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1215讲精选课件_第1页
学前教育史1215讲精选课件_第2页
学前教育史1215讲精选课件_第3页
学前教育史1215讲精选课件_第4页
学前教育史1215讲精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学前教育史第十二讲专题四:外国近代学前教育3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2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1 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2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2.1 洛克2.2 卢梭2.3 裴斯泰洛齐2.4 赫尔巴特2.5 欧文(小资料:世界近代史是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2.1 洛克2.1.1 洛克简介约翰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毕业于威斯敏特公学和牛津大学,担任过希腊文、修辞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教学。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2.1.2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1)论教育作用和目的教育为什么重要?“白板说”,

2、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尤其是幼儿的心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教育的目的培养绅士,绅士的特征:精明能干;德行高尚勇敢;风度文雅2.1.2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2)论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健康教育:“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是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看重游泳和户外活动;饮食主张清淡、简单;起居主张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核心,包括: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实际教育;奖励与惩罚智育:智育不如德育重要,但教学内容广泛;主张儿童自己学习,寓学于游戏中2.1.2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3)评价洛克的绅士教育体系是根据自己唯物主义经验论概括了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

3、教育经验而提出来的,成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比宗教色彩浓厚的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更具现实性和实际意义。但过分强调家庭教育,绅士礼仪,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2.2 卢梭2.2.1 简介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出生贫寒,对下层社会人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全靠自学,代表著作为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后者集中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2.2.2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1)自然教育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自然人是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是资产阶级新绅士,具体表现为: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

4、尚,处事干练;能适应变化,不囿于某一职业;没有偏见,能自食其力;行动如农民,思考如思考家。培养自然人的方法: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2)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3)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进步意义卢梭是西方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把文艺复兴以来重视儿童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他提出顺应儿童天性,把儿童作为教育主体,热爱尊重儿童,研究儿童及其心理特点,这些思想具有很强反封建性,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局限性在理论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过分强调顺应自然,强调经验,忽视了理论学习;没有认识到教育首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

5、等方面因素的制约。2.3 裴斯泰洛奇2.3.1 简介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一生致力于贫民教育。自己开办过孤儿院,也曾担任资产阶级政府开办的孤儿院管理者。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杜林(又名贤伉俪)2.3.2 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扬弃卢梭的自然教育论,在顺应的基础上约束天性中的恶)(2)论爱的教育及家庭教育德智体劳,德为核心,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他说“如果不能爱孩子,我不懂得还能谈到有什么规则、方法和技能”但爱的最高表现形式却是“宗教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阶段和最好形式,最

6、能体现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途径,其他教育都应向家庭教育学习。(3)论要素教育要素教育理论是裴斯泰洛奇教学理论的核心,集中体现了裴斯泰洛奇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他认为教育过程必须从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向复杂的因素,从而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抛、搬、推、拉等基本动作劳动:关节活动德育:对母亲的爱,对家庭其他成员的爱,对社会其他成员的爱智育:数、形状、词2.3.3 评价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近代史上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杰出代表,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排在第一。他重视教育,尤其是母亲的作用,他继承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又比卢梭更为深刻。他对后世的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等

7、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4 赫尔巴特2.4.1 简介赫尔巴特(1776-184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有3年家庭教师经验,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裴斯泰洛奇的直观教学ABC、裴斯泰洛奇教学方法批判2.4.2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在于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道德观念可能的目的:为从事未来职业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达到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2)论儿童的管理教育过程分为管理、教学和训育三阶段。管理的目的在于客服儿童“天生的野性”管理的措施

8、:课业、威胁、监督、惩罚,威信和爱用于辅助教育性教学的原则:道德养成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经验、兴趣与课程(兴趣的两大类六个方面)(3)论教学形式阶段教学法明了阶段:学生明确地感知活动来确定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联想阶段: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体系,所采取的方法是分析法系统阶段:学生将知识系统化,采用综合的方法方法阶段:知识的运用,采取应用的方法赫尔巴特的学生将其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4)论学前教育教育学讲授纲要,学前教育分为两个阶段(0-3岁和4-8

9、岁)0-3岁:身体保健为主,智育以感官教育和语言教学为主,不可使儿童负担过重,德育则主要训练儿童服从大人4-8岁:德育方面继续加强管理,并通过集体生活培养儿童学会遵守纪律,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2.4.3 评价进步意义是近代教育家中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山鼻祖,试图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教育学理论教育性教学原则,知识道德结合教育,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至今仍然有借鉴作用。对0-8岁儿童教育的主张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过分强调对儿童采取严酷的管理,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儿童的主动性。2.5 欧文2.5.1 简介罗伯特欧文(1771-1858年),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和教

10、育改革家。自购新拉纳克面纱纺织厂,以实施教育改革,其中的幼儿学校是世界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代表作:新社会观。2.5.2 性格形成学说“人的性格是由出生之日起由外力形成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性格”儿童具有天赋能力(德智体),并且有发展天赋能力的可能性,然后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的作用而形成性格,这是欧文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出发点,是建立幼儿学校的出发点之一。2.5.3 欧文的幼儿学校(1)设立幼儿学校目的:形成儿童合理性格工人阶级居住条件恶劣,不利儿童性成长工人工作时间场长,无暇照顾子女,幼童容易被引诱变坏父母无知,不知道该如何照顾子女(2)幼儿学校的原则:要尽力使小朋友快乐,具体表现为通过游戏以及通

11、过和幼儿的亲切交谈,引起他们的学习的好奇心(3)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内容智育:提倡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即认识事物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德育:养成遵守纪律、与伙伴友好相处的习惯舞蹈、音乐、军事训练: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感受美、遵守秩序教育方法:要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可因任何理由责骂、惩罚儿童,对儿童的态度要一直和蔼。2.5.4 评价进步意义欧文从性格形成学说出发,提倡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试图通过幼儿学校来形成一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欧文所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学校及其学前教育思想紧紧地与当时科学实践、教育实践相联系,对英国学前教育体制的完善

12、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局限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和慈善家身上,并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善社会环境,注定带有空想性质。27学前教育史第十三讲专题四:外国近代学前教育3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2 近代学前教育思想1 近代六国的学前教育3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3.1 生平3.2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3.3 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3.4 幼儿园教育理论3.5 在教育史上地位和影响3.1 生平弗里德里奇福禄贝尔(1782-1852年),19世纪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师从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一生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发起并推动了波及世界的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慈母游戏和儿歌、幼儿园教育等。3.1.1 幼年

13、时期还未呀呀学语的时候母亲就离世了,不久家中有了一个继母,父亲由于教区内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小福禄贝尔,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孤独与挫折,和被人忽视的痛苦。而当继母生下儿子之后,福禄贝尔为继母所不容。3.1.2 青少年时期被送到母亲的叔叔那里生活,过了5年自由并受到关爱的学校生活,后回到家乡当学徒。发现大学对自己的激励作用,入学耶拿大学成为一名正式的学生。在此后做过农民、测量员、私人秘书、测量工人。 因一次偶然机会访问了裴斯泰洛奇的学生管理的学校,并任职做教师,期间访问过裴斯泰洛奇。后辞职,做了三个男孩子的家庭教师,按埃米尔的方法教育。入哥廷根大学研究统一体原理,后转而从事科学3.1.3 成年时期181

14、3年31岁时成了一名军人1816年34岁,办了一所裴斯泰洛奇式的学校,采取卢梭的方法教学。1817年左右福禄贝尔迎娶了一位柏林的富孀,而他的那位寡嫂盛怒下不再资助学校,学校的家庭般的氛围几近被陌生人所破坏。1820年卡伊尔霍学校处于瓦解边缘,幸有隐退商人亲戚卡尔福禄贝尔,资助学校。学校一度兴旺,而福禄贝尔开始骄傲起来,不允许其他教师的任何独立活动,最终福禄贝尔的领导权被解除。3.2 论教育的基本原理(1)统一的原则(2)顺应自然的原则(3)发展的原则(4)创造的原则(1)统一的原则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了整体的观念。福禄培尔认为一切事物最终都统一于上帝。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

15、他的本质,帮助人类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2)顺应自然的原则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是保护性、防御性的。儿童生活中不良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二:人的本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被完全忽略;发展过程遭到不良干预。(3)发展的原则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人性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发展不仅是分阶段的,更是连续的和联系的。人的成长与万物生长一样必须服从两条互补的原则:对立与调和。(4)创造的原则“创造的原则”:上帝创造的人,人也应该向上帝一样继续创造人不仅应该从内部本质上

16、进行创造,即产生一系列的物质东西(又称派生物),同时要从外部进行创造,即参加活动与训练,以表现上帝在他身上赋予的内部本质所以他批判当时的很多教育出现了脱离生活的现象,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而不是通过概念来吸收和感受事物最终达到内部与外部的协调统一3.3 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福禄贝尔接受了卢梭关于儿童是分阶段发展的设想,但它认为发展使渐进连续的,每一阶段的完成是下一阶段的必然结果。他以人类某些要求和兴趣为依据,将儿童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婴儿期(2)幼儿期(3)少年期(1)婴儿期婴儿期为吸收期,主要以身体养护为主。婴儿期发展外部器官,从外界吸收和接受多种多样的东西。因此,本阶段要提供条件发展婴

17、儿的感官,运用婴儿的四肢,并激发儿童最初的求知欲。(2)幼儿期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除身体养育外,还应多注意儿童心智的发展。家长及其他教育者要顺应儿童内在需要,顺应自然地采取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使儿童成为完全的人。“游戏和说话是这时生活的要素”(3)少年期少年期是使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东西的时期,即学习的时期。少年期应以后天的环境为主,以课程为中心,应借助实例和言语进行教学以达到这一目的,并强调,游戏和家庭生活仍是少年期教育过程的要素。3.4 幼儿园教育理论(1)幼儿园的地位作用与任务(2)幼儿园教育方法(3)幼儿园课程(4)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1)幼儿园作用

18、与任务幼儿园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幼儿园工作任务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包括:发展幼儿的体格,促进幼儿的各种感官和语言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认识自然和人类,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去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育推广幼儿教育经验。(2)幼儿园教育方法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游戏不等于儿童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社会合作、互助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

19、教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3)幼儿园课程游戏与歌谣;恩物(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作业(将恩物知识运用于实践);运动游戏;自然研究恩物的条件:第一,能使儿童理解周围的世界,不能表示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第二,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预示后续恩物第三,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有趣、透明的观念。或者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整体恩物1:6只彩色小球是用红、绿、青、黄、紫色的线织成网套,套着的六个软球。 用于认识颜色、形状、数目、滚动、摇摆、跳跃等。恩物2:木制方体、球体、柱体木制的小球体、立方体和圆柱,儿童利用这三种形体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活

20、动,如旋转、摇晃、滚动,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它们所有的特征。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和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到一些初步的力学定律。恩物3:8小正方体组成的大立方体一个立方体,可以分成8个小立方体。福氏认为儿童可以借助于这种恩物获得关于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培养数的概念,通过搭建各种形状获得艺术、科学感受。恩物4:8小长方体组成的大立方体该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长方板(立方体平分后又各分为4块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长等于立方体的高,长方形的厚等于高的1/4。福氏认为这种恩物可以帮助儿童识别长度、宽度、厚度或高度,清楚地了解物体形状的变化,对于数学的要求也更明确。恩物5:39小立方体组成的大立方体这种是一个立

21、方体,分成39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其中3个再分成一半,另3个分成4等份。教具可使儿童学习几何形体和计数,并配合不同的形体搭建各种物体。恩物6:组合大立方体 由18个立方体、12块柱台、6块长柱组正。可以用来认识数的概念以及满足建筑游戏的欲望。发展的其他恩物(4)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在离开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前应有所准备。这中间的“中间学校”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折。3.5 在教育史上地位和影响进步意义福禄贝尔是近代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也是近代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他首创幼儿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机构的作

22、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详细论述了幼儿园工作的体系、内容和方法,为幼儿园创设教学材料、玩具,作业体系局限性恩物过于形式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带有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专题四:思考题简述福禄贝尔运动对英国学前教育的影响提示裴斯泰洛奇学前教育思想述评 提示试述赫尔巴特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提示试论福禄贝尔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提示1.1.4 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影响英国引进福禄贝尔幼儿园后,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存在两种制度的对立:一种是原来收容工人阶级和贫民子女的幼儿学校,另一种是以中上阶级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英国幼儿学校自身也受到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的影响。福禄贝尔精神渗透到幼儿学习中,

23、增加游戏时间,减少读写算的训练,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58学前教育史第十四讲专题五:外国现代学前教育4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和学前思想3 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及应用2 现代学前教育理论1 20世纪六国的学前教育5 当代西方学前教育发展概述专题五: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现代法国、英国、德国、前苏联、美国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历史;当代西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动向;马卡连柯、罗素的学前教育思想掌握:当代西方幼儿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蒙特梭利、华生、马斯洛的学前教育理论重点掌握: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光谱方案和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世界现代史是指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第一次世

24、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其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及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教育。本讲主要介绍英、法、德、美、日、苏联六国的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创立、发展及改革,并从教育机构的类型、师资、经费、管理、教育理念及特色等方面做介绍。1 20世纪六国的学前教育1.1 英国的学前教育1.2 法国的学前教育1.3 德国的学前教育1.4 美国的学前教育1.5 日本的学前教育1.6 前苏联的学前教育1.1 英国的学前教育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保育学校的创立与发展1870年,初等教育法;80

25、年代规定5岁儿童开始进行义务教育;以发展保育学校为主(麦克米伦姐妹,保育学校创始人),目的是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并增进健康。(2)费舍法案1918年法案将小学分为5-7岁(幼儿学校)和7-11岁(初级学校)两个阶段,保育学校正式成为国民学校制度的一部分(3)哈多报告1933年要求教师遵循保育学校原理,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会话、唱歌、跳舞、图画、手工等内容1.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学前教育改革巴特勒法案 1944年2-5岁进保育学校;5-7岁进幼儿学校;7-11岁进初等学校。要求地方当局提供保育经费,确定了英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2)普洛登报告书1967 、教育白皮书1972普罗登报告

26、内容:增加幼儿教育机构;援助私立学校;统一领导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增加教育因素;提高师资素质;为贫困儿童和残障儿童提供教育机会(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幼儿学校和幼儿班:幼儿学校招收2-5岁儿童,幼儿班附设于小学,招收3-4岁儿童。托儿所:分日间和夜间,招2-5岁儿童日托中心:全年开班,招收8周至5岁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允许父母和儿童一起参与学前游戏小组:提供游戏伙伴、时间和空间家庭保育:家庭主妇担当教育幼儿的任务联合托儿中心:全年开放,招收0-5岁儿童,接送时间灵活1.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任用资格职前教育在职培养(5)英国的家庭与社区的作用父母联系卡、父母屋、布告栏、家庭

27、教育 讲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工作、参加各种辅导班1.2 法国的学前教育1.2.1 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国民教育的三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1.2.2 20世纪下半期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75 哈比改革法案规定教育目标:启发儿童的个性;消除儿童由于出身和家庭条件差异而造成的成功机会不均等;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1.2.2 20世纪下半期1989 教育方针法规定的学前教育目标通过对美感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个性,同时还注意发现儿童在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碍并及早诊断幼儿教育机构形式母育学校;托儿所;幼儿班;

28、温和过渡班;小小俱乐部;保育家;流动车;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微型托儿所1.3 德国的学前教育1.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魏玛共和国按照民主的原则对教育进行改革,强调德国所有儿童都享有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方面都得到发展。鼓励民间慈善团体和宗教机构开办幼儿教育机构1922青少年法强调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1.3.2 联邦德国时期(1)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内容思想:幼儿园是协助家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为培养优良的个性和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语言教学,包括说、听、绘画、看图说话、唱歌、游戏活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色彩、形态、数量、时间等概念的辨别,并

29、开展游戏、音乐等活动1.3.2 联邦德国时期(2)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托儿所:接收0-3岁儿童“白天的母亲”: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特殊幼儿园:接收残疾、智力发育异常儿童(3)学前教育师资:学前师资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较差,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显著1.3.2 联邦德国时期(4)学前教育管理和学前教育政策“控制但不援助”,宗教团体成为私立幼儿园的主导力量1966年以后,受其他国家影响,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把5-6岁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3-5岁儿童入园率迅速提高没有专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由各州的青少年局负责监督管理,混龄编班,禁止教授读写算1.4 美国的学前教育

30、1.4.1 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1)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开展了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强调研究儿童,注重幼儿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具有美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改革的开始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思想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安娜布莱恩、帕蒂希尔1.4.1 20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2)“蒙台梭利热”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办“幼儿之家”获得成功,出版著作蒙台梭利方法,并于1912-1915年两次访美,引发美国纷纷成立“蒙台梭利学校”(3)保育学校的传入受英国麦克米伦姐妹创办保育学校的启发,芝加哥大学教授夫人团体自发地以集体经营的形式,于1915年开设了美国第

31、一所保育学校1.4.2 20世纪下半期 (1)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的兴起二战后,工业快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种族歧视仍然恶化,广大黑人和少数民族的子女往往被排斥在学前教育之外,于是要求政府解决学前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呼声越来越高(2)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而实现的一项重要计划,计划目标包括五个方面:为学前儿童看病治牙;为儿童心理发展服务;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使用;开展社会服务和家庭教育1.4.2 20世纪下半期(3)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学前教育研究计划,研究学前教育长效问题以开发智力为核心的学前教育实验,包括蒙台梭利运动,皮亚杰幼儿教育实验(4)20世纪8

32、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改革运动学前教育正规化、科学化不断加强,各州采取措施使入园率提高政府出台各种法律法规,加强投入,引导全社会重视学前教育,提高保教质量1.5 日本的学前教育1.5.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1926年颁布幼稚园令标志日本学前教育制度化进入新的时期(2)以谷本富为代表的日本教育家,宣扬自由主义保育思潮,认为儿童有独立意志,独立人格,要求幼儿园禁止一切课业,让儿童随心所欲游戏(3)由于政府经费不足和观念落后,公立幼儿园发展缓慢,以致1926年,私立629所,公立才372所(4)从明治后期开始,学前教育呈军国主义化倾向,要求培养儿童“守规矩的习惯和服从的品德”1.5.2 第二次世界

33、大战后(1)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教育混乱不堪,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发展迅速,1946年全国幼儿园1033所,1953年发展到3490所,增加到3倍多。(2)幼儿园教育大纲1989年,颁布新的幼儿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教育目标:培养爱心和信赖感,形成自立和合作的及初步道德;培养兴趣和爱好,使其产生感情和思考能力;培养语言能力;通过体验培养感受性和创造性。1.5.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二战后流行的集中保育理论思潮儿童中心保育论:重视儿童本身社会中心保育论:重视儿童是社会之子集体主义保育论:儿童须通过集体生活获得连续发展,主要受马卡连柯思想影响(4)幼儿教育

34、科学研究:早期智力、幼保一元化、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家庭、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等(5)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保姆资格1.6 前苏联的学前教育1.6.1 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1)革命初期至20世纪20年代的奠基阶段教育的两大任务: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解放妇女(2)20世纪30年代至卫国战争时期幼儿教育不断正规化,1944 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园工作指南(规程四大内容:按规程和指南工作;目的在于保证儿童全面发展,促进妇女工作;为儿童入学做准备;不准设私人幼儿园)1.6.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托儿所-幼儿园”一元化发展前苏联托儿所和幼儿园分别属于

35、卫生部和教育部,产生诸多矛盾,为消除这一现象,实行一元化领导,并于1962年制定了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2)学前教育的改革构想1989年制定学前教育构想体现五大改革思路:教育工作人道主义化;依据当代世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实现法制化、民主化、多样化;改善儿童生活条件和教师工作条件;家长和工作人员协商解决问题。82学前教育史第十五讲2 现代学前教育理论2.1 杜威2.2 蒙台梭利2.3 马卡连柯2.4 罗素2.1 杜威2.1.1 简介约翰杜威(1859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

36、义哲学家。他的早年著作偏重于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后来渐渐转为对教育有兴趣,如思维术,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2.1.2 教育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他的社会政治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经验是有机体和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的连续体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未完成的、不确定的和疑难的经验过程(3)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2.1.3 论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2)教育即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的生长的过程。“生长是生活的特征,

37、所以教育就是生长”(3)学校即社会教育就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2.1.4 教学论(1)从做中学教学过程就是“做”的过程。“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2)思维与教学好的教学必须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是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景;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2.1.5 论儿童与教师 “儿童中心”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科目本位”的做法出发,杜威

38、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时候,教师并不能采取“放手”的政策,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2.1.6 地位与影响 地位与影响杜威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论体系,否定了科目本位式的传统课程,设计了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活动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等观点,都具有顺应时代的积极意义,对整个世界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局限性没有处理好传授系统知识和丰富儿童感性经验的关系,

39、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的自身特点。2.2 蒙台梭利2.2.1 简介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年),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是罗马第一个女医学博士,后来开始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创建有儿童之家。教育代表作:蒙台梭利方法、人类教育学、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幼儿之成长等2.2.2 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教育的基本任务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儿童发展的阶段出生到6岁称为创造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3-6岁为称为个性形成期6-12岁是平稳发展时期。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40、。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12-8岁为青春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2.2.3 论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教育的功能教育可以促进人类文明,是实现社会重建和拯救人类的最佳手段。这种社会功能需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生物学目的:教育可以帮助个体自然地发展社会学目的:培养个人适应环境在儿童个性形成时期,即婴幼儿时期主要应帮助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在以后则应更多地注意社会学目的,即帮助个体适应环境。2.2.4 论自由、纪律与工作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但只有身心协调

41、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作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通过工作有机联系首先,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2.2.5 儿童之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1)实际生活练习:清洁、秩序、安静和会话(2)肌肉练习:锻炼下肢的各种运动、自由体操、教育体操、呼吸体操(3)自然教育和体力劳动:利用自然教育引导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和对大自然的感情(4)感觉教育:让儿童依靠设计好的教具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感觉、认识、记忆)(5)读写算练习2.2.6 教师的准备(1)观察者(2)环境创设者(3)指导者介绍者和示范者支持者和提供资源者(4)家园合作的联络者2.2.7 地位与影响地位与影响蒙台梭利学说和“儿童之家”的实践使她在幼儿教育领域享誉全球,被称为20世纪“幼儿园改革家”。关于探索儿童的心灵和主张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阶段性在当时具有革新意义。对教师工作方法的观点和感觉训练的教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蒙台梭利法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局限性过分降低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的帮助看做“侵犯儿童的自由”过于偏激。2.3 马卡连柯的学前教育思想2.3.1 简介马卡连柯(1888193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