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为贵 (4)_第1页
三、民为贵 (4)_第2页
三、民为贵 (4)_第3页
三、民为贵 (4)_第4页
三、民为贵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民为贵【原文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原文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2、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件事吗?”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齐宣王说:“臣子杀害君王,可以吗?”孟子说:“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叫做独夫。我听说武王诛灭了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原文】3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

3、: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原文】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译文: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

4、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原文】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译文】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孟子

5、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原文: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译文: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

6、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 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 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

7、拿天 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译文】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便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 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芜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到帝

8、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 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原文5】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财,善教得民心。1、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声,声望。2、善政,民畏之:善,好的。畏,畏服。【译文】:孟子说:“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违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乐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敛到百姓的财富,良好的教育能赢得民心的拥护.”1、孟子为什么说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3、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以及比喻论证方式。整体感知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善政得民

10、财,善教得民心。1、孟子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性。这一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第二,批判性。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

11、、为民请命的使命感。重点揣摩对后世的影响举例: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2、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提示:行不通。尽管唐太宗由此衍生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但后世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更具代表性。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其中许多精华部分被删除。古时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其根

12、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尽管尊崇儒学,但对其中不利于达到此目的的思想内容是十分反感,严加摒弃的。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孟子万章上选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首先指出天下不是君王个人的,天子不能拿天下给别人,否定了专权; 其次是以舜为例说明舜做君王是天和百姓接受了他。说明君权是天和百姓同授。例如:周幽王、吴王夫差、秦始皇、隋炀帝、南陈后主陈叔宝(为张丽华作艳词玉树后庭花)等。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

13、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探究创新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始终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只是产生了重民、贵民的思想萌芽

14、,并没有真正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有在政治统治中得到体现。其理想目标是使统治者成为“民父母”,把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转化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同时,孟子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他的学说客观上对百姓有利,但其出发点仍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权。对他的一些学说应一分为二的看,比如孟子认为,百姓与士人不同,士人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常之心;而一般百姓则是无恒产便无恒心。这其中虽有唯物的一面,但歧视百姓的一面也是很明显的。1、“民惟邦本,本固君宁。” (尚书)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4、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