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提能集训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提能集训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提能集训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提能集训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提能集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3(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166)基础达标题组一自然选择及其作用1(2019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区月考)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A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B虫媒花与某些传粉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这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最终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D长颈鹿是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的【答案】C【解析】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衍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

2、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A正确;只有拥有适应于昆虫传粉结构的花才能得到更多的受精机会,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否则没有受精机会,得不到繁衍,而只有适应花的结构的昆虫才可以采到花蜜得以生存与繁衍,这就是相互选择的结果,B正确;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而变异是不定性的,C错误;长颈鹿的形成是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代积累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有利于取食,D正确。2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解释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ABCD

3、【答案】B【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首先排除第项。第项的实质是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是在环境因素诱导下的定向变异,这与拉马克的观点是一致的,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3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答案】C题组二基因库及基因频率的计算4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的繁殖而代

4、代相传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ABCD【答案】B【解析】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正确;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正确;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但不是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从而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正确。故选B。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的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的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的4%,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24%和72%B36%和64%C57%和

5、43%D60%和40%【答案】D【解析】根据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知,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24%1/272%60%,a的基因频率为160%40%。6在某一种群中,经过调查得知,隐性性状约占(等位基因用A、a表示)9%,那么该性状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分别约为()A0.9、0.82B0.36、0.55C0.49、0.42D0.18、0.73【答案】C【解析】已知隐性性状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9%,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0.3,则A基因的频率为10.30.7。在理想的状态下,运用遗传平衡公式进行计算:AA的基因型频率为0.70.70.49;A

6、a的基因型频率为20.70.30.42。题组三隔离与物种的形成7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蜈蚣。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蜈蚣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蜈蚣。对这种现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蜣螂种群的基因库没有发生改变 C该蜣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从题干无法判断两类蜣螂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A错误;该蜣螂的出现说明蜣螂种群的基因库发生了改变,B错误;该蜣螂能捕食蜈蚣,说明它是消费者,而它又能以粪便为食,因此它又是分解者,C错误;该蜣螂的变

7、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影响物种形成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物种形成的内因B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外因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D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需要经过隔离【答案】D【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有的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达到生殖隔离。能力提升9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

8、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解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进化,A错误;Aa自交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C错误;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原因是男性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女性只有同时具有两个色盲基因才表现患病,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是相同的,D错误。10研究人员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新物种玛丽安娜狮子鱼,它被称为生活在海洋最深处的鱼类,生活在超过9 134米以下的深海,该处一片漆黑,水压远远高于气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海底漆黑环境的诱导下,玛丽安娜狮子鱼的眼睛应已退化B玛丽安娜狮子鱼这种新物种

9、的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与深海高压的恶劣环境相比,浅海环境更有利于玛丽安娜狮子鱼种群的生存D玛丽安娜狮子鱼个体间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答案】B【解析】玛丽安娜狮子鱼的眼睛退化是海底漆黑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玛丽安娜狮子鱼能够生活在海底高压的环境中,说明其体内压力能够与海水水压相平衡,所以浅海水压小的环境不利于其生存,C正确;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错误。11某山地的蜗牛被突然隆起的山丘分隔成两个种群,若干年后,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进化,而后山丘障碍消失,进化过程如图所示

10、。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b1和c1间出现了地理隔离,二者之间也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Bc1到c2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Cd1和d2形态差别较大,所以二者之间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D生物圈中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历这种长期的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山丘的形成将蜗牛分成了两个种群,b1和c1之间出现了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A错误;c1到c2的过程中种群发生了进化,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生殖隔离出现的标准是两种生物之间无法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形态差别大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C错误;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以形成新物种,如四倍体西瓜,D错误。1

11、2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约是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为AA(灰身)的个体35只,基因型为Aa(灰身)的个体60只,基因型为aa(黑身)的个体

12、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答案】(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的原材料(2)2106个(3)65%35%(4)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2)由于每个个体含有约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而整个种群中含有的个体数约为107,所以基因突变数目约为21041051072106(个)。(3)A%eq f(2AAAa,2AAAaaa)100%eq f(23560,2100)100%65%,由于A与a两者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5%。13

1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中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该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A) ,B) ,C),图2)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种

14、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生存斗争(或种内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基因频率【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蜥蜴原种产生了新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生存下来和具有不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过程。14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问题:(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解析】(1)新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RS、SS基因型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