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教学之八十二: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课件_第1页
临床医疗教学之八十二: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课件_第2页
临床医疗教学之八十二: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课件_第3页
临床医疗教学之八十二: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课件_第4页
临床医疗教学之八十二: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共识由我国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及临床流行病学专家联合制定。第1页,共27页。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ASCVD) 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 是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推荐, 对于 T2DM 患者,必须加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第2页,共27页。 2010 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11.6% 。在 我 国 糖 尿 病 患 者

2、 中, 90% 以 上 为 2 型 糖 尿 病( T2DM)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T2DM与 ASCVD 关系密切, 两者共存可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与ASCVD 相关。 第3页,共27页。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和更新, 关于降糖药物与 T2DM 患者心血管结局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明确。因此, 合理规范应用降糖药物对于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第4页,共27页。T2DM 患者中 ASCVD 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综合管理策略的基础性措施,

3、 并贯穿于综合治疗的全过程。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戒烟限酒、限盐( 6 g /d) 、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等。 第5页,共27页。降压治疗高血压与高血糖并存可使 ASCVD 发生和发展风险显著增加, 从而增加 T2DM 患者的病死率。研究显示,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 ASCVD 发生和发展的风险,降压治疗的心血管获益主要源自血压控制本身。因此,对于大多数 T2DM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140 /80 mmHg; 对于年轻、没有并发症、合并白蛋白尿或糖尿病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可将收缩压控制在 130 mmHg。第6页,共27页。调脂治疗 T2DM 血脂异常

4、特点主要表现为 TG 升高、LDL-C 升高及 HDL-C 降低调脂治疗的干预靶点首要干预靶点 LDL-C 目标值为 1.8 mmol /L 次要干预靶点非 HDL-C 目标值为 2.6 mmol /L应首选他汀类药物。经他汀类治疗后, 如非HDL-C 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对于严重高 TG 血症( 空腹 TG5.7 mmol /L) 患者,应首先考虑使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类药物治疗, 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 非 HDL-C主要包括LDL-C和VLDL-C,其中LDL-C占70%以上。计算非HDL-C的公式如下:非HDL-C=TC-HDL-

5、C 第7页,共27页。抗血小板治疗T2DM 患者的高凝血状态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 ASCVD 或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中,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对于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措施, 最佳剂量为 75 150 mg /d; 对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氯吡格雷( 75 mg /d) 作为替代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患者, 可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 年。 第8页,共27页。体重管理体重控制目标包括体重指数( BMI) 24 kg /m2 和腰围( WC) 达标( 男

6、性 90 cm, 女性 85 cm) 。不同降糖药对体重和内脏脂肪的影响存在差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 SUs) 及噻唑烷二酮类( TZDs) 可导致体重增加; 二甲双胍可减轻体重,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尚不明确; 胰升糖素样肽 1 ( GLP-1) 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SGLT-2) 抑制剂既可减轻体重, 又可减少内脏脂肪。因此, 对于合并超重或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 的 T2DM 患者, 应优先考虑使用兼具减轻体重和减少内脏脂肪的降糖药物。 第9页,共27页。血糖管理 糖尿病是 ASCVD 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同类型的高血糖状态, 包括空腹血糖 ( FPG) 、餐后血糖(

7、 PPG) 以及 HbA1c 的升高, 均是 ASCVD 的危险因素。因此,血糖管理是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 第10页,共27页。T2DM 合并 ASCVD 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和控制目标 第11页,共27页。对于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血糖管理的总原则是必须兼顾降糖有效性和心血管安全性, 并且优先考虑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在新诊断的 T2DM 患者中, 严格血糖控制( HbA1c 7.0% ) 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远期风险 非 常 重 要 。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或合并 ASCVD 的 T2DM患者中,

8、强化降糖治疗并不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此外,对于合并 ASCVD 的 T2DM 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卒中、猝死等。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而言,降糖治疗的安全性可能比降糖疗效更为重要,应尽量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控制达标。 第12页,共27页。T2DM合并 ASCVD 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1) 对于大多数患者, HbA1c 目标应控制在 7.0% 。(2) 对于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患者, HbA1c 目标应控制在 7.5%或 8.0% 。(3) 对于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 如纽约心脏学会( NYHA) 心功能-级、终末期肾病、恶性肿瘤伴有

9、转移、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等, HbA1c 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 8.5% 。 第13页,共27页。T2DM 合并 ASCVD 患者的降糖药物治疗 目前明确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及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是 T2DM 降糖治疗的一线药物,其心血管安全性证据来自 UKPDS 及其后续的 10 年随访研究 。第14页,共27页。 GLP-1 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是目前在中国上市的降糖药物中唯一被 CVOT 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结局评估( LEADE) 研究纳入 9340 例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 T2DM 患者。 第15页,共27页。

10、其中 81.3% 的患者既往有心血管病史( 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曾行血运重建术、冠状动脉或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50% ) , 中位随访时间为 3.8 年。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安慰剂相比, 利拉鲁肽可使 3 终点 MACE 风险降低 13% ( P 0.001) ,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 22% ( P = 0.007) , 扩展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 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血运重建、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或心力衰竭住院) 风险降低 12% ( P = 0.005) , 且不增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 。第16页,共27页。SGLT-2 抑制剂恩格列净是第一个

11、通过 CVOT证实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物, 但目前尚未 在 我 国 上 市。 恩 格 列 净 心 血 管 事 件 结 局( EMPA-EG OUTCOME) 研究纳入 7020 例伴有心血管疾病的 T2DM 患者, 中位随访时间为 3.1 年。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与安慰剂相比, 恩格列净可显著降低 3 终 点 的 主 要 心 血 管 不 良 事 件( 3 终点 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 风险 14% ( P = 0 04) , 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38% ( P 0 001) , 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35% ( P = 0 002) 。 第

12、17页,共27页。具有心血管效应为中性(既不增加也不降低 )证据的降糖药物在 T2DM 患者中,CVOT 证实心血管效应为中性的降糖药物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利司那肽 第18页,共27页。其他降糖药物:SUs、格列奈类、维格列汀及大部分胰岛素制剂 。目前缺少在 T2DM 患者中评估心血管安全性的 CVOT 证据的降糖药物 。(HEAT2D) 研究在年龄 65.7 岁亚组中,与基础胰岛素组相比, 餐时胰岛素组首次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低( H 0.69, 95% CI 0.49 0.96) ,表现为发生比例更低、时间更晚。目前, 正在进行 CVOT 的降糖

13、药物包括阿卡波糖、利格列汀、艾塞那肽( 周制剂) 、度拉唐肽、阿必鲁肽、达格列净、坎格列净及德谷胰岛素。 第19页,共27页。降糖药物的用药原则 降糖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控制血糖, 更重要的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特别是心血管事件) 、降低死亡风险, 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对于合并 ASCVD的 T2DM 患者,尤应注意心血管安全性问题, 并且优先考虑选择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 第20页,共27页。一线治疗 大多数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T2DM 患者单药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和联合治疗的基本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够耐受, 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 T2DM 患者的降糖治疗方案中。若存

14、在禁忌证或无法耐受, 建议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或中性的降糖药物。 第21页,共27页。联合治疗若一线降糖药物单药治疗 3 个月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 需考虑两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选择个体化的联合用药方案。对于 T2DM 合并 ASCVD 患者, 可优先考虑联合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如利拉鲁肽或恩格列净) 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若两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 3 个月不能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可考虑联合第 3 种降糖药物或者联合胰岛素治疗。 第22页,共27页。其他特殊情况 对于合并 ACS 的患者,若血糖 10.0mmol

15、/L,可采用以胰岛素为基础的降糖治疗方案, 使血糖水平控制在7.8 10.0 mmol /L, 同时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患者, 使用对比剂前可以不停用二甲双胍,但应密切监测肾功能, 造影后应连续两日检验血清肌酐( Scr) ,若 Scr 值比造影前上升 26.5 mol /L,则应考虑对比剂肾病发生, 应立即停用二甲双胍,直至肾功能恢复至基础水平, 方可重新开始二甲双胍治疗。对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的患者, 围手术期不推荐口服降糖药,应使用胰岛素治疗.第23页,共27页。心力衰竭二甲双胍: 在定期检查心、肾功能的情况下, 稳定期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服用二甲双胍, 但因存在乳酸性酸中毒的潜在风险, 急性、病情不稳定或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禁用。TZDs: 可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容量扩张, 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故急性心力衰竭、NYHA 心功能 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第24页,共27页。DPP-4 抑制剂: 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可增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 ,维格列汀的相关研究证据尚不充分,西格列汀不增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GLP-1 受 体 激 动 剂: 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