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v_第1页
信达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v_第2页
信达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v_第3页
信达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v_第4页
信达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v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会计系统方案建议书北京南天软件有限公司2005年8月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1 1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114045821 h 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2 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22 h 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3 2.1行业特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23 h 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4 2.2成本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824 h 5 HYPE

2、RLINK l _Toc114045825 成本管理概述 PAGEREF _Toc114045825 h 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6 成本对象 PAGEREF _Toc114045826 h 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7 成本要素 PAGEREF _Toc114045827 h 1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8 分摊设计原则及其分摊算法 PAGEREF _Toc114045828 h 1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29 分摊粒度 PAGEREF _Toc114045829 h 14 HYPERL

3、INK l _Toc114045830 成本分摊方式 PAGEREF _Toc114045830 h 1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1 分摊路径 PAGEREF _Toc114045831 h 1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2 分摊调整 PAGEREF _Toc114045832 h 1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3 2.3全面预算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833 h 1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4 概述 PAGEREF _Toc114045834 h 17 HYPERLINK l

4、 _Toc114045835 预算体系与框架 PAGEREF _Toc114045835 h 1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6 预算流程 PAGEREF _Toc114045836 h 2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7 预算考核对象 PAGEREF _Toc114045837 h 2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8 预算模板与指标体系 PAGEREF _Toc114045838 h 2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39 预算值的确定 PAGEREF _Toc114045839 h 24 HYPERLINK

5、 l _Toc114045840 预算监测与控制 PAGEREF _Toc114045840 h 24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1 预算监测与预算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41 h 2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2 2.4内部资产转移定价 PAGEREF _Toc114045842 h 2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3 概述 PAGEREF _Toc114045843 h 2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4 资产转移定价的定价模式 PAGEREF _Toc114045844 h 27

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5 资产转移价格核算单元 PAGEREF _Toc114045845 h 2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6 资产转移价格计算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46 h 2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7 资产转移价格的计算 PAGEREF _Toc114045847 h 3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8 2.5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PAGEREF _Toc114045848 h 3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49 定价原则 PAGEREF _Toc

7、114045849 h 3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0 定价方法 PAGEREF _Toc114045850 h 3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1 资产管理行业转移定价 PAGEREF _Toc114045851 h 34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2 2.6盈利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52 h 3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3 数据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53 h 3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4 盈利模型 PAGEREF _Toc

8、114045854 h 3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5 结果展现 PAGEREF _Toc114045855 h 3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6 2.7绩效考核 PAGEREF _Toc114045856 h 3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7 平衡记分卡 PAGEREF _Toc114045857 h 3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8 绩效评价过程 PAGEREF _Toc114045858 h 4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59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PAGEREF _To

9、c114045859 h 4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0 绩效评估值 PAGEREF _Toc114045860 h 4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1 指标评价 PAGEREF _Toc114045861 h 4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2 发布与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62 h 5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3 2.8决策支持 PAGEREF _Toc114045863 h 5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4 决策支持框架 PAGEREF _Toc11

10、4045864 h 5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5 数据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65 h 5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6 决策支持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66 h 54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7 展现形式 PAGEREF _Toc114045867 h 5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8 2.9数据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868 h 5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69 模型概述 PAGEREF _Toc1140458

11、69 h 5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0 数据分类 PAGEREF _Toc114045870 h 5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1 数据来源 PAGEREF _Toc114045871 h 5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2 3方案概述 PAGEREF _Toc114045872 h 6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3 3.1业务目标 PAGEREF _Toc114045873 h 6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4 3.2系统目标 PAGEREF _Toc114045874

12、h 61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5 3.3应用整体架构 PAGEREF _Toc114045875 h 6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6 3.4系统解决方案 PAGEREF _Toc114045876 h 6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7 3.5方案所采用的产品 PAGEREF _Toc114045877 h 63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8 4应用整体架构 PAGEREF _Toc114045878 h 6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79 4.1架构概述 PAGEREF _

13、Toc114045879 h 66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0 4.2架构组件 PAGEREF _Toc114045880 h 6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1 数据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81 h 6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2 处理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82 h 6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3 分析与报表引擎 PAGEREF _Toc114045883 h 6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4 管理会计门户 PAGEREF _To

14、c114045884 h 69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5 系统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885 h 7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6 4.3逻辑处理模型 PAGEREF _Toc114045886 h 70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7 4.4功能架构 PAGEREF _Toc114045887 h 72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8 5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114045888 h 74 HYPERLINK l _Toc114045889 5.1功能架构 PAGEREF _

15、Toc114045889 h 74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0 5.2系统维护 PAGEREF _Toc114045890 h 7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1 基础数据维护 PAGEREF _Toc114045891 h 75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2 信息发布 PAGEREF _Toc114045892 h 7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3 管理会计报告定义 PAGEREF _Toc114045893 h 7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4 系统接口管理 PAGEREF

16、_Toc114045894 h 7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5 数据采集 PAGEREF _Toc114045895 h 77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6 系统日志 PAGEREF _Toc114045896 h 7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7 5.3成本分摊 PAGEREF _Toc114045897 h 7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8 分摊参数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898 h 78 HYPERLINK l _Toc114045899 分摊模版管理 PAGEREF _To

17、c114045899 h 7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0 分摊处理 PAGEREF _Toc114045900 h 7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1 5.4资金转移定价 PAGEREF _Toc114045901 h 7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2 Oracle TP的工作原理 PAGEREF _Toc114045902 h 80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3 Oracle TP的工作流程 PAGEREF _Toc114045903 h 82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4 O

18、racle TP的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114045904 h 83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5 5.5预算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905 h 90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6 预算管理的流程 PAGEREF _Toc114045906 h 91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7 预算管理的功能 PAGEREF _Toc114045907 h 93 HYPERLINK l _Toc114045908 5.6内部资产转移定价 PAGEREF _Toc114045908 h 98 HYPERLINK l

19、 _Toc114045909 参数配置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909 h 9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0 资产估值处理 PAGEREF _Toc114045910 h 9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1 数据装载(取数) PAGEREF _Toc114045911 h 9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2 定价计算 PAGEREF _Toc114045912 h 9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3 5.7绩效考核 PAGEREF _Toc114045913 h 99 HYPERLINK

20、l _Toc114045914 基本信息管理 PAGEREF _Toc114045914 h 9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5 考核评价处理 PAGEREF _Toc114045915 h 101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6 评价结果查询 PAGEREF _Toc114045916 h 102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7 考核评价报表 PAGEREF _Toc114045917 h 102 HYPERLINK l _Toc114045918 5.8决策支持 PAGEREF _Toc114045918 h 104 HYPER

21、LINK l _Toc114045919 5.9盈利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919 h 10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0 项目事前盈利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920 h 10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1 项目事中盈利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921 h 10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2 项目事后盈利行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922 h 10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3 多维盈利性分析 PAGEREF _Toc1140

22、45923 h 10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4 分析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924 h 10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5 5.10非业务功能需求的满足 PAGEREF _Toc114045925 h 106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6 5.11总结 PAGEREF _Toc114045926 h 107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7 6技术实施要点 PAGEREF _Toc114045927 h 10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8 6.1模块化、参数化的

23、系统实现 PAGEREF _Toc114045928 h 10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29 功能模块层次 PAGEREF _Toc114045929 h 10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0 模块内部参数层次 PAGEREF _Toc114045930 h 10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1 6.2多形式的报表展现功能 PAGEREF _Toc114045931 h 111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2 6.3查询分析工具 PAGEREF _Toc114045932 h 111 HYPERLINK l

24、 _Toc114045933 6.4联机帮助功能 PAGEREF _Toc114045933 h 112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4 7接口解决方案 PAGEREF _Toc114045934 h 113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5 7.1接口设计思想 PAGEREF _Toc114045935 h 113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6 7.2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114045936 h 113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7 7.3系统交互分析 PAGEREF _Toc114045937 h

25、 11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8 7.4接口处理方案 PAGEREF _Toc114045938 h 11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39 数据抽取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939 h 11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0 数据采集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940 h 116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1 系统服务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941 h 117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2 信息发布 PAGEREF _Toc11404

26、5942 h 117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3 安全认证接口 PAGEREF _Toc114045943 h 118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4 8系统集成方案 PAGEREF _Toc114045944 h 11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5 8.1软硬件配置 PAGEREF _Toc114045945 h 11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6 配置原则 PAGEREF _Toc114045946 h 11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7 培植方式 PAGEREF _Toc1

27、14045947 h 119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8 8.2性能指标 PAGEREF _Toc114045948 h 12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49 互动性能符合以下指标:(不含远程访问) PAGEREF _Toc114045949 h 12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50 批处理性能符合以下指标:(批处理在此是指执行时系统其他功能必须中断或受严重影响的批处理工作。) PAGEREF _Toc114045950 h 124 HYPERLINK l _Toc114045951 8.3信息安全和访问控制 PAGEREF

28、_Toc114045951 h 12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52 与信达整体安全体系的无缝集成 PAGEREF _Toc114045952 h 12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53 与单点登陆权限管理系统的无缝整合 PAGEREF _Toc114045953 h 125 HYPERLINK l _Toc114045954 简单、灵活、精细的访问控制机制 PAGEREF _Toc114045954 h 126项目背景从1999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IT系统建设一直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发展,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以下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99-

29、2001年):以网络基础建设和专业需求开发为主。初步建成覆盖全辖的企业网架构,解决了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需求。第二阶段(2002-2004年):以业务需求整合和信息集中管理为主。开发并成功运行了“三合一”核心信息系统,实现了一站式信息采集、后台业务自动化处理、数据库集中管理以及远程监控。在核算的规范化、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支撑了政策性业务开展,赢得监管部门的好评。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两率承包改革方案以及三项配套政策的出台,业务及管理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经营规模扩大:由过去单一的政策性对口收购业务,过渡到涵盖商业化收购、委托代理以及再投资等业务;分类

30、核算细化:由单一的政策性业务核算,过渡到政策性与商业化业务、自营业务与委托业务、批发业务与零售业务、资产处置业务与资本运营业务等多种类型业务交叉分类的核算体系;管理要求提高:由“两率”目标责任制,过渡到资产负债管理,全面考核经营业绩,全面支持决策与风险控制。综合上述需求的变化,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贯穿于管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就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对企业各种活动的形成与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因为,对于企业收益和形成与取得,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控制,会计人员不直接参与,也无法直接获得有关资料。因此,对管理会计人员而言,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成

31、本问题应是其关注的重点。但管理会计所运用的成本概念,远远比财务会计(包括成本会计)里的成本概念含义丰富。财务会计主要从核算的角度来运用成本,注重的是将成本与对应的收入进行配比,以便确认损益,它关注的是成本信息的可靠性。管理会计对成本的认识和运用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它以财务会计(特别是成本会计)提供的财务成本为基础,对成本概念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展开,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决策分析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考评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等内容。行业特性分析资产管理公司是以管理和处置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资产,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产保全,减少损

32、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发展进程来看,资产管理公司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政策性剥离阶段和商业化运作阶段。政策性剥离阶段,业务范围包括: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追偿本外币债务;对所收购本外币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本外币债权转股权,并对企业阶段性持股;资产管理范围内公司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活动。在2004年,国家批准“两率”承包改革方案以及三项配套政策出台,资产管理公司在原有业务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商业化收购、委托代理、投资等三类新业务

33、。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看出,其所从事的业务范围较广,业务特性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在实施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会计系统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业务的特点,在对各类业务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国家政策的出台加快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政策性向商业化转型的进程,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步入到管理变革、业务飞速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面临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从政策制度导向上,由国家政策为导向向市场化为导向的自主经营决策转变;从管理的要求上,由考核处置进度和现金回收量向更为精确的两率指标、分帐核算、成本/绩效以及全面风险管理转变;从业务种类上,由单一的政策性业务向涵盖商业化收购、委托代理

34、、投资、资产证券化以及投行等多元化业务转变;从业务规模上,由原来的只有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收购向面向全行业的商业化业务转变;从成本核算上,要求成本核算更加细化,从单一项目的核算转变为全面成本效益核算,对管理会计思想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变革又对IT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IT系统从簿记功能向服务于企业经营和决策的功能转变。对于管理会计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成本,由于业务种类的不同,其成本的核算方式也不同:对于政策性不良资产主要采用原值划拨的形式购入,基于划拨的不良资产原值不能精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现值的概念,即根据资产的分类形态,对不同形态的资产设定相应的折现率,并以此为基础计

35、算资产的现值,作为资产的收购价值,资产的收购成本直接按照客户进行核算。 商业化不良资产 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的收购成本是以资产包为单位进行核算的,为了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必须对收购成本按照客户进行分解,以达到细化管理的目的。委托代理类不良资产 委托类不良资产是由其他机构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的不良资产,因为委托资产的所有方属于委托方,不存在收购成本。但可以对于承诺回收率的委托资产,可以将委托资产的承诺回收价值作为资产的收购成本而对后续的资产经营过程进行约束。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今天,越来越短的资产处置经营的周期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人们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会计与控制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仅仅记录

36、、归档及统计报表等传统任务。资产处置与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要求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各种工具的系统来协助所有贯穿金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管理会计应全面帮助资产管理业务从原来的事后成本核算,提高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整个资产项目的生命周期及价值链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从资产项目概念设计阶段的目标收益及资产项目成本模拟、报价,成本计划与预算、标准成本及成本核算,收购成本、处置费用及成本、以及产品处置定价的价值链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与分析,帮助金融企业扭转手工状态下无法掌握真实成本或企业虽已有成本核算(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但成本核算与管理信息不全面、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会

37、计新需要的局面,从而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提供反映各个阶段、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时间点的完整实时的成本信息,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决策控制和降低收购成本、处置成本、管理成本等资产项目的总成本,达到增加盈利的这一最终目标。成本信息是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层决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是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资产项目定价、收购与处置决策、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会计部门仅仅提供企业总体的成本信息是不够的,只有详细、准确、及时的资产项目、部门、环节、处置方式、作业成本信息才能对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要提供充分的成本信息,仅靠手工成本核算难以实现。同时普通财务软件的成本核算功能比较薄弱,难以实现成本的精

38、细化核算。所以基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工,成本核算需要专门软件(模块)来解决。管理会计应是专业的、精细化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与盈利分析系统,能够为资产管理业务提供详细、丰富、及时的成本信息,包括:资产项目收购成本、部门(分公司)人工成本、资产类别管理成本、各类处置成本、市场区域等的成本数据,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分析、决策和控制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综合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和管理特点,我们把管理会计内容进行针对性地细化分解,形成下面几部分内容:目标成本管理、综合经营计划管理(预算管理)、目标监测与风险控制、经营绩效考核评价、资源管理以及基于部门、人员、产品、项目、客户等不同角度

39、的核算。在本章后续的内容,将分别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描述。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的目标在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资源的耗费的数量及其占比,发现影响成本构成的关键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并进而对其进行规划与控制。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中资源消耗的不间断的管理过程,包括事先计划、事中核算控制和事后分析,由三部分构成了全面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管理概述全面成本管理由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环节组成,并通过反馈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流程:成本计划阶段,通过成本预测模型预测完成经营目标所需要的耗费的各类资源,通过各种决策支持工具与模型协助决策人员完成生产经

40、营决策,并最终形成的成本计划,作为经营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和核算的依据。成本执行阶段,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也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的消耗过程,包括各类资源的申请、领用、使用、帐务核算处理等,成本执行阶段的重点在于成本执行计划的控制、成本信息的采集,并建立成本执行与计划的动态反馈机制,依据实际的成本执行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与控制。成本事后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完毕后,对成本的执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营活动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寻找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资源消耗的关键因素以及因素的影响方式,为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流程再造、资源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并依据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促进企业生产

41、经营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成本对象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在于确定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谓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成本管理或核算中成本所需要进行核算的目标对象,如:产品、成本中心都可以成本成本核算对象。 依据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产品和组织机构两个角度考核成本的分布情况,从产品角度将成本考核对象的基本结构图为: 随着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资产管理公司的所经营的业务(产品)也将随之调整,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产品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产品结构,并可以依据需要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从产品组织层次上资产管理公司的产品结构为:业务类别层:按照大类组织产品的业务类别,包括:资产管理业务、证券业务、资金投资管理业

42、务、财务顾问业务、受托管理业务等5大类业务。各业务类别根据其业务的具体情况又可以进行明细的业务划分,例如:资产管理业务可以细分为:政策性剥离业务、商业化收购业务、委托代理业务、实物资产投资业务等。收购项目 是指资产管理业务中一次收购的资产及其后续的处置与经营活动。在资产经营活动中,会根据资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将资产划分为:资产包或单户处置进行管理。资产包/客户(项目) 指资产收购业务中收购客户,或按照特定条件组织的资产的集合(适用于打包处置),以项目为核算单位完成与本客户相关的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中成本与收入的归集,由于资产管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处置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处置环节,通过项

43、目可以将资产的整个管理过程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项目的处置成本/收益来源于其相关的处置项目。处置项目是资产管理业务的中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处置项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中间处置与最终处置。资产的处置过程可以有多个资产处置项目构成,各处置项目完成处置过程中相关的处置成本与收入归集。实物投资项目 实物投资项目用于核算一次独立的实物资产投资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收益。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指资金投资项目中一次独立的投资项目运作过程,包括:项目的策划、资金的投入、项目的执行、回收等业务运作各环节,依据具体的情况又可以分为:现金投资项目、实体投资项目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顾问项目 财务顾问项目是财务顾问业务的基

44、本核算方式,用于核算一次完成的财务顾问咨询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收益。受托管理业务 受理托管项目主要用于核算一次独立的托管业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和收益,依据不同的托管处理形式托管项目的成本及其收入获取方式也各有差异。证券项目 证券业务项目用于核算证券业务运作过程中生成的各种资产消耗与收益。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要素及其分布情况各不相同,需要依据成本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成本要素及其成本采集分摊体系。 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责任中心的设计架构,如下图所示意:从组织结构上,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以下核算对象:公司 公司成本核算从公司角度完成的资产管理处置业务的成本核算工作,公司的资

45、产处置与管理成本由各办事处的处置成本/收入与公司本部的成本/收入组成。运营管理类部门 运行管理类部门是指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提供业务支持服务,但不对具体的业务进行管理或运作的部门,如:资金财务部、审计部等,其成本与费用一般要在所有产品中进行分摊。业务支持部门 是指虽然不参与业务的具体项目的,但进行业务管理的部门,比如:总部的资产管理部,虽然不参与具体的资产管理的经营活动,但对资产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业务管理与支持,其成本一般仅在其所管理或支持的产品中进行分摊。业务运作部门 是指直接参与业务运行的部门,其成本一般在其本部门直接经营的产品上进行分摊,例如:办事处的业务部门。办事处 资产管理公司的一级

46、下属机构,用于核算本机构范围内发生或由总部分摊的成本。业务部 隶属与办事处的二级机构,用于核算本机构范围内发生或由上级 机构分摊的成本。项目组 负责某一具体业务(项目)运作的组织。由于核算系统对各类成本要素的核算方式各不相同,例如:对收购成本按照收购项目进行核算,日常管理成本按照客户(资产包)进行核算、处置成本与收入按照处置项目进行核算,而人员费用由按照部门进行核算,核算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项目成本核算的数据采集过程不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采集,而可能存在交叉/并行采集的问题,即: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成本要素,其采集方式可能存在:直接从核算系统采集、从下级核算对象归集、或从上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分摊。成本要

47、素成本要素是指经营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一般来源于业务费用明细表或损益表,同时,为了完整的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有时还需要考虑各种机会,例如:资金成本(利息)。资产管理公司的成本一般从大类上分为:资金投入(收购成本)、资金利息(利息支出)、人员费用、管理费用、业务费用、税金、营业外支出等。不同的产品依据其业务特点,所需消耗的资源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定义不同的成本要素体系以及成本采集方式。从成本核算对象的角度讲依据在核算系统中的核算方式,成本要素可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类: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该类资源的消耗是与相关的成本对象直接相关,并且在相关的核算系统

48、中按照该成本对象进行核算,因此直接成本可以直接从从相关的核算系统(如:总帐)中进行采集,例如:设置了客户辅码的业务费用对成本对象“客户(项目)”而言就是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该类资源的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而且在相关的核算系统中对该类成本没有按照相关成本对象进行核算,对于间接成本要素,依据其直接成本对象与目标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汇总或分摊的方式进行获取。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系统应支持对成本要素体系的配置功能,支持用户对成本要素体系的动态定义,并借鉴会计核算中常见的科目结转思路建立不同阶段成本要素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实现成本要素体系的可扩展性并保证成本核算过程

49、的连续性。对于,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业务,其成本要素的框图如下所示:分摊设计原则及其分摊算法分摊设计方案原则为:管理会计损益表计算的关键是间接费用在各种不同成本对象之间的分摊。两个基本问题:应当分配哪些费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分摊。成本分摊的顺序:业务费用发生时能够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的必须当时归集确定,直接归属,在财务记帐时实现。间接费用发生时不能够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但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摊因子分摊,可以在费用发生时分摊,即直接分摊,在财务记帐时实现。间接费用发生时不能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而且分摊因子不易于确定的,通过逐级多次分摊方式来解决,因此分摊的公式相对会复杂,在管理会计中实现。对于客户和帐

50、户层面的盈利分析,需要分摊相关成本到帐户和客户层面,在管理会计中实现。常用的分摊算法有:固定额度:对固定成本按公平分配原则分摊,一般每年调整一次 比例:按固定比例或等比分摊(全成本核算)标准单位成本率:标准单位成本乘数量管理费用:基于实际费用发生情况,随时调整分摊方法和流程包括:建立精确的业务动态模型;创建适用于组织中所有层次的分摊规则;使用预览功能对分摊进行检查;对总帐记录定义借项或贷项调整规则;定义单边的或只针对金融工具的规则;创建在数据源之间动态转换货币的分摊方法;使用审计跟踪功能将分摊源和已分摊记录联系一起;在业务规则的定义、应用、维护上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分摊粒度资产公司的直接经营活动

51、是各类处置项目与经营项目,为了有效地控制经营成本,成本分摊必须能够明确的核算到具体的处置项目与经营项目,而鉴于处置项目本身的动态特性,为了完成对处置项目的成本核算,要求将成本分摊到资产一级,这样成本分摊的终极目标资产或经营项目,因此,成本分摊设计和盈利能力分析应该建立在资产帐户级数据基础上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每个资产的利润贡献度,再汇总出处置项目的利润贡献度,通过逐级汇总,再计算出产品利润贡献度、机构利润贡献度、渠道利润贡献度,最后得出全公司的实际利润成本结果数据。成本分摊方式依据成本要素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归属关系,成本的分摊可以分为批量分摊和单笔分摊两种方式:批量分摊方式 批量分摊方式适用于成本

52、要素与成本对象之间匹配关系的规律性较强,可以按照一定的分摊规则或算法完成成本分摊工作。采用批量分摊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单笔分摊方式 单笔分摊方式适用于成本要素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匹配关系的规律性较弱,难以设置相应的分摊规则/算法进行成本分摊,为此,需要逐笔进行分摊,分摊过程需要成本管理人员控制分摊方式与分摊范围。分摊路径为准确地采集各类产品的成本分摊信息,必须依据产品的具体形态以及资产消耗情况定义产品的分摊路径与分摊方式,成本分摊路径定义表如下表所示:成本要素直接核算对象成本对象1成本对象2成本对象3成本对象M成本要素1成本要素2成本要素3成本要素4成本要素N注:直接核算对象:核

53、算系统中对依据相应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核算,可以从核算系统中直接获取成本信息。所谓分摊路径 是指为完成某一成本要素向某一成本对象的分摊所需要经历的分摊过程。分摊路径由一系列的分摊处理过程构成。分摊源指成本要素所直接核算的成本对象,分摊目标为分摊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摊对象。以商业化收购的收购成本为例进行介绍:系统中所有的成本要素的分摊路径相互组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分摊网络,在进行分摊路径设计时不允许出现循环分摊。同时,为了保证分摊结果的可追溯性与可审计性,在分摊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部的分摊记录。分摊调整由于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大量的成本要素都是通过分摊方式进行采集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摊差异,导致成本核算的

54、不精确性,为此系统提供了成本要素的调整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对系统计算的各项成本要素进行手工调整。系统调整成本数据与手工调整数据一起构成了成本核算数据。全面预算管理概述预算管理在整个管理会计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预算是一种组织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是对组织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同时,细化了金融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预算涉及金融机构所有总、分机构和部门以及各项经营活动,其有效推行为各总、分机构和部门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他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预算是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有效工具,便于管理层在过程中控制和监督业务执行情况,及时发现

55、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确定偏差的大小,预算是执行过程中进行管理监控的基准和参照。更重要的,预算也是部门绩效考核的基础和比较对象。预算按企业不同生产经营活动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表外预算等五类,共同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从内容上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预算管理不仅要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并且要将预算落实到企业运行的全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跟踪,并在预算执行完毕,进行完善的事后分析,实现真正的预算全过程管理。预算周期预算的编制分为项目预算与时间预算两类,项目预算的编制周期是根据项目的生命周期来指定的,与具体的会计周期无关。时间预算则是以

56、会计期间为基础进行预算的编制,预算期间可以分为:月度预算、季度预算、年度预算,分别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进行预算的编制。在本系统中若非特别说明预算方案均为时间预算。预算的编制方式针对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分布式的集团型公司来说,预算编制上下级机构之间不断往复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预算编制模式: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方式是指预算编制过程由上级部门启动,上级部门依据财政部、或其他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经营目标,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总公司预算,然后根据责任中心的职能,对预算指标进行分解,制定各下级责任中心的预算体系,并下发到各下级机构,各下级机构根据自行情况对总公司颁布的预算指标进行增补

57、,然后上报总公司批准,总公司批准后,下发各办事处执行,其预算编制过程呈现一种W形的形状。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方式是指预算的编制过程由下级机构启动出发点来源于各下级机构,各下级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体系,并上报总公司,总公司根据下级部门制定的预算体系,进行综合平衡,制定总公司的预算指标体系,然后,将修定后的预算下发到的各下级部门执行,预算编制过程呈现一种M形的形状。预算体系与框架预算管理的体系与框架如下图所示:预算管理一般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根据商业环境和内部的能力制定公司战略;将战略细化到目标和考核指标;为实现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确认必须执行措施包括业务流程、相应的成本费用、主要的负责部门;根据确

58、认的执行措施编制预算;执行;将确认的主要的行动及相应的业绩考核指标作为目标数据,并与前述制定的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进行对比修正;对预算执行情况按月进行检查,并将目标数据和实践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加以改进;预算流程完整意义上的提供一个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管理企业计划、预算、预测、分析、监控的主要业务流程:定义目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形成总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多层管理架构,Oracle EPB支持由总部制定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建立关键企业绩效指标(KPIs)。使企业能够逐步改进综合业务规划和预测流程的能力,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模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在Oracl

59、e EPB里确定预算体系架构,确定预算中可能涉及到的分支机构、部门、办事处等,并设定预算的层级及模版。Oracle EPB可以根据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需要提供多层次的预算管理架构,设定自动分发及合并的路径。与此同时设置自动化的业务流程,通过工作流自动管理预算模版的建立、分发、提交等任务。分发模版Oracle EPB可以根据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需求,将预算模版自动或手动分发到各个分支机构、部门、办事处等预算主体。分发时可以做到直接分发,也可以做到级联分发。分发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E-mail或个人门户收到通知。编制预算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各下属预算主体收到预算模版,具体分析在现有条件下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人

60、力、物力资源,对下发的预算进行调整,或根据本部门的情况做出更加详细的预算条目。预算人员利用Oracle EPB提供的编制工具,可以方便快速地完成预算的编制。提交及审批预算编制完成后,下属单位将调整过的预算提交给上级单位。在预算提交前,预算人员可以在线检查预算值与目标值差异。上级单位可以根据预算目标进行批复审批或拒绝。通过Oracle EPB自动的上传下达,使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下属预算主体之间互相沟通、建立通畅的预算流程。执行及监控预算制定后,各部门应严格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控。Oracle EPB与Oracle 总账是紧密集成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预算数据直接导入总账系统作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