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实验试卷(I)A答案_第1页
工程力学实验试卷(I)A答案_第2页
工程力学实验试卷(I)A答案_第3页
工程力学实验试卷(I)A答案_第4页
工程力学实验试卷(I)A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页共5页考生签名:第1页共5页南昌大学考试试卷【适用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试卷类型:A卷】课程编号:J6040SG001试卷编号:教课程名称:工程力学实验(I)师开课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考试形式:开卷填适用班级:机电学院、过控13级考试时间:100分钟写栏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5页。2、本次课稈考试可以携带的特殊物品:计算器及相关纸质资料。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题号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1515252025100得分考生学号:所属班级:考生姓名:所属学院:所属专业:考试日期:2015.6.171、请考生务必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

2、。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2、严禁代考,违者双方均开除学籍;严禁舞弊,违者取消学位授予资格;严禁带手机等有储存或传递信息功能的电子设备等入场(包括开卷考试),违者按舞弊处理;不得自备草稿纸。本人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如若违反则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处分!得分评阅人s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用标距50mm和100mm的两种拉伸试样,测得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分别为q、q2,伸s2长率分别为5和5。比较两试样的结果,则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C)。TOC o 1-5 h z510(A)q5(B)q5(D)q=q,5=5s1s2510s1s25102、低

3、碳钢拉伸试验中,施加载荷超过了材料的屈服载荷,然后卸载,此时正确描述材料力3、(A)弹性增大,塑性减小强度增大,韧性增大电阻应变片所测量的应变是(弹性减小,强度增大(D)强度增大,脆性增大)。4、(A)应变片栅长范围的平均应变(C)应变片栅长中心点处的应变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B)。(B)应变片长度范围的平均应变应变片栅长两端点处应变的平均值学性质变化的是(A)。5、(B)沿横截面剪断(D)沿45度螺旋面剪断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塑性都提高(B)强度降低、塑性提高(D)强度、塑性都降低二、问答题:(共15分)在温度补偿法电测中,对补偿块和补偿片的要求是什么?得分评阅人答:1.补偿片与工

4、作片规格应相同;2.补偿块与被测试件材料相同;3.补偿块不受外力作用;4.补偿块放置在被测试件附近,处于同一温度场中。(A)沿横截面拉断(C)沿45度螺旋面拉断与常温相比,在低温环境下,碳钢的性能有所变化。关于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1)第 页共5页第 页共5页得分评阅人三、计算题:(共25分)偏心拉伸试件为低碳钢矩形截面构件,b=10mm,h=30mm,其受力及截面如图所示,mbR,R12经分级加载后,测得应变如表所示。试完成表中数据,并求构件弹性模量E和偏心距e。在试件左侧面,应力和应变增量分别为:aAFAMAP6APeAo=n=1AAAoAs=11EEIbhWbhbh21(AP6AP

5、e、bh2丿解得:人AFAMAP6APeAo=n+=+2AWbhAAoAs=22EWbhbh21(AP6APeEIbh+bh2丿E=2AP=229.89GPabh(As+As)10 x30 x29x10-1221(AsAs)h68x10-6x30 x10-3e=21=11.72x10-3m=11.72mm2x1000(2)6(As+As)216x29x10-6在试件右侧面,应力和应变增量分别为:(3)四、分析题:(共20分)给分说明:完成表中数据,并填入表中,给9分;公式(1)、(2)各给4分,共8分;公式(3)给8分。得分评阅人尺寸、加载方式完全相同的钢梁和木梁,如果与中性层等距离处纤维的应

6、变相等,问两梁相应位置的应力是否相等?载荷是否相等?(写出分析过程)答:(1)钢梁和木梁的弹性模量不同,钢梁的弹性模量大于木梁的弹性模量。尽管与中性层等距离处纤维的应变相等,但由胡克定律=Es得知,钢梁的应力大于木梁的应力。(2)由弯曲正应力公式&M-yI知,钢梁的弯矩大于木梁的弯矩。(3)弯矩Mz与载荷成正比,故钢梁受到的载荷大于木梁受到的载荷。给分说明:(1)知道应力关系,给8分;(2)知道弯矩关系,给6分;(3)知道载荷关系,给6分。第5页共5页五、计算题:(共25分)得分评阅人经分级加某非金属材料拉伸试验采用的矩形截面试样,宽度b=16mm,厚度h=3mm,载后,测得应变如下图所示。试求该非金属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加载次数载荷P(N)140024503500455056006650平均载荷增量陛(N)505050505050电阻应变仪读数(卩)测点1测点2应变(S1)增量应变(S2)增量210452-113-248662-361449-2511111-612448-2531559-865454-2492013-1114449-2532462-1367450.4-250.8泊松比As250.8八“u=-2=0.56As450.4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