价文化决定论4无经济起飞基础是否可以引导人口转变走向完成阶段?为什么?5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受哪些因素影响?三论述题请就,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这一论断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思路,谈谈你的观点?广西师范学院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地理人种2第四产业3行为地理学4人文地理学5政治地理单元6科学发展观二.简答题.简述现代农业特征并评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居民选址和布局的影响.简述旅游资源评

18、价方法及特点.简述协调论的主要观点.简述建国后我国人口转变模式的变化内容.简述文化扩散类型,并说明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三.论述题试论述我国城市化问题及对策,并说明如何认识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6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中心地理论2.需求收入弹性系数3.技术经济区4.世界经济一体化二.简述题.杜能环的形成机制.简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简述公司R&D的区位要求与区位特征4.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简述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三.论述题.论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论述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试述国家的经济调节与干涉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

19、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979899都一样的题目)一、阐述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科学性质.(20分)二、试阐述及评论人文地理学界中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的诸种论点,并以实际事例说明自己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看法.(25分)三、阐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人文地理背景,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政策的实践效果.(25分)四、试以自己熟悉地区的资料为例阐述,资源人口产业环境体系中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该体系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30分)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20分)1行为地理学2区域3文化境观4中

20、心地规模门槛二、简答题(80分)1、试述人文区划的主要分类、意义和原则(15)2、解释人文地理学中非物质因素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内涵.(15)3、试析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4、评述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得失.(30)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20分)1卡尔.李特尔2地理物象3政治整合4环境决定论二、简答(每10分,共30分)1简述城市内部结果的典型模式2简述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3简述人U流动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三、论述题(50分)1、试论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20)2、试分析我国东西部文化景观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国家宏

21、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30)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20分)1、行为地理学2、区域3、文化境观4、中心地规模门槛二、简答题(80分)1、试述人文区划的主要分类、意义和原则(15)2、解释人文地理学中非物质因素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内涵.(15)3、试析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4、评述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得失.(30)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6*5=30)1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法国学派2伊斯兰教的教派与分布3国家的基本特征4乡土文化区5通勤活动空间二,简答题(15*4=60)1简

22、述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2简述旅游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3简述汉语方言区域4举例说明流行文化扩散的过程与特征三,论述题1,根据下表资料分析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的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论述其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寓意.年份计算说明大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给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盼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合计东部中部西部1990(1)1.131.371.030.8513.6311.3613.3918.112000(2)3.544.173.262.817.006.076.299.83.412.802.231.95-6.63-5.29-7.11-8.23倍数(4)=(2)/(1)3.143.0

23、53.183.280.510.530.470.542,试述当前世界工业(纺织,汽车,微电子)分布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学派2.人口构成3.第五产业.隔陀5.基督教教派及分布6.首位城市法则.旅游资源及形成条件8.行为空间.简答:1.文化扩散类型2.人口迁移类型3.现代农业特征4.人文地理研究对象5人口迁移法则.论述:1.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现代工业特点2形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的动力.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资环院地理系、城市区域经济系)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6X5):推拉理论位序一规模法则

24、空间扩散全球化人类发展指数二、简答题(15X3):1简述人口迁移的机制(2005年的原题)2简述新产业区与经济区的区别和联系关系(这个偶没看到)3简述CBD的工农及空间结构特征(不明白什么叫CBD的工农?,工农结构疑为,功能结构.)三、论述题(25X3):1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科技革命对世界产业布局的影响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大量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人则认为这必然扩大地区差异,建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向西部地区移民,缩小地区差异.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20)1、客家

25、方言2、通勤行为空间3、胡涣庸线4、制度文化二、简答1、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15)2、简述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5)3、简述中国人口增长转变模式及其成因(20)三、论述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提升途径(30)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种主要方法论.(30分)二,解析文化的结构,并论述文化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时间扩散机制.(30分)三,根据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30分)四,概述可持续发展的由来背景,内涵实质,论述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关系.(30分)

26、五,解释下列名词的定义及其特征.(9题,共30分)现代农业(3分)民族(3分)民俗(3分)语言(3分)宗教(3分)旅游资源(3分)地理物象(3分)国家核心区(3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6分)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在概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的基础上,论述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0分)二,城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分别论述城市布局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的关系.(30分)三,什么是行为空间?人类日常活动有多种类型的行为空间,请分别论述这些行为空间的主要特征.(30分)四,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

27、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30分)五,简答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30分)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景观环境感知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聚落旅游目的地旅游动机国家权力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请结合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分别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哲学方法论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二,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请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别对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流派加以概述和评价.(30分)三,旅游业的发展在世界许多地区方兴未艾,请联系实际分别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说明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影响.(30分)四,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引导我国未

28、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是人文地理学这门经世致用之学的重要任务,你认为人文地理学应该怎样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请陈述你的观点.(30分)五,简述下列概念(每个3分,共30分)文化区域人口迁移适度人口地理人种民族特性城市体系地理物象行为空间国家核心区可持续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基本理论及哲学方法论.什么是旅游地理?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分析.什么是行为地理?解释比较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空间和人们迁移活动空间.什么是政治地理?请分析政治地理要素及国家地理诸特征.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阐述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兰州大

29、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最后三个论述题如下:.论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影响.论述知识经济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论述数字信息革命浪潮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兰州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农业生态系统2.干扰机会3.回路径道4.补偿贸易5.机会成本二、简答题.商业区位指向原则.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分析.制造工业布局特点.产业空心化及其原因三、论述题.城市聚集障碍类型及聚集障碍的影响效应.西北开发的模式和重点兰州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区位理论2.空间结构理论3.地理信息系

30、统4.旅游环境容量5.城市首位律6.佩蒂-克拉克定理7.规划二、简答1.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经济区域2.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三、论述.经济活动全球化对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高技术圆区的空间布局特征兰州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城市经济区2.空间要素替代理论3.区位指向4.梯度推移理论5.点轴式空间结构6.霍夫曼比例7.城镇生态规划8.旅游者空间行为二、简答.区域电信规划的内容和主要问题.简述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简述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简述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三、论述经济

31、活动全球化对中国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兰州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干扰机会2.门槛人口3.点轴式空间结构4.虚拟经济5.城市空心化6.运费指向论7.旅游地空间竞争8.城市金子塔二、简答.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影响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特点及主要因素4.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三、论述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结构战略及其实现途径.南京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人口机械增长2主导产业3内城4边缘城市5(忘记了)6基础部门7城镇体系8意境地图二简答题(缺一个):1文

32、化区的基本类型2简述中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4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差异三论述题:(三选二)1当今世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2大众文化对全球文化景观的影响3(好象是关于大城市圈的)南京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5X8=40)L文化景观2.郊区化3.大都市区4.首位城市5.CBD6.支柱产业7.现代农业8.人口密度二、简答题(15X4=60).简述文化扩散的类型.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移动的特征.简述新劳动地域分工的特征.简述中国城市在扩张发展时的土地利用模式.三、论述题(三选二)(2X25=50).以你熟悉的一个城市为例,试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33、以你熟悉的一个城市为例,试分析该城市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3.以你熟悉的一个城市为例,试分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现状和今后的城市发展格局.南京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1城市2城市化3生产性服务业4郊区5位序规模法则6人口结构7经济全球化8(忘)二简答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2简述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要求3简述经济.种族,家庭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4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的特点及两者差异三论述1结合具体实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城镇体系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2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关系3结合具体实

34、例,论述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制度文化人口比较密度地理物象地区优势郊区化二简答题1比较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2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3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5国家领土形状类型及其政治意义.三论述题1以实例分析行为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2工业化前中后三个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3试评价距离衰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4当前加快我国城市化过程的意义,对如何加快我国城市化过程,你有何建议?5珠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人文背景.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

35、文地理学-名词解释土地资源管理城市性质功能文化区人口构成结构主义方法论或然论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库兹涅茨定理二简答题1论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2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3分析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4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什么?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拟定其发展战略.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文化整合人口容量行为空间城市经济区柯思的多极世界模型土地适宜性二简答题1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比较扩展迁移和扩散迁移之间的差异.3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4对人口转变模式作一评价.5增长极模式.三分析题1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

36、容.2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3以一个市或县为例,阐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研究意义.4评价政策因素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12)1文化景观2文化决定论3迁移农业4城市性质5原料指数6可进入性7门槛人口8乘数原理9环境认知10现代服务业11经济全球化12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二简答题(8分*6)1简述杜能环结构形成机制.2比较人的生物适应性与文化适应性之间的差异.3分析政府行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4简述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5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型的主要内涵.6简要分析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三论述题1战后初期世界产业出现,临

37、海型布局趋势,七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现,临空型区位类型,试从经济地理角度分析其产生的理论依据.(18分)2你认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20分)3阐述中国经济布局战略的演变过程,并对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异进行论述.(16分)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12)精神文化适度人口主导产业中心性区域空间结构产品周期理论综合经济区环境认知体系经济距离贫困恶性循环世界城市城市位序一规模法则二简答题(6分*6)1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2克里斯泰勒(克里斯塔勒)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3旅游资源评

38、价的主要方法.4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评述.5企业增长战略的主要方式.6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立足额的主要内涵.三论述题1论述西方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过程.(20分)2你认为我国可以划分为几个文化区,阐述其理由.(16分)3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例,论述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集聚与扩散机制.(18分)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6分*8)人本主义地理学现代农业区位重量交通网连结度空间近邻效用综合国力时空棱柱体多核模型二简答题(10分*5)1文化适应与生物适应两者有什么不不同?2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3分析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4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39、的局限性.5评价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三论述题1试述西方现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趋向.(18分)2阐述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相互关系.(16分)3以你熟悉的一个城巾地区为例,论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18分)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人文地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制度文化2,生理密度3、地理物象4、要素禀赋学说5、相对国民收入二、简答题1、赫特纳、拉采尔、弗里德曼的主要学术观点.2、影响语言传播的主要因素.3、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区别.4、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影响.三、论述题1、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2、韦伯工业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3、结合区

40、域实例论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人文地理试题一名词解释:1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地关系图式3心理图谱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5库兹涅次法则6城市经济区二简答题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别和联系.2可进入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3影响城市感知的因素.4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其原因.5空间相互作用的前提条件.三论述题1实例说明影响人们居住的动力因素.2中心地理论的现实应用.3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城乡统筹的原因和你的观点.南开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分).CBD在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将对人文地理学的发

41、展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市、镇、村一般应如何划分?二、问答题(一、二题必做,每题25分,三、四题任选一题,30分).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困扰人类的,资源危机当前是否已经得到了缓解?为什么?.旅游地主要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旅游地规划开发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地缘政治学作为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政治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哪些重要作用?其自身存在着哪些不足?4.行为论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应如何运用行为论的方法?宁夏大学03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人地关系,适应论2、区位论3、城市化4、地缘政治学5,普雷德行为矩阵二、填空题(每

42、空1分)1、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一、一、一一。2、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是、。3、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o4、人文地理学从事文化景观建设的三大实践是、o5、旅游与环境的三种关系是三、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2、试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解说斯皮克曼的,陆幺彖学说的主要观点。5、简述政治地理的主要过程。四、论述题(每题15分)1、论述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利弊。2、试述当前世界一强多极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3、就目前生态环境建设,谈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4、谈谈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宁夏大学04年人

43、文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文化生态学2,行为地理学3、人地关系,适应论4、城市地域结构5、政治空间结构二、填空题(每空1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O2、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是、o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为、。4、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方式为、5、语言的传播特性有、等。三、简答题(每题10分)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试述汤因比(ArnoldJosephTognbee)的,挑战与应战人地关系学说的主要论点。3、简析说明当代人口迁移的机制。4、简述城市结构三种基本模型的形成机制。5、简述柯恩(SaulCohen),多级世界模型的中心内容。四、论述题(每题15分)1、用

44、J.E.斯宾塞提出的,人地关系图式说明人地关系。2、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有何特征。3、就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阐明自己的见解。4、简论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及生态文化建设。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简述和谐论的含义2环境感知的含义3人口分布的规律性.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含义5简述农业起源论6什么是宗教,宗教产生的原因7从人口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来分析8民俗的特征和特点二论述题旅游对区域城市的影响.三案例分析题一一试用案例分析人本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简答.试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拉采尔的主要学术观点

45、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人地关系可能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上海市的农业分布自近郊至远郊为蔬菜带,花卉带,乳奶带,棉粮带,这是何种区位理论.地理中的景观术语与社会生活中的景观有什么不一样.引力模式.增长极.点轴开发模式.劳动区域分工.人类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阶段.人口容量.PRED问题.逆城市化.麦金德的中枢地带,世界岛,新月地带各指哪些地区.文化区的划分依据.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的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民族的划分的基本要求.认知地图二.任选其中的六题回答.扶贫工程中不少地方采取了移民迁出的方法,为什么不能通过增加投资,输入人力的方法加以解决呢?为什么不鼓励人民战天斗地来改造自然环境来

46、解决呢.某省进行城镇体系规划,有人提出建设一座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而其他地区则规划数以几百个的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这种规划设想对不对,为什么?.有人主张为减少大城市的交通,住房紧张状况应严格控制人口。禁止其他地区人口和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这样做对吗?将造成怎么样的后果.某地区开辟了一旅游基地,经过测算门票收入在十年内收不回成本,有人认为这种开发不合理,不经济,还有人主张从区域范围看是合理的经济的,那种观点对?为什么.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战略中地缘战略对策.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三.论述题.论述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对比,优先发展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和

47、,积极发展小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两中战略思想的利弊.论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填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主要特点.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理论二辨析.人口,人民,民族,种族.环境,资源,能源.实证主义,人本主义.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生产关系决定论三解释L增长极2.重力模型3.劳动地域分工4.逆城市化5.行为矩阵四.论述.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与地理的关系.运用人文地理原理论述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基本战略.我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问题.

48、文化的现代性和多样性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关系.多极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2003人文地理试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2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3第一产业指();第二产业指();第三产业指()。4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5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世界三大宗教是()。.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1文化2拉采尔3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4综合国力5领土.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1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

49、农业、生态农业)4种族、民族、国民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8环境、资源、能源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2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1)传染病的扩散(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

50、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五.论述下列各题(88分)1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3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7为

51、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10分)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填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主要特点是().世界人口增长在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的基本表现是();人口增长在工业革命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的基本表现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工业社会的基本表现是()回答要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人口绝对数量及其增长率速度。.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理论可用如下三句话概括().文化由()三个层次组成

52、。.第一产业是指();第二产业是指();第三产业是指();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o.世界三在宗教是().文化区划分的基本依据是()o二、举例辨析下列概念.区位、区域、景观.人口、人民、民族,种族.环境、资源、能源.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城市化,逆城市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三、解释下列术语1.文化景观2.文化区3.人口容量.可持续发展6.冷战7.地理物象文化整合国家权力要素四、论述如下问题(每题12分).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多?.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才人口,孔雀东南

53、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分析中东地区地域冲突的潜在的民族、宗教、文化影响因素。.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分析华人经济圈社会文化方面的有利因素。.分析我国非典型肺炎(SARS)传播与一理环境的关系。.为什么APEC的区域集团化进程不如EU发展快?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填空.地理学从()和()两个视角研究地球表层。.人口增长从最初的高出生率、()、到过渡阶段的()、低死亡率、最后进入()、()。人口规模从最初的缓慢增长、致电过渡阶段的快速增长至最后阶段的()

54、或()。.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和().文化由()()()三个层次组成。.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天主教主要分布在()、东正教主要分布在()、佛教主要分布在(),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分()和()两派.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试题一.填空.地理学从和两个视角研究地球表层.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和.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在,天主教主要分布在、东正教主要在、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分和两派.汉字文化圈包括中国、和半岛.二.举例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1分,共37分)不举例不给分1区位、区域、景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级扩散、传染扩散、迁移扩散4.经验主义、

55、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景观、文化区.可能论、生产关系决定论.文化景观与文化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10等地缘说,心脏地带学说,海权说三.简答题.利用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3.世界人口密集的地区,试从气候地貌等方面解释其原因西北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5*8):区位论、等费用线、人口迁移、文化源地、产业结构、信息条件、知识经济、特别行政区二、问答题:(10*3)1、二次战后,国际人口

56、迁移的流向有哪些变化?2、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如何?3、人地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三选二15*2)1、人口老龄化及其产生的影响2、北约东扩与地缘政治3、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西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解释题:(5*6)区位老龄化领海城市化文化区行为空间二简答题:(10*4)1、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2、现阶段我国行政区区划调整应考虑的主要原则3、旅游业的主要特点4、居住区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二、论述题:(三选二其中第一题必选15*2)1、试分析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地关系协调.2、分析二次

57、大战后国际人口移动的重要特点及其影响3、马汉海权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实地缘政治中的表现西北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解释:(5*8)人口迁移形式文化区区位民俗国家行为空间聚落可持续发展二、简述题(10*3)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2、城市地域结构三大经典模式的主要内容3、当代全球的政治地理格局三、论述题(三选二15*2)1、试述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观点2、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工业布局的影响3、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的转变,如何正确理解对城市和乡村的界定西北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6*10)人口容量城市(镇)体系.自然保护区桑基鱼塘

58、城郊型农业宗教景观行为空间创新环境地理物象地缘政治二、简答题(10*4)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2、核心边缘理论的主要内容3、文化区概念及其分类4、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论述题(25*2)1、结合实证分析旅游对区域自然及人文社会环境的影响2、论述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区域城市化西北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6*6)产业结构区域综合体全球城市新劳动地域分工文化地理学地缘政治二I简答题(16*4)1、简述城市土地与房地产业的异同2、简述工业化水平、非农化水平的计算方法3、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4、简述中国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论述题(三选二25*2)1、

59、规范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城市经济区2、论述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3、论述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关于城市人口定义的变化西北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5*8)人口机械增长、主导产业、内城、边缘城市、都市型农业、基础部门、城镇体系、意境地图二、简答题(15*4)1、简述文化区的基本类型2、简述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3、简述中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阶段4、简述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地理学的差异三、论述题:(三选二25*2)1、简述当今世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2、结合实例论述大众文化对全球文化景观的影响3、以你熟悉的大城市为例,用大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基本原理,论述其形态演化的特征及其可

60、能的演化趋势.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003年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一、韦伯、胡佛和艾萨德等人对工业布局的运输指向作了那些理论分析和应用发展,请系统阐述之.(25分)二、论述大型城市商业服务业的类型、功能、区位及空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25分)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谈谈对,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这一观点的认识.(25分)四、把下列段落翻译成英语并缩写成英文摘要(150字以内)(25分)(略)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003年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复试试题一、谈谈你对自然地理学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25分)二、谈谈你对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自然地理学原理或理论应用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