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_第1页
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_第2页
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_第3页
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_第4页
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内 容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干预概述心理危机干预团体辅导方法CISD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与经验分享 心理危机概述1.心理危机概念 指个体应用通常的应付应激的方式仍不能处理和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正常发展危机 (个体反应有差异 ) 正常人生发展过程中, 急剧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 如 小孩出生, 大学毕业, 中年生活改变, 退休 境遇性危机: 出现罕见或偶然性事件, 无法预见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 交通意外, 被强奸, 被绑架, 目睹突然的事故或亲人死亡 不可预测, 震撼性, 强烈的和灾难性的事件 PTSD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生物性危机 危及生

2、命或影响健康的重大疾患、伤残 2.心理危机分类3.企业员工心理危机类型 常见心理危机 裁员 内部冲突 并购中的文化冲突特殊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 员工自杀性事件(跳楼、割腕) 员工灾难性事件(工伤、病亡) 4.心理危机正常应对三阶段 立即反应: 当事者表现麻木, 否认, 不相信 (24h内) 完全反应: 焦虑, 痛苦, 愤怒,悲伤, 抑郁 (24h48h开始) 消除阶段: 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 (6到8周) 5.心理危机的结局6-8周恶化低于原水平(危) 精神疾病、物质滥用、自杀恢复原水平更加成熟高于原水平(机) 6.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感知觉障碍:常出现错觉和幻觉;对声音、图像、气味等过分敏

3、感或警觉;或对痛觉刺激反应迟钝情绪情感障碍:焦虑、愤怒、抑郁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回避、丧失能动性思维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思维迟钝、强迫性思维,思维无条理性,难与人沟通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或不集中、注意涣散或注意力狭窄;不能把注意力和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开来躯体症状:易疲倦、肌肉紧张或头、颈、背肌疼痛;手脚发抖、多汗、心悸、感觉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头痛、疲乏、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子宫痉挛、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失眠、做恶梦、容易从噩梦中惊醒等7.什么样的人自杀风险较大(2-1)1) 有精神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2) 曾有自杀未遂史3) 近期急性

4、应激强度大4) 慢性心理压力大5) 家族自杀史6) 家族精神疾病史7.什么样的人自杀风险较大(2-2)7) 有躯体疾病(癌症、艾滋病等)8) 有药物依赖或者成瘾行为9) 个性内向,不太愿意表达10) 人际关系不好,社会支持差11) 解决问题能力差,应对方式消极12) 情绪易波动,控制能力差 心理危机干预概述1.危机干预定义干预:干涉+预防帮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恢复心理平衡 危机干预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捷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2.危机干预目的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 自杀或攻击行为 2)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5、 重建信心及正确的自 我评价 3)及时处理当事者的精神, 情绪及行为问题 4)帮助建立支持, 摆脱危机 5)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3.危机干预一般原则 1)尊重与保密 2)支持性原则 3)信息提供原则 4)整体性原则 5)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原则 4.危机干预的特点及方式特点:短程、解决问题方式:面对面、电话5.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异同(2-1)基本模式相同确定问题寻求新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不同点内容危机干预心理治疗诊断针对危机全面检查治疗侧重应激内容侧重潜在、深层问题计划简单易行、目前需要综合计划、长期需要方法简短、迅速控制危机短、中、长期,多种技术结果恢复原平衡成长、

6、提高5.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的异同(2-2)6.危机状态的评估(4-1)情感:焦虑、愤怒、抑郁认知:威胁、侵入、丧失行为:接触、回避、丧失能动性危机状态的评估情感1)无望感2)害怕感3)无助感,无价值感4)无法抵抗的罪恶感,羞耻感,自我怨恨5)持续焦虑与愤怒 6)常有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疲倦6.危机状态的评估(4-2) 危机状态的评估行为1)药物及酒精滥用2)整理其个人物品,如将喜爱的东西丢 弃,清理其个人房间3)暴力行为,离家,反抗行为4)经常做恶梦5)收集药物,暗藏凶器 6.危机状态的评估(4-3)危机状态的评估认知 非理性观念:以偏概全、绝对化 灾难化“我就是一个活死人”“我太没用,我是

7、全家的累赘”“我不用再忍受这些苦” “死了一了百了”“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脱”6.危机状态的评估(4-4)7.危机干预的步骤(3-1)确定问题保证求助者的安全给予支持提供新的应付方式制定计划得到承诺7.危机干预的步骤(3-2)1)确定问题 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问题(倾听、理解)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评估危险、首要目标、贯穿始终3)给予支持 让求助者体验到来源于干预者的心理支持(理解、沟通、共情)7.危机干预的步骤(3-3)4)提出新的应对方式 环境支持源(外力) 新的应对方式(行动) 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思考)5)制定计划 短期、合作、求助者认可6)得到承诺 接受、保证、协议、监察8.危机干预

8、的技术倾听(2-1)倾听技术是 危机干预的第一要素 危机干预最重要的技术 危机干预的核心与基础倾听的意义 确定问题;提供倾诉;表达理解;反馈支持信息8.危机干预的技术倾听(2-2)有效沟通与理解(共情) 积极的参与 尊重与中立 真诚与接纳正确的提问 开放式提问(叙述事实) 封闭式提问(确定事实) 避免“为什么”(防御、伪答案)9.危机干预的技术干预(2-1)开发支持源 干预者的支持 求助者可供利用的支持源 社会救助工作网络提供新的应对策略 启发求助者发挥自身优势找出多种选择 客观分析现状提供新选择9.危机干预的技术干预(2-2)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 环境与自身的关系 重新认识问题转诊技术

9、正确评估自己 承认自己的不足 转诊资源(网络) 评估(情感、认知、行为)倾听干预1.确定问题2.保证安全3.提供支持4.提供方法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10.危机干预基本模式评估贯穿危机干预始终!心理危机干预团体辅导CISD1.危机事件晤谈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 CISD是为了减缓个体在危机后可能出现的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实施的短程会谈式团体支持活动,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2.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级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 属、伤员、幸存者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如目击灾难

10、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3.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心理筛查心理筛查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来进行干预 常用量表 SRQ-20 (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 世界卫生组织1975年制定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SARS和汶川地震中 应用) IES-R(Impact of event scale)事件影响量表 1979修订版 CAPS(Clinic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

11、e) 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定量表 4.CISD操作流程 目标 :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 时机:危机事件中24H48H最佳,多数在2-10天内进行; 重大灾难中通常在3或4周后实施; 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不进行CISD ;CISD6周后实施几乎无效 人数、时间:8-12人为宜;持续时间2-3小时 5.CISD操作步骤 介绍期(Introductory Phase) 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CISD规则,仔细解释保密问题。参加者介绍 事实期(Fact Phase) 参加者描述实际情况;询问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人都必需发言,最后参

12、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 感受期(Feeling Phase) 事件发生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过类似感受吗?症状期(Symptom Phase) 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辅导期(Teaching Phase) 介绍正常的反应;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恢复期(Re-entry Phase) 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证;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告知可利用的资源;主持人总结、或结束仪式6.CISD注意事项A.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亲人去世者,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B.不要对

13、危机事件做不恰当的解释C.不要阻止或强迫他人表达自己 D.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为避免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应单独辅导E.在晤谈过程中参加者有人出现情绪极度不稳定时,应引导其去休息室,后单独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与经验分享1.危机干预团体辅导案例2.危机干预个别辅导案例3.日常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案例4.电话危机干预案例5.现场危机干预案例6.危机干预经验分享1.危机干预团体辅导案例事件:某工伤事故,一男员工被机器设备夹住脖子,当场死亡。干预目标:帮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 ,消除事故带来恐慌情绪干预对象:该员工车间的所有员工,包括对班共计240多人干

14、预方法:CISD干预时机:事故后2448小时内干预人群分级:如一级人群有事故现场救援员工、目击现场员工、操作该设备其他员工、 与死者感情较好的员工;二级人群有事故当班员工;三级人群有车间对班员工小组规模:15-20人,晤谈时间:2-3小时晤谈场地:较安静的足够20人围坐一起空间晤谈步骤:介绍期:咨询师自我介绍,解释保密问题。参加者介绍其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感情状态 咨询师应详细记录,并发掘成员自身的有利资源在下面辅导环节用上事实感受症状期:咨询师逐一进行访谈,内容包括看到的事实、内心的感受、以前有 否类似经历、应对方式、本次事件对生活有无影响(共情、寻找积极资源)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反应;提供准

15、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 化;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总结、告别仪式:咨询师总结晤谈,告知后续服务资源,举行与死者告别仪式跟踪辅导:团辅中筛查出来症状较明显的员工后期跟踪个别辅导2.危机干预个别辅导案例事件:某车间发生猝死事件,进行危机干预团辅过程中,一员工情绪失控,为防止负性情绪蔓延,将其引导至咨询室个别辅导。一男性未成年新员工是第一个发现并一直参与救助,期间一直陪护并与之密切接触,事后120救援人员判断死者已死亡多时,该员后怕,不能入睡,影响工作。3.日常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案例事件:某男性员工主动心理咨询,主诉工作、生活压力大,没有人生目标,对什么都没

16、有兴趣,希望得到咨询师帮助。4.电话危机干预案例事件:78585接到某男性员工电话,对方在电话中哭泣不言语,不肯告知个人 相关信息,半响才说了一句“我不想死”,后心理咨询师进行在线干预。共情、情绪安抚:“同仁,听你哭的那么伤心,你一定碰到很麻烦的事情了,对吗?你 先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来,像我这样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恩,对,就 这样继续,好,很好”风险评估:“同仁,能告诉我你现在哪里吗?因为你刚才说不想死,我们现在很担心你 的人身安全,我想要确定你现在是否安全。”员工回复自己刚才准备跳楼,已经 在窗台外面,咨询师当即正面引导“你可以一个人从里面爬出来,那你现在也一 定可以自己从外面爬进去

17、,对吗?你不要挂电话,你现在就进去窗户里,我这边 等着你,进去后我们继续聊”。电话那头说自己进来了。引导倾诉、确定问题:“同仁,我真的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在你最艰难的时候想 到了我们,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事情,请你相信我们会全力帮助你,告诉我是什么 事情让你那么绝望呢?”风险评估:求助者述说自己最近感觉身边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不治之症, 该员自述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还要靠自己养活,该员无法接受,有一定风险。提供支持:改变其认知,目前并未确诊,同时宣导工会困难帮扶政策确定求助者个人信息:取得其信任后,顺利得到个人信息及所在具体位置联系宿管、安保及人资人员:78585工作人员同步进行联络工

18、作经过一小时的干预时间,将该员工顺利交接到其人资,并将其转介所在园区咨询师说明:以上干预详细谈话略,干预思路如上4.现场危机干预案例事件:凌晨2点某男性员工致电78585,说正坐在天汇大厦一个阳台的窗户外, 称自己不想活了,准备跳楼,打电话给78585是要告知自己的死与公司无关, 工作人员希望其与心理咨询师沟通,该员说没必要,后挂断电话。确认该员个人信息:78585通过员工来电到富鸿网核查该员具体信息确认问题,风险评估:咨询师回拨来电,安抚、引导倾诉,得知女友与其分手,那天中 秋节,该员格外伤感,一个人喝了些闷酒,觉得生活实在没有意思,不如一了百了, 已经在窗户外坐了好几小时,不愿告知具体位置

19、,说自己很累就挂掉电话现场干预:时间紧急,一位安全处工作人员决定带咨询师两人前往天汇大厦,一边让咨询师继续联系员工,稳定其情绪,一边让78585与该员部门人资联系,派人来天汇大厦增援,赶至天汇大厦,将情况说明,取得两位保安支持,确定员工只有可能在正装修的后栋,因为那边暂时无人看管,5.危机干预经验分享预防为主原则:风险评估贯穿日常心理咨询工作风险分担原则:存在风险及时转介人身安全原则:危机现场干预时,协助安保人员保证自杀者生命安全为首任咨询师自我保护原则:对于行为异常及情绪极度不稳定的个案谢谢您的倾听和分享!人生只有必然,没有偶然。8月-228月-22Wednesday, August 3, 2022不知不觉中人就发霉了,所以千万不要不知不觉。16:17:4216:17:4216:178/3/2022 4:17:42 PM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8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